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节电的科技小常识
水母网 日期: 2008-06-20 来源: 烟台日报
1:电视机:电视机使用时,控制电视屏幕的亮度、声音是节电的一个途径。另外,声音大比声音小耗电。
2:电冰箱:电冰箱的冷藏室温度定为5度比定为8度每月多耗10多度电,而且保温效果差,一般食物保鲜效果为8度-10度最佳。此外,及时除霜,每月可省电5度至20度。
3:空调器:空调器夏季温度设定在26℃-28℃,冬季设定在16℃-18℃,这样既可节约能源还可防止“空调病”的发生。此外,每月一次清洗滤网,可节电10%至30%。
4:节能灯:将普通白炽灯换成节能灯,可以比白炽灯节电70%-80%,使用寿命是白炽灯的8-10倍。 谭利明 整理
2.关于电的科学知识
关于“电”的十个小常识一、电的旅程有哪些环节?发电——变电——输电——变电——用电①电力输送的源头:发电②电力输送的媒介:输电③电力输送的终端:用电通过发电厂发出电,进入变电站把电压升高,以便电能可以送得更远,线路通过输电铁塔输送到远方。
再通过变电站将电压降低,以便工厂和大型商场使用,再通过变压器将电压降得更低,以便家庭使用。二、电的速度有多快?输电是继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之后的“第六种运输方式”。
电场以每秒30 万公里的光速传输,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同时完成。为了可靠地供电和优化资源,降低用电成本,我们将输电线路联成一个大电网,供人们使用。
电场的传播速度每秒钟可以绕地球差不多8圈。三、为什么要变压?人们可以把水储蓄在罐子中,可是电无法储存,必须在一瞬间制造它,并通过电线输送。
为让电流能输送更远,就要给电增加电压。电流从升压变电站里流出后,就会进入高压线。
高压线远离地面,架设在巨大的铁塔上,将电流从发电站送往各地。四、可发电的能源有哪些?可发电的能源主要分为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目前主要以传统能源发电为主。传统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包括核能、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
五、什么是“西电东送”?我 国西部地区水力资源丰富,缺乏开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缺乏能源。通过“西电东送”这一能源发展战略,开发西部水电、火电,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地区,既 为西部省区把电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又缓解了东部电力紧缺的现状,促进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有限资源的最佳利用。
六、为什么要巡线?线 路工人沿着电线塔巡视,检查设备是否完整,若有被损坏就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进行抢修,以免耽误电源的正常输送。因为有些线路要跨越山河,或在崇山峻岭之 间,巡线工作十分艰苦。
超高压巡线员登上高压线后,脚下的电缆离地面最近距离为12米,最高则达800米。心理素质和体能要绝对过硬。
七、输电线路遇到冰雪灾害怎么办?暴风雪会使电线上结出凝冰,有的铁塔因为不堪承受冰雪的重力,倒塌在地。现在最新研发的直流融冰装置,安装在覆冰线路上,冰雪就可以一点点融化。
八、高压线有辐射吗?很多人会疑惑输变电设施周围的电磁环境是否安全。其实,我国的输变电设施的电力频率是50赫兹,只有频率超过3000 赫兹的电力才会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形成辐射,因此大家不用担心变电站或高压电线对健康安全产生影响。
九、1度电能做什么?最能跑的1 度电:电动自行车跑约80 公里最凉爽的1 度电:普通电风扇运行约15 小时最清洁的1 度电:9 瓦的节能灯亮超过100 小时最娱乐的1 度电:看电视约10 小时最解渴的1 度电:烧开水约8 升最消暑的1 度电:生产啤酒约15 瓶最保暖的1 度电:织布约10 米十、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度电,会有怎样的效果?我国13.3 亿人口,一年能节约13.3亿度电,假设1 度电0.61 元,则13.3*365 = 4854.5 亿度;4854.5*0.61 ≈ 2961.2亿元。以广州每年用电637.51 亿度计,4854.5÷637.51 ≈ 7.6 年,一年节约的电够广州用7.6年。
发1度电需要用0.3 千克标准煤,会产生0.8 千克二氧化碳。按上述算法:4854.5*0.8 = 3883.6 亿千克= 3.8836 亿吨,可以减少3.883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3.生活中安全用电的常识有哪些
1)家庭电路的组成; (2)家庭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3)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作用,测电笔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4)安全用电常识及安全电压.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 (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包括: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丝、电灯开关及插座。
(1)进户线是从室外引起室内的导线,有两根,一根是火线(也称相线),另一根是零线。正常情况下,火线与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
零线通常接地,这种情况下火线与地线之间也有220V的电压。 (2)电能表是用来量度用户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表,所以必须接在干路上。
电能表上都标有额定电压值和允许通过最大电流值。一只标有“220V 5A”的电能表,表示用在总功率不超过1100W的电路中是合适的。
(3)总开关用来控制总电路的通或断。一般使用闸刀开关,闸刀开关应立装,夹座(静触头)接电源线,保险丝装下方,且不可倒装。
有的家庭电路里不安装总开关,而是在该处安装保险盒。作用是相同的。
(4)保险丝(也叫做熔丝),一般都装在保险盒里或保险管里。保险丝是电阻率比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在总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以防止烧毁用电器和避免火灾。 保险丝烧断时,应先找出烧断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按要求换上规格合适的保险丝。
切不可用普通铜丝或铁丝作保险丝用,因铜、铁熔点高起不到保险作用,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更不能有意造成短路试试保险丝会不会熔断。这就是绝不允许的。
(5)家庭电路的主角是电灯。电灯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包括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气体放电灯等。白炽电灯的发光,是因为灯炮内的细钨丝通电后发热,灯丝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左右,达到白炽状态,于是灯丝发出明亮的白光。
安装家庭电路时,各个用电器(包括两孔和三孔插座)是并联关系,在火线上要安装熔断器(保险盒)。两孔插座中左边接零线,右边接火线。
接白炽电灯时,开关一定要接在火线上,而且火线要接螺丝口灯头上的锡点,零线接螺旋套。 (6)开关:可以控制各个支路的通断,开关应和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必须接在火线上。
(7)插座:有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供插接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和电冰箱之用。插座一定要与灯座并联。
插座有三孔的,它的两个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另一个孔与大地连接。 只有那些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或者容易潮湿的用电器)才会使用三脚插头。
在三孔插座中,除了两个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外,另一个孔是跟大地连接的,也就是接地的,家用电器上的三脚插头,两个脚接用电部分(如电冰箱、洗衣机中的电动机)另外那个与接地插孔相应的脚,是跟家用电器的外壳接通的。这样,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本来是跟火线绝缘的,是不带电的,人体接触外壳并没有危险。但如果内部火线绝缘皮破损或失去绝缘性能,致使火线与外壳接通,外壳带了电,人体接触外壳等于接触火线,就会发生融电事故。
如果把外壳用导线接地,即使外壳带了电,也会从接地导线流走、人体接触外壳就没有危险了。 (8)试电笔 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或与电线连通的导体),如果氖管发光,表示接触的是火线:如果氖管不发光,表示接触的是零线。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测电笔,手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如果手没有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即使笔尖接触火线,氖管也不发光,测电笔就失去作用了。只有人的手接触了笔尾的金属体,这时才会有电流流过氖管,通过人体进入大地,这时氖管才会发光。
这时为什么人不会触电呢?因为在测电笔中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在一兆欧以上。当用测电笔接触零线和地线时,由于零线和地线间没有电压,当然也就没有电流流过氖管,所以氖管不发光。
使用测电笔时,人的手千万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这时就会有大的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触电事故。 (二)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的原因有: (1)发生短路:短路就是电流没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连通零线和火线,这就相当于一个电阻很小的导线与其它用电器并联,根据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这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更小,根据欧姆定律可计算出此时干路中的电流可达几百安,使保险丝瞬间熔断。
(2)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当电路上连接的用电器太多时,根据公式P=UI,则有,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伏是一定的,所以,总功率P越大,干路中的电流I就越大,当电流I大到一定程度便可使保险丝熔断。
(三)安全用电 (1)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 (2)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3)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 (4)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5)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
4.四年级——科学——电的知识
古代发现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
《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
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
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近代探索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
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
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从物质到电场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
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电场与磁场 1865年、苏格兰的马克斯威尔(J. C. Maxwell)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
马克斯威尔预测了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国赫兹(H.Hertz)展示出这样的电磁波。结果马克斯威尔将电学与磁学统合成一种理论,同时亦证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马克斯威尔电磁理论的发展也针对微观方面的现象做出解释,并指出电荷的分裂性而非连续性的存在,1895年洛伦兹(H.A.Lorentz)假设这些分裂性的电荷是电子(electron),而电子的作用就依马克斯威尔电磁方程式的电磁场来决定。1897年英国汤姆生(J.J.Thomson)证实这些电子的电性是带负电性。
而1898年由伟恩(W.Wien)在观察阳极射线的偏转中发现带正电粒子的存在。 电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
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 放电,就是使带电的物体不带电。
放电: 放电并不是消灭了电荷,而是引起了电荷的转移,正负电荷抵消,使物体不显电性。 雷电:在我们的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地球大气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大气对流运动现象,其中有一部分大气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形成水气云团。
作高速对流运动的水气云团,作切割地球地磁场运动,水气云团从而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在水气云团的两端形成巨大的带正、负电荷水气云团积电层,巨大的带正、负电荷水气云团积电层,受大气对流的冲击,异种水气云团积电层在空中相遇,从而产生巨大的电荷放电现象,形成一种伴有闪电和雷鸣的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雷电。雷电一般产生于旺盛的雨季,伴有强烈的剧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
雷电产生的自然条件是:热带大气云团,向东、或向西作高速运动,才能产生雷电现象。作高速运动的寒带大气云团,不可能产生雷电;向南、或北作高速运动的大气云团,也不可能产生雷电。
雷电产生的物理条件是: 1、产生雷电的大气层是一个以水为溶剂与其它溶于水的微量物质为溶质组成的水溶液与气溶胶的混合体的水气云团,以及包围水气云团的绝缘空气组成。 在水气云团中的水溶液与气溶胶的混合体内,存在着微量的酸、碱、盐等物质,这些酸、碱、盐等物质在水气中产生可以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这些正、负离子为雷电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电荷源。
2、水气云团在巨大的空气气流的推动下,需作切割地球磁场运动,从而水气云团中的大量的游离正、负离子则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向水气云团的两端聚集,形成巨大电荷体。 水气云团在巨大的空气气流的推动下,可能向上、向下、向东、向西、向北、向南等方向运动,只有当水气云团有向上、向下、向东、向西作高速运动时,高速运动的水气云团才作切割地球磁场的运动,水气云团中的大量的游离正、负离子则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向水气云团的两端聚集,当巨大的水气云团在高速切割地球磁场。
5.关于电的知识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
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古代发现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近代探索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从物质到电场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
电场与磁场
1865年、苏格兰的马克斯威尔(J. C. Maxwell)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马克斯威尔预测了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国赫兹(H.Hertz)展示出这样的电磁波。结果马克斯威尔将电学与磁学统合成一种理论,同时亦证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马克斯威尔电磁理论的发展也针对微观方面的现象做出解释,并指出电荷的分裂性而非连续性的存在,1895年罗伦兹(H.A.Lorentz)假设这些分裂性的电荷是电子(electron),而电子的作用就依马克斯威尔电磁方程式的电磁场来决定。1897年英国汤姆生(J.J.Thomson)证实这些电子的电性是带负电性。而1898年由伟恩(W.Wien)在观察阳极射线的偏转中发现带正电粒子的存在。
从粒子到量子
而人类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与波来描述“电”的世界。到了19世纪,量子学说的出现,使得原本构筑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验。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认为一个粒子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时测得;电子不再是可数的颗粒;也不是绕著固定的轨道运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提出当微小粒子运动时,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称为“质—波二重性”,而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用数学的方法,以函数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并且用波动力学模型得到电子在空间存在的机率分布,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我们无法准确地测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测得在原子核外每一点电子出现的机率。在波耳的氢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运动半径,就是在波动力学模型里,电子最大出现机率的位置。
随著科学的演进,人类逐渐理解“电”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它们所反映的规律是属于统计性的。
6.想找一些关于电的基本常识,以备考试为用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
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
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古代发现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
《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
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
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近代探索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
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
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从物质到电场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
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 电场与磁场 1865年、苏格兰的马克斯威尔(J. C. Maxwell)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
马克斯威尔预测了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国赫兹(H.Hertz)展示出这样的电磁波。结果马克斯威尔将电学与磁学统合成一种理论,同时亦证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马克斯威尔电磁理论的发展也针对微观方面的现象做出解释,并指出电荷的分裂性而非连续性的存在,1895年罗伦兹(H.A.Lorentz)假设这些分裂性的电荷是电子(electron),而电子的作用就依马克斯威尔电磁方程式的电磁场来决定。1897年英国汤姆生(J.J.Thomson)证实这些电子的电性是带负电性。
而1898年由伟恩(W.Wien)在观察阳极射线的偏转中发现带正电粒子的存在。 从粒子到量子 而人类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与波来描述“电”的世界。
到了19世纪,量子学说的出现,使得原本构筑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验。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认为一个粒子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时测得;电子不再是可数的颗粒;也不是绕著固定的轨道运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提出当微小粒子运动时,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称为“质—波二重性”,而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用数学的方法,以函数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并且用波动力学模型得到电子在空间存在的机率分布,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我们无法准确地测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测得在原子核外每一点电子出现的机率。在波耳的氢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运动半径,就是在波动力学模型里,电子最大出现机率的位置。
随著科学的演进,人类逐渐理解“电”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它们所反映的规律是属于统计性的。电 #diàn【释义】 ①一种重要的能源,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可以发光、发热、产生动力等:电灯|电炉|电机。
②闪电:雷电交加|风驰电掣。③电报的简称:急电|贺电|电告。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电 (形声。从雨,申声。
本义:闪电)同本义 电,阴阳激耀也。――《说文》电,电光也。
――《五经通义》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
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
又如:电火(闪电)物理学名词 库仑)度量,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可以观察到它的。
7.关于电的知识
远在25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发现用毛皮磨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像绒毛、麦杆等一些轻小的东西,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电”。
公元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1544~1603)做了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力”,“电吸引”等许多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电力”、“电吸引”等专用术语,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在吉尔伯特之后的200年中,又有很多人做过多次试验,不断地积累对电的现象的认识。1734年法国人杜伐发现了同号电相互排斥、异号电相互吸引的现象。1745,普鲁士(德国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莱斯特在实验中发现了放电现象。
18世纪中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电学家富兰克林又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他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的物体之中。如果一个物体得到了比它正常的份量更多的电,它就被称之为带正电(或“阳电”);如果一个物体少于它正常份量的电,它就被称之为带负电(或“阴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富兰克林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确实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一些电的现象,但对于电的本质的认识与我们现在的“两个物体互相磨擦时,容易移动的恰恰是带负电的电子”的看法却是相反。
富兰克林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1752年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他用金属丝把一个很大的风筝放到云层里去。金属丝的下端接了一段绳子,另在金属丝上还挂了一串钥匙。当时富兰克林一手拉住绳子,用另一手轻轻触及钥匙。于是他立即感到一阵猛烈的冲击(电击),同时还看到手指和钥匙之间产生了小火花。这个实验表明:被雨水湿透了的风筝的金属线变成了导体,把空中闪电的电荷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一年后富兰克林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
电流现象的研究,对于人们深入研究电学和电磁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最早开始电流研究的是意大利的解剖学教授伽伐尼(1737-1798)。伽伐尼的发现源自于1780年的一次极为普通的闪电现象。闪电使伽伐尼解剖室内桌子上与钳子和镊子环连接触的一只青蛙腿发生痉挛现象。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没有放弃对这个“偶然”的奇怪现象的研究。他花费了整整12年的时间,研究象青蛙腿这种肌肉运动中的电气作用。最后,他发现如果使神经和肌肉同两种不同的金属(例如铜丝和铁丝)接触,青蛙腿就会发生痉挛。这种现象是在一种电流回路中产生的现象。但是,伽伐尼对这种电流现象的产生原因仍然未能回答,他认为蛙腿的痉挛现象是“动物电”的表现,由金属丝构成的回路只是一个放电回路。
伽伐尼的看法在当时的科学界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是,另一位意大利科学家伏打(1745~1827)不同意伽伐尼的看法,他认为电存在于金属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肌肉中,两种明显不同的意见引起了科学界的争论,并使科学界分成两大派。
1800年春季,有关电流起因的争论有了进一步的突破。伏打发明了著名的“伏打电池”。这种电池是由一系列圆形锌片和银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装置,在每一对银片和锌片之间,用一种在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中浸过的纸板隔开。银片和锌片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作为电解液,它们构成了电流回路。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电池,是由很多银锌电池连接而成的电池组。但在当时,伏打能发明这种电池确是很不容易的。
伏打电池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可以人为控制的持续电流,为今后电流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电流效应的应用打开了前景,并很快成为进行电磁学和化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8.关于电的知识
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科学上规定: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相同的,叫做正电;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相同的,叫做负电。
摩擦起电只是一种现象。近代科学告诉我们: 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原子核里正电荷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却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从而使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目改变。当物体失去电子时, 它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就显示出带正电;相反,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跟多余的电子结合在一起时,它就显示出带负电。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 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着等量的负电。
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使客观上存在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9.与电有关的科技小发明
简单电动机的装置构造很简单:
两个曲别针做支架、一节电池、一小块磁铁和一段铜丝绕成的线圈。将线圈放到支架上,电路就接通了,线圈欢快地转动起来.
做一个电动机就这么简单!最让人叫绝的是其中换向器的省略。如果没有换向器,通以直流电的线圈在相邻的两个半周对称位置受到的力矩总是反向的,那么线圈就不能连续地转动。但这个电动机用的方法是使线圈只是在半个周期里通电,另半周期里断电。实现的方法是将线圈一端的引线上的绝缘漆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掉了半个侧面。实验方法简单得出奇,却漂亮得令人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