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下语文期中知识点

2022-11-20 综合 86阅读 投稿:许你

1.小学六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重点课文回顾】1、《文言文两则》《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课后第3题: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答: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③孰为汝多知乎?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2、《匆匆》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课后第2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记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3、《桃花心木》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课后第2题:①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生活中的“不确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岗、遇到自然灾难等。

②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答:因为种树人不定期、不定量地给树浇水,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6、《北京的春节》本人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7、《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通过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

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重点句子的理解: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答: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②“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答: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③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它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 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课后第3题: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是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更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8、《为人民服务》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

或:有的。于:表示比较。

课后第3题:因为我们。

2.小学六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重点课文回顾】1 、《文言文两则》《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 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 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 度。课后第3 题:①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答: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③孰为汝多知乎?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2 、《匆匆》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围绕“匆匆”展 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 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表达 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课后第2 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 有影子。

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 成大海。日记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表现出作 者十分无奈的愁绪。3 、《桃花心木》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作者借树苗的 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 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课后第2 题:①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 验,会锻炼出一颗 独立自主的心。

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生活中的 “不确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岗、遇到自然灾难等。

②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答:因为种树人不定期、不定量地给树浇水,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 的养分转 化成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所以种树人 不再来了,桃花心 木也不会枯萎了。6 、《北京的春节》本人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 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 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 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 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 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 高 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 拜年,女 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 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7 、《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通过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 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 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 前、被捕时、法庭上、被 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

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 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 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重点句子的理解: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 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 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答: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 书籍和文件落到 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这里写出了 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 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②“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 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答: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 表现了他对革命 高度负责的精神。③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它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 戴眼镜。我看到 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 镜”“乱蓬蓬的长 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 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 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课后第3 题: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是首尾呼应。这样可以 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 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更 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8 、《为人民服务》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 年9 月8 日在张思德同志追 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 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 而死,就比泰 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 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人固有 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

3.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总结

六年级下册课文复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复习要点1文言文两则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3.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一书。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4.理解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3)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5.《学弈》全文:学弈(yì)[1]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ó)[9]而射之。

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注释: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学弈》全文翻译: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6、《两小儿辩日》全文:两小儿辩日[16]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25]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26]多知[27]乎?”注释: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 19、去:离。

20、日中:正午。21、及:到 。

22、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23、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24、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25、决:判断。

26、汝:你。27、知:通“智”。

《两小儿辩日》全文翻译: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2匆匆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还有《绿》、《背影》。2.文章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4.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5.句子理解: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设问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运用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

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

4.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大全

汉语拼音知识要点 ①准确认读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②准确读出轻声和儿化音节。 ③会按顺序写出大小写字母,能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④能准确熟练拼读音节,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⑤知道大写字母的用法。

字母表 A a B b C c D d E e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P p Q q R r S s T t U u V v W w X x Y y Z z 声母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o s整体认读: zhi、chi、shi、ri、zi、ci、si yi、wu、yu、ye、yue、yin、yun、ying、yuan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有时要大写,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 汉语人名。姓的第一个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Zhang Hui(张辉)Z和H要大写。姓和职务、称呼等组成词语时,姓的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字母小写。

如Wang lao shi(王老师)W要大写。但“老”“小”“大”“阿”等称号,开头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如Xiao Liu(小刘)X、L要大写。 2. 汉语地名、专有名词(如书名、机关、团体等)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Bei jing(北京)B要大写,Shang hai(上海)S要大写,Ning bo (宁波)N要大写。如果专有名词是词组,要按词连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Zhonghua Renmin Gongheguo(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的第一个字母Z,人民的第一个字母R,共和国的第一个字母G都要大写。 3. 每个整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果是诗歌,每行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4. 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 汉字知识点 ①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正确地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0353564理解和运用。 ②能辨析学过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形声字;修改错别字。

③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三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据词定义。 ④能用钢笔写字,书写速度不少于每分钟20个字,并做到字迹工整,行款整齐。

用毛笔临帖,结构匀称,纸面干净。 下列各字都有多种意思,它们在不同的词语中分别是什么意思?请在括号里填上序号表示。

望a向远处看b盼望,希望c探望d名望 喜出望外()一望无际()德高望重() 满a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b使满c达到一定期限d全e满足f骄傲 满不在乎()场面爆满()心满意足()词语知识点 ①能正确读写学过的常用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大部分会用。 ②能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辨析近义词,能正确搭配使用。

③能按一定要求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 用“严”字组词,恰当地填在下面一段话的括号里。

王老师非常关心爱护我们,对犯错误的同学总是耐心地批评教育,从不()指责。他经常教育我们要()要求自己,对待学习要()认真,关键时刻要经得起()的考验。

填字成词,再按要求写序号进行归类。 a水流()急b手忙脚()c五光()色 d眼()手快e翠色欲()f汹涌澎() g五彩()h()山()岭i微波() 表示水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颜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动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知识点 ①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②掌握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 ③通过缩写练习,从感性上区别句子的主干和枝叶;通过扩句练习,把句子写得更具体、生动。

④能运用常用词语、关联词语造句,做到文从字顺,意思完整。 ⑤会修改常见的病句。

⑥掌握几种常见句式的变换。 句式变化包括: ①“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②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③直接引用和间接叙述互换。

④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⑤归并意思相关联的句子。

⑥改变句子中词语的顺序。 如果……就……即使……也…… ()明天下雨,渡江活动()照样举行。

()明天下雨,登山活动()改期。 只有……才……只要……就…… ()打个电话,维修部()会派人上门修理。

这么大毛病,我也没有办法修了,()请维修部派人上门,()能修好。 标点符号知识点 ①综合运用学过的常用标点:句号、问号、逗号、顿号、冒号、引号、叹号。

②认识分号。 ③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和意义。

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他可没这样读,他读出来的意思正好和住人的相反,你知道他是怎么读的吗?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词语积累知识点 ①对义务教材中要求学上掌握的词语,进行系统复习,对学生易错易混淆的词语进行再次回顾、默写。 ②掌握常用的成语、谚语和歇后语。

③了解构词规律,懂得各类词的特点,对词语进行归类。叠词的形式有: AABB式干干净净整整qi齐 ABAB式商量商量讨论讨论 ABAC式有权有势大摇大摆 AABC式恋恋不舍姗姗而来 ABB式静悄悄软绵绵 模仿词语结构,写词语的有: ①什么—怎么样—什么—怎么样:头重脚轻 语重心长 ②什么—怎么样:手脚发软四肢无力 ③并列的。

5.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6.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7.小学六年级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期末归纳复习资料 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法三:问题回答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法六: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归纳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作为段落大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 2、合并法。

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几个自然段的大意合并到一起,归纳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如《小英雄雨来》第一大段有两层意思:雨来生活的环境和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第二层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借助法。

就是借助段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如总分段,可借助总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结果部分;递进段,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归纳段意的方法要统一,不能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归纳段意的要求 归纳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条:一是准确,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点内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简练,言简意明,不能罗嗦;三是通顺明白,不能含糊其词。

三、快速作文审题的四种方法 快速作文的特点是一个“快”字,它要求迅速准确地审题立意,快速高速地构思成文。因此,作为作文第一步的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决定了文章质量的优劣,写作的成败。

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要掌握一些审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为顺利成文打好基础。下面就介绍四种审题方法: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

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中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自白”、“……的话”、“……的制作方法”等。

如《介绍一本工具书》、《蜜蜂的自白》、《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

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由“愚公移山”想到的》。 2.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两大类,即写人记事。

题目划定的范围不同,选材的侧重点就不同。 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

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写。

8.小学六年级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期末归纳复习资料 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法三:问题回答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法六: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归纳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作为段落大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 2、合并法。

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几个自然段的大意合并到一起,归纳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如《小英雄雨来》第一大段有两层意思:雨来生活的环境和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第二层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借助法。

就是借助段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如总分段,可借助总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结果部分;递进段,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归纳段意的方法要统一,不能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归纳段意的要求 归纳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条:一是准确,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点内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简练,言简意明,不能罗嗦;三是通顺明白,不能含糊其词。

三、快速作文审题的四种方法 快速作文的特点是一个“快”字,它要求迅速准确地审题立意,快速高速地构思成文。因此,作为作文第一步的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决定了文章质量的优劣,写作的成败。

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要掌握一些审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为顺利成文打好基础。下面就介绍四种审题方法: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

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中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自白”、“……的话”、“……的制作方法”等。

如《介绍一本工具书》、《蜜蜂的自白》、《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

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由“愚公移山”想到的》。 2.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两大类,即写人记事。

题目划定的范围不同,选材的侧重点就不同。 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

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

9.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总结

期中考试已经随着秋天的落叶飘落而去——结束了!

历时三天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成绩也已见分晓,成绩虽然还行,但是总觉得不怎么样,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

到底是什么呢?是分数考得不高。

比如英语,我想考满()分,是没有问题的,语文可以考满()分,数学可以考满()分……可是,所有的都是那么不尽人意。也许这一切都是幻觉,是一场梦,然而这是事实,然而比事实更事实的是事实中的事实,我必须勇敢地去面对。

不过,这次值得表扬的是(),以前,分数从没超过()字头。这次,我考了()分,这是事实,也是一个奇迹。这也跟我这一学期来对()的认真有关,所以也是理所当然的。

()的时候,我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语文老师找我,数学老师找我,英语老师找我,几乎没有老师不找我了。跑办公室多了,也就烦了,让学生叫我都不来,还得()亲自去请我,态度还得好一点,不然就会激起我的一团无名火。这学期,我好象变了一个人一样,上课比以前认真了,作业按时按质完成,脾气也不像以前那么暴躁了,老师说的话也听了。在以前,我()能及格就不错了,这次期中考试得了()分,这是我不曾想到的。因此,()老师向()老师建议:“XXX同学,这学期进步很大,上课、作业完成都比以前要认真,期中考试成绩也不错,你可要好好表扬啊!”

在那些最终走向成功的人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中,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人格起着决定性地主导作用,而并非智力因素。这一学期,我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这些都说明: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换来好的成绩。所以,有人说:“首先,我们培养了习惯,然后习惯培养了我们。”其实,优秀是一种习惯,我可以做的更好,老师,你期待着我更大的进步吧!

那个你看他们都那么高级别

也不在乎这点分奥

就把分给我吧

磕头了……(*^__^*)

小六下语文期中知识点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