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诗词楹联的小知识

2022-02-14 综合 86阅读 投稿:超爱

1.诗词小知识知多少

诗词的勾连与腾挪诗词以藕断丝连最好,勾连、腾挪便是最美妙的写法。

诗词有时候并非需要逻辑上的联系,腾挪开去写,更有味道。有的诗词甚至是以气来贯通的,这样说有些故弄玄虚了的感觉,但多看高手诗词便会体会出一二了。

举几个例子 【踏莎行~没参透】文/梅易 柳絮风前,梨花雨后, 子规啼破春还走。 年年忙趁满庭芳,折来烹煮交杯酒。

/ 雁字空回,约期独守, 无聊画卷成佳偶。 分明月老错牵缘,重游到底没参透。

这是我写得一阕词,上阕前面两句柳絮,梨花,子规等等物像都是暮春时节的描写。紧接着腾挪,词家也叫作荡漾、荡开。

不再景物描写,而是虚写曾经两人花下共酌的情境。下阕几乎全是虚写,无聊的画,无聊的怨,无聊的恨。

没有腾挪,没有荡漾。也没有做到呼应前面。

所以有些遗憾。【踏莎行~七夕】 (梅易)天上销魂,人间酩酊, 一轮明月怜纤影。

伤高怀远几时休,鱼书欲寄心先冷。 浩瀚银河,乡关憧憬, 长空呼唤无回应。

织成云锦挂西山,相思说与良人听。再看另一阕词,上阕首先天上人间,明月纤影渲染气氛。

接着荡开,腾挪写人写情绪。下阕再次腾挪回来,银河,乡关,长空呼唤,渲染。

接着再次腾挪虚写,织锦挂西山,相思说缠绵。这首词,腾挪勾连还是可以的。

《蝶恋花~奇遇》 (梅易) 欲写空灵词太少, 锦绣河山,只会相当好。 遥想当年哥在校,贪玩逃课还迟到。

/ 奇遇假如能遇到, 妙笔生花,美女都倾倒。 别献花儿别搂抱,怕如卫玠归魂早。

(搞笑打油词)这是我的一首打油搞笑词,这首几乎没有腾挪,完全是步步为营,亦步亦趋。没有腾挪就显得局促,紧密,没有回旋,缺乏词之美妙。

记得曾经还写过一首如梦令,大慨意思就是,我有三重祝愿,一愿人生平坦,二愿永青春,三愿如花美眷。~~~(记不住了)这完全是没有腾挪的一阕词,没有了词的来和回旋,顺口溜一般。

然而逻辑上的联系太弱也并不太好,于我自己来说,有时故意抛弃了逻辑上的联系,一旦发现没有腾挪荡漾,便觉得失败,将他不自觉归入打油诗词了。其实我自己也只是思想上,意识里有了这个概念。

尽管一直有意磨练自己,但还属于半吊子状态。但我确定词的写法,不应该像文章,开头,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套路、模式。

心得在我们刚开始写诗的时候,所有的内容无非是对古人的模仿,我们甚至并未经历过思乡,羁旅。渐渐我们才可以表现更多自己的观念,在我们到能够形成自己独有的观念的时候,我们便会抛弃对古人的模仿,开始表现自己,诗词开始变成有个性的东西。

继续这样下去,会发现自己诸多观念过分简陋,诗词再也不能满足自己,这种时候你会读书,读除了诗词以外的书,去学习各种让自己观念丰富起来的东西,甚至开始厌倦写作,反过去看自己东西,总会觉得幼稚无比,你在超人的路上狂奔,反复超越自己,每一天都是新的自己。蚨钱fú qián钱币或新生的荷叶释义1. 指钱币。

宋 杨备 《梦中作》诗:“月俸蚨钱数甚微,不知从宦几时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饭鱼》:“我虽则是挽熊车四海游,只落得妬蚨钱偏不受。”

参见“ 蚨母 ”。2. 指新生的荷叶。

宋 郑斗焕 《新荷叶》词:“蚨钱小,钿花贴翠,相间萍星,一番雨过,一番暗展圆青。良人1、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称丈夫。

例句①唐李白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②明田汝成 忽叩门甚急,妇人曰:‘良人必有遗忘而归矣。

③中唐张籍《节妇吟》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2、古代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3、清白人家的妇女4、乡官名,即乡大夫。

5、妃嫔称号。西汉置。

元帝时规定,在妃嫔十四等中位居第九,地位相当于八百石官。东汉省,魏复置。

6、贤者;善良的人。7、良人,指美人。

古诗词中传递书信跟几种动物相关:(一)红雁。所谓鸿雁传书。

例如: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典故: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

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

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还有一种说法: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王宝钏苦守寒窑十数年矢志不移。一日,王宝钏正挑野菜,忽闻空中鸿雁连声呼唤,遂请求代为传书于平贵夫郎,然一时难寻笔墨,情急之下,撕下罗裙,咬破指尖,写下血泪书信,倾诉对爱情忠贞和盼望夫妻团圆的心情。

前者是对国的忠心,后者是对感情的忠贞,这两种故事的流传,让“鸿雁”成为古代通信的使者,也让这两个故事本身成为一段千古佳话。(二)鲤鱼:鲤鱼代表传达书信,最早来自“鱼传尺素”成语。

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鱼传尺素并不是说在活鱼的肚子里塞入书信。而是说将信放入鱼形的乘信匣中,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2.诗,词,曲,赋,对联的一些常识

浅说诗、词、曲、赋、对联的一些常识诗一)什么叫诗:诗_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结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成为歌。诗是最古老、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古人类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古典诗歌形式采用逐句分行和押韵,现代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已经极大丰富,伸缩性极强。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之直观体现或感悟.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当时的心情故事,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句结而余味未尽。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人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二)诗的分类:按内容的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组合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按时间先后可分为: 旧体诗和现代诗.因为古体诗相对比较自由,在这里重点说说近体诗(格律诗)!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1. 以格律分类:古体诗除了韵脚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除了韵脚之外,受到格律的既定格式限制。

2. 以字数分类:近体诗一般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所谓几言,就是指一句中有几个字,五个字叫五言,七个字叫七言。3. 以句数分类: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

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4. 以用韵分类:古体诗: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近体诗: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且要在同一个韵部。3.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4. 一般用平声韵。四) 格律诗的基本格式以七言绝句为例:绝句的格律如下: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注:如首句押韵,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如首句押韵,则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以上讲的是七绝句的基本格式,那么七律的基本格式又当如何呢?七律其实就是两首七绝的重叠,两首七绝的格式合并就是一首七律的格式,如: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注:如首句押韵,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如首句押韵,则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关于平起式和仄起式,只看首句的第二个字,因为第一个字可平可仄,如首句是“仄平仄仄平平仄”,虽然第一个字是仄声字,但却是平起式的七言诗;同样,首句是“平仄平平平仄仄”,以第二个字看,它是仄起式七言诗。

曾看到过有的人作诗,就把这一点给搞混了,以为第一个字是平声字就是平起式,第一个字是仄声字就是仄起式,这是错误的。如果是五言绝句或五言律诗,则去掉以上句式中每句的前两字即可。

以上所讲的“平仄”,依平水韵,“上平”及“下平”是“平”声,“上去入”声是“仄”声;依中华14新韵(既依普通话),则“一声”及“二声”是“平”声,“三声”及“四声”是“仄”声。五)格律诗的特点格律诗,是一种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

由于格律要求非常严格,所以称为律诗。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律诗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有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传性。它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

声律包括押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律诗有五个特点:1)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的字数分别为五言句、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

如果仅六句,则称为短律,超过八句,即十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五律规定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个字。

七律规定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第二、四、六、八句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要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

3.有关诗词的小知识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诗歌欣赏要具备如下的知识:

1.如何品诗。人们常把欣赏诗歌叫“品诗”。所谓“品”,第一是要细心地认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比较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欣赏活动;第三是要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从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经验中寻找与诗歌意念相对应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对诗情诗意的把握。

2.读诗入意境。欣赏诗歌还要“读”。诗歌具有节奏,韵律,不读只看,是无法细致深入地领略这种美感的。反复认真地读诗,诗中那种情感的慷慨激昂和音调的铿锵有力、节奏的明快活泼,或者情调的缠绵悱侧、言语的呢呢喃喃、节拍的波浪起伏,就会十分自然地融汇在一起,使你为之所感动。

3.提高欣赏情趣。当然,诗歌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活动一样,也有一个情趣、格调、标准的问题。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健康的欣赏情趣,确立较高的欣赏标准,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当的诗歌作为欣赏对象。对于情趣和格调过于低下庸俗的诗歌,应该有分析、剔除,批判的能力。

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 道

诗人白居易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学问,到处向人请教,但仍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

有一天地听说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学问非常高深。于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见,好不容易见到了禅师,便虚心地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得道?”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说:“这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说是道呢?”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难奉行啊!”

李白读书的故事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但他小时候读书却不怎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有一天他到一条小河边去玩,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磨一根铁棒,就上去好奇地问:“老奶奶,你为什么磨铁棒?”老太太告诉他是在磨针。李白说:“那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老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李白深有感悟,从此刻苦读书,成为一代“诗仙”。

4.有关对联的知识

对联是中国的国粹,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对联学是研究对联发生,出现,发展,韵律,词类,语法,对仗,意境,分类,造句,运用的科学。

对联的发生:起源于桃符,约二千年前。

对联的出现:对子,也****联,约一千多年以前。

对联的发展:起于唐代,盛于明清,现在分为三派。详见对联的派别。

对联的韵律:对联的韵律为马蹄律。格律诗的韵律。

对联的词类:30小类对联词。

对联的语法:同汉语语法。

对联的对仗:六相: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

对联的造句:同汉语,是造有意境、有韵律的句子。

对联的运用:功能强大,是社交、活动、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高雅工具。

对联的韵律

对联的韵律为马蹄律的正格与变格。格律诗的韵律。

对联的标准韵律和六禁律

今律规定:长音为平。短音为仄。一、二声属于长音,为平;三、四声和轻声为短音,为仄。

今律的这种规定可以用声音物理实验来检验。

古律不能接受声音物理实验的检验,因为古律是按几百年以前南方人的口音定的平仄。

但古律规定:长音为平,短音为仄!

古律的这种规定对声律改革有积极的作用!

对联的标准韵律

一言句:

墨(仄)

泉(平)

二言句:

戌狗(平仄)

亥猪(仄平)

绿叶(仄仄)

红花(平平)

三言句:

独生子(平平仄)

特种兵(仄仄平)

龙胆草(平仄仄)

马兰花(仄平平)

四言句:

四方来宝(仄平平仄)

八路进财(平仄仄平)

鸣蝉叫夏(平平仄仄)

过雁飞秋(仄仄平平)

五言句:

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无钱似撵狼(平平仄仄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一

百花开盛世(仄平平仄仄)

双燕入农家(平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八方盈正气(平平平仄仄)

四化涌春潮(仄仄仄平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二

六言句:

六言句律诗格之一

燕舞九洲春韵(仄仄平平平仄)

蝉鸣四海夏音(平平仄仄仄平)

马蹄韵

处处明山秀水(仄仄平平仄仄)

家家笑语欢歌(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句:

莺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虎跃龙腾向未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一

诸葛大名垂宇宙(平仄仄平平仄仄)

李白杰作耀人寰(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碧海红霞辉玉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山绿水写江山(平平仄仄仄平平)

八言

钓诗钩饮下联千首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钓诗钩 是酒的别称)

顾渚紫品来赋万篇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顾渚紫 是茶叶名称)

八言以上多为复句,在复句中介绍。

(二)复句

句脚平仄规则举例

二句联:

水月星光,青荷伞上蛙声脆。(平仄)

烟花景色,赤杏林中鸟影忙。(仄平)

朝霞万里,诗联浪漫说图画。(仄仄)

雄文千章,翰墨殷实话古今。(平平)

三句联:

理论先行,实践紧跟,步步为营摸韵律(平平仄)

学习长进,教学互助,天天向上守规则(仄仄平)

五瓣开梅,六型出雪,梅雪各型分五六(平仄仄)

七夕织女,八卦赶牛,女牛无渡梦七八(仄平平)

四句联:

品四味,苦辣酸甜,踏四方,东西南北。(仄平平仄)

忆三番,情愁爱恨,想三遍,书画琴棋。(平仄仄平)

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画为真画(平平仄仄)

烟霞笼别墅,茑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人是圣人(仄仄平平)

五句以上略。

5.有关对联的知识

对联由两句话或两段话组成。

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竖写及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多分句组成的两段话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

每边只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单边只有一句,则上联标逗号,下联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

由一个作者创作的上下联称为“成联”或“自撰联”,两个人共同创作时,先写成的一句称为“出句”,后写成的一句称为“对句”。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平仄相谐。 一、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包含三层意思: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上联总字数和下联总字数相等。

例: 上联:春 来 眼际 下联:喜 上 眉梢(相对应的字、词字数相等) 病例: 上联:春 来 眼际 下联:风光 无限 (“风光”和“春”虽然都是联句中的主语,但是字数不同,在对联中是不允许的。) 多分句例: 上联: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 下联: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

(“秀、和”为第一分句句脚,“老、春”为第二分句句脚,因第二分句是最后一个分句,故“老、春”称为联脚即可。) 二、内容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

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两句话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病例: 春来眼际 悲上心头 两句话表达的意义相隔甚远,这是不行的。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的基础要素。

三、词性相当 “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其基本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应属于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例: 春 来 眼际 喜 上 眉梢 名词 动词 名词(名词性偏正词组) 病例: 春 来 眼际 (名词 动词 名词;细分:“眼、际”均为名词) 风光 无限 (名词 形容词;细分:“风、光”名词,“无”副词兼动词,“限”名词) 四、平仄相谐 “平仄”的概念:“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感。

“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 对联不像格律诗词那样要求尾字押韵,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

“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例: 春来眼际 平平仄仄 喜上眉梢 仄仄平平 上联联脚“际”普通话读去声,在对联中归入仄声字,下联联脚“梢”读阴平,归入平声字。

“际”和“梢”就符合“联脚上仄下平”的声律规则。而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风光无限”联脚都是仄声,所以此病例除了词性对仗不工的问题,还存在声律不合规则的问题。

上例中,上下联除尾字平仄相反外,我们还注意到其他字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联声律的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反也是“对”的概念,即反向对应。

不过对联声律并不要求每个字都平仄相反,如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悲上心头”,虽然“春”和“悲”都是平声,但整幅联作从声律上说是没有问题的。 除联脚字平仄必须相反(且上仄下平)外,其他哪些字可以不相反,哪些必须相反?这就涉及到对联声律更多的规则,我们将在第二讲中继续介绍。

至此,大家已经对“什么是对联”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常用“对仗工整”来肯定一副对联作品,其含义就是:此联作在内容、词性、声律三个方面符合要求。

古代常将对联悬挂、张贴于店堂庙宇的楹柱上,所以对联又称楹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联的形式、用途和种类也有不少新的变化,“楹联”便成了对联的雅称。

对联有各种分类。按字数,分为短联和长联,单边30字及以上为长联。

按用途和内容(联类),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按修辞格式和手法(联格)划分,类别很多,参见本站 楹联仓库 首页的分类表。

用于张贴的春联、寿联、婚联、挽联通常加一个4个字的横批(从右自左书写)。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结合上述对联的基本规则和分类,现略举数例,请尝试分析每幅作品在内容、词性、声律三个方面的对仗情况。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春联) 处处欢歌遍地 家家喜笑连天(春联) 陌上春来花似锦 庭前鹊闹客如云(春联) 并蒂花开四季 比翼鸟伴百年 (婚庆联) 绿叶衬红花 花繁叶茂 情歌谱新曲 曲美歌甜(婚庆联,花、曲为顶针手法) 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 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贺寿联) 风风雨雨为人民终身奋斗 山山水水留足迹风范长存(挽联,风雨、山水叠字手法)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题东大书院。

“书院”是古近代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场所。书院联书卷味浓厚、书生气十足,自成一派,对仗工整,佳作颇多。

此联即为经典的复字、叠字、顶针联)。

6.对联知识,对联常识,对联知识大全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1、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

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

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 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

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 2、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性的特殊语言。

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

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3、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

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

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4、楹联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

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扩展资料 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2、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7.浅说诗,词,曲,赋,对联的一些常识

浅说诗、词、曲、赋、对联的一些常识诗一)什么叫诗:诗_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结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成为歌。诗是最古老、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古人类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文章阅读网: )古典诗歌形式采用逐句分行和押韵,现代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已经极大丰富,伸缩性极强。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之直观体现或感悟.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当时的心情故事,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句结而余味未尽。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人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二)诗的分类:按内容的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组合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按时间先后可分为: 旧体诗和现代诗.因为古体诗相对比较自由,在这里重点说说近体诗(格律诗)!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1. 以格律分类:古体诗除了韵脚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除了韵脚之外,受到格律的既定格式限制。

2. 以字数分类:近体诗一般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所谓几言,就是指一句中有几个字,五个字叫五言,七个字叫七言。3. 以句数分类: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

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4. 以用韵分类:古体诗: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近体诗: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且要在同一个韵部。3.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4. 一般用平声韵。四) 格律诗的基本格式以七言绝句为例:绝句的格律如下: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注:如首句押韵,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如首句押韵,则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以上讲的是七绝句的基本格式,那么七律的基本格式又当如何呢?七律其实就是两首七绝的重叠,两首七绝的格式合并就是一首七律的格式,如: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注:如首句押韵,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如首句押韵,则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关于平起式和仄起式,只看首句的第二个字,因为第一个字可平可仄,如首句是“仄平仄仄平平仄”,虽然第一个字是仄声字,但却是平起式的七言诗;同样,首句是“平仄平平平仄仄”,以第二个字看,它是仄起式七言诗。

曾看到过有的人作诗,就把这一点给搞混了,以为第一个字是平声字就是平起式,第一个字是仄声字就是仄起式,这是错误的。如果是五言绝句或五言律诗,则去掉以上句式中每句的前两字即可。

以上所讲的“平仄”,依平水韵,“上平”及“下平”是“平”声,“上去入”声是“仄”声;依中华14新韵(既依普通话),则“一声”及“二声”是“平”声,“三声”及“四声”是“仄”声。五)格律诗的特点格律诗,是一种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

由于格律要求非常严格,所以称为律诗。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律诗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有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传性。它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

声律包括押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律诗有五个特点:1)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的字数分别为五言句、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

如果仅六句,则称为短律,超过八句,即十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五律规定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个字。

七律规定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第二、四、六、八句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要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五。

8.浅说诗,词,曲,赋,对联的一些常识

浅说诗、词、曲、赋、对联的一些常识诗一)什么叫诗:诗_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结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成为歌。诗是最古老、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古人类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文章阅读网: )古典诗歌形式采用逐句分行和押韵,现代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已经极大丰富,伸缩性极强。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之直观体现或感悟.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当时的心情故事,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句结而余味未尽。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人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二)诗的分类:按内容的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组合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按时间先后可分为: 旧体诗和现代诗.因为古体诗相对比较自由,在这里重点说说近体诗(格律诗)!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1. 以格律分类:古体诗除了韵脚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除了韵脚之外,受到格律的既定格式限制。

2. 以字数分类:近体诗一般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所谓几言,就是指一句中有几个字,五个字叫五言,七个字叫七言。3. 以句数分类: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

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4. 以用韵分类:古体诗: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近体诗: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且要在同一个韵部。3.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4. 一般用平声韵。四) 格律诗的基本格式以七言绝句为例:绝句的格律如下: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注:如首句押韵,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如首句押韵,则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以上讲的是七绝句的基本格式,那么七律的基本格式又当如何呢?七律其实就是两首七绝的重叠,两首七绝的格式合并就是一首七律的格式,如: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注:如首句押韵,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如首句押韵,则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关于平起式和仄起式,只看首句的第二个字,因为第一个字可平可仄,如首句是“仄平仄仄平平仄”,虽然第一个字是仄声字,但却是平起式的七言诗;同样,首句是“平仄平平平仄仄”,以第二个字看,它是仄起式七言诗。

曾看到过有的人作诗,就把这一点给搞混了,以为第一个字是平声字就是平起式,第一个字是仄声字就是仄起式,这是错误的。如果是五言绝句或五言律诗,则去掉以上句式中每句的前两字即可。

以上所讲的“平仄”,依平水韵,“上平”及“下平”是“平”声,“上去入”声是“仄”声;依中华14新韵(既依普通话),则“一声”及“二声”是“平”声,“三声”及“四声”是“仄”声。五)格律诗的特点格律诗,是一种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

由于格律要求非常严格,所以称为律诗。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律诗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有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传性。它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

声律包括押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律诗有五个特点:1)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的字数分别为五言句、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

如果仅六句,则称为短律,超过八句,即十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五律规定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个字。

七律规定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第二、四、六、八句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要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

其它诗词楹联的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