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提出,对一个问题,不要先教给儿童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应该用找出这个解决方法的程序来指导儿童,让儿童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利用这种经验来解决别的问题。
“五类教学法”激励幼儿从玩、做、想、试、用中去获得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它在教学方法上同以往的教学方法有着质的变革,以往的教学多采用“教师做幼儿看、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式,幼儿既无创造性,又无实践体验,“五类教学法”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由教师做给幼儿看的被动局面,主张“幼儿在前、教学在后”,构建“玩中学、试中学、做中学、想中学、用中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调动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幼儿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使幼儿综合科学素质得到提高。
一、玩中学 好玩是幼儿的天性。他们来到世界上,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都要探索,玩就是一种探索。
幼儿正是通过玩来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感受自己的能力;通过玩来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体验自己和别人、自己和各种事物的关系。幼儿这种自发探索的兴趣应该加以保护和鼓励,并积极引导。
然而,有些成年人却对幼儿的玩存在偏见,认为幼儿玩是浪费时间,是胡闹,从而加以生硬的阻挠和制止,他们认为读书、认字、写字、画画才是正事,才值得孩子们花时间去做。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应该纠正。
例如,在科技教育活动“有趣的轮子”中,通过让幼儿参观“轮子展览会”,幼儿自己动手玩各种轮子,摸一摸、捏一捏、看一看、滚一滚、讲一讲,自选一个轮子进行活动,发现圆圆的轮子会滚动。让幼儿骑小车比赛,引导幼儿探索发现轮子转得快,小车跑得快;轮子转得慢,小车跑得慢的规律。
在“玩冰”这个科学游戏中,通过让幼儿尝冰棍,摸、看、玩、闻、搬冰等游戏,感知冰的一些特点。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积累了感性认识,获得一些经验,更为以后解决相关问题打下了基础。
教师要善于将教育主题的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的需求,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让它们成为幼儿教育的内容。幼儿天生好奇,对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学得更加积极主动,能长时间维持学习兴趣并主动进行探究。
事实证明,由个别幼儿或小组随机发起的探究活动,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日常活动中,一名孩子偶然发现一只蜗牛以后,和同伴一起七嘴八舌地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蜗牛生活在哪里?它掉进水里会死吗?蜗牛吃什么?蜗牛有眼睛吗?教师及时捕捉了幼儿这一感兴趣的话题,生成了以“蜗牛”为主题的系列科学教育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又增长了幼儿的见识。
幼儿玩的时候需要动手动脚动嘴,需要眼看耳听鼻嗅,碰到问题需要动脑筋想办法,集体玩的时候会发生纠纷,需要协商解决,这就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际协调能力。这乃是孩子上学和走上社会以后不可或缺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二、做中学 “做中学”就是让每一个幼儿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做中学”科学教育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做中学”不注重教育的结果,不追求幼儿掌握准确的科学概念,而是强调让幼儿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用什么使砝码摆动得更快”的实验当中,孩子们事先会想到很多办法,有的说:“改变绳子的长短。”有的说:“绳子的粗细可能影响祛码摆动的快慢。”
有的说:“用力推,祛码会摆动得更快些。”还有的说:“祛码的重量可能会影响摆动的快慢。”
教师就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看看结果是不是跟刚才预想的一样。孩子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会全身心投入主题,通过实验发现绳子的长短影响摆动的快慢,而其他的因素如绳子的粗细、用力和不用力结果是一样的。
实验结果和想的不一样,孩子们多次地做,亲眼看到才信服。学到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解,而是通过做实验获得,带着得到的经验去学习,会学得更快。
作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幼儿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常常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找到绝对正确的答案,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允许幼儿出错,耐心倾听幼儿的每一句话,即使幼儿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幼儿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幼儿,力求真正了解到幼儿的真实想法。例如,孩子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了将鸡蛋放入清水中会沉下去,教师又鼓励孩子进一步猜想,如果把鸡蛋放入盐水中,又会怎么样呢?孩子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说会沉下去,有的说会浮起来,有的说会浮在中间。
孩子们还把自己所设想的鸡蛋在盐水里的位置贴在了教师准备的“烧杯”形状的大记录。
2.求适合幼儿的科学小实验
落不下来的乒乓球:
用吹风机,插上电源,吹风机“呜呜呜”吹了起来。乒乓球放在上面,悬空的,却落不下来。
点不着的纸杯:
拿出了一个装着水的纸杯,放在蜡烛火焰上,纸杯会不会点燃
扎不漏的塑料袋:
装着水的塑料袋,被细竹签扎了洞,却不漏水,可能是有点紧张的缘故,第一次扎塑料袋,“噗”塑料袋破了,水溅得一脸。重新来一次,装好水,拿着塑料袋,哈,成功了,袋子没有漏水也。好好玩,回家后,我实验了好几次,都成功了的。
听话的圆环:
拿出一个纸板,放了一个小圆环在上面,她说要让小圆环听话。果然,她说"向前",纸板上的小圆环就向前,“向后”,小圆环就向后,“转圈”,小圆环真的转起圈来。原来,唐堂在纸板下用另一个小圆环吸着纸板上的小圆环“走路”。小圆环的名字叫“磁铁”,磁铁分正负两极,同样的极会排斥,不同的极会吸起来。
听话的小纸鸟
在纸板上放了一只纸做的小鸭子,小鸭子也会向前、向后、转圈呢。好玩极了,我们每个人都排队实验了,后来我们知道了,原来小鸭子肚子上粘了一个硬币,磁铁在纸板下面可以吸着硬币走路。回家后我用冰箱贴试着吸了纸、木头、门、塑料、衣服、铁、硬币等,最后知道了:铁、硬币等是可以被磁铁吸住的,而纸、木头、门、塑料、衣服等是吸不起来的。
筷子的神力
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
起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
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
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
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带电的报纸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
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这些,小孩子应该都能做吧
3.科学育儿知识大全 有什么好的科学育儿知识
学前教育对早期教育的定义为:针对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的教育,为其提供科学的、有效的、可实施的育儿方案。早教与其说是在教孩子,不如说是在教育家长。
早期教育应该以家庭教育为主,机构教育为辅助。提倡视觉、触觉、味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锻炼。
根据年龄来
0-3个月可以用黑白闪卡进行视觉训练、用抚触球进行触觉锻炼
4-6个月可以进行翻身训练 孩子会感受旋转空间
7-9个月进行多种口味食物的适应 手部抓握训练 简单的发音练习
10-12个月进行爬行 记得一定要多爬 便于日后感统协调
13-15 进行站立和迈步练习 语言的学习
16-18 大肌肉的锻炼
19-21 自我认识的建立
22-24 简单的人际关系建立 初步的人际交往
25-30自我服务意识的建立 譬如准备好热毛巾 孩子自己洗脸 自己穿鞋 自己喂饭
31-36 分类的学习 概念的认知 规则意识的建立
再之后就是幼儿阶段了。
4.如何科学育儿 小班科学育儿知识大全
如何科学育儿 小班科学育儿知识大全
育儿主要指的是对0~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2分类编辑
育儿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育儿教育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5.家长需要知道哪些早教常识
常识一:早教需要适龄化
早教施教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借助专业机构的辅导和施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理想的早教需借助家庭、社会专业机构、幼儿园共同完成,而父母往往是宝宝最好的早教老师,这也是许多国家都在提倡亲子早教的原因。
另外,亲子早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龄化早教,而适龄早教远远不是混龄的早教中心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家长的亲自参与,与幼儿之间形成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爱和家的温暖中体会到亲子教育的欢乐的同时,轻轻松松学到适龄的文化知识,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1-2岁:在快乐的亲子互动中,带领宝宝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并锻炼宝宝的体魄,促进语言发展。
2-3岁: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共同发展,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宝宝对阅读的兴趣,强调亲子互动。
3-4岁:鼓励孩子初步探索自然和周围的社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4-5岁:注意培养探索能力和创造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感受传统文化,增强艺术表现力,增进亲子感情。
5-6岁:注意鼓励孩子进行科学探索,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为进入小学做准备。
常识二:早教不是神童教育。
相关调查表明,在社会群体中,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九成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而在家长中,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却只有三成,由此一些教育机构打出类似“培养超常儿童”的口号,就对家长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但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违背规律的方法,自然不会对事物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常识三:早教不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但往往忽视“过之尤不及”的道理,希望可以孩子一夜之间成名成才。于是早教之风越刮越烈,孩子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但是,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一味灌输和盲目超前,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进而影响今后的成长。
常识四:早教不是特长教育。
也有一些家长,将早期教育等同于特长教育,认为学得越多越好,于是盲目攀比跟风。殊不知,特长教育一定要等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之后再开始。当孩子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时,急于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反倒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起到反效果。
常识五:早教不只是学知识。
有些家长认为早教就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提前学知识。这是极其片面的想法。早教是以情为先、以养为主、养教结合,重在品格素养和潜能开发的早期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方方面面,例如与人沟通的能力、乐观的品质等等,而不单纯的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
常识六:早教不只是让孩子更聪明。
有的人误以为早期教育就是智力开发,因而忽略了孩子全面素质的教育。其实早教的含义包括感知、动作、语言、认知的训练,也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养。如果认为早教单纯的只是孩子变得比别人更聪明,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
6.小班幼儿科学领域现状及目标
1、情感方面
(1)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萌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3)使其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2、方法技能方面
(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帮助幼儿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体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4)引导幼儿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于同伴、教师交流。
(5)帮助幼儿学习使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
3、知识方面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如小猫、小狗、小草、石头等)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即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7.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有哪些
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快点过来,听到没有?!”……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说话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却更开心了,对你的“命令”同样是执行的。因为你蹲下来了,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幼儿园关于育儿知识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四、适时调整关爱的方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爱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事事都包办代替。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好时机,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成长,这样不会压抑孩子的才智。例如,当孩子过两岁生日时,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又长大一岁了,从明天开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脸了”;又如育儿知识大全,当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你可以对孩子育儿小知识说:“宝宝下个月托班育儿宝典就要上幼儿园了,从现在开始要自己一个人睡觉,学会盖好被子。”……
五、相互间多多交流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孩子的各种想法,也应该把你的想法告诉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时做什么工作,妈妈平时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对宝宝什么表现感到很高兴等等。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交流的问题解决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了默契,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8.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所需的人材,不仅要善于学习已有的现代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善于探索科技新领域和发现与创新科技成果的心里素质。
可是,纵观我们目前多数幼儿园的常识课中,其自然科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教育内容甚少,教学目的是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学方法多为讲解演示法,即教师中心式。这样的教学内容,龙其是这样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怎能培养出好奇心强,具有探索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呢?本文将对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旨在能和广大幼教同行一起寻求符合时代要求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最佳途径。
一、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是选择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用科学教育手段与方法的前提,也是保证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素质教育要求,着眼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来确定目标。
1、幼儿学科学不同于学校儿童学科学,幼儿不能从抽象逻辑水平上去把握科学现象原理或定律,他们只能从直接或间接的操作活动中,在直观形象的水平上发现一些事物的属性或一些事物与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从而获得一些有关自然科学现象的浮浅的感性认识。 2、现代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有别于传统的常识课。
传统的常识课的目标着眼于掌握知识,注意知识积累,而现代幼儿科学教育的新观念认为,让儿童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比掌握发现的结果更重要,其着眼点主要不在于掌握知识本身,而在于通过幼儿经历、探索事物奥秘的主动性,积极性及思维与发现新知的能力。 根据以上两点,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应包括掌握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兴趣,发展认知和知识迁移能力等三个方面。
从这个目标出发,教学中教师就不会再是将现成的知识或结论直接灌输给幼儿,而是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操作与探索,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感官和头脑去发现新知,寻求答案,作出结论,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就不会只关心幼儿掌握知识的结果,而不去关心幼儿掌握知识的过程了。 二、关心科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学科学是在生活中和他们参与的活动中学习的,那么,我们应该从生活中选择哪些事物和现象,组织幼儿参与哪些活动,才能便于幼儿获得科学经验,以及可能达到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呢? 1、常见的事物与表象 从幼儿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和提取他们生活经验和能力可及的范围内的事物与现象,使幼儿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能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能在直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事物的属性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容易为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与现象。
比如,空气流动产生风、滑动、物体的弹性、磁性、热传导、力摩擦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又是可以通过简单的演示和幼儿操作活动能使儿童感觉到的并易为儿童理解的内容。 2、反映事物与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知识 当代心里学的观点,“能够引起幼儿智力发展重大飞跃的,是掌握反映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联系和关系的一定知识体系”,所以,从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探索精神和认知能力出发,我们尽可能从生活中选择或专门提供一些能够表现事物与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内容,让幼儿感知、发现或参与操作活动,并引导他们去分析、比较、判断、推理。
如:植物生长与水的关系;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物体膨胀或收缩与温度的关系;电和热的传导与导体材料性质的关系;重量、平衡与重心的关系;物体运动与作用力的关系;物体移动与磨擦面的光滑度(阻力)的关系;云和雨的形成与气温的关系等等。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类属关系的事物,让幼儿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分类、形成类概念,发展他们的观察力与思维能力。
3、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对人类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形成了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的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向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生活于现代社会的幼儿,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科学技术,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与现代科技紧密相联。
他们好奇、惊疑、渴望认识现代世界、理解现代世界。所以,从有利于让幼儿体验、感受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气息和现代社会的幸福生活出发,在幼儿科学教育内容中,应选用一部分反映现代科技产生和它们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内容: (1)介绍家庭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及其功用。
如“方便的电话”“我家的电视机”“家用电器”“电动玩具”“取暖用具”等等。 (2)介绍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如“光滑的玻璃制品”“各种各样的钮扣”(属材料科学技术)“现代通讯工具”“现代交通工具”“机械化养鸡”“能干的机器人”(属机械自动化)“高高的电视塔”“聪明的电脑”等等。
(3)介绍著名科学家,如“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等。 通过各个课题的学习,满足幼儿对现代科技的好奇和认识需要,开扩幼儿的眼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现代科技的关注和探索兴趣,使幼儿初步了解现代科技产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初步学会操作、使用某些现代科技产品,并能注意安全;初步感受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