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字的小知识
1、汉字的一般常识
(1)汉字的造字法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2)汉字的形体及其演变
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 形体, 构成汉字形体的最小单位是笔画。 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由点和成演变而成的八种笔画:点、竖、撇、捺、提、折、钩。
汉字产生都是几千年,形体在不断地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到现在使用的简化字这样一个过程。
2、正确书写汉字
(1)注意字休的规范化
(2)不写错别字
3、熟悉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和笔顺的知识, 掌握查字典的方法。
4、汉字中形声字形旁与声旁的六种配合方式
(1)左形右声 (2)右形左声 (3)上形下声 (4)下形上声 (5)内形外声 (6)外形内声
2.汉字演变的资料
汉字演变 这不是一本普及性的汉字知识读物,内容是通过列举汉字几种主要字体中的一些字例,并对这些字例的字源绘写图解和浅释,力求简明形象地体现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本书共选取常用汉字500字(加上释文中提到的通用字、假借字等共为660多字),每字依次列举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等七种字体(其中有的已简化,另加简化字楷书,共八种字体)。金文的少数字用籀文或战国文字等字体代替。
.. 汉字的各种字体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写法。本书只选摹其中比较典型或比较常见的一种为例。
本书对字源的解释,多以文字学家有公认的定论为准;也有采用或参考某一家之言的;还有作者自己的一得之见。由于本书性质和篇幅所限,释丈都不加以论证,也恕不注明观点来源。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周) (魏普) (汉)(秦)草书 =======================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 “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
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
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联。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⑵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
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
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原文】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 野兽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审(审)→宀番→宀采田”,“番”谓田中野兽的脚印。“采”辨别也,象兽指爪。
“审”,悉也。 【原文】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
兽足谓之番,从采、田,象其掌。审,悉也,知审谛也,从宀、从采。
悉,详尽也,从心、从采。释,解也,从采。
采取其分别物也。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
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象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⑶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
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原文】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边的“一”表示“地”,与“☰”卦三阳爻象“天、人、地”相通),“显→日业”(“业”,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树木,“日”已上树梢,太明“显”了)。 这些字还可以组成更多的字。
如:“盟→明皿”、“踢→易”、“湿→氵显”、“但→亻旦”……。 造字和易理在这里完全相通,即所谓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维和“阴阳互动”的二分原理。
⑷ “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和“有”。
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
“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会挨饿。“有”进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数的概念。
“数”向易符方向演变,逐渐从文字中分离,形成八卦,并在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形成《易经》(《连山》、《归藏》、《周易》)。例如:奇数(一、三、五、七、九)和偶数(二、四、六、八、十)是两组不同性质的数。
若奇数属阳,偶数则属阴。在《河图》和《洛书》中以“黑、白”或“实心、空心”分别表示。
《易》中用“阳爻、阴爻”(、)表示。数字“一、二、三”中若按《易》之思维,将“一”视为阳爻“”,“二”即为“”,“三”即为“☰”。
按阳爻重叠之原理,将阴爻也重叠,即为“、、☷”。若再将“、”符号组合,即产生所有的易符。
研究“。
3.关于汉字的小知识
1、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
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人自行简化汉字并制定了日本新字体;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现今已废弃汉字。
2、刻划说:郭沫若先生立足于半坡陶符与殷商甲骨文的比较考察,认为早期的文字可以从结构上分为“刻划”和“图画”两大系统,“刻划系统是结绳、契木的演进,为数不多,从半坡和姜寨发现的刻划符号来看,有的是数字,有的是单字。许多现代学者认为它已有固定的音形义,当为汉字之源头 。
3、金文是指铸刻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始于殷商时期。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4、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大多数汉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
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5、汉字是汉语的书写文字,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中国大陆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
由于汉字数目庞大,因而有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这一情况在汉语各种方言中是普遍存在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汉字
百度百科-〇(汉字)
4.汉字的演变过程两条50字
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5.汉字的演变过程资料
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从甲骨文产生至今,汉字字体发展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
古文字阶段可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四个阶段。 今文字阶段可以分为隶书、草书、楷书等几个阶段。
汉字字体演变史: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甲骨文主要记录商代王室贵族有关占卜活动的内容,因为 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
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图画特征明显,由于是用刀在 龟甲兽骨上刻写的,因此笔画比较细瘦,字形大小不一。 2、金文 金文又叫钟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时代浇铸在青铜器——钟鼎、生活用品、武器等上面的文字。
古代 称青铜叫金,所以后世称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金文主要记录的是统治者祭祀、分封诸侯、征伐及器主 的功绩等内容。
金文的主要特点是:笔画肥大厚实,结构、行款趋向整齐,图画特征明显减少,文字符号 特征有所加强。 3、大篆 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流行的汉字字体。
大篆这种字体是从西周金文直接发展而来,其形体及结构特点与金文大体相同,变化小而规范,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汉字字体发展的痕迹。大篆的主要特点:字形 整齐匀称,笔画粗细一致,趋于线条化,比金文前进了一大步。
4、小篆 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通行于全国的标准字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以秦国流行的大篆作为整理汉字的基础,省改大篆的笔划和结构,使之更加简易、规范,从而使原来纷繁复杂的汉字字体统一起来,有了共同的标准,这种统一的字体就是小篆。
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篆的通行,结束了从甲骨文以来一千余年汉字形体纷繁、写法多样的混乱局面。
小篆的主要特点:笔画、结构简易规范,字体、字形高度统一。
6.汉字的演变资料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 (周) (秦) (汉)(魏晋)草书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
战国文字: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7.汉字小知识
汉字的由来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特别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他也非常爱动脑筋或者是想问题。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
久而久之就创造丁文字。苍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上天下起鱼点一样的粟米,怕人们光顾写字。
将来人们饿肚子。 鬼在黑夜里偷偷的哭泣,龙也藏躲起来,是因为怕文字把他们的丑恶行为记录起来,昭告天下,使他们遗臭万年。
这就是文字的由来。一个伟大的苍颉,我特别佩服他。
文字 历史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
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
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
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
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
8.汉字的演变过程例子
原发布者:李鹏亚
汉字的演变过程举例
【篇一:汉字的演变过程举例】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
9.汉字的演变过程
一 历史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
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
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更可能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有观点认为《周易》中的八卦对汉字形成有较大影响,但支持者甚少。二 原始文字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
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
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但是,商朝以后的汉字和这些几何符号是否一脉相承?这个问题还在争议中。许多学者提出,这些符号不一定是汉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绝对肯定是文字符号。
三 从象形到表意泰山封山刻石,相传为李斯所书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
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
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小篆解决了各国文字间出现大量异体字的情况,“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
文字的统一有力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传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国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文字史所罕见。汉字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演变。
初期汉字系统的字数不足,大量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
但事物众多,不可能都用单一汉字表示,且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本身的学习困难,汉语逐步从单字表意演变为词语表意为主导。四 造字及组成在秦始皇统一汉字后,汉字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很多新造的字不断出现: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唐朝时,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为她的名字。五代刘岩取“飞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龑”字。
在近代,由於大量西方知识的涌入,也造了许多字。例如随着“Beer”传入中国,如何用汉字表达是一个问题,最初译为皮酒,后觉不妥,於1910年左右创造了“啤”字——译为“啤酒”。
为了表示英制的单位,还造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呎(英尺)等。不过这些多音节的字在1977年7月20日大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陆地区已不再使用,但台湾等地仍可见到。
目前由於信息化及用字的规范,汉字已经不再任意增加新字。唯一的例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如“氦”、“氯”、“氡”、“锗”、“铬”、“铀”等。
这种造字方法还在一直沿用,用于新元素的命名。化学元素的造字规律详见元素。
六书是汉字构成的分析,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但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的汉字构造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惟要注意的是,“六书”是对汉字产生的整理及分类,并不是造字的法则。
五 现代汉字形成小篆笔画以曲线为主,后来逐步变得直线特征较多、更容易书写。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
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代以后,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步从木简和竹简,发展到到在帛、纸上的毛笔书写。
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迅速出现,不仅满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还形成了浓郁东方特色的书法艺术。古代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用于印刷的新字形宋体,在现代又陆续出现了黑体、仿宋等字形。
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10.一个汉字演变的小故事50字左右
两只巨手握在一起 在上古,“朋”和“友”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古称“同门曰朋”,其意思是同从一个老师学习的人称为“朋”,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同学;“同志曰友”,也就是说,志同道合的人称为“友”,即今俗称的“同志”。《说文解字·又部》:“友,同志为友。”
许慎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友”为什么指“同志”呢?我们只要看看它的古文字形体就一清二楚了。
古文“友”字是由两个“又”构成。“又”像手之形,并且为右手。
可见“友”是会意字,其意思是两只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从“友”字的造型,可以想见我们的先民,朋友相逢时,他们也会像今天一样用握手来表示朋友之情。
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当旧友重逢,两人仍然是热情地伸出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以表示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对“友”字也有不同的会意。
有的学者认为是两只手共同伸向一个方向,表示双手互相协调、配合密切的意思。“友”的本意是用手相助。
不管怎么会意,“友”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交情。“友”字的创制,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的美德。
“友”由“同志”、“朋友”引申为动词,其意思为“与……为友”。如《论语·季氏》:“友直、友谆、友多闻,益矣。”
其意思是同正直的、诚实的、见闻渊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事。“立早章”之说质疑 “章”和“张”在汉字中都用于表示姓氏,当有人问你姓什么时,答姓“张”为“弓长张”,当然无可非议,而要将“章”说成是“立早章”,似乎有些不妥。
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必须了解一下“章”的造字结构。小篆作“章”,由“音”和“十”两字组成,且与金文的“章”保持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说文解字·音部》:“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
其中的“音”,指“音乐”、“乐曲”;“十”的解释明显受到了老子“起一终十”说的影响,“一”为万物的开始,“十”为万物之终。由“音”和“十”会出的意思是乐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
由此看来,称“章”为“音十章”更为妥当,称它为“立早章”只是从它的形体结构来说的。由于“章”表示一支乐曲一段的演奏过程,因此“章”便引申出文章的“章节”、“段落”的意思。
又因为任何乐曲的构成与演奏都必须有规律可循,由此“章”又引申出“章法”、“规章”、“法律”等意思。将此听觉的规章,用之于视觉上,“章”又有了印章、图章的意思。
水从门前流过 《说文解字·门部》:“阔,疏也。从门,活(guo念二声)声。”
“疏”就是“疏远”的意思,或引申为“宽广”、“宽大”的意思。汉字的声符有表意的功能,因而可以会意为宽大的门。
“活”有活动、灵活的意思。《说文解字·水部》:“活,水流声。”
由于“活”为流水声,有人认为流水为“活”,因而将“阔”的意思会意为:水从门前流过。“活”的引伸义为“灵活”、“自由”的意思,所以又有人将“阔”会意为:人只有在门内(屋子里)才可以活动。
据《世说新语》载:东汉末年,杨修在曹操部下任主管。时逢相国府修造门楼,当门梁修建竣工后,曹操亲自来查看,看后,他一言不发,只向手下的人要了笔墨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后,便拂袖而去。
此时,在场的人摸头不知脑,不了解曹操此举的用意是什么,于是他们请来杨修。杨修看后解释说:“曹相国的意思不是很清楚吗?他嫌门太宽了,因此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这就是‘阔’。”
众人一听,方才明白曹相国是借门做的一个字谜。后来,这个门楼重新改建后又请曹操来看,这次曹操果然满意了。
“妻”是抢来的 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一望便知古“妻”字中有一个或跽或跪的被奴役的女子形象,这个女子的头发显然是飘散的,另外加一只罪恶的手,这只手正伸向女子的头部,将她的头发抓住。可见“妻”是一个会意字,其意思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的头发。
古文的“妻”字生动地描绘了上古社会中抢夺别人的女子作为自己配偶的一种风俗。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抢婚习俗当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人们的婚姻中,还保持着一种假抢的情形。
所谓假抢,就是这种婚姻是得到女方和女方家长同意的“抢”。现在许多地方流行的娶亲要在天亮之前,或者是在天黑时的习俗,就留有古代抢妻习俗的痕迹。
《说文解字·女部》:“妻,与夫齐者也。”许慎的说解告诉我们,“妻”与“齐”是两个读音相近的字。
“与夫齐者”的意思是:在妻妾之中,唯有妻才与丈夫有同等的地位。从字形看,“妻”从“又”,“又”就是手,所以可表示“秉持妻职之义”。
古人造“妻”字之所以千方百计表明其比较尊贵的身份和主子的地位,当然是因为在家庭中还有比妻子更低贱的,被妻子支配的妾的存在。不过,在古代的家庭中,妻子对于丈夫来说又永远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也就是说“妻”子不可能与丈夫“齐”,不可能享有平等的地位。
“妻”由“配偶”又引申为动词,指以女嫁人或娶别人的女子为妻。如《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罪也。
’以其子妻之。”其意思是:孔子说公冶长这个人(很好),可以把女儿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