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小暑节气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说文》:“暑,热也。”
小暑便是小热,南方梅雨尽,盛夏始,北方则多雨。此时荷花盛放,木槿正艳,蝉鸣嘶嘶,赤日炎炎,“小暑一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宜静养身心,勿大喜,喜过伤心。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小暑传说“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相传这一天是“小白龙”回家的日子。因为“小白龙”犯了天条,被龙王父亲囚禁在很远的一个小岛上,失去了行动自由。
唯有六月六这一天,龙王恩准其回家探母。“小白龙”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昼夜兼程,带来了惊雷闪电,狂风暴雨。
伏日,古人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远在先秦已见著录。古书上说,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炎帝传说是太阳神,祝融则是炎帝玄孙火神。传说炎帝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不愁衣食。
人们感谢他的功德,便在最热的时候纪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传说。
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一候温风至,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二候蟋蟀居宇二候蟋蟀居宇,蟋蟀居宇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三候鹰始鸷,鹰始鸷是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小暑习俗1. 小暑“食新”: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2. 决滞狱敕:《全唐文》:“月戒正阳,候当小暑,乃挻重出轻之日,是恤刑议狱之辰,有罪者速就勘穷,薄罚者画时疏决,用符时令,勿纵滞淹。”
古人认为暑月正是休养的好时候,各种案件诉讼都尽快裁定解决,以免积压过多,即犯了重罪的人也留到秋后再行处决,而一些罪责较轻的犯人则可得到宽免释放。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3. 晒衣曝书:《燕京岁时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
小暑之后,很快就是六月六“晒衣节”。传说六月六日为龙王晒鳞之日,人们选择在这一天晒衣服、晒书画,据说此日晾晒之后,可以避免被虫蛀。
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说过一个风雅趣事,东晋名士郝隆,见邻人皆晒衣被,就跑到太阳底下平躺着,掀起衣服把肚皮对着太阳。旁人不解,问他干什么,答曰:“晒书。”
4. 小暑农事: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
小暑谚语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南风,大暑旱。
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农夫莫忘昼夜观天,阴晴风雨,积累经验。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淋了伏头旱伏尾。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
东风急溜溜,难过五更头。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2.关于节气都有哪些小知识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搜索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3.小暑节气各代表了什么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
4.农历小暑有关知识或谚语
小暑(Lesser Heat),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第一组谚语:小暑小禾黄。
小暑吃芒果。小暑温暾大暑热。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南风,大暑旱。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六月年景如翻饼。
年年防涝,月月防盗。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事先不挖沟,暴雨无处流。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雨前不疏沟,大雨沟外流。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预先不清淤,水到来不及。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沟旁没有树,水到堤难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人怕引诱,塘怕渗漏。河堤再坚硬,老鼠能挖洞。
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第二组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农夫莫忘昼夜观天,阴晴风雨,积累经验。
淋了伏王,一天一场。淋了伏头旱伏尾。
东南风,雨太公。东南风上不来,上来漫锅台。
夜起东南风,下雨就不轻。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
东风急溜溜,难过五更头。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风急云越急,越急越有雨。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东风不晴天。
常刮南风忽转北,风雨齐来到不黑。常刮北风忽转南,当夜就是阴雨天。
伏里顶风乌云集,顷刻之间下大雨。六月好下隔道雨,六月好下牛背雨。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淋死鸡;云往南,水漂船;云往北,瓦碴晒成灰。云彩往东一阵风,云彩往西雨凄凄,云彩往南雨连连,云彩往北一阵黑。
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乱云天顶绞,风雨就来到。
云彩乱绞头,下得没了牛。午后西北黑云生,往往下雨还刮风。
云从西北起,狂风连急雨。云从东南上,下雨不过晌。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厚云连成片,当时把雨见。
云彩接太阳,大雨下三场。乌云接驾,不阴就下。
黑云接了驾,就要把雨下。云来接,龙王不得歇。
云彩接太阳,明天下一场。云彩接老爷儿(太阳),有今儿没有明儿。
早烧雨,晚烧晴,乌云接日等不到明。早晨烧,晚上浇。
早晨下雨一天晴。黑云接得低,有雨在夜里;黑云接得高,有雨在明朝。
日落云里走,有雨半夜后。午后云上日,有雨在当时。
午后云遮,夜雨滂沱。午后有云不上日,有雨就得二三日。
扫帚云,淋死人。天上起了炮台云,不过三日雨淋淋。
云似炮台形,没雨定有风。日出云如山,午后地不干。
早有破絮云,午后雷雨淋。早晨遇云,不雨也阴。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东风云过去,雨下不多时。
第三组乌云往东,有雨稀松。西北风是开天的钥匙。
傍晚西北风,半夜天就晴。早上浮云走,明日晒死狗。
北风上了东,越刮越稀松。早晨天无云,尽管远处巡。
云随风雨疾,风雨霎时息。天上有云丝,晴天便可知。
火烧云,晒死人。傍晚火烧云,明日晒死人。
日落西边明,明天天准晴。老爷儿(太阳)倒吊明天晴。
天上鲤鱼斑,晒禾不用翻。瓦块云,晒死人。
早晨薄薄云,中午晒死人。太阳倒照,晒得猫叫。
日头送了山,预备洗衣衫。沉雷主连阴。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不怕炸雷响破天,就怕闷雷挤磨眼。西北黑云生,云雷必震声。
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一夜起雷三日雨。
当头雷无雨,闷雷雨凄凄。先动雷声无大雨,后动雷声雨凄凄。
久雨不见晴,一声霹雳鸣,阴雨即转晴。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当头雷无雨。干打雷,不下雨。
早雷当日晴。闪光西北天,大雨下连连。
立闪风雨急,横闪雨来迟。东闪晴,西闪雨,南闪雾露北闪水。
闪光强转弱,有雨来不到。朝虹雨,夕虹晴。
对日虹,不到明。东虹呼雷西虹雨,南虹过去行雷雨,北虹就要干河底。
东虹辘轳西虹雨,南虹出来下涝雨。东虹辘轳西虹雨,南虹出来摸鲶鱼。
虹吃雨,下一指;雨吃虹,下一丈。早霞红丢丢,晌午雨溜溜;晚霞红丢丢,明天好日头。
早上放霞,等水烧茶;晚上放霞,干死青蛙。早霞备雨具,晚霞行千里。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雾露不收,细雨淋丘。
早晚雾不散,有雨不过天。三日雾蒙,非雨即风。
三日雾,起东风,若无西风雨不空。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服。
早晨有雾,尽管晒裤。第四组早晨雾浓一日晴。
早晨下雨一天晴,晚上下雨到天明。十雾九晴,不晴沟满壕平。
久晴雾阴,久阴雾晴。久雨大雾晴,久旱大雾雨。
朝雾消,晒衣帽;朝雾延,阴雨天。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平时无露突然增,近日就要雨星星。夜晚露水狂,明日好太阳。
露水越大,天气越好。阴天夜无露。
大风夜无露,阴天夜无霜。日晕雨,月晕风。
日晕三更雨,月晕一天风。日出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有晕下满盆。晕圈到中午,风雨都解除。
日晕蓝、红、绿,很快就有雨。太阳披蓑衣,明。
5.「健康知识」小暑节气如何养生
1、保持心态平和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2、忌烈日下运动
运动时间尽量调整在清晨或是晚上,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使人容易莫名地感到心情烦躁,食欲下降,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这个时候如果还在大白天曝晒容易引起外邪侵袭和中暑。
3、饮食宜清淡适量
小暑清淡饮食,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4、外出注意防暑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5、避免在外露宿
小暑节气由于天气炎热难以入睡,很多人喜欢在室外露宿。这种习惯不好。因为当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肌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而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逐渐增大,很容易导致腹痛、头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6、小暑时节多晒霉
日照时间长,阳光辐射强,很多会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好好消毒一番,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乡间还有“晒水”的习俗,将暴晒热的水给小孩洗澡,说对皮肤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7、不坐湿板凳
小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木头,尤其是久置露里的木料,如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在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所以在小暑节气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头上。
8、充足的睡眠
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宜。定时起睡最好,可保护生物钟不受影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且要保持午休的习惯。
9、少吃冷饮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但是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6.关于节气都有哪些小知识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搜索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7.小暑节气常识中什么是雷暴天气
小暑前后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天气多发期。
雷暴是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一种放电现象,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雷暴发生时常常是电闪雷鸣,有时只是听到雷声,是一种中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系统。
雷暴多出现在下午,有时也会出现在夜间。夜间发生的雷暴即夜雷暴。
夜间云顶辐射冷却,云层内温度层结变得不稳定,云块翻滚,就会形成雷暴。大气层结不稳定是产生雷暴天气系统的主要条件。
在对流层中,中、上部是干冷平流,下部是暖湿平流时,雷暴最易产生。强雷暴常伴有大风、冰雹、雷暴龙卷风、暴雨、雷击等强烈天气,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天气现象。
它不仅会对无线电通信产生干扰,还会影响飞机安全飞行,甚至能击毁建筑物,击伤击毙人畜,引发火灾等。所以,一定要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8.小暑节气有哪些注意事项
小暑节气注意事项:
1、夏季要养心,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
2、夏天出汗多,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伤心之阴阳。夏天要降低活动度,避免过度出汗,适当喝点淡盐水。
3、闷热难眠,避免空调温度过低,风扇直接对着吹,赤膊不加遮盖。
4、夜卧早起,每天最好5点起床活动。若起床太晚,体内的阳气没法得以舒展,郁结体内,容易上火、身体疲乏。郁久化酸,易损伤肾脏,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压等。
5、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吃豆制品,解暑利湿,健脾益肾。若有肾病不建议吃豆制品。饮食忌贪凉,若食生冷过多,使水湿固脾,脾胃升降,运化功能障碍,就会积水为患。所以,夏季要吃苦,苦瓜等,清泄暑热、以燥其湿,增进食欲。
9.小暑节气的习俗都有哪些
小暑习俗有:吃藕,晒书画、衣服,小暑吃黄鳝,吃芒果,喝消暑汤或粥。
1、吃藕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2、晒书画、衣服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
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
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3、小暑吃黄鳝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
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4、吃芒果小暑吃芒果代表这个时节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
据传说,当时有个虔诚的信徒曾将自己的芒果园献给释迦牟尼,好让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56634他在树荫下休息。5、喝消暑汤或粥“热在三伏”,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天气热的时候要多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10.二十四节气小知识 手抄报
二十四节气小知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至今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2]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
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
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
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
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
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4节气是中国人祖先的智慧的发现。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24节气很好,只是它只适合中国这块地方,或者更确切说只适合黄河流域华北这片土地。再远些就不适用了。
果真如此吗?我来从分析24节气的名称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
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