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知识赤壁赋

2022-06-08 综合 86阅读 投稿:海枯

1.赤壁赋古代文学常识

一、虚词1. 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2.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4.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 二、实词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 (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 )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一词多义 (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 a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4.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 ) (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 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变式句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

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5. 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一、一词多义(实词)1.歌 (1) 扣舷而歌之:名作动,歌唱 (2) 歌曰:歌词 (3) 倚歌而和之:歌曲 (4) 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诵、朗诵2. 望 (1)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2) 望美人兮一方:眺望 (3) 德高望重:名望、声望 (4)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观察 (5) 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6) 并、。

2.赤壁赋的有关知识

赤壁赋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

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

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

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

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

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

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政治上的失意。

萧声哀怨。 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

《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

3.赤壁赋 知识讲解 赤壁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

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

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

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琲牾。再加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祐,更受摧折于绍圣。

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赤壁赋》,即地兴感,借景寓理,达到诗情画意和理趣的和谐统一。

4.高一必修二语文赤壁赋全部知识点,要详细的

赤壁赋 前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歌窈窕之章。

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

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

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 (zhuó)。

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藉(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1]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4 ]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通“嘱(zhǔ ),劝酒。

[7]明月之诗:《诗经·陈风·月出》有“舒窈纠兮”之句,故称“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与下注释相同。 [8]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窈纠"同"窈窕"。 [9]少焉:不一会儿。

[10]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

横江:笼罩江面。 [1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

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

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

茫然,旷远的样子。 [13]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

冯:通"凭",乘。虚:太空。

御:驾御。 [14]遗世独立:超越尘世,独自存在。

[15]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想长了翅膀一样,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17]桂棹(zhào)兮兰桨:用桂树木做的棹、用木兰做的船桨,棹,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

[18]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

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19]渺渺兮予怀: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

渺渺,悠远的样子。 [20]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

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21]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

倚:依,按 和:同声相应。 [2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

怨:哀怨。慕:眷恋。

[23]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细丝。 [25]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

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26]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诗。

[27]愀(qiǎo 巧)然:忧郁的样子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 [29]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1]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32]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3]缪:通"缭"盘绕。 [34]郁:茂盛的样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

5.国学小常识▏▏“足下”这一尊称是怎么来的

【出处】:按“足下”作为敬称的释义,最权威当如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所说——东汉·蔡邕《独断》卷上:“陛下者,陛阶也……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羣臣庶士相与言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词汇的出处无确凿资料查证,以资料来说,早至战国时期已有将“足下”明确用作敬称的用法。《韩非子·难三》:“今足下虽强,未若知氏 ;韩、魏虽弱,未至如其在晋阳之下也。”

至于其出处的渊源,有个故事很有趣: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出奔在外19年,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位后为晋文公。晋文公欲封赏有功之人,却忘了封赏当年跟随他逃亡并割股肉让他食用的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愿接受封赏,带老母隐居到绵山之中。晋文公知道后,派人去绵山寻找,他避而不见,于是晋文公用烧山的办法想迫使他出山,没想到介子推倔强如斯,抱着大树和母亲被烧死了。晋文公十分悲痛,于是令人砍下这棵大树制成木屐穿在脚下,每次看到木屐的时候都会说:“悲乎,足下!”。“足下”一词由此而来,最终“足下”一词逐渐演变成对表示对他人的敬称。

6.1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赤壁赋》中“七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科举考试。A项中,“既望”指农历每月的十六。

此题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一月内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称呼,十六称既望。

“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

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7.国学小常识:雁塔题名是怎么回事

????????雁塔,指今天陕西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

在大雁塔内题名,寓意指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唐代的新科进士在参加完曲江会宴后,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题名于雁塔。

唐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记载:“慈恩题名,起自张莒,本于寺中闲游而题同年,人因为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唐中宗神龙年间,新科进士张莒游览京城名刹慈恩寺,一时兴起,就把自己的名字题在了大雁塔下。

不料,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能在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

他们在参加完曲江宴饮后,乘兴集体来到大雁塔下,推举擅长书法者将他们各自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用墨笔题写在大雁塔的墙壁上。他们之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再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

雁塔题名,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趣谈。最出名的要算是大诗人白居易了,他二十七岁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心情,挥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又如另一位新科进士刘沧,也在上面留下了“紫毫粉壁题仙籍”的自豪,简直以为自己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一些没有进士头衔的权贵,对此也非常嫉妒。

如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不是进士出身,所以非常忌恨进士,于是不仅下令取消了曲江宴饮这一盛大活动,而且还命人将新科进士的题名全数除去。但是,由于雁塔题名终究是学子们梦寐以求的荣誉的象征,所以这种活动后代仍然沿袭不改。

宋朝的士大夫对雁塔题名的先朝旧事仍旧津津乐道:“唐人登科,燕集曲江,题名雁塔,一代之荣。观当时士风,以不得与为深恨。”

(《宝刻丛编》卷7)至清朝的文康,在《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中仍有“第一件事是劝你女婿读书上进,早早的雁塔题名”的记载。流风波及朝野,影响既深且广。

当然,新进士题名并不仅限于慈恩寺一地,如唐昭宗天复四年(904),新科进士放榜,因昭宗当时车驾驻跸于陕州,所以新科进士遂在陕州的开元寺题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雁塔题名,所以后世群起效法之,并用为典故。

不同的是,唐朝的题名一般是墨书于塔壁,两宋以后,各朝的进士题名变成了刻石立碑。如高似孙《纬略》卷5记载:“本朝进士题名,皆刻名于相国、兴国两寺,盖效慈恩也。”

南宋时期,进士题名在礼部贡院或临安的寺观。元、明、清三朝,大都在国学之内立进士题名碑。

?????尽管历次新科进士们的诗兴正浓,但慈恩寺的墙壁毕竟空间有限,所以不久,大雁塔的白墙便成“花墙”。可惜的是,由于时过境迁,那些曾经满墙的进士题名,到现在都已经无影无踪了。

8.国学知识

其实有一些是生僻的,有些是小节,不值得花大力气,有一些太难找,这其实只是查看记性好坏,有否看过,不算真正学国学,当然赏玩一下是可以的。

至于学国学,还是一点点看,比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不用看那些文学史,那要等你了解之后看的,可当复习。国学许多是文言,所以一定要增长文言知识。

我推荐一些书吧,《文心》,这是夏丏尊和叶圣陶用故事给青少年介绍一些文学知识的,经史子集适当看看,选代表性的。《古文观止》,我想不是因为选的都是好的,而是全面这本来就是给初选者看的,这类蒙学书也可看看,比如幼学琼林这类的,书店很多。

近代的也有许多可看。其实可以从耳熟能详的书籍看起,许多书都是从这些书延伸的。

学国学不一定要中国人的,西方的一些可供印证,比如修辞,有些是他们简洁;日本人不可小看,有些东西很好,可当看故事。最后一步步来,希望你不要成为万精油,可对感兴趣的钻深。

国学小知识赤壁赋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