数学小知识四年级A4纸,给个4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能占满半个A4纸就行不要图

2022-08-11 综合 86阅读 投稿:冷傲天

1.给个4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能占满半个A4纸就行,不要图

数学趣味小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926<;π<3.1415927,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误差的范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祖冲之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约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这两个数都是 π的渐近分数。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专家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了推广优选法,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去二十七个省普及应用数学方法达二十余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2.4年级数学手抄报资料

1):给手抄报定个好主题 为什么制作手抄报要先定主题呢?这是因为手抄报只有小小一张纸,能够容纳的文章并不多。

如果把一个话题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堆上去,那给读者的感觉可不好。 最好的办法是,从大主题中选一个小主题,围绕这个小主题做好文章。

选出这件印象最深的事———这就是你的手抄报的主题了! (2):好报名给人好印象 给手抄报取个好报名,就是制作手抄报的“点睛”之处。 确定了主题,选好了材料,下一步关键就是取一个好报名。

“报名”是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报纸的名称一般来说,可以从四个角度来选取。

第一,表明该报的出版地域和出版周期。如《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

第二,表明该报的读者对象,如《现代小学生报》、《农民日报》等。 第三,表明该报的办报方向。

如《计算机报》、《中学语文报》等。 第四,表明该报的办报方向或该报的主张。

如《新快报》、《希望报》等。 取一个新颖、贴切、有创意的报名是手抄报小主编们最值得思考的。

从手抄报大赛以往的情况来看,一些被评委称好的“报名”有两个特点: 一是贴切,有童趣。如1997年关于香港回归主题的手抄报“报名”,有《羊城小晚报·回归特刊》、《归航》、《小小日报·回归特刊》等;又如2002年手抄报大赛主题“快乐”,好报名就有《流行乐报》、《乐斋》、《欢乐谷》等。

二是寓意深远,具有象征性。同是香港回归主题的手抄报“报名”,有《紫荆》、《不倒翁报》、《蓓蕾》、《虎啸》等。

又如2000年手抄报主题为“考试”,好报名就有《足迹》、《号角》、《心语》等。 (3):精心编制好栏目 一份报纸的内文由文稿和图片等构成。

一般情况下,除部分新闻和照片外,许多文稿和图片都有栏目。 在报纸中,栏目的设置很值得花心思。

学员在参赛时,应精心设置好一些栏目,但不必每篇文章都设。在设置好栏目后,还可以按栏目的意图,创设一些栏目小标图,以此活跃栏目,美化版面。

手抄报“长”得够不够漂亮,关键就看版面制作。文章的标题、内文、栏线、小题图全靠手写、手画,如果运用图片、照片,可用粘贴方式,当然也可以手绘仿制。

同学们写字、画画,一定要把字写端正、整洁,图也要画得干净、得体。 手抄报毕竟是一份报纸,而不是一张图画,因此编制中一定要注意保证报纸的各种要素。

第一步,大家要根据自己年龄符合的参赛组别,按要求找一张合符规格的白纸。为了保证涂色效果,纸张太厚、吸墨性能差的纸不要采用,最好用旧挂历纸。

然后,在白纸上画出版面的“版心”,也就是“大长方形”白纸外边内1厘米以上的“小长方形”。下面就可以按你的想法,往“版心”里填东西了。

值得一提的是,“手抄报”的纸张底色要求是白色,但在制作手抄报过程中,也可以按版面实际要求为内文、图片、标题铺上深浅不同的底色。以往几年参加《羊城晚报》手抄报的小编辑在运用底色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表现,许多参赛者都因为底色铺得有美感而获得好评。

由于手抄报书写后不便更改的特点,在手抄过程中常会与最初的版面设计有些出入,一般可采用占版面较小的名言警句或小插图作为“补白”,使版面结构更趋完美。

3.收集四年级的数学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教材分析2007年9月 韩德江 一、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一)教材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l亿以内数的认识l亿以内数的读写l大数的比较与改写 能对大数进行改写l近似数的认识第三单元 乘法l两、三位数乘法l较大数的估计l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l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第五单元 除法l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l路程、时间与速度l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l商不变的规律l带中括号的整数三步混合运算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l正数和负数的意义l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l对0的再认识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 线与角l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l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l平角、周角的认识l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换l认识较复杂图案的形成过程l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第六单元 方向与位置l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l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l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 统计l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l简单的折线统计图l简单的统计活动 综合应用1.结合具体内容设计的实践活动l你所在年级(学校、地区)有多少名学生?四舍五入到十位是什么?l准备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说一说长方体或正方体上的哪些边是互相平行的?l测量你班全体同学的身高,按身高分组,并绘制条形统计图。

2.独立设置的综合应用l走进大自然l数据告诉我整理与复习l整理与复习(一)l整理与复习(二)l总复习(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1、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本册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如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接触大数的经验,因此,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数一数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一次数数,通过数小方块的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出计数单位的直观模型。第二次数数,数100个“一千”,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先数一数,再交流,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先数出一万,再一万一万数的方法,最后引出两个计数单位。

第三次数数,是练习过程中的数数。练习中安排的多道题目都需要学生数一数,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十进制计数的特点。

另外,教材突出了多位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安排了“我国海洋资源”、“太阳系九大行星”、“火箭速度”、“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 等丰富的素材,使学生从生活、社会、科技等多个角度,感受周围世界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多位数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又如“生活中的负数”这一单元,教材从学生每天接触的天气温度变化情况着手,通过了解各地的天气情况引入负数的概念。

然后借助“海拨高度”、“收支情况”等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由于这些内容都是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题材,因此,能减少他们学习的障碍,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的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探索活动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结合单元的学习,安排的探索活动;另一种是专题探索活动;如“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等。

3.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本册教材针对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第一,对答案唯一的问题继续提倡算法多样化。

在本册教材的乘法与除法的两大单元中,对每个新问题的解决,教材都呈现了各种不同的算法。如“卫星运行时间”(教材第33页)中的“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教材安排了多种计算的方法:①首先估计乘积范围②讨论多种不同的算法,如114*20=2280,114*1=114114*21=114*7*3=798*3=2394,表格的方法。

③结合已有知识重点讨论竖式计算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产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再通过充分交流,选择有效的计算方法。第二,对多个答案的问题鼓励策略多样化。

如教材第78页第3题,“学生在运动会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有3人得第一名,4人得第二名,6人得第三名,12人获得鼓励奖。现在家长委员会奖励350元给他们购买奖品,而各类奖品有6种,请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购买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案,来解决问题。4、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活动经验的积累、图形认识的体验等都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

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大量观察、操作、思考、想像、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有挑战性的、充满想像和富有思考的过程中,探索图形的性质,认识图形的变换,描述图形的位置。为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这些内容,教材设计了折叠、剪拼、画图、测量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不断积累图形的经验,以利于发展空间观念。

如第二单元的线段、直线、射线与平行线、垂线等概念的认识,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学生课堂操作活动。如在平行线的认识中,教材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

4.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是什么

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是国际上通用的数码。

这种数字的创制并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劳。阿拉伯数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公元前3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各地的写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罗门式,它的独到之处就是从1~9每个数都有专用符号,现代数字就是从它们中脱胎而来的。当时,“0”还没有出现。

到了笈多时代(300-500年)才有了“0”。这样,一套完整的数字便产生了。

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

7-8世纪,随着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饥似渴地吸取古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其科学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学家、旅行家毛卡访问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达,将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曼苏尔(757-775),曼苏尔令翻译成阿拉伯文,取名为《信德欣德》。

此书中有大量的数字,因此称“印度数字”,原意即为“从印度来的”。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约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数字,并在天文表中运用。

他们放弃了自己的28个字母,在实践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毫无保留地把它介绍给西方。9世纪初,花拉子密发表《印度计数算法》,阐述了印度数字及应用方法。

印度数字取代了冗长笨拙的罗马数字,在欧洲传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对,但实践证明优于罗马数字。1202年意大利雷俄那多所发行的《计算之书》,标志着欧洲使用印度数字的开始。

该书共15章,开章说:“印度九个数字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及阿拉伯人称作sifr(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 14世纪时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应用,逐渐为欧洲人所采用。

5.数学小报上写啥内容四年级

这里有些素材 你整理一下就行了 第一部分:数学小故事1.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2.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

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

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 3.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

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第二部分:生活中的数学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

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

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

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

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第三部分:数学小笑话 《不是洗澡堂》 德国女数学家爱米·诺德,虽已获得博士学位,但无开课“资格”,因为她需要另写论文后,教授才会讨论是否授予她讲师资格。

当时,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十分欣赏爱米的才能,他到处奔走,要求批准她为哥廷根大学的第一名女讲师,但在教授会上还是出现了争论。 一位教授激动地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让她当讲师,以后她就要成为教授,甚至进大学评议会。

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 另一位教授说:“当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发现自己拜倒在女人脚下读书,会作何感想呢?” 希尔伯特站起来,坚定地批驳道:“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绝不应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大学评议会毕竟不是洗澡堂!” 第四部分 趣味数学 1 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营一家有80间套房的旅馆,看看知识如何转化为财富。

经调查得知,若我们把每日租金定价为160元,则可客满;而租金每涨20元,就会失去3位客人。 每间住了人的客房每日所需服务、维修等项支出共计40元。

问题:我们该如何定价才能赚最多的钱?答案:日租金360元。虽然比客满价高出200元,因此失去30位客人,但余下的50位客人还是能给我们带来360*50=18000元的收入; 扣除50间房的支出40*50=2000元,每日净赚16000元。

而客满时净利润只有160*80-40*80=9600元。当然,所谓“经调查得知”的行情实乃本人杜撰,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2 《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共三卷,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筹算的重要资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一。

原题如下:令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雄、兔各几何?原书的解法是;设头数是a,足数是b。

则b/2-a是兔数,a-(b/2-a)是雉数。这个解法确实是奇妙的。

原书在解这个问题时,很可能是采用了方程的方法。设x为雉数,y为兔数,则有 x+y=b, 2x+4y=a 解之得 y=b/2-a,x=a-(b/2-a) 根据这组公式很容易得出原题的答案:兔12只,雉22只。

数学小知识四年级A4纸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