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求
1、酒 精? 乙醇?一辆公共汽车到站了,售票员打开窗门对挤在车门口的人嚷道"不要挤,排队上车"……只见一男子手里拎着一大桶东西忙忙地奔过来,正挤着人群想上车,售票员问道"先生,这是什么东西?" 这位男子一边回答"酒精",一边还在往上挤。
"不行,不行,酒精是易燃物品不能带上车"。这男子又嚷道:"这是乙醇"。
"早说不就没事了",售票员嘟哝着。 公共汽车终于开走了……感想:酒精就是乙醇,这位售票员看来没学过化学2、喝 汽 油 不 要 抽 烟阿飞:阿华,我错把汽油喝下去了,怎么办?阿华:没关系,记得这几天不要抽烟。
感想:在汽油集中的地方不能抽烟3、化学谜语10则 1)、似雪没有雪花,叫冰没有冰渣, 无冰可以制冷,细菌休想安家。(干冰) 2)、生来刚直不曲,不怕碰破头皮, 为了光明温暖,宁愿牺牲自己。
(火柴) 3)、来自海洋地下,炼得洁白无暇, 长期为人服务,调味离不开它。 (食盐) 4)、大哥平易近人,表面明朗似镜; 二哥喜欢高温,常在空间飞腾; 三弟生在冬天,性情比较生硬; 虽然性格不同,但是属一家人。
(一物三态) (水,汽,冰) 5)、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留得清白在人间。(石灰) 6)、一个软来一个硬, 两个结成一家人, 不怕酸来不怕碱, 烈火烧来只等闲。
(石棉) 7)、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水)8)不在外面住 (居里)9)皇帝的饮料 ( 王水) 10)空中妈妈 (云母)4、硫酸给水的情书 亲爱的水: 您好! 请允许我这样叫你,其实这么长时间以来,我—直深爱着你。每当我遇上你,我就有种沸腾的感觉,全身会发出大量的热。
当我见不到你时,我甚至会在空气中寻找你的气息,寻找你的每一丝痕迹,我是多么渴望与你亲密相处。我有时很暴躁,这是我承认的,但这是我+6价的中心硫原子决定的,我无法改变我的脾气,就像我无法表达我对你的爱一样。
水,我可以对门捷列夫发誓,我会爱你一辈子。虽然别人认为我的脾气不好,他们说我欺负金属,欺负硫化氢还有过氧化钠。
其实,这都是硝酸他传开的,难道硝酸不欺负他们吗,天地可以证明,我只从硫中抢两个电子,而硝酸却抢五个,这不是说明他比我更欺负弱小吗?……。
2.求
这里有几个,你看看 化学魔术实验大杂烩 水中的雪花 小魔术师把一个空的玻璃杯放在桌子上,拎起旁边的木桶,向玻璃杯里倒清水。
在桌子的一边有一个浅玻璃盆子,盆里有几条金鱼在游动,他见盆子的水不多,就把杯子里水都倒进了盆子,盆里水多了,金鱼在里面欢快地游来游去。 小魔术师对观众说:“我今天要创造一个奇迹,请大家仔细地看我的表演,刚才杯子里的水全倒进进盆子里了,鱼儿在水里悠闲自得地游动,说明这是一杯清水。
现在,我再把水倒进杯子里,请大家看清楚有什么变化。” 说完,小魔术师再次拿起木桶,将杯子倒满水,然后把这杯子放在养金鱼的盆子内,大家注视着杯里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没有动静,又过一会儿,杯里还是没有变化,“怎么搞的?”大家等得不耐烦了。 突然,奇迹出现了!只见杯子里清水一下子变成片片雪花,从杯子的上部纷纷地往杯底飘落,好一派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景象啊!只不过这是在水里下的“雪”. 秘密: 杯子、盆子都没有秘密,只有木桶是经过加工制成的。
木桶内用木板隔成两半,木桶上有两个半块的木盖子,倒水时,只要揭开要倒水的一边的半个盖子,水就能倒出来。 其次是木桶内盛的“水”的秘密。
木桶的一格内是盛清水(自来水),而另一格内盛的是饱和了的热的硼酸溶液。 表演时,第一次从木桶倒入杯子里的水是清水,所以金鱼游动如常,第二次倒入杯子里的“水”是热的硼酸溶液,因为它也是无色透明的,在倒硼酸溶液时,注意把木桶转一个方向,观众是不易察觉的。
把盛满热硼酸溶液的杯子放在养金鱼的盆子里,因为硼酸在热水里要比在冷水里容易溶化,当盛满热的硼酸溶液的杯子放入盛有冷水的盆子时,硼酸溶液冷却,过剩的硼酸会凝固,这样它就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好像是雪花在飘落了。 清水变豆浆,还能再变回来 星期天,小魔术师给同院的小朋友表演一个小戏法,内容是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
只见小魔术师拿着一个无色透明的瓶子,里面装着大半瓶清水,然后用橡皮塞盖好。接着对小观众说:“我可以把这瓶清水变成豆浆”,再把豆浆变成清水。”
说完,只见她轻轻地摇晃一下瓶子,说声“变”,立刻瓶子中的清水变成了乳白色的“豆浆”。 小魔术师告诉她的小伙伴说:“请注意,这豆浆只能看,不能喝!”接着又大喊一声“变”,只见她用力将瓶子又摇荡几下,果然白色的“豆浆”又变成了清水。
围观的小伙伴都感到莫名其妙。请大伙猜猜,这位小魔术师的戏法是怎么变的? 答案: 原来,小魔术师事先将瓶里的清水中放入少量的明矾(化学名称叫硫酸钾铝)。
因为明矾溶解于水,所以瓶中仍然是无色透明的清水。 当小魔术师第一次喊“变”的时候,由于小魔术师轻轻地摇晃一下瓶子,将粘在橡皮塞凹陷处的火碱片(化学名称叫氢氧化钠)的一小部分溶解在清水里。
这时,火碱与明矾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乳白色的沉淀物氢氧化铝,清水变成乳白色溶液,形如豆浆。反应如下: 2KAl(S04)2 6Na0H = 3Na2S04 K2S04 2Al(OH)3(乳白色) 当小魔术师第二次喊变的时候,她用力地摇荡瓶子几下,这时瓶中的液体又将橡皮塞中凹陷处的全部火碱片溶解掉,火碱和氢氧化铝继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解于水的无色的偏铝酸钠,这就使白色“豆浆”又变为清的了。
反应如下: Al(OH)3 NaOH = NaAl02 2H2O 小魔术师变的这个小戏法,证明了铝这种物质有着极为特殊的化学性质——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烧不断的棉线 在一杯热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并用筷子搅拌,直到盐不再溶解为止。
再取一根二三十厘米长的棉线,在一端缚上一个回形针,然后将棉线浸没在浓盐水中数分钟,取出后用塑料衣夹夹住棉线吊起来晾干。将晾干的棉线再浸入浓盐水中,再取出晾干,这样重复多次。
好了,现在你已有了一根处理过的特殊的棉线了。由于这根棉线在外观上和一般棉线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因此,你在进行下面的实验时可以邀请小朋友来观看,他们准会为你的“魔术”拍手叫好的。
你可以将那根特制棉线的一头扎在铁丝上,让缚有回形针的那端悬在下面。然后,你可以先问问小朋友:“如果我用火柴去烧这根棉线,会发生什么现象?”小朋友的回答正是你所期望的――“当然会烧断喽。”
这时,你就用燃着的火柴去点棉线的下端。 火焰会如大家想象的那样,慢慢地向上燃烧,直到烧到铁丝后熄灭。
你的那些小朋友马上就会惊叫起来了:“哇,这根被烧成焦黑的棉线竟然没断,回形针还挂在那里! 现在,你可以向小朋友公开这个“魔术”的奥秘了。你还可以告诉他们其中的科学原理:特制棉线中满是食盐晶体,点燃后,棉线的纤维虽然已烧掉,但熔点高达800℃的食盐却不受影响,因而仍然能保持棉线原有形状,看起来就像没烧断似的。
卤水点豆腐的秘密 如果你注意一下豆腐坊里做豆腐的情形,就会发现:人们总是用水把黄豆浸胀,磨成豆浆,煮沸,然后进行点卤——往豆浆里加入盐卤。这时,就有许多白花花的东西析出来,一过滤,就制成了豆腐。
盐卤既然喝不得,为什么做豆腐却要用盐卤呢? 原来,黄豆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所组。
3.我想了解化学趣味知识
化学,科如其名:有化才能学。
有了变化才能够学习。在生活中,化学可以说是最有用的一门学科。
生活中的好多变化都要靠化学才能解释,例如:为什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为什么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但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会剧烈分解并释放出大量的热及氧气,且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等等在初中的化学中,经常要根据现象来说明问题的本质。因此,化学课会很有趣 。
而且,在高中,化学依旧是理科中最简单的科目。趣味知识:德国南部出产一种矿物,从十八世纪上半叶起,就有许多矿物学家试图对它进行分类,但意见很不一致。
有的认为它是锌矿,有的则把它归入铁矿。1781年发现了新元素钨以后,还有人认为这种矿物中含有钨。
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对这种矿物进行了全分析。他用硝酸处理这种矿物,得到一种黄色溶液,向这种溶液中加入“钾碱”进行中和时,便析出一种黄色沉淀。
沉淀物的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相应化合物的性质很不一样,所以克拉普罗特认为它是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 于是,克拉普罗特将这种“氧化物”与碳放在一起,加热到很高温度,企图把这种“氧化物”还原成金属。
他确实得到了一种金属态的黑色物质,这种黑色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克拉普罗特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 1789年9月4日,克拉普罗特报告了自己的发现,题目是“乌拉尼特(Uranit)——一种新的半金属”。
他之所以将“新元素”命名为“乌拉尼特”,是为了纪念八年前新行星——天王星(Uranus)的发现。 次年,克拉普罗特将“新元素”改称为铀(Uranium),他说:“我根据类推法将该新金属的名称由乌拉尼特改为铀”,于是铀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
这种“新元素”的发现确实引起了许多化学家的兴趣,不少人对它进行了研究。但实际上,“新元素”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竟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克拉普罗特本人一直到死,仍然深信自己发现并分离出了铀元素。
曾有少数人对克拉普罗特的结论表示过怀疑,认为“乌拉尼特”可能是一种化合物。例如瑞典著名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就曾试图用纯钾来还原“乌拉尼特”,但末成功;同一时期,阿弗维特逊也曾用氢来还原“乌拉尼特”以及铀和钾的一种二元氯化物,但得到的最终产品依然是“乌拉尼特”。
直到1841年,法国化学家佩里戈特才揭开了“乌拉尼特”的秘密,证实“乌拉尼特”确是铀的化合物而不是元素铀。 佩里戈特将“乌拉尼特”同碳一起加热,并通入氯气,从而得到一种升华出来的氯化铀结晶体。
奇怪的是,生成氯化铀所消耗的“乌拉尼特”和氯气的总量竟是化学计算量的110%,而且在气态产物中还含有二氧化碳。这说明,“乌拉尼特”原来是一种金属氧化物。
证实这一结论的实验有很多,例如使四氯化铀水解,得到的产物是“乌拉尼特”和氯化氢,这表示“乌拉尼特”是化合物而不是元素。 为了得到元素铀,佩里戈特采用的也是钾还原法。
但他是还原四氯化铀,而不象贝采利乌斯那样还原“乌拉尼特”。 佩里戈特将四氯化铀同钾放一起,放在白金坩锅中加热。
因为需要将反应物加热到白热状态,所以这是一个有危险的实验。为了谨慎起见,他把一只小白金坩锅放在一只大白金坩锅里,当小坩锅中的物质开始反应的时候,便立刻把火源熄灭,以免金属钾从白金坩锅中飞溅出来,发生事故。
等到激烈的反应变得和缓了,再对白金坩锅加强热,以除去其中所剩余的钾,并使已被还原出来的铀聚结。待到冷却后,用水将其中所含的氯化钾溶解而除去。
结果,在留下的黑色残渣中找到了银白色的金属铀颗粒。 至此,一种新的化学元素铀——化学元素中的“天王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孕育,才真正诞生了。
1789年克拉普罗特发现含铀化合物“乌拉尼特”的时候,已知的化学元素还只有25种;但是到1841年佩里戈特制得真正的元素铀的时候,已知元素的数目已经增加到55种。这么多的元素,重量有轻有重,性质千差万别,真好似一团乱麻。
但是化学家深信物质世界是秩序井然的,因此他们一直试图透过表面的混乱现象,从元素的特性中找出某种内在的规律性来。 1869年,已知化学元素的数目已经增加到62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终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当时象一团乱麻似的杂乱无章的元素理出了一个头绪。
他发现,随着元素原子量的增加,元素的性质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就是著名的元素周期律。两年后门捷列夫加以充实改进的周期表,已经达到了成熟的程度,与现代的周期表已相差无几了。
在编制周期表时,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比它的原子量更为重要,因此当某一元素的性质与它的根据原子量排列的顺序有冲突时时,他便不顾当时公认的原子量,大胆地把它的位置调换一下。例如碲和碘的原子量,当时测定的值分别是128和127,如果按原子量排列,碲应该排在碘的后面。
但是门捷列夫把碲提到碘的前面,以便使它位于性质与它非常相似的硒的下面,并使碘位于性质与碘非常相似的溴的下面。 门捷列夫坚信自己已发现了一条最基本。
4.求化学小常识100条
一、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5.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二、填空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
37、。
5.我想了解化学趣味知识
化学,科如其名:有化才能学。
有了变化才能够学习。在生活中,化学可以说是最有用的一门学科。
生活中的好多变化都要靠化学才能解释,例如:为什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为什么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但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会剧烈分解并释放出大量的热及氧气,且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等等 在初中的化学中,经常要根据现象来说明问题的本质。因此,化学课会很有趣 。
而且,在高中,化学依旧是理科中最简单的科目。趣味知识:德国南部出产一种矿物,从十八世纪上半叶起,就有许多矿物学家试图对它进行分类,但意见很不一致。
有的认为它是锌矿,有的则把它归入铁矿。1781年发现了新元素钨以后,还有人认为这种矿物中含有钨。
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对这种矿物进行了全分析。他用硝酸处理这种矿物,得到一种黄色溶液,向这种溶液中加入“钾碱”进行中和时,便析出一种黄色沉淀。
沉淀物的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相应化合物的性质很不一样,所以克拉普罗特认为它是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 于是,克拉普罗特将这种“氧化物”与碳放在一起,加热到很高温度,企图把这种“氧化物”还原成金属。
他确实得到了一种金属态的黑色物质,这种黑色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克拉普罗特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 1789年9月4日,克拉普罗特报告了自己的发现,题目是“乌拉尼特(Uranit)——一种新的半金属”。
他之所以将“新元素”命名为“乌拉尼特”,是为了纪念八年前新行星——天王星(Uranus)的发现。 次年,克拉普罗特将“新元素”改称为铀(Uranium),他说:“我根据类推法将该新金属的名称由乌拉尼特改为铀”,于是铀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
这种“新元素”的发现确实引起了许多化学家的兴趣,不少人对它进行了研究。但实际上,“新元素”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竟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克拉普罗特本人一直到死,仍然深信自己发现并分离出了铀元素。
曾有少数人对克拉普罗特的结论表示过怀疑,认为“乌拉尼特”可能是一种化合物。例如瑞典著名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就曾试图用纯钾来还原“乌拉尼特”,但末成功;同一时期,阿弗维特逊也曾用氢来还原“乌拉尼特”以及铀和钾的一种二元氯化物,但得到的最终产品依然是“乌拉尼特”。
直到1841年,法国化学家佩里戈特才揭开了“乌拉尼特”的秘密,证实“乌拉尼特”确是铀的化合物而不是元素铀。 佩里戈特将“乌拉尼特”同碳一起加热,并通入氯气,从而得到一种升华出来的氯化铀结晶体。
奇怪的是,生成氯化铀所消耗的“乌拉尼特”和氯气的总量竟是化学计算量的110%,而且在气态产物中还含有二氧化碳。这说明,“乌拉尼特”原来是一种金属氧化物。
证实这一结论的实验有很多,例如使四氯化铀水解,得到的产物是“乌拉尼特”和氯化氢,这表示“乌拉尼特”是化合物而不是元素。 为了得到元素铀,佩里戈特采用的也是钾还原法。
但他是还原四氯化铀,而不象贝采利乌斯那样还原“乌拉尼特”。 佩里戈特将四氯化铀同钾放一起,放在白金坩锅中加热。
因为需要将反应物加热到白热状态,所以这是一个有危险的实验。为了谨慎起见,他把一只小白金坩锅放在一只大白金坩锅里,当小坩锅中的物质开始反应的时候,便立刻把火源熄灭,以免金属钾从白金坩锅中飞溅出来,发生事故。
等到激烈的反应变得和缓了,再对白金坩锅加强热,以除去其中所剩余的钾,并使已被还原出来的铀聚结。待到冷却后,用水将其中所含的氯化钾溶解而除去。
结果,在留下的黑色残渣中找到了银白色的金属铀颗粒。 至此,一种新的化学元素铀——化学元素中的“天王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孕育,才真正诞生了。
1789年克拉普罗特发现含铀化合物“乌拉尼特”的时候,已知的化学元素还只有25种;但是到1841年佩里戈特制得真正的元素铀的时候,已知元素的数目已经增加到55种。这么多的元素,重量有轻有重,性质千差万别,真好似一团乱麻。
但是化学家深信物质世界是秩序井然的,因此他们一直试图透过表面的混乱现象,从元素的特性中找出某种内在的规律性来。 1869年,已知化学元素的数目已经增加到62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终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当时象一团乱麻似的杂乱无章的元素理出了一个头绪。
他发现,随着元素原子量的增加,元素的性质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就是著名的元素周期律。两年后门捷列夫加以充实改进的周期表,已经达到了成熟的程度,与现代的周期表已相差无几了。
在编制周期表时,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比它的原子量更为重要,因此当某一元素的性质与它的根据原子量排列的顺序有冲突时时,他便不顾当时公认的原子量,大胆地把它的位置调换一下。例如碲和碘的原子量,当时测定的值分别是128和127,如果按原子量排列,碲应该排在碘的后面。
但是门捷列夫把碲提到碘的前面,以便使它位于性质与它非常相似的硒的下面,并使碘位于性质与碘非常相似的溴的下面。 门捷列夫坚信自己已发现了一条最基本。
6.化学趣味实验
1 用稀硫酸在生鸡蛋上写字 写好后 把它煮熟 拨开蛋皮 会发现你写的字都覆盖在那个鸡蛋的蛋白上 而鸡蛋壳上看不出变化2 吹气生火 用棉花包裹过氧化钠 用玻璃管对着过氧化钠吹气 不一会 棉花会燃烧 2Na2O2+2CO2===2Na2CO3+O23 一张烧不掉的纸 把纸放在酒精里面泡一会 再拿出来烧 你会发现纸上有火但就是烧不掉 注意:酒精的浓度不可以超过65%4 会显字的纸 在一张白纸上用碱液写出字 然后用酚酞试液喷射 就会显红色的字 反过来也可以5 用KNO3溶液在纸上写字 干燥后用蚊香点燃写过字的部分 写过的字会自动燃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