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禽流感的小知识

2021-12-04 综合 86阅读 投稿:冗词

1.禽流感的小知识

禽流感防治小知识 人流感与禽流感的异同 人流感病毒A型病毒:它是在野马以及家禽、猪、鲸、马和海豹体内发现的最危险和最普遍的病毒。

A型病毒的子型根据病毒表面的H和N两种蛋白质确定。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

现在有15种不同的H子型病毒和9种N子型病毒。 这些病毒每隔两三年出现一次小突变。

这个过程称为“抗原飘移”。同时,这些病毒也可能与其它病毒交换基因,这个过程称为“抗原移型”。

这种情况一般通过血凝素氨基酸的小变化出现,典型的途径是猪,它身上可能有禽类病毒和人类病毒。 抗原移型十分罕见,但是它可能产生一种致命的新子型病毒,任何人对此都没有免疫力。

B型病毒:这些病毒也可能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中间传播。 C型病毒:这是最无害的病毒,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但是不会引起流行病。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传染性禽类疾病,于100多年前在意大利首次发现。据认为,所有禽类都容易感染这种病毒,但是一些物种的抵抗力大于另一些物种。

禽流感病毒有15个子型,其中两个子型(H5和H7)对家禽最有致命性。这两个子型也传染给人。

目前在亚洲部分地区流行的H5N1病毒于1997年在香港第一次跨越物种障碍传染到人身上,18名患者中有6名死亡。 2003年,荷兰发生H7N7禽流感,造成一名兽医死亡,83人染上结膜炎和其他轻度疾病。

第三个子型H9N2病毒是1999年至2003年在香港3名幼童身上发现的,但是所有3名幼童都是轻微病例。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何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伴随着大批死亡。

鸡新城疫病毒感染与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病毒种类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见典型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有呼吸道症状,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 第一,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

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

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对维持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禽流感我们怎样防护 【重点防护人群】 家禽饲养者:为了预防禽流感,饲养禽类动物的专职人员在与禽类接触时,最好戴口罩、穿工作服。

工作服要勤清洗、勤消毒。处理禽类粪便时应戴手套,接触污物后应洗手。

禽流感病毒对干燥、紫外线照射及汞、氯等常用消毒液很敏感。常用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漂白粉、碘制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在疫区及周边地区,可选择上述1~2种消毒药对禽类笼舍进行消毒。 12岁以下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泰国卫生部根据泰国出现的禽流感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12岁以下儿童为重点防护人群,家长应提醒孩子不要触摸或搂抱禽类动物。

【一般人群】 在发现疫情的地区,人们应尽量避免接触、触摸活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鸟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有空调设备,应经常清洗隔尘网;保持室内清洁,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注意个人卫生,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下述情形不会患禽流感】 穿用羽绒制品这是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以及接触相关制品,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吃煮熟煮透的禽类肉蛋由于禽流感病毒不耐热,被加热到100℃时,1分钟即可灭活;加热到56℃、持续30分钟或加热到60℃、持续10分钟时,也会丧失活性。

因此,吃禽肉和蛋类时只要完全煮熟煎透,就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目前,我国各地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所以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正规市场上经过检疫的家禽。

但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的可能。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21天 据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介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时间可达21天。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 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数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有否应激条件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

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2.禽流感知识常识

禽流感主要是鸟类之间传播.对于人类的预防,只要不直接接触病鸡或者其排泄物就不会被感染.对于鸡肉鸡蛋只要煮熟食用就绝对不会感染,因为该病毒在超过70度的环境中就会全部死亡.因此只要不是饲养户这类高危人群,吃熟的禽类食品绝对不会感染,放心吧 . 另外要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不论天有多冷,每天最好都要定时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通风时间最好定在上午9:00—10:00和下午3:00—4:00,因为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该病毒,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感染性。而且新鲜空气有稀释病毒、清洁室内空气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饭时一定坚持生熟分开,如切生鸡肉的案板和刀就不能再去切熟食,否则直接入口的熟食就容易沾上病菌,如果这只生鸡正好是一只病鸡,那么人就很可能被传染上禽流感; 不要喝生水,鸡肉、鸡蛋一定要煮熟了吃。

姜教授说,特别是一些吃火锅贪“鲜”的人,常常是鸡肉在锅里还没变颜色就往嘴里送。姜教授说,禽流感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22度水中可存活4天,在0度水中可存活30天以上,在粪便中可存活3个月。

而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100度以上的沸水里煮2分钟即可灭活。 人类患上禽流感的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

家禽患上禽流感的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3.禽流感的小知识

禽流感防治小知识 人流感与禽流感的异同 人流感病毒A型病毒:它是在野马以及家禽、猪、鲸、马和海豹体内发现的最危险和最普遍的病毒。

A型病毒的子型根据病毒表面的H和N两种蛋白质确定。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

现在有15种不同的H子型病毒和9种N子型病毒。 这些病毒每隔两三年出现一次小突变。

这个过程称为“抗原飘移”。同时,这些病毒也可能与其它病毒交换基因,这个过程称为“抗原移型”。

这种情况一般通过血凝素氨基酸的小变化出现,典型的途径是猪,它身上可能有禽类病毒和人类病毒。 抗原移型十分罕见,但是它可能产生一种致命的新子型病毒,任何人对此都没有免疫力。

B型病毒:这些病毒也可能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中间传播。 C型病毒:这是最无害的病毒,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但是不会引起流行病。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传染性禽类疾病,于100多年前在意大利首次发现。据认为,所有禽类都容易感染这种病毒,但是一些物种的抵抗力大于另一些物种。

禽流感病毒有15个子型,其中两个子型(H5和H7)对家禽最有致命性。这两个子型也传染给人。

目前在亚洲部分地区流行的H5N1病毒于1997年在香港第一次跨越物种障碍传染到人身上,18名患者中有6名死亡。 2003年,荷兰发生H7N7禽流感,造成一名兽医死亡,83人染上结膜炎和其他轻度疾病。

第三个子型H9N2病毒是1999年至2003年在香港3名幼童身上发现的,但是所有3名幼童都是轻微病例。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何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伴随着大批死亡。

鸡新城疫病毒感染与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病毒种类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见典型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有呼吸道症状,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 第一,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

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

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对维持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禽流感我们怎样防护 【重点防护人群】 家禽饲养者:为了预防禽流感,饲养禽类动物的专职人员在与禽类接触时,最好戴口罩、穿工作服。

工作服要勤清洗、勤消毒。处理禽类粪便时应戴手套,接触污物后应洗手。

禽流感病毒对干燥、紫外线照射及汞、氯等常用消毒液很敏感。常用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漂白粉、碘制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在疫区及周边地区,可选择上述1~2种消毒药对禽类笼舍进行消毒。 12岁以下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泰国卫生部根据泰国出现的禽流感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12岁以下儿童为重点防护人群,家长应提醒孩子不要触摸或搂抱禽类动物。

【一般人群】 在发现疫情的地区,人们应尽量避免接触、触摸活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鸟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有空调设备,应经常清洗隔尘网;保持室内清洁,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注意个人卫生,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下述情形不会患禽流感】 穿用羽绒制品这是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以及接触相关制品,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吃煮熟煮透的禽类肉蛋由于禽流感病毒不耐热,被加热到100℃时,1分钟即可灭活;加热到56℃、持续30分钟或加热到60℃、持续10分钟时,也会丧失活性。

因此,吃禽肉和蛋类时只要完全煮熟煎透,就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目前,我国各地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所以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正规市场上经过检疫的家禽。

但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的可能。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21天 据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介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时间可达21天。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 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数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有否应激条件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

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4.预防禽流感的小知识

(1)免疫接种。严格认真地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特别是在禽流感的高发季节每隔3~4个月要进行一次H5N1RE-5+RE-4和H9的免疫,这两种禽流感疫苗的防疫要间隔10天进行。

(2)切实搞好饲养管理。采取封闭式饲养,严防野鸟从门、窗进入禽舍;防止水源和饲料被野禽粪便污染;定期对禽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加强带鸡消毒,定期消灭养禽场内的有害昆虫及鼠类;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

作好禽类饲养管理,提高禽只的抵抗力,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节的变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及时清理粪便,还可定期在鸡舍使用中药苍术、丁香酚、艾叶、茵陈、青蒿、红花等,熏蒸鸡舍,减少不良气体的刺激,从而达到减少呼吸道病和肠道病的发病率。

(3)对于出现死亡和产蛋率下降的鸡群可及时使用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配合敏感的抗菌药物用于治疗。

5.禽流感知识知多少

禽流感小常识 简介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

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 发现文献中记录的最早发生的禽流感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

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被更名为禽流感。

潜伏期 禽流感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其长短与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剂量、感染途径和被感染禽的品种有关。 注射流感疫苗降低病毒变异几率 周军主任指出,禽流感病毒是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所以一旦流行,将很难控制。

禽流感病毒不仅具有高致病性,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基因片段还可以发生重组,进行迅速变异。如果病毒与受体不匹配,禽流感病毒的人体感染只是一种“误行寄生”,那么这种病毒并不具备侵害人的细胞接受体的特性,也就不会在人之间传播。

但如果不加控制,任由其与人的机体相互适应,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促使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甚至与人类流感病毒重组而产生新的病毒。这样产生的新病毒就可能具备人体间相互感染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人体进一步传播。

为此,严格捕杀疫区的禽类是必然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切断传染源。另外,建议体质不佳、容易被病毒感染的人群选择适当的时机接种流感疫苗,这样至少可以在体内产生一部分病毒的抗体,降低被病毒感染的几率,同时更能降低病毒在体内变异的几率,降低患病风险。

6.禽流感知识常识

禽流感主要是鸟类之间传播.对于人类的预防,只要不直接接触病鸡或者其排泄物就不会被感染.对于鸡肉鸡蛋只要煮熟食用就绝对不会感染,因为该病毒在超过70度的环境中就会全部死亡.因此只要不是饲养户这类高危人群,吃熟的禽类食品绝对不会感染,放心吧 . 另外要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不论天有多冷,每天最好都要定时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通风时间最好定在上午9:00—10:00和下午3:00—4:00,因为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该病毒,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感染性。而且新鲜空气有稀释病毒、清洁室内空气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饭时一定坚持生熟分开,如切生鸡肉的案板和刀就不能再去切熟食,否则直接入口的熟食就容易沾上病菌,如果这只生鸡正好是一只病鸡,那么人就很可能被传染上禽流感; 不要喝生水,鸡肉、鸡蛋一定要煮熟了吃。

姜教授说,特别是一些吃火锅贪“鲜”的人,常常是鸡肉在锅里还没变颜色就往嘴里送。姜教授说,禽流感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22度水中可存活4天,在0度水中可存活30天以上,在粪便中可存活3个月。

而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100度以上的沸水里煮2分钟即可灭活。 人类患上禽流感的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

家禽患上禽流感的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7.禽流感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最近国内外由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即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2.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 流感病毒可分为A、B、C三个型,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除感染人外,还感染其它的动物,而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

基因组由大小不同的8个片段组成,流感病毒的变异主要由其基因组的某个或某几个基因片段的点突变或不同的流感病毒之间发生基因组片段的重新组合所引起。 根据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差异,又可将其分为不同的血清亚型。

迄今为止,A型流感病毒的HA亚型已经发现15种,分别为H1-H15;NA亚型已经发现9种,分别为N1-N9。目前所鉴定的HA和NA亚型都可以从禽类分离到。

目前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都是由H5或H7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但不是所有的H5或H7亚型的禽流感病毒都可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低,常用消毒药容易灭活。

对热也比较敏感,56℃加热30分钟、100℃加热5分钟即丧失活性。3.天气转热,禽流感走势如何? A型流感比较喜欢冷凉和潮湿的地方,因此多发季节都在冬季和春季,一般在1月份和2月份。

到夏天就很少了。所以,天气热起来,会大幅度降低禽流感的流行。

4.禽流感病毒的H和N是什么意思?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A),由于这两种糖蛋白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根据糖蛋白变异的情况,HA分为H1~H15 十五个不同的型别,NA分为N1~N9九个不同的型别,这里面,H5与H7为高致病亚型。5.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海关和国内流通领域的检疫,防止禽流感的引入和蔓延1、国家海关应对进口的禽类进行严格检疫,严防高致病性流感病毒(HPAI)从国外引入。

2、国内兽医检疫部门要做好家禽流通领域(如集市、屠宰场、交通要道)的检疫和监测,同时国内各养禽场要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以了解我国禽流感的流行动态,并防止疫情的蔓延扩大。

(二)严格执行和完善养禽场的生物安全措施1、避免家禽和水禽如鹅、鸭或野生鸟类接触。2、养鸡场场址要远离水禽、野生鸟类栖息的河道、湖泊等; 3、养禽场的职工不要饲养禽、狗和猫等4、采取封闭式饲养,严防野鸟从门、窗进入禽舍;5、防止水源或饲料被野禽粪便污染;6、养禽场生产区设立消毒设施,对进出车辆要彻底清洗、消毒;7、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帽及鞋靴、沐浴;8、严格杜绝其他养禽场人员参观;9、定期对禽群、禽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10、定期消灭养禽场内有害昆虫如蚊蝇等和鼠类;11、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12、养禽场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再引进禽种及其产品时,一定要来自无禽流感的养禽场;13、作好禽类饲养管理,提高禽只的抗病力;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节气候的变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

6.禽流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这种疾病因而被更名为禽流感。

随后,这种疾病在其他欧洲国家、南美及东南亚、美国和苏联也有局部发生,现在几乎已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爆发日趋频繁。

1997年5月,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个养鸡场出现了这一区域首例禽流感病例。经专家认定,导致香港特区家禽大规模死亡的罪魁祸首是A/H5N1型禽流感病毒。

然而,这种历来只威胁家禽生命的病毒,出现了新的变异,并能够传染给哺乳动物甚至是人类。1997年8月,一名3岁的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

这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A/H5N1的个案。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共有18个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

为了阻止A/H5N1禽流感病毒进一步向人类传播,香港特区政府宰杀了130万只家鸡。这是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禽流感爆发。

2003年3月1日,荷兰东部靠近德国边界的6个农场中发现了H7N7型禽流感病毒。到3月3日,有禽流感疫情的农场已升至13家。

同一天,为了防止疫情向欧洲其他国家的蔓延,欧盟宣布全面禁止荷兰活禽及其蛋品出口。禽流感给世界上最大的家禽出口国之一的荷兰带来了沉重打击。

而更为严峻的是,在疫情爆发期间,共有80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其中一名57岁的荷兰兽医在对病鸡进行检验时感染病毒,并死于禽流感引起的肺炎并发症。随后,H7N7型禽流感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

8.有关禽流感的知识和预防

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二、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对于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建议,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接诊疑似或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即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 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 预防措施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三、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9.禽流感的有关知识

禽流感(Bird Flu或Avian Influenza)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 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约为33%。

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区域间的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

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约是60%,家禽鸡感染的死亡率几乎是100%,无一幸免。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出现。有时疾病暴发很迅速,在没有明显症状时就已发现鸡死亡。

另外,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取决于禽类种别和毒株以及年龄、环境和并发感染等,通常情况为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禽流感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其长短与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剂量、感染途径和被感染禽的品种有关。 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取决于禽类种别和毒株以及年龄、环境和并发感染等,通常情况为 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

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最早的人禽流感病例出现在1997年的香港。

那次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12人发病,其中6人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人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

中国从03年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 禽流感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其长短与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剂量、感染途径和被感染禽的品种有关。

羽绒制品是否传播禽流感? 羽绒制品通常会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传播病毒的几率应当很小。 它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

流感病毒有三个抗原性不同的型,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是A型。A型流感病毒也见于人、马、猪,偶可见于水貂、海豹和鲸等其他哺乳动物及多种禽类。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很小,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因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 侵袭。首先,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第二,所有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而禽流感病毒没有;第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多,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

禽流感病毒是囊膜病毒,对去污剂等脂溶剂比较敏感。福尔马林、β丙内酯、氧化剂、稀酸、乙醚、脱氧胆酸钠、羟胺、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铵离子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禽流感病毒没有超常的稳定性,因此对病毒本身的灭活并不困难。病毒可在加热、极端的pH、非等渗和干燥的条件下失活。

在野外条件下,禽流感病毒常从病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排出,病毒受到这些有机物的保护极大地增加了抗灭活能力。此外,禽流感病毒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存活很长时间。

粪便中病毒的传染性在4℃条件下可以保持长达30~50天,20℃时为7天。 禽流感病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存活较长时间。

有研究提示,它在粪便中能够存活105天,在羽毛中能存活18天。 (一)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动物防疫部门立即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养殖和处理的所有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二)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

当这些人员中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标本并送至指定实验室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病原,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

接触后应洗手。 (四)要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感染和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五)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养成早晚洗鼻的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呼吸道健康,增强呼吸道抵抗力。

(七)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或按中医药辨证施防。 (八)别去疫区旅游。

(九) 重视高温杀毒。 禽类防治: 1免疫接种 严格认真地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特别是在禽流感的高发季节每隔3~4个。

10.请简单的描述一下禽流感方面的常识

禽鸟中的疾病 禽流感是禽鸟中由A型流感病毒菌株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发生。尽管认为所有的禽鸟均易感禽流感病毒,但是很多野生鸟类带有这些病毒却没有明显的受害迹象。

其它鸟类,包括家禽,当感染禽流感病毒时发生疾病。在家禽中,病毒产生两种显然不同的疾病类型 — 一种为常见和轻型,另一种少见但死亡率很高。

轻型的疾病迹象可能只是竖起羽毛,产蛋量减少,或呼吸系统有轻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5336535微影响。疾病暴发可能非常轻,除非经常检验病毒,否则它们不易被察觉。

相反,第二种和很不常见的高致病型却很易察觉。1878年首次在意大利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特点是突然发生严重疾病、迅速蔓延,死亡率可在48小时内达到100%。

在这种类型的疾病中,病毒不仅如同轻型病症一样侵犯呼吸道,而且也侵害多个器官和组织。疾病造成大量内出血使其获得 “鸡埃博拉”的名字。

已知流感病毒的所有16 HA (白细胞凝集素)和9 NA (神经氨酸苷酶)均能感染野生水鸟,从而为在野生鸟类中持续不断地循环传播的流感病毒提供了广泛的储主。在野生鸟类中,常规检测几乎总是能发现一些流感病毒。

这种病毒大多数是无害的。 迄今为止,所有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均由H5和H7亚型病毒引起。

高致病性病毒具有一个信号基因“商标”或标志 —在HA的切割位置有一组特殊的基本氨基酸 — 这使它们与所有其它禽流感病毒不同并使它们特别具有毒性。 并不是所有的H5和H7亚型病毒菌株均具有高致病性,但是大多数被认为有成为高致病性的可能。

最近的研究表明H5和H7低致病性病毒在家禽群中短期传播一段时间之后可变异为高致病性病毒。大量的间接证据长期表明,野水鸟将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给家禽,但是不携带或直接传播高致病性病毒。

然而,这种情况在最近可能发生了变化:至少有几种迁徙水鸟目前被认为带有高致病性H5N1型病毒并将其传播给其飞行沿途的新地理区域。 禽流感病毒除了在禽类中具有高度传染性之外,它们也易于通过活禽、人(特别是当鞋和其他衣服被污染之时)、污染的车辆、设备、饲料和圈养笼在农场之间传播。

高致病性病毒能够在环境中长期生存,特别是当温度很低的时候。例如,高致病性H5N1型病毒在鸟粪中能够在低温(4℃)下生存35天。

如果温度稍高(37℃),H5N1病毒也能在粪便标本中生存6天。 对于高致病性疾病来说,最重要的控制措施是迅速扑杀所有受染或被接触的禽鸟,妥善处理尸体、隔离和严格消毒农场、以及实施严格的卫生或“生物安全”措施。

另外一项重要的控制措施是限制国内或国家之间活禽的交流。对于大量在屋内圈养的禽类、通常处于严格的卫生控制环境中的大型商业农场来说,建议的控制措施后勤工作最为简单。

家禽生产系统的控制工作困难得多,在这种系统中,大多数家禽被圈养在整个农村或郊区散在庭院的小型饲养群中。 当扑杀患病家禽 — 控制疾病暴发的第一道防线 — 失败或经证实不可行时,作为一项补充紧急措施,可为高风险地区的家禽接种疫苗,但条件是使用有质量保证的疫苗并严格遵循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建议。

使用劣质疫苗或与传播的病毒菌株不匹配的疫苗可能加速病毒的突变。劣质动物疫苗可能也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为它们可能使受染禽鸟看起来似乎没病,但却在传播病毒。

除了难以控制之外,在庭院饲养禽类中疾病的暴发增加了人类接触和感染的危险。这些禽鸟在觅食时通常自由行动并经常与野生鸟类混在一起或共用水源。

这种情况产生了大量使人类接触病毒的机会,特别是当家禽进入房屋或在不利的气候下被赶进房屋,或当它们进入儿童游玩或睡觉的地方时。贫困加剧了这一问题:在不能浪费主要食物和收入来源的环境里,家庭经常食用死亡或有生病迹象的家禽。

这种做法在宰杀、拔毛和为烹煮家禽作准备工作时具有很高的接触病毒风险,但是这种做法很难改变。此外,由于在庭院禽类中家禽的死亡很常见,特别是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家禽主人可能不认为禽类中的死亡或生病迹象是禽流感的信号及向当局报告的原因。

这种趋势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一些农村地区该病的暴发潜伏未被发现达数月之久。经常缺乏对销毁家禽的农民给予补偿进而不利于自发报告疾病暴发的情况,还有可能促使家禽拥有者在宰杀行动期间将其家禽隐藏起来。

关于禽流感的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