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小知识
读书小知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于是,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这一天也是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科委、广播影视部、新闻出版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个部委共同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这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
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这是实施全国“知识工程”的重大项目。几年来,在全国各地都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2004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进一步激发全民读书的热情,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准备于今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活动,让全国公众都知道“世界读书日”。
英 国
当地的庆祝活动可说是搞得最全面,他们更把阅读日提早到3月6日举行,单是学校、图书馆、书店所举办的庆祝活动便已超过1,000项,例如故事人物模仿大赛、午间故事时间、各类型的书展等。今年阅读日的官方网站更在网上举办作家讲座/交流会,以及播放与阅读有关的节目。 当地有关机构更向小朋友发出面值1镑的图书日代用券(World Book Day Book Token),让他们到图书日成员书店换购一本喜欢的书。主办单位特别为世界图书日出版6本新书;又设下好书名单,不单向小朋友推荐25本有趣读物,更提供一系列的活动建议,使教师可作为教学参考。
加泰隆尼亚
当地有一个传统,每到4月23日那段期间,当地便会举办许多大大小小的书展,街上也会有许多摊档,十分热闹。读者每购买一本书,都可获得一枝玫瑰花,所以在世界阅读日那天,你会看到很多人拿著玫瑰在街上走,就象是情人节一样,十分有趣。
韩 国
发行“世界阅读日”邮票,将推动阅读和版权的讯息宣扬开去。当地今年会特别为“世界阅读日”出版一本历奇故事书,向小孩讲解甚么是版权,希望藉此提高年青一代对版权的认识。除此之外,当局也发行“世界阅读日”邮票,将推动阅读和版权的讯息宣扬开去。出版社在4月23日当天寄出35,000册图书,免费送给当地学校。举办慈善拍卖,15幅来自当地艺术家的作品的收益将用作推动青少年阅读。此外,更有新书或旧书的捐赠活动。
日 本
东京政府颁布法令,指定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并以培养儿童在语言、想象和敏感度各方面的能力,以助他们更深刻地“体验人生”为长远目标。2005年,日本读卖新闻社对全国的读书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每天读书1个小时的占14%,读书半个小时的占19%,读20分钟的占10%,读10分钟的占9%,不读书的占27%。
法 国
2004年,24%的法国人读了12本书,55%以上的人读书1至12本。以人口计算,平均每人读书11本。
以色列
2005年,日本读卖新闻社对全国的读书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每天读书1个小时的占14%,读书半个小时的占19%,读20分钟的占10%,读10分钟的占9%,不读书的占27%。
2.读书小知识
读书小知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于是,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这一天也是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科委、广播影视部、新闻出版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个部委共同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这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
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这是实施全国“知识工程”的重大项目。几年来,在全国各地都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2004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进一步激发全民读书的热情,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准备于今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活动,让全国公众都知道“世界读书日”。
英 国
当地的庆祝活动可说是搞得最全面,他们更把阅读日提早到3月6日举行,单是学校、图书馆、书店所举办的庆祝活动便已超过1,000项,例如故事人物模仿大赛、午间故事时间、各类型的书展等。今年阅读日的官方网站更在网上举办作家讲座/交流会,以及播放与阅读有关的节目。 当地有关机构更向小朋友发出面值1镑的图书日代用券(World Book Day Book Token),让他们到图书日成员书店换购一本喜欢的书。主办单位特别为世界图书日出版6本新书;又设下好书名单,不单向小朋友推荐25本有趣读物,更提供一系列的活动建议,使教师可作为教学参考。
加泰隆尼亚
当地有一个传统,每到4月23日那段期间,当地便会举办许多大大小小的书展,街上也会有许多摊档,十分热闹。读者每购买一本书,都可获得一枝玫瑰花,所以在世界阅读日那天,你会看到很多人拿著玫瑰在街上走,就象是情人节一样,十分有趣。
韩 国
发行“世界阅读日”邮票,将推动阅读和版权的讯息宣扬开去。当地今年会特别为“世界阅读日”出版一本历奇故事书,向小孩讲解甚么是版权,希望藉此提高年青一代对版权的认识。除此之外,当局也发行“世界阅读日”邮票,将推动阅读和版权的讯息宣扬开去。出版社在4月23日当天寄出35,000册图书,免费送给当地学校。举办慈善拍卖,15幅来自当地艺术家的作品的收益将用作推动青少年阅读。此外,更有新书或旧书的捐赠活动。
日 本
东京政府颁布法令,指定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并以培养儿童在语言、想象和敏感度各方面的能力,以助他们更深刻地“体验人生”为长远目标。2005年,日本读卖新闻社对全国的读书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每天读书1个小时的占14%,读书半个小时的占19%,读20分钟的占10%,读10分钟的占9%,不读书的占27%。
法 国
2004年,24%的法国人读了12本书,55%以上的人读书1至12本。以人口计算,平均每人读书11本。
以色列
2005年,日本读卖新闻社对全国的读书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每天读书1个小时的占14%,读书半个小时的占19%,读20分钟的占10%,读10分钟的占9%,不读书的占27%。
3.读书节手抄报的内容
一。
写读书的好处 读书的好处有很多.我给你介绍以下几点: 1.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3.可以使我们变的有修养. 4.可以使我们找到好工作. 5.可以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
二。读书的名人故事: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
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
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
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
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自己在搭配一下吧!! 本人才疏学浅,名字谈不上好听!! 名言——“金玉良言” 故事——“书之爱”(然后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醉书,猜书,抄书……) 也可以自己插入几幅图,不用太难,做个装饰就可以了! 也可以借书抒情啊 我还找了一些资料,也许有用 如何读书 怎样读书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开卷有益”是我们从小接受的谆谆教诲,加上高考独木桥摆在面前,所以只能每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怎样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呢? (1)看目录速读全书,掌握风格 (2)回想自己所了解的,比作者多及少的地方(绝大多数是少) (3)即然少,自己想从这书里看到什么问题,什么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对自己最有帮助 (4)目标确定后,规定时间 (5)重点放在目录,大标题,和每章节的开头结尾处,这样速度快而且能抓住重点。
(6)记下一些好的句子或重点段落。 (7)读书过程中,随时保持“批判性思维”。
让自己的思路活跃起来,把每一个能联想起来的点画在导图上,同时写作者优缺点,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参考哪些等 (8)最后复习一遍,选择重点段落完善导图。 (9)自己整理笔记,总结收获。
三好词好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 浩淼无际的大海,水是那样的清澄。在大海最深的地方,居住着海王和许许多多的海类家族。
——《海的女儿》 这匹忠实的老马要被杀害了。 ——《牧鹅女》 那个掌握生杀大权的人,就这样宣告了哈里斯的命运。
——《汤姆叔叔的小屋》 读书格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好书推荐: 书名:《米老鼠》 作者:华特·迪斯尼 出版社:童趣出版社 推荐理由:图画很有趣 精彩片段:娃呀,快住手!这不公平!们还一个都没吃呢。 书名:《小口袋文学》 作者:让-皮埃尔·玛丽等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推荐理由:情节引人入胜,共20本,读起来很过瘾呢 精彩片段:嗯,龟龙,这个名字不错! 书名:《淘气包埃米尔》 作者:林格伦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推荐理由:特好玩 精彩片段:俄要俄的猫子 书名:《小学生科学认知》 作者:佐藤正彦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推荐理由:趣问妙答 精彩片段:针叶是朝哪个方向长的?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
4.有关读书节的资料
读书节是为响应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文教办的号召,配合94-97“读书工程”大型读书活动,针对大专院校学生重视实际操作,忽视文化知识底蕴积淀这一不良风气,为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道德,提高学生素质,增长知识,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团委、宣传部、德育办公室、校学生会于1995年联合创办的大型系列活动。
自1995年9月创办以来,读书节已历十年,举办四届(第一届的主题:我爱读书;第二届的主题:春天•书香•读书人;第三届的主题:腹有书香气自华;第四届的主题: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在今天各种现代化的手段使得知识的传播不仅仅局限于读书,各种大众传媒和知识的运输渠道无疑使我们个人的知识构架更加立体化、实用化、科学化。
莘莘学子步入大学的殿堂,在这瑰丽神圣的宫殿之中,我们不能满意地看到理想中的水晶塔。如何正确地引导,如何能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之中营造出一个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读书节为我们提供了契机,开辟了向大学文化淡漠挑战的道路。
读书节旨在引导广大同学多读书,读好书,形成读书热潮,促进校风、学风,以及文明校园的建设,弘扬民族文化,逐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随着内容的不断丰富,形式的不断创新,读书节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品牌。
“读书节”活动期间主要开办有专题讲座,曾邀请到中国社科院信息中心主任李惠国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著名作家海岩、著名编剧何冀平、著名教授陈山、苏牧、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艺术人生》剧组全体成员、白岩松、台湾东森电视台《晚间新闻》制片人、主播卢秀芳、香港著名电影人黄百鸣、内地著名音乐制作人张亚东、电影人张杨、蒋雯丽、顾长卫、音乐人高晓松等著名人士来我校交流。读书节已经成为中国传媒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活动品牌。
5.读书节小报的内容
读书小报
东海小学 四1班 谢正龙
《三国演义》是一个约400个人物的历史长篇小说,生动的展现了魏国、蜀国、吴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军事、政治斗争。描绘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还有曹操、周瑜、刘备等人。
其中,我最喜欢看《周瑜火烧赤壁》,这个故事写了诸葛亮、周瑜、刘备等人使用连环计打败曹操,曹操如丧家之犬兵败而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演义》不愧是四大名著。
6.关于读书日,有学问的来啊、高人指点
1:不吃饭则饥饿,不读书则愚昧。
读书会带来心灵充实的快乐俗语笔勤能使手快,多练能使手巧。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怕读书难,就怕心不专。 不向前不知路远,不学习不明真理。
藏书再多,倘若不读算是一种癖好;读书再多,倘若不用只能成为空谈。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常学脑子灵。
吃饭要细嚼慢咽,学习要深钻细研。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不尽的书,走不完的路。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读书不离口,写字不离手。 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读书不知意,等于嚼树皮。 读书全凭自用功。
读书需用心,一字值千金。 功夫靠磨炼,知识凭积累。
好书不厌百回读。 好书是你最忠实的朋友。
家有万金,不如藏书万卷。 看得多,知识增强;写得多,妙笔生花。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反复改。
日日走,能行千里;时时学,能破万卷。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生命有涯,学习无边。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了望世界的窗口。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读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获。 天无尽头,学无终了。
文章不妨千回磨。 写作不怕根基浅,勤学苦练能过关。
心记不如笔记。 学而时习之。
学问学问,不耻下问。 一窍通,百窍通。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知识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学习。
知识是智慧的源泉,书籍是知识的宝库。 只要用心读,何患读不熟。
钟不敲不响,人不学不灵。 嘴勤不如手勤。
7.读书节的资料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
设立背景
[1] 197
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 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另据图书馆杂志,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和中国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辞世日。
设立目的
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但在我国这个日子还没有广为人知,近两年开始有出版社和书店搞一些公益活动。
8.读书日的故事
世界读书日,是4月23日
1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2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爱因斯坦的读书故事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