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重要性有哪些
您好,首先国学是一国固有之学术,学习国学对整个中国人民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
中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说:
1. 应试层面
学习国学知识中的诗词曲赋可以锻炼中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阅读篇幅较长的曲赋可以加强对一些古文的理解,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优秀的诗词曲赋中的韵律美、逻辑美、艺术美等,最终学以致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2. 生活层面(精神层面)
学习国学知识中的名篇巨著,揣摩古人的智慧与心血,在作者的观点上学习并形成自己对 该事物的看法,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
2.国学知识
其实有一些是生僻的,有些是小节,不值得花大力气,有一些太难找,这其实只是查看记性好坏,有否看过,不算真正学国学,当然赏玩一下是可以的。
至于学国学,还是一点点看,比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不用看那些文学史,那要等你了解之后看的,可当复习。国学许多是文言,所以一定要增长文言知识。
我推荐一些书吧,《文心》,这是夏丏尊和叶圣陶用故事给青少年介绍一些文学知识的,经史子集适当看看,选代表性的。《古文观止》,我想不是因为选的都是好的,而是全面这本来就是给初选者看的,这类蒙学书也可看看,比如幼学琼林这类的,书店很多。
近代的也有许多可看。其实可以从耳熟能详的书籍看起,许多书都是从这些书延伸的。
学国学不一定要中国人的,西方的一些可供印证,比如修辞,有些是他们简洁;日本人不可小看,有些东西很好,可当看故事。最后一步步来,希望你不要成为万精油,可对感兴趣的钻深。
3.跪求国学小常识,最好是可以做考题用的
一、有先生之称者 卧龙先生→蜀汉、诸葛亮 靖节先生→东晋、陶潜 五柳先生→东晋、陶潜 羲皇上人→东晋、陶潜 昌黎先生→唐朝、韩愈 醉吟先生→唐朝、白居易 广成先生→唐末、杜光庭 逍遥先生→五代、郑遨 通玄先生→五代、张荐明 涑水先生→北宋、司马光 南丰先生→北宋、曾巩 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颐 明道先生→北宋、程颢 伊川先生→北宋、程颐 横渠先生→北宋、张载 紫阳先生→南宋、朱熹 考亭先生→南宋、朱熹 象山先生→南宋、陆九渊 诚斋先生→南宋、杨万里 潜溪先生→明朝、宋濂 正学先生→明朝、方孝孺 阳明先生→明朝、王守仁 震川先生→明朝、归有光 亭林先生→清朝、顾炎武 梨洲先生→清朝、黄宗羲 南雷先生→清朝、黄宗羲 船山先生→清朝、王夫之 谢山先生→清朝、全祖望 望溪先生→清朝、方苞 聊斋先生→清朝、蒲松龄 随园先生→清朝、袁枚 惜抱先生→清朝、姚鼐 中山先生→民国、孙文 二、有居士之称者 青莲居士→唐朝、李白 香山居士→唐朝、白居易 六一居士→北宋、欧阳修 东坡居士→北宋、苏轼 后山居士→北宋、陈师道 清真居士→北宋、周邦彦 稼轩居士→南宋、辛弃疾 易安居士→南宋、李清照 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 柳泉居士→清朝、蒲松龄 更生居士→清朝、洪亮吉三、人物并称者 孔孟→孔子、孟子 孟荀→孟轲、荀况 杨墨→杨朱、墨翟 老庄→老子、庄子 屈宋→屈原、宋玉 马班→司马迁、班固 枚马→枚乘、司马相如 曹王→曹植、王粲 徐庾→徐陵、庾信 李杜→李白、杜甫 王孟→王维、孟浩然 高岑→高适、岑参 元白→元稹、白居易 刘白→刘禹鍚、白居易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韩柳→韩愈、柳宗元 韩欧→韩愈、欧阳修 沈宋→沈佺期、宋之问 温李→温庭筠、李商隐 欧曾→欧阳修、曾巩 苏辛→苏轼、辛弃疾 苏陆→苏轼、陆游 苏黄→苏轼、黄庭坚 张柳→张先、柳永 程朱→二程、朱熹 陆王→陆九渊、王阳明 孙洪→孙星衍、洪亮吉 康梁→康有为、梁启超。
4.中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重要性有哪些
您好,首先国学是一国固有之学术,学习国学对整个中国人民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
中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说:应试层面学习国学知识中的诗词曲赋可以锻炼中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阅读篇幅较长的曲赋可以加强对一些古文的理解,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优秀的诗词曲赋中的韵律美、逻辑美、艺术美等,最终学以致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生活层面(精神层面) 学习国学知识中的名篇巨著,揣摩古人的智慧与心血,在作者的观点上学习并形成自己对 该事物的看法,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
5.国学小常识▏▏“足下”这一尊称是怎么来的
【出处】:按“足下”作为敬称的释义,最权威当如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所说——东汉·蔡邕《独断》卷上:“陛下者,陛阶也……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羣臣庶士相与言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词汇的出处无确凿资料查证,以资料来说,早至战国时期已有将“足下”明确用作敬称的用法。《韩非子·难三》:“今足下虽强,未若知氏 ;韩、魏虽弱,未至如其在晋阳之下也。”
至于其出处的渊源,有个故事很有趣: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出奔在外19年,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位后为晋文公。晋文公欲封赏有功之人,却忘了封赏当年跟随他逃亡并割股肉让他食用的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愿接受封赏,带老母隐居到绵山之中。晋文公知道后,派人去绵山寻找,他避而不见,于是晋文公用烧山的办法想迫使他出山,没想到介子推倔强如斯,抱着大树和母亲被烧死了。晋文公十分悲痛,于是令人砍下这棵大树制成木屐穿在脚下,每次看到木屐的时候都会说:“悲乎,足下!”。“足下”一词由此而来,最终“足下”一词逐渐演变成对表示对他人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