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天航空知识(做手抄报)
航天与航空的区别 一,所谓“航空”,就是人类在地区大气层中的活动,所使用的飞机,直升机,飞艇和气球等飞行器统称为(航空器) 所谓“航天”就是人类冲出地球大气层,到宇宙太空中去活动,即(宇宙航行)它所使用的是(航天器)及其(运载火箭)。
火箭从飞机上发射 一,运载火箭一般从发射台上发射,也可从飞机上发射1990年4月5日美国的(飞马座)火箭首次经过改装的B52轰炸机上发射成功。火箭被送至1.3万米的高空释放5秒种后。
火箭下降了近100米。然后点火,9分钟后将一颗质量为191千克的卫星送入高584千米,倾角为94度的极地轨道。
2003年1月25日和4月28日,飞马座火箭有成功的发射两次。至此飞马座火箭已成功发射33次,只有3次失败。
火箭为什么要从飞机上发射 一是便宜,火箭的发射费用仅为同规模地面发射的一半,二是运载能力可提高一倍,三0机可以在不同地点的机场起飞,飞到地面上空任何地点发射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一旦地面发射设施遭到破坏。
速采用这种方式发射侦察,通行卫星。四是从空中发射可以提高隐蔽性。
正因为如此,美,俄两国都看好这种发射方式。然而,空中发射也受飞机载重的影响,只能发射小型火箭,只能用专用飞机发射,飞机的维修飞永恒奥,而且不能经常使用。
三种航天器的区别 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人类就是乘坐它们摘星揽月的。 载人飞船独立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如同人类沟通太空的渡船。
它能够与空间站或者是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但是,飞船容积小,所载消耗性物资有限,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所以它的太空运行时间有限,仅能够使用一次。
与载人飞船相比,空间站容积大、载人多、寿命长,可综合利用,是发展航天技术、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基础设施。 航天飞机是一种多用途航天器。
它能满足发射、修理和回收卫星以及运送人员、物资等需要,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运载成本。 [NextPage] 卫星导航技术 采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
导航卫星如同太空灯塔。卫星导航综合了传统导航的优点,实现了全球、全天候、高精度的导航定位。
1964年美国建成了“子午仪”号卫星导航系统,为核潜艇和水面舰艇等导航定位,1967年起开放民用。1973年美国军方始研制性能更优越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得到广泛使用。
卫星导航系统由导航卫星、地面台站和用户定位设备三个部分组成。导航卫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多颗导航卫星构成空间导航网。
地面台站通常包括跟踪站、遥测站、计算中心、注入站及时间统一系统等部分,用于跟踪、测量、计算及预报卫星轨道并对星上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管理。用户定位设备通常由接收机、定时器、数据预处理机、计算机和显示器等组成。
它接收卫星发来的微弱信号,从中解调并译出卫星轨道参数和定时信息等,同时测出导航参数,再由计算机算出用户的位置坐标和速度矢量分量。用户定位设备分为单人(如手持GPS接收机)、车载、舰载、机载、弹载和星载等多种类型。
卫星导航分为多普勒测速、时间测距等方法。多普勒测速定位是用户测量实际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与卫星发射的频率之间的多普勒频移,并根据卫星的轨道参数,算出用户的位置。
时间测距导航定位是用户测量系统中4颗(或3颗)卫星发来信号的传播时间,然后完成一组包括4个(或3个)方程式的数学模型运算,可得出用户位置。“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这种方法实现定位。
卫星导航位置精度可达几米,民用几十米。GPS已广泛用于军事,如车辆、坦克、火炮和步兵定位;引导海上舰队的会合、进出港领航与登陆;给反潜、布雷、扫雷、搜索、营救和发射导弹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飞机精确投弹,一发射导弹,照相侦察,实施空中支援、会合与加油,以及空中交通管制等;战略导弹精确制导,提高命中精度;低轨道侦察和监视卫星对目标精确定位和测图,以及为战略防御计划的战场管理、通信、指挥和控制提供统一的坐标系统等。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3颗备用),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上,高度约2万公里,倾角63°。它于1993年6月提前建成,已广泛用于军事,定位精度可达几米,测速精度高于0.l米/秒,授时精度优于1微秒。
神州七号神舟七号吧 /f?kw=%C9%F1%D6%DD%C6%DF%BA%C5。
2.航天航空知识(做手抄报)
航天与航空的区别 一,所谓“航空”,就是人类在地区大气层中的活动,所使用的飞机,直升机,飞艇和气球等飞行器统称为(航空器) 所谓“航天”就是人类冲出地球大气层,到宇宙太空中去活动,即(宇宙航行)它所使用的是(航天器)及其(运载火箭)。
火箭从飞机上发射 一,运载火箭一般从发射台上发射,也可从飞机上发射1990年4月5日美国的(飞马座)火箭首次经过改装的B52轰炸机上发射成功。火箭被送至1.3万米的高空释放5秒种后。
火箭下降了近100米。然后点火,9分钟后将一颗质量为191千克的卫星送入高584千米,倾角为94度的极地轨道。
2003年1月25日和4月28日,飞马座火箭有成功的发射两次。至此飞马座火箭已成功发射33次,只有3次失败。
火箭为什么要从飞机上发射 一是便宜,火箭的发射费用仅为同规模地面发射的一半,二是运载能力可提高一倍,三0机可以在不同地点的机场起飞,飞到地面上空任何地点发射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一旦地面发射设施遭到破坏。
速采用这种方式发射侦察,通行卫星。四是从空中发射可以提高隐蔽性。
正因为如此,美,俄两国都看好这种发射方式。然而,空中发射也受飞机载重的影响,只能发射小型火箭,只能用专用飞机发射,飞机的维修飞永恒奥,而且不能经常使用。
三种航天器的区别 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人类就是乘坐它们摘星揽月的。 载人飞船独立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如同人类沟通太空的渡船。
它能够与空间站或者是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但是,飞船容积小,所载消耗性物资有限,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所以它的太空运行时间有限,仅能够使用一次。
与载人飞船相比,空间站容积大、载人多、寿命长,可综合利用,是发展航天技术、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基础设施。 航天飞机是一种多用途航天器。
它能满足发射、修理和回收卫星以及运送人员、物资等需要,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运载成本。 [NextPage] 卫星导航技术 采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
导航卫星如同太空灯塔。卫星导航综合了传统导航的优点,实现了全球、全天候、高精度的导航定位。
1964年美国建成了“子午仪”号卫星导航系统,为核潜艇和水面舰艇等导航定位,1967年起开放民用。1973年美国军方始研制性能更优越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得到广泛使用。
卫星导航系统由导航卫星、地面台站和用户定位设备三个部分组成。导航卫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多颗导航卫星构成空间导航网。
地面台站通常包括跟踪站、遥测站、计算中心、注入站及时间统一系统等部分,用于跟踪、测量、计算及预报卫星轨道并对星上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管理。用户定位设备通常由接收机、定时器、数据预处理机、计算机和显示器等组成。
它接收卫星发来的微弱信号,从中解调并译出卫星轨道参数和定时信息等,同时测出导航参数,再由计算机算出用户的位置坐标和速度矢量分量。用户定位设备分为单人(如手持GPS接收机)、车载、舰载、机载、弹载和星载等多种类型。
卫星导航分为多普勒测速、时间测距等方法。多普勒测速定位是用户测量实际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与卫星发射的频率之间的多普勒频移,并根据卫星的轨道参数,算出用户的位置。
时间测距导航定位是用户测量系统中4颗(或3颗)卫星发来信号的传播时间,然后完成一组包括4个(或3个)方程式的数学模型运算,可得出用户位置。“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这种方法实现定位。
卫星导航位置精度可达几米,民用几十米。GPS已广泛用于军事,如车辆、坦克、火炮和步兵定位;引导海上舰队的会合、进出港领航与登陆;给反潜、布雷、扫雷、搜索、营救和发射导弹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飞机精确投弹,一发射导弹,照相侦察,实施空中支援、会合与加油,以及空中交通管制等;战略导弹精确制导,提高命中精度;低轨道侦察和监视卫星对目标精确定位和测图,以及为战略防御计划的战场管理、通信、指挥和控制提供统一的坐标系统等。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3颗备用),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上,高度约2万公里,倾角63°。它于1993年6月提前建成,已广泛用于军事,定位精度可达几米,测速精度高于0.l米/秒,授时精度优于1微秒。
神州七号神舟七号吧/f?kw=%C9%F1%D6%DD%C6%DF%BA%C5。
3.关于神州飞船系列的手抄报
发射时间: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也是最近3年连续1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 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 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 21小时11分/14圈 编辑本段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 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 2001年1月16日晚上7时22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 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 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返回时间: 2002年4月1日 .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 飞行时间/圈数: 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2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 发射火箭: 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 返回时间: 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四子王草原秋韵 飞行时间/圈数: 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神舟七号 “神七”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成功升空 “神五”、“神六”发射时间均在10月中下旬,而神舟七号的发射将提前到九月底升空。有关专家透露,9月和10月均有较适合发射窗口,但因“神七”将执行太空行走任务,9月底升空时的太阳夹角更适合太空人出舱活动,能令飞船在最短时间内见到太阳,保证太空人出舱作业时有阳光。
发射载人航天的最佳气象条件主要包括:无降水、地面风速小于每秒8米、水平能见度大于20公里;发射前8小时至发射后1小时,场区30公里至40公里范围内无雷电活动;船箭发射所经过空域3公里至18公里高空最大风速小于每秒70米,此外发射前后9小时不能有雷电。 黄春平表示,能否如期发射,主要是看当时发射场的天气等情况。
小雨和气温一般都不会影响飞船的正常发射,但大风则可能导致飞船推迟发射,因为风速超过火箭的承受能力后,将有可能改变其飞行方向。 黄春平还透露,航天员太空漫步就会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进行。
“神七”着陆后搜救 “神七”返回舱内蒙古主着陆场医疗救护队队长、解放军第306医院的邹德威院长表示,“神七”与“神六”“神五”不同,主着陆场的搜救及医疗保障将依靠直升机,而不再采用地面搜救。 “神五”、“神六”时期,解放军306医院一直担任着中国载人航天主着陆场的航天员医疗救护任务。
8月29日,306医院执行“神七”任务的专家医疗队奔赴内蒙古四子王旗。目前,这支由16位顶尖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护队,正在主着陆场附近进行医疗救护演练。
另外,“神七”主着陆场的医疗救护与“神五”、“神六”最大的不同,就是将采取以直升机群组成的空中搜救平台为主,而不再使用地面平台。
4.关于神州飞船系列的手抄报
发射时间: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也是最近3年连续1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 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 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 21小时11分/14圈 编辑本段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 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 2001年1月16日晚上7时22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 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 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返回时间: 2002年4月1日 .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 飞行时间/圈数: 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2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 发射火箭: 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 返回时间: 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四子王草原秋韵 飞行时间/圈数: 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神舟七号 “神七”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成功升空 “神五”、“神六”发射时间均在10月中下旬,而神舟七号的发射将提前到九月底升空。有关专家透露,9月和10月均有较适合发射窗口,但因“神七”将执行太空行走任务,9月底升空时的太阳夹角更适合太空人出舱活动,能令飞船在最短时间内见到太阳,保证太空人出舱作业时有阳光。
发射载人航天的最佳气象条件主要包括:无降水、地面风速小于每秒8米、水平能见度大于20公里;发射前8小时至发射后1小时,场区30公里至40公里范围内无雷电活动;船箭发射所经过空域3公里至18公里高空最大风速小于每秒70米,此外发射前后9小时不能有雷电。 黄春平表示,能否如期发射,主要是看当时发射场的天气等情况。
小雨和气温一般都不会影响飞船的正常发射,但大风则可能导致飞船推迟发射,因为风速超过火箭的承受能力后,将有可能改变其飞行方向。 黄春平还透露,航天员太空漫步就会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进行。
“神七”着陆后搜救 “神七”返回舱内蒙古主着陆场医疗救护队队长、解放军第306医院的邹德威院长表示,“神七”与“神六”“神五”不同,主着陆场的搜救及医疗保障将依靠直升机,而不再采用地面搜救。 “神五”、“神六”时期,解放军306医院一直担任着中国载人航天主着陆场的航天员医疗救护任务。
8月29日,306医院执行“神七”任务的专家医疗队奔赴内蒙古四子王旗。目前,这支由16位顶尖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护队,正在主着陆场附近进行医疗救护演练。
另外,“神七”主着陆场的医疗救护与“神五”、“神六”最大的不同,就是将采取以直升机群组成的空中搜救平台为主,而不再使用地面平台。
5.神七手抄报资料
与“神五”、“神六”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
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
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
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航天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活动。”
专家介绍,“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员必须在地面做充分的试验和训练,其地面训练一般在一个对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里进行。这种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试验房里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拟太空的失重现象,然后航天员在水池里面进行出入舱和舱外操作训练。
专家称,“神舟七号”将具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几项必备条件。首先,会提供航天员在舱外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舱外航天服,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航天服的手套既密封又灵活,头盔透明密封。
其次,出舱背包有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其控制系统配有的喷气装置使航天员可以借此控制行走方向。据悉,航天服和背包构造复杂,技术难度大,造价昂贵,美国生产的一套航天服约为150万美元。
第三当然是必须拥有技术操作熟练、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稳定的航天员。 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神舟五号”时,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只是对一人一天上太空的考核,当时杨利伟仅待在返回舱里,轨道舱的舱门是紧闭的。此次“神舟六号”虽然在外形上与“神舟五号”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两名航天员将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从事多人多天的空间飞行作业程序。
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两名航天员就是在‘一室一厅'里活动。”而到了“神舟七号”,航天员除了在“一室一厅”里活动外,还将走出“厅”,从轨道舱侧面的窗口出来在太空行走“神舟七号”对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出舱设备、结构气密性要求更高,因此“神舟七号”会在外形上与“神舟六号”有明显的不同,相关系统也会有所改变,特别是轨道舱。
通常飞船发射上太空后,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之前,会先在气闸舱内进行2-3小时的适应性准备,在气闸舱内穿戴好舱外航天服,背上背包,带好用品。实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所穿戴的航天服体积庞大,地面重量就达125公斤,根本不像在地面穿衣戴帽那么容易,必须在其他航天员的帮助下才能穿上。
“所以‘神舟七号'时上天的航天员起码得两人,这样可以相互配合,至于会有多少人出舱活动则未定,估计会是一人进行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将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
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中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
据悉,“神七”此次飞天将实现多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一是航天员人数将增至3人;二是将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三是在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会择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本文简称“伴星”),等等。 “伴星”能干什么呢?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这颗“伴星”的任务是用CCD立体相机近距离为在轨飞行的“神七”拍照。
届时我们将获得首张中国航天器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该照片以太空为背景,展现“神七”高速运行的独特景致,将成为中华民族飞天的永久性历史见证。 “神七”仅仅是带了一个机器“摄影师”上太空吗?呵呵,当然不是!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数颗小卫星,小卫星技术臻于成熟,“神七”携带“伴星”上太空意义更非同小可。
首先,是小卫星投放手段的变化。以前中国的小卫星都是靠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的;而这次是将小卫星安放在“神七”留轨舱的最前端,当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既可按指令自动弹出飞船,也可由航天员手动“择机”释放,投放方式更灵活,“择机”释放就是可以根据需要想什么时候释放就什么时候释放。
其次,“伴星”可以作为侦察卫星使用。港媒透露,“神七”携带的这颗“伴星”上,装有与“嫦娥一号”类似的CCD立体相机,可以拍摄出高清晰度的地表图像。
“伴星”由“神七”择机释放入轨对感兴趣的地表进入拍照侦察。 第三,“伴星”能够成为一种非常可怕的太空武器。
它既可以由飞船择机释放,去执行攻击敌太空目标的任务;又是我飞船最得力、最忠实的“保镖”——当敌方对我飞船发起攻击时,我飞船可以适时释放“伴星”,用所携带的武器摧毁敌攻击武器或与之同归于尽。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首选的发射时间是。
6.急需航天科技知识,做手抄报的.
第一位乘坐火箭的前苏联(现俄罗斯)的尤里·加加林 第一个登陆月球: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 第一个在太空行走:前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 中国火箭为什么叫“神舟”:中国的火箭是“长征”系列,中国的载人飞船是“神舟”系列,有两层含义:一是音同“神州”,二是“神奇的船(宇宙飞船)”的意思 关于东方红的知识:东方红一号是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谢谢!第一轮 问: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 答: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问: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登上月球? 答:美国的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 问: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 答:以前也曾对地球和月球上的岩石样本进行过分析,说二者一模一样,应该是起源于同一种物质.但就这样草率地认为地球和月球本是一家,问题挺多.比如说,月球和地球是怎么同时从同一物质形成的.有说法是,早期地球转得太快,以至于开始膨胀,最终破裂分离出月球,可惜这种说法信服的人不多. 据《新科学家》报道,瑞士科学家最近也比较了月球和地球的岩石样本,结论却与上述研究不同.他们使用质谱仪法,把样本经过氩燃烧气化,高精度地分析样本里成分的重量,结果发现,虽然二者在多数方面极其类似,但月亮岩石样本的铁57对铁54同位素的比率比地球上的要高一点. 科研人员说:“我们惟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在月球和地球的形成过程中,它们部分气化了.”只有“巨大行星相撞”理论才可能具有气化原子所需要超过17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太阳系诞生大约5000万年后,一个像火星那么大的行星(Theia)与地球发生了碰撞.这个灾难性的碰撞威力巨大,可能是超过使得恐龙灭绝的那次行星碰撞所释放能量的1亿倍,足以融化、气化地球的相当一部分,Theia同时也被完全摧毁了.碰撞所产生的残骸进入地球的轨道,最终合并形成了月球. 当气化铁原子时,质量相对轻点的同位素先蒸发掉.既然变成月球的残骸曾经被彻底气化,它有可能损失较多较轻的铁同位素,也就是说月球铁57对铁54的比例要比地球高一点.科学家所以有上述之解释就是根据这一点. 关于月球的起源此前还有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是路过的天体被地球引力“抓住”了.月球起源之谜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兴趣.今年欧洲航天局将用卫星发射一台重3公斤、烤箱大小的压缩影像展示X射线光谱仪,仪器将沿着离月球表面仅1公里的椭圆形轨道绕月球运行,监测并记录不同的光波数据.其中,由它测定的首张完整的高分辨率月球地图以及获取的有关镁和铁比例的数据等,将有望告诉我们月球到底起源于哪里. 问:月球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 答: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等. 问: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答:用巨大的反光镜反射太阳光到地球背光面 问: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答:38万多公里 问:月球是海吗?为什么? 答:不是,是平原.因为暗色和较少特征的月球平原叫“月海”,这是由于古代的天文学家认为上面是海洋的缘故.事实上,月海由巨大陨石撞击后从月幔流出并覆盖表面的玄武岩岩浆形成. 问: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答:最大的海是风暴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 问: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答:月球大 问:月球的半径是多少? 答:1738公里 问:为什么会发生日食现象? 答:每当月球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三个天体连成一线时,日食便会发生.月球阻挡了太阳光,在地球上造成阴影,使某些地区不能接受到部份或全部阳光.至于观测者看到太阳给遮盖了多小,则要视乎他们身处的地方相对月球阴影的位置.如观测者在半影区内,他们会看到日偏食,而身处本影区的人则会看到日全食. 问: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答:陨石砸的.正常情况下(比如地球,外围有大气层,当陨石穿过大气层的时候,和空气产生磨擦作用,这种热量足以将陨石燃烧掉,有少数很大的或含某种特殊物质的,没有充分燃烧掉,落到了地面) 而月亮外围没有大气层,陨石就直接落向月球表面,形成了这种环形山,你看看它的形状像不像一个石头落向水面时的情况. 问:人到了月球为什么那么轻? 答:因为月球引力小 问: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 答: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自然现象 问: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建筑吗? 答:能(万里长城) 问:月球是行星吗? 答: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问: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 答: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问:天文台为什么建在山上? 答:地势高、视线好、便于观察 问:天文台为什么是圆的? 答:观察面广,便于确定位置 问: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的作者是谁? 答:甘德和石申 问:岁差现象是由谁发现的? 答:虞喜 问:祖冲之编定的历法叫什么名字? 答:《大名历》 问:唐朝是谁主持测定了午线长度? 答:僧一行 问: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是由谁编定的?这个历法叫什么? 答:是由郭守敬编定的、这个历法叫《授时历》 问: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是什么? 答:水运仪象台 问:水运仪象台是在哪部书中有记载? 答:《新仪象法要》 问:的作者是谁? 答:苏颂 问:祖冲之在自己编定的历法中把一年定为。
7.我是小小宇航员手抄报资料
下面有三块内容,你可以参考一下!
1:什么是宇航员:
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确定太空飞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 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宇航员(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飞行则需超过100公里。
2:宇航员的里程碑:
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是苏联的尤里·加加林,他在1961年4月乘坐东方1号(Vostok 1)进入太空。
第一位女性宇航员是瓦伦蒂娜·特雷斯科娃,她在1963年6月乘坐东方6号(Vostok 6)进入太空。在1961年5月上太空的艾伦·谢泼德则成为美国首位宇航员。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成为中国首名宇航员。其他曾经进入过太空的华裔人士包括卢杰、王赣骏、焦立中、张福林,所有人都来自美国。
3:我的宇航员历程(想象):
终于指挥员开始倒计时:10、9、8、7、6、5、4、3、2、1、点火,“轰”的一声巨响,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载人火箭,喷出蓝色的火焰,飞向太空,这种新型飞船十分先进,人坐在里面非常舒服,我悠闲地躺在椅子上,透过窗户凝望浩瀚太空。月球在我眼中逐渐变大了,啊!这是梦吗?还是现实,我一掐大腿,好痛!是真的,是真的!我高兴极了,舷窗外,有一道道色彩绚丽的轨道,有一闪即逝的流星,无数星星在我眼前闪烁,红的,蓝的,黄的,绿的……铺在黑色的天幕之中,就像钻石般美丽。
8.中国航天手抄报资料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国从此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顺利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返回式卫星遥感所获得的遥感信息,在国土普查、资源勘测、地形绘制、灾害预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标志中国航天已掌握了使用氢氧发动机以及在失重条件下两次点火的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研制和发射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198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国际搭载和卫星发射业务,从此中国航天步入国际市场。自1990年4月7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之后,至2000年,中国共将26颗外国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是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在气象观测,海洋捕捞,农业估产,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92年8月14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I”通信卫星。长二捆运载火箭在大推力发动机、大型卫星整流罩、火箭捆绑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中国航天已具备发射各种大载荷商用卫星的能力。
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中国大容量通信卫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菲律宾马部海通信卫星。长征三号乙采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增强了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999年10月14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也开创发展了中国在航天高科技领域成功合作的典范。
1999年11月20日,新型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11月21日飞船顺利回收,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历史性的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十四圈,历时二十一小时二十三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七十六圈,历时四天十九小时三十三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7号发射,9月28日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9.关于神州飞船系列的手抄报
发射时间: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也是最近3年连续1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 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 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 21小时11分/14圈 编辑本段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 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 2001年1月16日晚上7时22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 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 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返回时间: 2002年4月1日 .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 飞行时间/圈数: 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2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 发射火箭: 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 返回时间: 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四子王草原秋韵 飞行时间/圈数: 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神舟七号 “神七”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成功升空 “神五”、“神六”发射时间均在10月中下旬,而神舟七号的发射将提前到九月底升空。有关专家透露,9月和10月均有较适合发射窗口,但因“神七”将执行太空行走任务,9月底升空时的太阳夹角更适合太空人出舱活动,能令飞船在最短时间内见到太阳,保证太空人出舱作业时有阳光。
发射载人航天的最佳气象条件主要包括:无降水、地面风速小于每秒8米、水平能见度大于20公里;发射前8小时至发射后1小时,场区30公里至40公里范围内无雷电活动;船箭发射所经过空域3公里至18公里高空最大风速小于每秒70米,此外发射前后9小时不能有雷电。 黄春平表示,能否如期发射,主要是看当时发射场的天气等情况。
小雨和气温一般都不会影响飞船的正常发射,但大风则可能导致飞船推迟发射,因为风速超过火箭的承受能力后,将有可能改变其飞行方向。 黄春平还透露,航天员太空漫步就会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进行。
“神七”着陆后搜救 “神七”返回舱内蒙古主着陆场医疗救护队队长、解放军第306医院的邹德威院长表示,“神七”与“神六”“神五”不同,主着陆场的搜救及医疗保障将依靠直升机,而不再采用地面搜救。 “神五”、“神六”时期,解放军306医院一直担任着中国载人航天主着陆场的航天员医疗救护任务。
8月29日,306医院执行“神七”任务的专家医疗队奔赴内蒙古四子王旗。目前,这支由16位顶尖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护队,正在主着陆场附近进行医疗救护演练。
另外,“神七”主着陆场的医疗救护与“神五”、“神六”最大的不同,就是将采取以直升机群组成的空中搜救平台为主,而不再使用地面平台。
10.中国航天事业的 手抄报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二,空间技术 1.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 航天器发射场。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5. 载人航天。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