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小故事(50字以内)
1、复印机的故事
起初,爱迪生发明的石蜡纸,只是普遍运用于食品,糖果的包装材料上,后来他尝试在蜡纸上刻出文字轮廓,形成一张石蜡刻字纸版,在纸版下垫上白纸,再用墨水的滚轮从刻字的石蜡纸上滚一滚,奇妙的事发生了,白纸上出现清楚的字迹。之后又经过多次的改良试验,1976年,爱迪生开始生产他发明的复印机。一下子,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团体都采用这种蜡纸油印机。由于爱迪生复印机大受欢迎,风行全球,使得爱迪生深切体验到,应该发明人们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东西。
2、留声机诞生
1877年12月的一个夜里,梦罗园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微微颤抖著,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他们听到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录音:玛琍有只小绵羊,毛色白皙像雪样,不论玛琍到哪里,小羊总在她身旁……这项伟大的发明,不用小罐子老师多做介绍,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应用面有多广。法国政府,还因此授与爱迪生爵士的头衔呢!后来,爱迪生又多次改良留声机,直到将滚筒式改成胶木唱盘式为止,这中间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历经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喔!
3、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4、巴斯德
巴斯德(Pasteur,Louis)于1822年12月27日生于法国汝拉省的多尔,他的父亲是拿破仑军队的一名退伍军人,是个以制革为业的硝皮匠.1847年,巴斯德毕业于巴黎师范学院,毕业后,他从事化学研究,研究酒石酸盐的晶体,发现这些晶体并不完全相同,它们有隐蔽的不对称性,一些结晶是另一些结晶的镜像,正如左手和右手那样的关系.他在晶体研究方面的成就,对立体化学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后来,人们发现,巴斯德在采取制备结晶的方法时是很幸运的,要得到分离的两种结晶,必须用一种特殊的方法,而巴斯德完全出于偶然,而采用了这种特殊方法,在他之后也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制出大的不对称结晶来.这正如巴斯德所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5、蒸汽机的故事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
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 6 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
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这就是后来人们传说中的“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小瓦特是这样设想过,只不过真正试制蒸汽机,却是后来的事情。
2.科学小故事2个
从前有一个人叫鲁班,他是一位发明家。
一次,为了给国王建造宫殿,他带领他的徒弟们去砍伐大树。几天过去了,徒弟们都累得腰酸胳膊疼,可砍倒的树却没有几棵。
鲁班很着急,他走在陡峭的山路上,快要摔倒的时候,他抓住了一堆茅草,他一看,他的手被茅草划破了。他仔细测量了茅草,他发现这堆茅草的叶子上有很多又细又小的尖齿。
他找来铁匠,按照茅草叶子的样子,做了一根长长的细条。拿着细条去砍伐大树,果然又快又省力。
鲁班说:“就叫它锯吧。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1940年,美国普林斯顿。
一天早晨,在一条林荫道上,一个小姑娘突然看见一个奇怪的人,他个子不高,一件粗大衣像一条毯子似的裹在身上,拖着一双拖鞋,满头白发凌乱地飘落着,一双深凹的眼睛,稍稍低垂着,好像在凝思,他发现了小姑娘,微微一笑,便从小姑娘身边闪过,又思索着向前走去,小姑娘惊奇地望着他,奇怪这个童话中的人物怎么从书中跑了出来。吃晚饭时,小姑娘把自己的见闻告诉了家里人,父亲听后,放下手中的刀叉,沉默了一会儿说:“孩子,你今天看到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这个人,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他揭示了四维时空与物质的统一关系,对于今天探索宇宙结构有重大的意义,他在自然领域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开拓了科学革命的新时代,被称为现代物理之父。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并非一生下来就是天才,相反,他小的时候,智力发育比一般孩子发育都慢,只是由于无限的勤奋和对物理学的执着热爱,才把他造就成一位科学天才。 爱因斯坦于1879年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家里,父母都希望他将来有所作为,但是渐渐地他们发现孩子智力发育很慢,不象一般孩子那么机灵聪敏,到了三岁才开口说话,父母着急了,他们请来了医生,医生说,孩子没有病,只是不善于说话而已。
到了四五岁,爱因斯坦经常一个人对某一物体发呆,而且总是远离嘻笑玩耍的孩子,象生怕别人打扰一样,因此,他显得很孤僻。 五岁时,父亲拿一只小罗盘给他玩,爱因斯坦捧着罗盘,见里面的指针转来转去,最后始终指向北方,他奇怪了,他把罗盘捧在胸前,把指针转一圈,又转一圈,不管怎么转,那根针总是指着北方。
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手里捧着罗盘,默默地想:针四周什么都没有,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把针吸住了呢?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想,直到母亲喊他吃饭,他还站在那里思索。 秋天,爱因斯坦一家去郊游,当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时,他却不见了,母亲到处找他,焦急地喊他,他却一个人在林间轻轻地穿行,一会儿摘下一片树叶,细心观察树叶的脉纹,一会儿观看阳光从树叶间透出的光斑,到了湖边,他就蹲下身来,一动也不动地望着湖面上起伏的微波。
当母亲好不容易找到他时,他正坐在地上,凝望着一队队忙忙碌碌来回穿梭的蚂蚁。“阿尔伯特”妈妈一把拉起小爱因斯坦的手,发现他呆的地方离她叫喊的地方很近,“你干吗不答应妈妈,让妈妈来回的跑。”
“没有,妈妈我没听见。”小爱因斯坦说,妈妈只好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为了给这位孤僻的孩子的生活带来一点乐趣,从六岁开始,妈妈开始教他拉小提琴,他对这个乐器发出的声音如对大自然斑澜的色彩一样,十分敏感,他学得专心致志。从此小担琴成了他漫长生命旅程上不可缺少的伙伴。
每当工作疲倦时,他便拉起小提琴,使内心保持和谐与平静。 读小学时,由于他性格孤僻,同学们都歧视他,老师也不喜欢他,老师向他提问题时,他好像听不见一样,总是默默地去思考自己的问题。
于是老师便喊到:“爱因斯坦,站起来,站到大厅里去,等到中午放学回家!”小爱因斯坦便默默地走到大厅,站上两个钟头,老师还说“这孩子真笨,什么功课都不好!” 实际上,小爱因斯坦不习惯学校那套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他有自己独特的独立思考的特点,在这种死板的学校环境中感受不到追求知识的快乐。爱因斯坦不喜欢它,他总希望早点放学,好躲回家去,在家里,他就可以在理想和希望里遨游。
对教育规范的不适应,使爱因斯坦曾经连续多次考试不及格。 爱因斯坦有个叔叔,名叫雅各布,雅各布叔叔很善于饶有趣味地讲解方程式,他给爱因斯坦讲解知识生动有趣,爱因斯坦很喜欢。
这天,雅各布叔叔给爱因斯坦讲代数课,雅各布叔叔说:“代数嘛,就象打猎一样,那头藏在树林里的野兽,你把它叫做x,然后一步一步逼近它,直到把它逮住!”通过雅各布叔叔生动形象地讲述,代数的真谛便深深印在爱因斯坦的脑海中。 几何也是雅各布叔叔给他启蒙的。
雅各布叔叔在纸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标上A、B、C,慢慢地一笔一划地写上公式,然后对爱因斯坦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两千多年前的人就会证明了。孩子,你也来证证看。”
12岁的爱因斯坦,根本不懂什么叫几何,但是他被这个定理迷住了。他双手支着脑袋,皱起眉头,一连三个星期,总是坐在自己的小书桌前苦苦思索。
最后,居然给证明出来了。爱因斯坦第一次体验到认识真理的快乐,他的创造才能萌发了。
不久,雅各布叔叔送给他一本几何教科书。他捧。
3.请问你们知道哪些生活小知识,或者是科技小故事
穿红装有利健 * * 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 要增加2%,而皮肤癌的发生率则增加4%左右。
在阳光 下穿红色的衣裙能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这是因 为紫外线是位于太阳七色光普中最远离红色光普的波 长最短的射线,它易被波长最长的红色可见光接纳吸 收住,因此穿红色衣服可以吸收、过滤掉更多的太阳 紫外线,从而可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 怎样识别优质牛裤 * * * * 1、正宗牛仔裤采用靛蓝染料,面料无色化或条 化。
石磨后有鲜艳明亮感,略有红光,袋布无 显著沾色。 2、经石磨后,织物手感柔软,布面丰满有绒感。
缝 纫褶边处被磨白,平面处无磨花痕迹,色泽均匀 一致。 3、缝制使双缝,腰部采用链条式缝制,并使用纯涤 纶的215/3股线,缝制坚牢,不易脱缝。
4、金属钩、纽、牌处于缺口,涂层无磨损,反面垫 衬布块,以防崩裂损坏。 儿童空腹勿吃糖 * * * * 家长们往往爱给孩子们买糖果、巧克力或果汁饮料等甜东西吃。
其实,给小孩们多吃糖 类食品对身体害多益少,尤其在空腹时更会影响他们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 据英国著名生理学家哈丁博士的专题研究表明,空腹时吃糖类食品会妨害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
因为,糖会与蛋白质结合,改变了蛋白质原来的分子结构,成为蛋白质的聚糖物质,使其原有的营养价值大力减低。 已知,蛋白质乃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础物质,也是人体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减少或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当然也就严重地影响儿童们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所以,医学和生理学家们一致认为,大人应尽量避免给儿童空腹吃糖果类东西。
蛋壳是个宝,可食又可药 * * * * 把蛋壳洗净用微火烙酥后研成粉末,掺入米中可 烧成有特色的钙质饭。把鸡蛋壳内膜焙黄,研成末,涂 抹患处,可制口疮、口疳、乳蛾、喉痛等。
把蛋壳捣 碎,用布袋装好,放入热水中,浸泡5分钟左右,用这 样的水洗衣服格外干净. 葡萄酒不无酒精均有益健康 * * * * 专家研究表明:去掉酒精的红葡萄酒,其健康成分 犹在。这项研究 测出了无酒精葡萄酒中所含的对人有益成分——血液中的焦儿茶酸。
这种成分可以降低癌症和心脏病的危险性。 试验志愿者有的领了两杯正规的红葡萄酒,有的领了两杯去掉了酒 精的红葡萄酒。
研究人员发现,在葡萄酒和无酒精葡萄酒之间,二者的焦儿茶酸没有明显的不同。焦儿茶酸,也称黄烷类,有预防冠状心脏病和某些癌症的功效,也 可以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得到。
黄烷类也有改善免疫系统的作用。低剂量饮葡萄酒对心脏病有好处的信息已广为人知,现在证实了无酒精葡萄 酒有与葡萄酒一样对心脏的益处,却又没有酒精过度的麻烦,实在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妙用花椒 * * * * 1、粮食防虫:存放的粮食被蛀了,用布包上几十粒 花椒放入,虫就会自己跑走或死去。 2、油脂防“哈味”:在油脂中放入适量的花椒末, 就可防止油脂变哈味。
3、菜橱防蚁: 在菜橱内放置数十粒鲜花椒,蚂蚁就 不敢进去。 4、食品防蝇 :在食品旁边和肉上放一些花椒,苍蝇 就不会爬。
5、沸油防溢 :油炸食物时,如果油热到沸点,会从 锅里溢出,但如放入几粒花椒 后,沸 油就会立即消落。 6、防牙痛 :如果是冷热食物引起的牙痛,用一粒花 椒放在患痛的牙上,痛感就会慢慢消 失。
止血妙方 * * * * * * * * * * * * * * * * 当遇到各种外出血时,可取人头发一小 撮,烧成灰,研碎后撒敷伤口上,便可将出 血口止住。 服姜茶可减轻晕车症 * * * * * * * * * * * * * * 生姜可治晕车(船)、恶心。
专家建议乘车(船)之 前喝一杯姜茶。 姜茶的做法是:取指头大小一块鲜姜,去皮、切丁, 加点蔗糖放入杯中,倒入滚水,泡15分钟后饮用。
4.求几个科学小故事
德国科学家凯库勒,对苯的原子成分是如何结合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1864年冬的某一天,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了个瞌睡,原子和分子们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猛然惊醒之后,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个环,苯的原子排列是首尾相接循环排列的,就是现在充满了我们的有机化学教科书的那个六角形的圈圈。
1921年,奥地利格拉茨大学药物学教授洛伊在复活节的前一天夜里醒来,脑海里漂浮着一个极好的想法,他马上拿过纸笔简单地记录下来。翌晨醒来他知道昨夜里产生了灵感,但令他惊愕不已的是:怎么也看不清自己所做的笔记。
他在实验室里整整坐了一天,面对熟悉的仪器,总是回想不起那个设想。到晚上睡觉时,仍然一无所得。
但是到了夜间,他又一次从梦中醒来,还是同样的顿悟,他高兴极了,做了细致的记录后,才回去睡觉。次日,他走进实验室,杀掉了两只青蛙,证明了神经搏动的化学媒作用。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就这样被发现了.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为探求化学元素之间的规律,研究和思考了很长的时间,却未取得突破。他把一切都想好,就是排不出周期表来。
为此他连续三天三夜坐在办公桌旁苦苦思索,试图将自己的成果制成周期表,可是没有成功。大概是人劳累的缘故,他便倒在办公桌旁呼呼大睡。
想不到睡梦中各种元素都按它们应占的位置排好了。一觉醒来,门捷列夫立即将梦中得到的周期表写在一张小纸上,后来发现这个周期表只有一处需要改正。
他风趣地说:“让我们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做梦吧。” 爱因斯坦几乎每天都睡午觉。
当他想不通问题时,就会盖被大睡,让梦中的“高人”为他引路,寻找答案。他在1905年发表狭义“相对论”前,曾经花了多年时间进行思考和研究,其中有几个关键的要点想不通。
一天,他躺在床上,带着绝望的心情睡着了。突然间他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道闪光,他猛然惊醒,马上执笔将由这道闪光引发出来的思绪加以引申。
几个星期后,改变人类的伟大思维终于诞生了。 --以上可在《“梦想”可以成真》里找到~。
5.科学小故事2个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在偶然的机会想到发明避雷针的: 富兰克林最著名的发现是统一了天电和地电,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
在用莱顿瓶进行放电实验的过程中,富兰克林面对着电火花的闪光和劈啪声,总是禁不住与天空的雷电联想 起来,他意识到莱顿瓶的电火花可能就是一种小型的雷电。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必须将天空中的雷电引到地面上来。
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富兰克林用绸子做了一个大风筝, 风筝顶上安上一根尖细的铁丝,又用丝线将铁丝联起来通向地面,丝线的末端拴一把铜钥匙,钥匙又插进一个莱顿瓶中。富兰克林将风筝放上天空,一阵雷电打下来,只见丝线上的毛 毛头全都竖立起来,用手靠近铜钥匙,即发出电火花。
天电终于被捉下来了。富兰克林发现,储存了天电的莱顿瓶可以产生一切地电所能产生的现象,这就证明了天电与地电是一样的 。
在1747年,富兰克林就从莱顿瓶实验中发现了尖端更易放电的现象,等他发现了天电与地电的统一性后,就马上想到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将天空威力巨大的雷电引入地面,以避免 建筑物遭雷击。1760年,富兰克林在费城一座大楼上树起了一根避雷针,效果十分显著。
牛顿被苹果砸死了,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生在西伯利亚。
他从小热爱劳动,喜爱大自然,学习勤奋。 1860年门捷列夫在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考虑写作计划时,深为无机化学的缺乏系统性所困扰。
于是,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把前人在实践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起。人类关于元素问题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活动,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例如,已知卤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是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的金属例铜、银、金都能长久保持在空气中而不被腐蚀,正因为如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
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
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
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发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 因此,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轻松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的,门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大约20年的功夫,才终于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
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此外,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不怕嘲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己的观点,终于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门捷列夫根据这个道理,不但纠正了一些有错误的原子量,还先后预言了15种以上的未知元素的存在。
结果,有三个元素在门捷列夫还在世的时候就被发现了。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兰,发现了第一个待填补的元素,命名为镓。
这个元素的一切性质都和门捷列夫预言的一样,只是比重不一致。门捷列夫为此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科学院,指出镓的比重应该是5.9左右,而不是4.7。
当时镓还在布瓦博德兰手里,门捷列夫还没有见到过。这件事使布瓦博德兰大为惊讶,于是他设法提纯,重新测量镓的比重,结果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比重确实是5.94。
这一结果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它也说明很多科学理论被称为真理,不是在科学家创立这些理论的时候,而是在这一理论不断被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当年门捷列夫通过元素周期表预言新元素时,有的科学家说他狂妄地臆造一些不存在的元素。
而通过实践,门捷列夫的理论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 后来,人们根据周期律理论,把已经发现的100多种元素排列、分类,列出了今天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张贴于实验室墙壁上,编排于辞书后面。
它更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在学化学的时候,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课。 现在,我们知道,在人类生活的浩瀚的宇宙里,一切物质都是由这100多种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本身在内。
可是,化学元素是什么呢?化学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人们常说,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砖石”,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可以的。
然而,化学元素周期律说明,化学元素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和互相毫无关联的。这些事实意味着,元素原子还肯定会有自己的内在规律。
这里已经蕴育着物质结构理论的变革。 终于,到了19世纪末,实践有了新的发展,放射性元素和电子被发现了,这本来是揭开原子内幕的极好机会。
可是门捷列夫在实践面前却产生了困惑。一方面他害怕这些发现“会使事情复杂化”,动摇“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感到这“将是十分有趣的事……周期性规律的原因也许会被揭示”。
但门捷列夫本人就在将要揭开周期律本质的前夜,1907年带着这种矛盾的思想逝世了。 门捷列。
6.科学小故事
高跟鞋 15世纪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外出风流。
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将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她困在家里。
岂料,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来了。
雨 衣 1747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弗雷诺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 他利用从橡胶木上获得的胶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这种胶乳溶液中进行浸涂处理后,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苏格兰橡胶厂的麦金托什因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满衣裤,怎么也擦不掉,只好穿着这射脏衣服回家。
室外阴雨绵绵,麦金托什回到家却惊喜地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他索性将橡胶汁涂满全身衣服。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胶布雨衣。
剃须刀 1828年谢菲尔德制成一边有保护的刀片,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国一位推销员吉列偶遇发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赚大钱,想发明一种从从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东西。
一天,吉列刮胡子,发现剃刀的刀片正适合这种构想。他设计出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厂家。
到1901年,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并申请了专利。 早在1900年,电动剃须刀已在美国获得专利,但第一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刀是由美国退役陆军上校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的。
镜 子 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14世纪初,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
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时在内部涂上一层汞剂而成。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
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 拉 链 拉链是1891年由美国芝加哥机械师贾德森最先发明的。
贾德森为了解除每天系鞋带的麻烦,就发明一种可以代替鞋带的拉链。这种拉链是由一排钩子和一排扣眼构成,用一个铁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便可使钩子与扣眼一个依次扣紧。
贾德森把样品送到1893年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出,得到好评,并因此取得了专利。 如今,拉链的品种不断增多,其应用不只限于日用品,而且已进入科研、医疗、军事等领域,被某些人誉为20世纪科技界的10大文明之一。
冰 箱 第一台人工制冷压缩杨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发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亚《基朗广告报》的老板,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铅字时,他发现乙醚涂在金属上有强烈的冷却作用。 乙醚是一种沸点低的液体,它很容易发生蒸发吸热现象。
哈里森经过研究研制出了使用乙醚和压力泵的冷冻机,并把它应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的一家酿酒厂,供酿酒时制冷降温用。 第一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于1923年发明的。
后来一家美国公司买去了他们的专利,于1925年生产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发明大王”爱迪生 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
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个月书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说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呀?”妈妈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蹲在鸡窝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鸡蛋孵小鸡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洗衣服。
还有一次,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他找来一种药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结果,小伙伴差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
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
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他决定自己把孩子教。
7.科技小常识
1.为甚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 为甚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
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
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3. 为甚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
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 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
而每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 4. 为甚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 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
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5. 为甚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 我们的头发中有一种叫「黑色素」的物质,黑色素愈多头发的颜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白。
人类到了老年时,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色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白啊! 6. 为甚么萤火虫会发光? 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
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7. 为甚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
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内里的液体和气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音。 下次不要再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动作呢。
8. 为甚么驼鸟不会飞? 身型庞大的驼鸟类的一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们的羽毛都太柔软,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适合飞行。另外,驼鸟的肌肉不发达,胸骨又平平的,对飞行都没有帮助。
驼鸟生活在非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身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9. 为甚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
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变坏。
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 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
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啊! 10. 为甚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一口的空气呢! 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他们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音。 11. 为甚么蜥蜴的尾巴断落后仍然不断弹跳着? 为了保护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护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
基于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经活着,它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别以为他们的生命会这样完结,其实只需多个月,尾巴又会重新长出来,继续生活。
12. 为甚么松鼠的尾巴特别大? 别看轻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同时,它的尾巴正发挥很大的功用。它能够令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得到平衡,避免掉下来受伤。
此外,这条大大的尾巴更能于冬天发挥保护的功用,紧紧围着松鼠的身躯,既方便,又实用。 13. 为甚么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节? 一般人有五只手指,而手指的长度各有不同。
但是,有没有人察觉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节,而唯独大拇指只有两节呢? 原来,它的节数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节的话,大拇指会显得没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节,它便不能自如地与其它四指配合抓紧东西! 14. 为甚么自己搔自己时不感到痕痒? 当别人搔自己时,我们会倍感痕痒,而且不断大笑;可是,当自己搔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单不会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痒。
基于我们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备,大脑会发出一种 「不会有危险」的讯息,神经亦随之放松,所以便不会大笑起来和感到痕痒了! 15. 为甚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 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无色。
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
8.有关科学发现的故事
1/弗莱明是英国科学家,青霉素的发现者。 弗莱明当军医的时候,看到很多战士因为伤口感染细菌而痛苦地死去,决心找到一种药物,来治疗因细菌引起的疾病。
在实验中,他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种神奇的药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是他和几位科学家共同努力而获得的成功。
弗莱明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他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
2,1895年11月8日,星期五,这天下午,伦琴像平时一样,正在实验室里专心做实验。他先将一支克鲁克斯放电管用黑纸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把房间弄黑,接通感应圈,使高压放电通过放电客,黑纸并没有漏光,一切正常。他截断电流,准备做每天做的实验,可是一转眼,眼前似乎闪过一丝绿色荧光,再一眨眼,却又是一团漆黑了。刚才放电管是用黑纸包着的,荧光屏也没有竖起,怎么会现荧光呢?他想一定是自己整天在暗室里观察这种神秘的荧火,形成习惯,产生了错觉,于是又重复做放电实验。但神秘的荧光又出现了,随着感应圈的起伏放电,忽如夜空深处飘来一小团淡绿色的云朵,在躲躲闪闪的运动。伦琴大为震惊,他一把抓过桌上的火柴,“嚓”的一声划亮。 原来离工作台近一米远的地方立着一个亚铂氰化钡小屏,荧光是从这里发出的。但是阴极射线绝不能穿过数厘米以上的空气,怎么能使这面在将近一米外的荧光屏闪光呢?莫非是一种未发现的新射线吗?这样一想,他浑身一阵激动,今年自己整整50岁了,在这间黑屋子里无冬无夏、无明无夜地工作,苦苦探寻自然的奥秘,可是总窥不见一丝亮光,难道这一点荧光正是命运之神降临的标志吗?他兴奋地托起荧光屏,一前一后地挪动位置,可是那一丝绿光总不会逝去。看来这种新射线的穿透能力极强,与距离没有多大关系。那么除了空气外它能不能穿透其他物质呢?伦琴抽出一张扑克牌,挡住射线,荧光屏上照样出现亮光。他又换了一本书,荧光屏虽不像刚才那样亮,但照样发光。他又换了一张薄铝片,效果和一本厚书一样。他再换一张薄铅片,却没有了亮光,——铅竟能截断射线。伦琴兴奋极了,这样不停地更换着遮挡物,他几乎试完了手边能摸到的所有东西,这时工友进来催他吃饭,他随口答应着,却并未动身,手中的实验虽然停了,可是他还在痴痴呆呆地望着那个荧光屏。现在可以肯定这是一种新射线了,可是它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暂时又该叫它什么名字呢?真是个未知数,好吧,暂就先叫它“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