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课外小知识

2022-11-16 综合 86阅读 投稿:萌面人

1.维吾尔族知识

维吾尔族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如《突厥语词典》、《福乐智慧》和大量的古代文献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多姿多彩的歌舞和众多的乐器,使维吾尔人成为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有叼羊、达瓦孜、秋千、摔跤等。在民间还举行一种包含歌舞、说唱、诗歌朗诵等项内容的麦西莱甫活动。

节日:维吾尔族的节日主要有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等。

宗教:维吾尔族古代曾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祆教(拜火教)和佛教,从公元10世纪初起初步改信伊斯兰教。

服饰:维吾尔族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 绚丽多姿的服饰便是维吾尔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维吾尔服饰形式清晰、纹路多样、色彩鲜明。

维吾尔族人十分讲究衣着打扮,男子传统服装为条绒无领黑色或花条布袷袢,黑长裤。脚穿套鞋,冬天高寒地区则穿毡筒。腰系质地不同的方形腰带,维吾尔语称“法嗒”,头戴小花帽。女子无论春夏秋冬,都喜欢穿色彩绚丽、图案别致的艾德丽斯绸宽袖连衣裙,外罩黑色金丝绒对襟绣花小坎肩;

维吾尔族人,无论男女都喜欢戴花帽。花帽,又名“朵帕”,吐鲁番人叫“伯克”,维吾尔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贵客佳宾的珍贵礼品。吐鲁番花帽与新疆其他地区的花帽形制、花纹、色彩有明显不同,其主要特点是红花绿底,大花底空小,颜色红火鲜艳,镶黑色绒布边,这种花帽,尤为老年人所喜爱。用珍珠串成图案的“玛勒江伯克”,高雅华贵,受到文化艺术界女士们的青睐,而宗教人士则喜欢戴帽沿用羊皮做成的“赛勒布西吐玛克”。在城市,吐鲁番男子常戴短沿硬壳圆形鸭舌帽,知识分子则喜欢戴做工考究的礼帽。

在吐鲁番农村,许多维吾尔族群众喜欢穿套鞋,维吾尔语叫“喀拉西”。这是一种用橡胶制成,穿着卫生,既保暖,又能保护皮鞋寿命的短腰胶鞋,无论是做礼拜还是做客,只要脱去外面的套鞋即可,方便、实用、卫生。套鞋“玉德克喀拉西”为圆头,为一般人所喜爱;“买塞喀拉西”为尖头,则受到中老年人和宗教人士的欢迎。

婚俗:维吾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 婚姻一般要经过择偶、说媒订亲仪式(克其克恰依)、商定彩礼、订婚仪式、尼卡(宗教仪式)和婚礼几个阶段。婚礼极为隆重和热烈,男女双方家中都要请客,客人赠送礼品,婚礼一般举行三天。

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建国后,推广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现两种文字并用。

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于维吾尔族 你还搜索到哪些知识和趣事

维吾尔族人从提亲到结婚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1、选亲男方家长从亲戚朋友、邻里或从别处为儿子物色姑娘,选中以后,就通过别人告诉儿子,征求儿子的意见;儿子也可自己物色对象,但须经父母同意。

2、接亲姑娘一经选定,由家长出面拜托亲戚朋友中的两名中年男子到女方提议结亲,经女方家长同意,才可以订亲。3、送订亲礼送订亲礼时由男方的母亲带上事先准备好的聘礼,在三四名妇女的陪同下去女方家。

女方备餐热情招待。餐中,把带去的礼物一一拿出,当面交给女方,并商定送大礼的日期。

4、送大礼作为大礼送的衣物、食品及其他东西要比第一次送的多得多。送大礼时,陪同人数和娶亲人数一般由双方商定。

男方的父母在亲友及邻居的陪同下到女方同女方的父母和主要亲属正式见面。送大礼的客人要受到女方的热情款待。

之后,双方共同商定结婚日期和婚礼事宜。5、婚礼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把举行婚礼需要的东西送到女方家里。

当天,新郎新娘两家同时在各自的家里摆席招待来宾,现招待男宾,后招待女宾。男女不同席;庆贺礼物由女宾带去。

新郎、新娘由各自的陪伴陪同,聚集在女方院内一间屋中弹唱跳舞。举行婚礼,要请伊玛目或宣礼员诵经。

仪式上,新郎新娘同时吃一块在盐水里泡过的馕,意思是“同甘共苦,永结良缘”,因为盐和馕是维吾尔人生活中最离不开的两样东西。 和田基本资料--------------------------------------------------------------------------------概况区号:0903邮编:848000位置:地处新疆北部,北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相邻,南依昆仑山。

民族: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6%。区划:下辖1市7县。

和田古称“于阗”,历史上曾与疏勒、安西、龟兹并称为安西四郡。和田是新疆最南端的城市,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西域的玉石、宝马、瓜果经由这里传到中原,中原的丝绸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如今的和田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教地区,而在历史上,和田(于阗)曾是中国大陆最早引进佛教的地区,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印度佛教就传入了于阗,市区以南的热瓦克佛寺遗址就是这一时期佛教建筑的典型。

直到十一世纪,于阗才成为大举进入的伊斯兰教的天下。尼雅古城是和田最有影响力的景点,自1901年英国科学家斯坦因首次发现尼雅废墟至今,这里一直是世界各地探险家、考古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和田是有名的瓜果之乡,葡萄、石榴、苹果、无花果……每到夏秋时节,累累果实悬挂在枝头,让人垂诞。和田气候--------------------------------------------------------------------------------和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多风沙。

和田是新疆受风沙侵袭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的和田已经从原来的位置向南迁移了150多公里。在进出和田的公路两侧,可以看到各种防沙栅栏。

每年三四月间,春暖花开的时节,和田的桃花和杏花竞相开放,为这座沙漠边的小城平添了一缕春意。和田白天日照很强,来和田旅游太阳镜是必备的物品,既可以防风沙又可以遮挡灼热的阳光。

和田景点简介--------------------------------------------------------------------------------和田景点列表--------------------------------------------------------------------------------玛利克瓦特故城 尼雅遗址 热瓦克佛寺遗址 桑株岩画英尔力克沙漠 赞木庙遗址和田交通--------------------------------------------------------------------------------和田不通铁路,进出只有依靠飞机和长途汽车。外部交通航空:和田机场位于市区南12公里处,每周有航班往来于和田和乌鲁木齐之间,你可以先到乌鲁木齐,再转飞和田。

民航售票处位于乌鲁木齐南路3号。公路:315国道经过和田,沿这条国道从和田往西北可以到叶城、喀什;往东可到民丰、若羌等地。

民丰往北有一条笔直的沙漠公路,可以直达轮台,该路路况较好,从民丰到库尔勒的长途车多数走这条路,继续北上可到乌鲁木齐。和田客运总站位于和墨路80号。

区内交通由于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区内的大部分景点都在沙漠之中,所以往来各景点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租车,为了旅途顺利,一定要租性能好的越野吉普车。藏族是个古老的民族。

藏族的古代政权称为"吐蕃"。早在公元641年,吐蕃"赞普"(王)松赞干布就派使者到当时唐朝的都成长安,代他求婚,取回了聪明美丽的文成公主。

从那时开始,汉藏两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就有了很大的发展。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带。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第一高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高原的群山之中。藏族地区草原辽阔,江河纵横。

体肥毛长的牦牛,不仅耐寒,还能驮很重的东西远行,是高原上重要的运输"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藏族人的服饰很有民族特色。

他们一般上身穿绸、布做的长袖短褂,外面穿宽肥的长袍,脚穿牛皮长靴。为了便于活动,常常将右肩或双臂露在外面,把两只袖子系在腰间。

藏族男女都留发辫,男子将发辫盘在头顶,女子将头发梳成双辫或许多条小辫,披在肩上,并在发梢在佩带漂亮的饰物。妇女们还喜欢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美丽的围裙。

藏族人爱喝酥油茶和。

3.求:有关维吾尔族风土人情的知识

维吾尔族热情好客,崇尚礼节。路遇尊长、朋友,都要把右手放在胸前,上身前倾,并道"色俩目",以示问候。走路让长者先行,谈话让长者先说,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

维吾尔族人的衣着,一般都比较讲究。老年男性喜欢穿右衽斜领无纽扣的“袷袢”(长上衣),腰系长带,足着“买斯”(软底鞋),外套“喀拉西”(套鞋);中青年男性喜穿小花或花格衬衣,西式长裤,外着西服或便服,喜穿皮鞋;妇女无论冬夏喜着裙装,西式上装配以长裙,足穿长筒袜和皮靴,头戴花帽或系纱巾,冬季则围以大方巾。现在城市居民多穿时装。城乡妇女均喜欢戴首饰,以耳环、手镯、戒指比较多见,也戴项链。年青姑娘有画眉的习惯,将两眉画连在一起。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

维吾尔族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品种繁多,维吾尔语音译为"朵帕",一般都用黑白丝线或彩色单线绣出各种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以绣花、挑花、绊金、绊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缝织而成。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禁止在清真寺和麻扎(墓地)附近喧哗。吃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不能随便到锅灶前面,不能剩饭;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禁忌东张西望或立起。在衣着方面,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最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坐时要跪坐,禁忌双腿直伸、脚底朝人。亲友相见要握手互道问候。然后双手摸须,躬身后退一步,右臂抚胸;妇女在问候之后要双手扶膝躬身道别。接受物品或清茶要用双手、忌用单手。

维吾尔族人禁吃猪肉、驴肉、食肉动物,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亡的、非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牲畜。只吃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牛、羊、骆驼、马肉入鸡、鸭、鱼肉。平时以白面、大米为日常主食。饮食花样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主要有抓饭、拉面、肉粥、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曲曲(形似小饺)、烤羊肉、牛羊肉汤及大小厚薄不同形状的烤馕。蔬菜主要有皮芽子(洋葱)、卡马古尔(蔓菁)、胡萝卜、辣椒、豇豆、西红柿等。调味除盐醋外,喜用极椒、孜然(安息茴香)。早饭一般喝茶吃馕,不多炒菜;午、晚两餐常吃抓饭、包子、拌面、汤面、有时吃手抓羊肉。在吃抓饭和手抓羊肉前都要净手,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食。有时还吃“阿勒瓦”(一种用糖和面做的糊糊)。维吾尔族人民都喜欢喝茯茶和奶茶。

维吾尔族的传统建筑具有明显的干旱地区建筑特点。多以土坯砖为建筑材料,少用甚至完全不用木料,房顶多穹窿顶或平顶,墙壁较厚,拱形门窗,窗口少而且小,天窗较大,用来采光。屋内砌土坑,供起居坐卧,又有火墙、炉灶,以取暖、做饭。住房多成方形院落,屋内多装饰民族图案。大门忌向西开,房前屋后种植果树、花木。屋前搭葡萄架,成一凉棚。有些住房还有较宽的前廊。

维吾尔族婚礼由阿訇主持,念“尼卡”,确立夫妻关系。其间举行跳舞等各种喜庆活动。婚前男方需向女方交纳彩礼。

4.《和田的维吾尔》的相关课外资料

和田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以南,以盛产玉而著名,位于和田县黑山南汗尼亚依拉克河上游雪线附近,海拔5000米左右。

距最近的公路线约80公里,交通很困难。矿化地带长约十余公里,宽度不明。

此地段的河谷中为数千年来拾玉的主要地区之一。产出极著名的羊脂白玉、墨玉和 玉。

和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之间。东傍玉龙喀什河与洛浦县毗邻,西临喀拉喀什河与墨玉县、皮山县隔河相望,西南与印度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接壤,东南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与阿瓦提接壤。

全县总面积41403.17平方千米,总人口276295人(2003年)。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锡伯等民族。

权鹏飞 权鹏飞,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 在十几年采写发表的几百篇新闻报道中,最让我满意的便是采写谢新民和他的19名维吾尔族学生的长篇通讯《点燃希望之火》。

六年级2学期的 《和田的维吾尔》也很好。 当时的谢新民是一个高中毕业的民办教师,他自愿去了民丰县最偏远的昆仑山深处的叶亦克乡。

1997年5月第1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人们从乡镇上报的事迹简介中第一次知道了谢新民。出于记者的敏感,我对谢新民做了进一步采访,很快第一篇通讯成稿了。

发稿的前一天,当时的和田地委宣传部部长杨光耀来民丰检查工作,他在看了我的稿件后,当即要求:第一稿先不发,由我和报社、电视台的记者组成一个宣传班子,集中力量打造民族团结典型谢新民的形象。 我们在山区采访近一个月之后,写出了长篇通讯《点燃希望之火》,并在全疆及中央媒体上刊发。

我没想到的是,因为这篇报道,谢新民和他的19名学生被接下山,到县城来上学了,谢新民还被评为"全国劳模" 。

5.《和田的维吾尔》的相关课外资料

和田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以南,以盛产玉而著名,位于和田县黑山南汗尼亚依拉克河上游雪线附近,海拔5000米左右。距最近的公路线约80公里,交通很困难。矿化地带长约十余公里,宽度不明。此地段的河谷中为数千年来拾玉的主要地区之一。产出极著名的羊脂白玉、墨玉和 玉。

和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之间。东傍玉龙喀什河与洛浦县毗邻,西临喀拉喀什河与墨玉县、皮山县隔河相望,西南与印度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接壤,东南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与阿瓦提接壤。全县总面积41403.17平方千米,总人口276295人(2003年)。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锡伯等民族。

权鹏飞 权鹏飞,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

在十几年采写发表的几百篇新闻报道中,最让我满意的便是采写谢新民和他的19名维吾尔族学生的长篇通讯《点燃希望之火》。 六年级2学期的 《和田的维吾尔》也很好。 当时的谢新民是一个高中毕业的民办教师,他自愿去了民丰县最偏远的昆仑山深处的叶亦克乡。1997年5月第1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人们从乡镇上报的事迹简介中第一次知道了谢新民。出于记者的敏感,我对谢新民做了进一步采访,很快第一篇通讯成稿了。发稿的前一天,当时的和田地委宣传部部长杨光耀来民丰检查工作,他在看了我的稿件后,当即要求:第一稿先不发,由我和报社、电视台的记者组成一个宣传班子,集中力量打造民族团结典型谢新民的形象。 我们在山区采访近一个月之后,写出了长篇通讯《点燃希望之火》,并在全疆及中央媒体上刊发。我没想到的是,因为这篇报道,谢新民和他的19名学生被接下山,到县城来上学了,谢新民还被评为"全国劳模" 。

6.维吾尔族剧的基本知识

折叠维吾尔传统音乐 古代西域维吾尔地区的龟兹乐久负盛名。

玄奘周游列国后在《大唐西域记》卷一中记载:“屈友国(即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可想像维吾尔在西元4世纪时就创造出了如此灿烂的音乐文化并闻名世界。

如果说“特善诸国”的龟兹乐是古代维吾尔音乐的典范,那么现今流传在新疆地区并与龟兹乐有渊源关系的维吾尔木卡姆则是今日得艺术瑰宝。 折叠维吾尔木卡姆 “木卡姆”是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整个伊斯兰文化圈内拥有的一种乐舞形式。

“木卡姆”这个词源于阿拉伯语。在现代维吾尔语中,这个词有广、狭两个含义,广义指一种大型古典歌舞套曲,狭义则指以散板形式维吾尔木卡姆,他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源于民间,是融合维吾尔民歌、器乐、说唱、歌舞于一体的大型歌舞套曲形式。

维吾尔木卡姆与其他国家的木卡姆相比,数量最多,艺术形式完整,为世界所瞩目。维吾尔族 椐今新疆和田学者毛拉·伊斯迈托拉·穆吉孜的《乐师传》 (1893)记载,木卡姆形成于15到16世纪。

维吾尔木卡姆按流行地区和风格特色,可分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等多种。每一种木卡姆有六至十二套。

人们常说的十二木卡姆,是指南疆木卡姆,是由十二部大型古典套曲组成,每一部套曲又包括“穷乃合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这三个大部分。 “穷乃合曼”从散板序唱开始进行,紧接是慢速的太孜,到热烈的赛乃姆和大赛勒克,末尾以轻快的太喀特结束,其中有歌曲和舞曲,各曲间有间奏曲。

“达斯·坦”由三到六首叙事歌组成,曲间有完整的间奏曲,音乐由慢而快,曲调相当流畅。“麦西热甫”由三至六首节拍不同的舞蹈歌曲组成,曲间无间奏曲,情绪热烈而奔放。

十二木卡姆共有歌曲、乐曲260首,全部演唱一遍需要二十多个小时。伴奏乐器有萨它尔(主唱者自拉自唱)、弹布林、热瓦甫、都它尔、丈介克、卡龙、小手鼓等等。

北疆木卡姆,是19世纪由南疆传入,也有12套。除没有“穷乃合曼”之外,结构与南疆木卡姆相同。

音乐比较明快,主演唱者用弹布林或者萨它尔。而哈密木卡姆流行于东疆的哈密地区。

与南、北疆木卡姆相比较,风格结构不尽相同。它由短小的散序起唱,接着演唱系列短小的歌曲和歌舞曲,无间奏曲。

它也有十二套,称哈密十二木卡姆。其伴奏乐器有哈密艾介克(似中胡)、刀郎热瓦甫、手鼓等。

全部歌曲有262首,从头演唱一遍约需12个小时。 木卡姆唱词,一些为古代名人诗作,每行15个音节,基本表现人民热爱生活,批判黑暗,向往幸福;另一类来自民间艺人,每节4句,每句7个音节,内容多反映爱情和生活。

折叠刀郎艺术 刀郎是喀什地区麦盖提、巴楚、莎车的一种文化现象。刀郎舞称刀郎赛乃姆,音乐称刀郎木卡姆。

刀郎舞是一种礼俗性舞蹈,逢节日喜庆,人们都要跳刀郎舞。开场时唱散板序歌,不舞。

接着按严格的程式歌舞:奇克提麦(6/8)、赛乃姆<4/4)、赛乃克斯(2/4)、赛勒玛(2/4),跳刀郎舞的时候,人们要围圈席地而坐,男女相对起舞,动作粗犷、豪迈。音乐由慢变快,舞蹈由两人对跳变为集体舞。

随后出现双人竞技性旋转表演。刀郎舞的唱词,有表现狩猎、打仗和生产劳动的,也有反映爱情生活。

歌腔高亢激越。伴奏乐器有刀郎热瓦甫,刀郎艾介克、卡龙、小手鼓等。

近期四川流行歌手罗林取艺名“刀郎”,一些维吾尔人认为这和“刀郎”其实毫无关系,而导致了大多数人对刀郎艺术的误会。 折叠民歌 维吾尔族民歌和木卡姆有近似的情况。

由于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不同,各地维吾尔族民歌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伊犁民歌多抒情;哈密民歌多简短明快;喀什民歌多奔放粗犷。

维吾尔歌手演唱常有乐器伴奏。北方歌手喜用都它尔和弹布林;哈密歌手喜用哈密艾介克;南方歌手喜用喀什热瓦甫。

民歌的音阶、调式方面,南疆大部分地区的民歌运用七声音阶或多于七声的音阶,有不一般的感受。东北地区有不少民歌运用五声、六声音阶。

维吾尔族说唱音乐形式多样,十分活泼,在人民生活中影响广泛。它主要有达斯坦、柯夏克等。

达斯坦有两种类型,分别为长篇和短篇。长篇多说唱带故事情节的内容,曲调通常由上下句组成,多数没有有拖腔。

演唱者可根据唱词内容灵活压缩或扩展乐句,比较自由。短篇达斯坦,通常反映新鲜事物或爱情。

音乐多方整结构,旋律性强,有的唱腔直接采用民歌,歌词七词一句,四句一首。伴奏乐器,南疆用热瓦甫,北疆、东疆用都它尔。

柯夏克是由艺人自弹白唱有一种民间弹唱形式。它用一段曲调演唱多段唱词,内容有爱情和对社会不正之风的讽刺等。

折叠器乐 维吾尔族的乐器、形式丰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音乐生活现场,有不同的乐器与乐器组合演奏形式,表现力丰富,有中国一带的古乐器埙,又有来自波斯、阿拉伯等地的萨它尔、弹布林等。大部分得乐器与波斯、阿拉伯国家的同名乐器近似,少数则是同名异器,反映出伊斯兰世界所用乐器的共性。

譬如达卜、纳格拉、奈依、萨它尔、都它尔、弹布林、卡龙等是中亚、西亚许多国家中的主要乐器。这类乐器在维吾尔民间。

7.有关少数民族的知识

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太多了,你具体要知道哪方面的呢?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 具体介绍: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

8.谁由有关维吾尔族人情的知识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男女青年要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9.有没有关于维吾尔族的资料什么都可以我有一个课题所以我不懂 爱问知

中国维吾尔族总人口目前约有850万(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有361。

05万人;到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至721。44万人;据1999年版《新疆统计年鉴》,1998新疆维吾尔族人口已达813。

95万人),其人口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接近或超过苗族,居前四五位。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其中尤以喀什、和田和阿克苏地区最为集中。另外,在湖南(桃源县和常德市)、河南和北京等省市也有部分维吾尔族聚居。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 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自称“Uyghur”的音译,具有“联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结”的意思。

“维吾尔”一名最早见于汉文史籍是在公元4世纪的《魏书·高车传》,被译写为“韦纥”,是指高车部落联合体中的一个部落。公元7世纪开始称作“回纥”(《新唐书》卷217);788年又改译为“回鹘”(《资治通鉴》卷233),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宋及五代。

元明时期一般译为“畏兀儿”。1934年民国新疆省政府正式规定“维吾尔”为汉译民族名称。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历史上,维吾尔族曾使用过突厥卢尼文、依照粟特文字母创制的回鹘文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察合台文等。 现行的维吾尔文是在晚期察合台文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共32个字母,从右向左横写,称为老维文。

1960年以后,曾进行拉丁化的文字改革,创制了一套新维文。1982年起恢复使用老维文。

维吾尔族有丰富的文学遗产,流传至今的有《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乌古斯可汗传》和《真理的入门》等。 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辞典》和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均产生于维吾尔族历史上的喀喇汗王朝时期,在维吾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英雄史诗《乌古斯可汗传》在维吾尔族民间广为流传,它对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学和语言都具有重要价值。 新疆是古代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孕育过辉煌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古迹。

其中较著名的古城遗址有:高昌古城(公元前1世纪至13世纪末)、交河古城(公元前2世纪至13世纪末)和楼兰古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4世纪)等;吐鲁番的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是佛教故地的历史见证;喀什的阿巴克和加墓(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吐鲁番的伊敏和加墓等则是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 维吾尔族历史上曾经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祆教、景教和佛教等。

到了16世纪,伊斯兰教排除了其他宗教,在维吾尔地区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全民信仰的宗教。维吾尔族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的教法学派之一哈乃斐派,也有一部分人信仰神秘主义派别的依禅派,还有少数人信仰瓦哈比派。

朝拜麻扎是新疆依禅派活动的重要内容。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主要有“库尔班”节(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

过节时,维吾尔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相互登门拜访祝贺。在乡村,每年3月22日还过“诺肉孜”节,迎接新春的到来。

维吾尔族非常注重礼仪。路遇尊长、朋友,都要把右手放在胸前,上身前倾,并道“色俩目”,以示问候。

老年人吃饭或到他人家里做客,要双手摸面做祝福的宗教仪式“都瓦”。有时互相见面时也做“都瓦”。

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妇女常以耳环、手镯、项链为装饰品,有时还染指甲,以两眉相连形式画眉;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 也有人将发辫盘系成发结。

地毯、花帽、艾德来斯绸、民间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维吾尔族最盛名的传统工艺制品。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民族乐器有几十种之多,其中独他尔和热瓦甫是最常用的独奏、合奏乐器。达甫鼓是用手指敲击的一种羊皮鼓,用于舞蹈和音乐合奏的伴奏。

维吾尔族舞蹈的群众性很强,以轻巧、优美的舞姿和快速旋转、多变的艺术特点而著称。“赛乃姆”(集体舞)是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即兴表演,有时独舞,有时二人对舞,三五人或十几人同舞也很常见。

大型活动时,还会出现百人共舞的壮观场景。舞蹈者情绪热烈,观众拍手、呐喊助威。

在农村、乡镇,每逢节日、婚礼、欢送宾客等喜庆场合,都要唱歌跳舞。“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包含有器乐演奏、歌舞和说唱等内容。

在维吾尔族民间生活中,还有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的娱。

10.维吾尔族的衣食住行

我们维吾尔族也不吃,而且我们只吃经过严格程序的宰的动物。平时吃的东西上标有“清真”两字我们才能吃,举个例,你看大部分伊利蒙牛雪糕上有“清真”,这些我们就能吃,而其他的就不行。所以我们在外读大学的就很辛苦,尤其到南方,几乎能吃的东西很少。

我们最爱吃羊肉,过我们最大的节日“古尔邦”节时家家都要宰羊,记住是“宰”,不是“杀”,我们不吃血,认为有学的是活物,所也宰时羊血要留干。然后我们可爱的妈妈们会把这只羊做成各种各样的做法,来迎接亲戚朋友。有火炖羊肉,面肺子,米肠,烤肉,丸子……可以去新疆尝个够哦!我们家两个月吃三只羊刚好够。乌鲁木齐有全亚洲最大的羊肉交易市场,当天宰的一千多只羊当天全能卖完。挑羊都是爸爸们干的活,听说买羊要看屁股,屁股不一样,味道就不一样。

我们还喜欢吃抓饭,当然现在都用勺子,不用手抓了。还有拌面,面是一根一根用手拉出来的。我们的馄钝叫“曲曲儿”,比汉族人的小,但肉多。还有大盘鸡,很好吃的,尤其最后下的面最经典。还有薄皮包子,烤包子,南瓜包子,“藿香”的汉语叫法我并不知道,是一种蒸出来后是棕色的包子,只有去平常人家才能吃到,街上没有卖的哦。还有烤全羊,最最经典了,只有在新疆才能吃到哦。有次我从飞机带回一点给我们宿舍人,更加坚定了她们去新疆的

决心。

我们的糕点也很多,我们宿舍最爱这个了。巴哈里,千层糕,拿破仑,……N多,楼主你还是自己去新疆一趟吧!

维吾尔族课外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