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预防诈骗小知识

2022-09-12 综合 86阅读 投稿:孤港

1.预防诈骗小常识有哪些

近年来,诈骗活动在犯罪活动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诈骗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且很高明。

尤其针对中小学生的诈骗犯罪在刑事犯罪中占有相当比例。这些犯罪分子利用中小学生的天真和善良、防范意识浅薄等特点,花言巧语,骗得他们的信任之后伺机作案。

但是再高明的犯罪手段,在缜密的防御面前也是无济于事,所以中小学生要学习一些防范坏人侵害的常识,在危险面学会保护自己。1.在公共场所,中小学生切记不要贪图便宜,若是见到地上的钱物不要随意去捡拾,因为那些往往是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

如果遇到向你推荐商品的陌生人或者以免费活动为理由邀你去了解时不要轻信,要尽快回避,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2.不要看、不要拿、不要吃陌生人给你的任何物品,更不要轻易听信他讲的“故事”。

往往那些就是“披着羊皮的狼”。3.不要到有赌博性质的游戏厅中去玩耍。

2.在日常生活中怎么防欺诈

1、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诈骗。

嫌疑人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或是事主的身份资料与嫌疑犯有牵连,将事主电话转接给所谓的公安局或是其他司法机关,让事主核实,然后嫌疑人假冒公安人员谎称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帐号已被人利用进行犯罪(如贩毒、洗黑钱、涉嫌诈骗等),要求事主及时进行账户保护、清查,并将电话转给银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银行工作人员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到其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的账号上,并让事主到ATM机上按其指令进行操作或直接转账,实施诈骗。2、以“车祸、摔伤住院”、“将人打伤、打死”需要赔偿为名的诈骗。

嫌疑人在预先了解事主及其亲朋子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事主亲朋子女上课、上班或手机关机期间,冒充医务人员或学校辅导员或朋友,通过打电话给事主家人或朋友,谎称其亲朋子女“出车祸”或“上体育课摔伤”住院,或在外将人打伤甚至打死,急需医疗费或者需要钱赔偿给死者家属,从而免受处罚等。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3、捡钱、捡贵重物品已邮寄回家,需要分红给同行的人诈骗。利用事主家中在外务工或是出差的时候,冒充事主亲朋子女短信或电话给事主说捡到几万元现金已经邮寄回家,但是同行的人要求分一部分钱,自己身上又没那么多钱,为了获得更大的便宜,让事主先给其打款,把要求分红的同行人安抚好,以免事情败露。

事主往往有贪图便宜的思想,从而去银行汇钱。4、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

嫌疑人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5、虚构“购车/房退税”诱导事主到ATM进行转账操作的诈骗。

嫌疑人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房人详细资料,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名义用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或“领导电话”以骗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6、虚构股票个股走势的诈骗。

嫌疑人以某某证券公司(多以XX(如上海等)某某证券公司)的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发虚构的个股内幕消息和个股走势,实行会员制,按照会员等级收取一定费用。若指定的个股走势碰巧吻合,则再以索要咨询费并许诺将继续提供个股内幕消息或走势的方式实施诈骗。

7、网络购物诈骗。嫌疑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事主与其联系后,则要求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托运费”等,并通过银行转账骗得钱财。

8、冒充熟人诈骗。嫌疑人通过拨打事主电话或发送短信等手段冒充其外地熟人朋友或单位熟人(首次拨打,往往是以“你猜我是谁”“还记得我么”等语言“套磁”骗取事主信任),谎称出差办事,以出车祸、嫖娼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通过银行汇款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9、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10、发送虚假招聘广告诈骗。嫌疑人以招聘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事主一旦与其联系,便以收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为由实施诈骗。

11、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嫌疑人先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或其他银行);账号:XXXXXXX,谢谢!”之类的短信,事主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把款项汇到某指定账户。

再去核实时,就后悔莫及了。此种诈骗的嫌疑人往往是误打误撞,恰巧事主正准备办理汇款事项,因粗心大意不及多想,结果把钱款“汇”错了对象。

12、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嫌疑人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六合彩、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等)信息,实行会员制,通过注册会员,预测中奖号码,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13、发布敲诈勒索的信息实施诈骗。嫌疑人向手机用户发布“不想有血光之灾……”、“如不将钱汇到xxxx帐户,就卸掉你的大腿”等内容信息,事主因害怕产生后果,往往主动向指定帐户汇钱。

14、虚构绑架事实诈骗。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等亲属被其绑架,并模拟孩子、亲人的哭声、叫喊声,从而骗取事主钱财。

15、发布出售特价飞机票或者火车票的信息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发布该类信息后,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后,便以需要订金等形式要求被害人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16、虚假贷款信息诈骗。嫌疑人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贷款信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17、“低价购名车”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主要利用事主贪图便宜的心理,向事主发送低价出售二手名车等虚假信息,短信内容一般为:“本。

3.防诈骗知识有哪些

不感情用事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因此,对于表面上讲“感情”、“哥们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新认识的“朋友”、“老乡”、遭受不幸的“落难者”),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最好能对比一下在常理下应作出的反应,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老师或保卫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要特别注意“能人”

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希望“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要特别注意。那些自称名流、能人的诈骗分子为了能更快地取得你的信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多都会主动地在你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说自己是如何了得,取得什么成就,而且他正在运用他的“本事”、“能耐”为你解决困难或满足你的请求。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你应当格外注意,因为你面前的那个“能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而且他正企图骗取你的信任,此时你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此后是否上当受骗。

忌贪小便宜

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就不会对突然而来的“好处”欣喜若狂。对于这些“横财”和“好处”,最好的防范是三思而后行。

总之,诈骗分子行骗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博得信任;二是骗取对方财物。对于行骗者和受害者来说,第一阶段都是最重要的,也是行骗者行为表现得最为突出的阶段。虽然行骗手段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树立较强的反诈骗意识,克服内心的一些不良心理,保持应有的清醒做到“三思而后行,三查而后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避免上当受骗的。

4.生活中怎么样防止网络诈骗

不要随意拨打网上的电话 有些诈骗网站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让您拨打,这个时候我们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了,必须先做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再考虑进行下一步的行动,万不可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很谨慎很精明,你怎知那些骗子不正是抓住了你的这个心理呢? 去正规的官方网站,注意防范 “钓鱼网站” 所谓“钓鱼网站”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仿冒真实网站的url地址以及页面内容,或者利用真实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危险的html代码,以此来骗取用户银行或信用卡账号、密码等私人资料。

有些年轻人,常去一些小网站,看一些不雅的视屏,或者玩游戏,这是很不好的,不但危害了我们的心灵,还会给诈骗分子留下蛛丝马迹,一旦您的电脑被黑客攻击,盗走了您的密码之类个人信息,那么将会发生难以预料的损失。 购物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 在网站购物时,消费者要尽量避免直接汇款给对方,可以采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一旦发现对方是诈骗,应立即通知支付平台冻结货款。

即使采用货到付款方式,也要约定先验货再付款,防止不法商家偷梁换柱。此外,一定要在市场上认可度比较高的购物网站上购物,在支付过程中最好选择支付宝、网银等较为安全的支付方式,切记不可现金转账,以免被骗。

保管好自己的私人信息,不要随便告诉陌生人 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电子邮箱、qq号等相关私人资料,尽量少在网吧或公用电脑上网等。 尤其在汇款给别人之前,务必要向朋友或客户核实情况,以免上当受骗。

警方还提示网民,在上网购物接到退款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对方要求你提供身份证、手机号以及支付宝、银行卡的相关信息,千万不要轻易将账号和密码告诉给陌生人。 账号密码要及时更换 不要嫌麻烦、年复一年的用一个密码,如银行账户、qq、邮箱一定要做到不定期的修改密码,警方建议最好与自己不离身的手机进行捆绑,以便在第一时间掌握自己网上的信息。

若发生诈骗我们要做的事情 一旦发现自己进入了诈骗圈,第一时间就是去网络官方举报,然后保留好证据,比如聊天记录等等,若有钱财流失,就要马上到警方报警,一定要做到冷静,更不能试图自己解决,要知道网络诈骗分子的手段不是你能想象的到的。 。

5.生活中怎样防骗

这或许是一篇在你们一入学就该告诉大家的话——关于大学生防骗的问题。

其实咱们的新生入学须知上就有相关的知识,为什么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呢? 零星地有同学告诉我受骗的消息,每次都搞得老师很紧张,但是解决完之后就没有想到把这个问题提醒大家知道。这是老师工作上的漏洞,对不住大家了。

同学们,尤其是曾经被各种骗术欺骗的同学们,你们未免有些缺乏警惕性了。从某个角度讲,老师欣赏你们的单纯和善以度人,我个人也向来喜欢以善意的念头去看人看事。

但是在这个跟社会紧密接轨的校园里,我们还是要有一些防人之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 咱们有的同学,被推销的、盗取手机的、手机短信等等诡计欺骗了。

老师真得很心疼,不只是你们损失了一点或者很大一部分的生活费,更多的是因为你们一入学就被这样那样的人或事欺骗,老师担心你们心里收到某种伤害,甚至自此产生不好的印象,包括对社会和对这所大学。 老师能想到的防范措施只有以下几点:1.必要的时候,拿出法律的或相应的武器保护自己!(比如报警、比如手机丢失后手机卡的挂失和补办,想尽办法将损失降到最低;)2.对于涉及钱财的、突如其来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3.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包括出门和在宿舍!4.遇到特殊的事,先和家人、同学、老师商量,风险大的事情不要擅自作主! 下面,老师转贴一些在网上的新闻,希望同学们引以为鉴! 再次向同学们致歉,希望以后尽量不要再有同学们受骗了啊! 新学期即将开始,大学生又到了返校时节,一些大学新生也怀揣录取通知书,陆续进入大学校门。

根据往年特点,这个时候也是大学生被骗案件的高发期。 骗术1:好心助人,银行卡被调包 案例:去年9月2日至9月4日三天时间,省会西南高教区12名大学生接连被骗,受骗金额近50000元。

被骗地点多是在红旗大街高教区市场附近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自动柜员机前,作案者有多人结伙作案,也有单独作案,多是以来石旅游、出差住宿、银行卡不能取钱或被柜员机吞卡为名,偷看密码后借用大学生银行卡,然后调包取走里面的钱。桥西公安分局新石刑警队很快抓获8名骗子,并缴获诈骗用假手机5部、各种假银行卡50余张。

据这伙人交代,他们专找刚过完暑假的大学生进行诈骗。 分析:这是一种典型的大学生被骗案件。

大学生在开学时往往带着生活费或学费,易成为骗子诈骗的对象。诈骗者一般是1—3名学生模样的男女青年,诈骗地点一般在学校附近大学生较为集中的路上、公用电话旁、自动取款机旁或校内学生公寓门口、图书馆门口。

诈骗时间一般选择晚上,作案后利用夜色快速潜逃。骗者一般自称外地人或是大学生,借口自己的银行卡被柜员机吞掉、现金丢失等,向大学生求助。

诈骗者看大学生愿意帮助后,便借手机、银行卡、现金等,给家里打电话,有的还让大学生接听,电话那头的骗子自称家长,对大学生表示感谢,许诺几个小时后将钱汇过去。大学生提供“帮助”后,自己的银行卡往往被调包,或者手机、现金被骗走。

提醒:大学生要注意银行卡密码的保密,不要将密码告诉他人,不要将手机或现金、银行卡等贵重物品借给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骗术2:课余打工,被骗押金培训费 案例:课余打工,勤工俭学,在当代大学校园已不新鲜,除了假期打工,一些大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就想着课余打工。

一些骗子利用大学生的这种心理,诈骗社会经验较少的学生。省会某高校学生曾遭遇这样一起诈骗:该学生看到街头招聘小广告“大酒店招服务生,月薪5000元,招女服务员,月薪20000元……”,便抱着试试的心理拨通电话,对方提供了一个银行账号,要求他汇入600元押金。

这名大学生按要求汇入600元钱后,对方的电话再也打不通。而实际上,有社会经验的人大都知道,街头这种“高薪诚聘”小广告都是骗子设的陷阱。

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生处负责人分析,打工诈骗除了“白干活、不给钱”以外,主要是骗取押金、培训费等。有的招工广告称有文秘、文印、公关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者只需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即可上班。

但往往在学生付钱以后,招聘单位又推脱职位暂时已满,要学生听候消息,接下来便石沉大海。 另外,有的招工广告称招模特或举办歌星、影星培训班,然后要学生花大价钱照艺术照参加遴选,最后再找借口说应聘者条件欠缺而予以拒绝。

有的还以歌舞娱乐场所的高薪来吸引求职者,甚至逼女大学生进行色情交易。同学们到这些场所打工,往往容易误入歧途。

提醒:大学生如何避免打工被骗?一方面,大学要通过讲座、辅导、发放手册等方式,提高学生防范能力,大学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组织提供更多的打工机会。另一方面,大学生要主动学习社会知识。

不要轻信招工广告,遇有疑问要多方了解,和老师、同学多交流。打工一旦遇到麻烦,要立即向学校老师、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及地方公安机关反映,并注意保留证据,提供有关线索。

骗术3:接短信关手机,家人被诈骗 案例:许多大学新生上高中时很少用手机,进入大学后配了手机。面对短信诈骗的时候,他们往往缺少应有的警惕。

某地曾发生这样。

生活中预防诈骗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