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些有趣的历史小知识吧
1、历史上唯一向世界宣战的是中国的慈禧太后;
2、中英鸦片战争中,清兵和英兵的伤亡比例是600:1;
3、北京人吃过民族英雄袁崇焕的肉;
4、明末张献忠屠杀四川人达千万,清朝不得不移湖南、湖北填充四川;
5、明末代皇帝崇祯要皇室大臣捐一百万两银子打李自成,大家都哭穷,李自成进京后向他们追银子,严刑拷打后竟然捐出来七千万两;
6、和珅在位10多年,家产有2亿,相当于甲午战争后中国给日本的赔款;
7、三国后的南北朝时代有个皇帝的书僮,从现在的南京出发,一路打下长安、洛阳70座城市,击败当时北魏的50多万大军,他叫陈庆之;
8、秦始皇并没有真正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中山国;
9、李自成之所以反叛是因为政府让他失业(他原来是驿卒,类似邮递员);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隋末文佳皇帝陈硕贞而非武则天;
11、逼死西楚霸王的韩信死时被关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蒙上布,然后一群女人用竹枪捅死了他;
12、民主斗士秋瑾被处决前唯一的要求是不脱衣服;
13、安禄山在杨贵妃面前最常见的扮相就是襁褓里的婴儿;
14、李自成曾被明总督陈奇渝困在车厢峡谷,但后者竟然接受他们的投降请求,结果李自成一被放出峡谷马上就又反叛了;
15、秦灭亡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对峙于广武时,项羽用箭射刘邦,一箭正中胸口,刘忍痛拔箭,反唇讥笑项羽只射中他脚后跟,结果项羽羞而退兵,继鸿门宴后再次错过除掉刘邦的难得时机;
16、金熙宗完颜亮曾引兵50万攻打南宋,宋军望风而逃,然而金兵却在采石矶被一个书生虞允文打败,金国陷入内乱,完颜亮被杀,南宋至少多维系了100年;
17、大风改变历史:元军10在日本九州登陆后与日军激战于海滩,大风过后元海军覆灭;
18、当吴三桂与李自成大战于山海关外时,大风过后清军突然出现在吴一方,李大败;
19、秦朝人口有2000万,西汉武帝时升到5000万,东汉末年,由于军阀混战和瘟疫流行,全国人口竟然减少了3/4,中国大地只剩1100万人口;
20、北宋清明上河图有人物1600多人,比四大名著中任何一部出现的人物都多(三国也才1200人);
2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首先抢劫圆明圆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中国人;
22、雍正实行的“摊丁入亩”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全国人口在10年内净增一倍,人口从康熙末年的七千万增加到乾隆初年的一亿五千万;
23、道光皇帝首创“四菜一汤”,他为人十分节俭,勤政爱民,但就是由于签了一份《中英南京条约》被历史学家唾弃。
2.那些有趣的历史小常识,你知道吗
土匪帮派里分“里四梁”“外四梁”,也就是通常说的“四梁八柱”。“里四梁”是炮头(带头往前冲的神枪手)、粮台(管放粮管吃喝的后勤保障)、水香(负责站岗放哨的)、翻跺(相当于军师)。“外四梁”指的是秧子房(负责看管绑架来的人质)、花舌子(负责联络沟通以及给被绑架的人质家属送信)、插千(打探情报)、字匠(也叫先生,专门写绑架信的)。
土匪黑话里有些挺有意思,我随便说几个。比如管饺子叫飘洋子,饼叫翻张子,大米饭叫抻腰子(想不通是为什么),鸡蛋叫滚子,月饼叫齿轮子(这个挺形象),戒指叫韭菜叶(更想不通),抓俘虏叫捡蘑菇,死了要说睡觉,睡觉要说脱条。蛇叫钱串子,蜈蚣叫草鞋,猫是兰花马,蛤蟆是大花鞋。
3.几个有趣的世界历史战争小故事
意大利人的那些**** 在二战时,意大利是与德、日三国组成的法西斯同盟,号称“轴心国”,德国对意大利的参战是抱著一种矛盾的心态的,这种心态反映的就是德国军事爱好者给予意大利的评语的一个笑话——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的话,就相当于我军增加10个师的力量;如果意大利与法西斯作对的话,就相当于我军增加20个师的力量;但意大利要加入轴心国,我军就必须耗费50个师的力量去保护他!!看完下面关于意大利的介绍,你就会明白了…… 关于“吃货”1.有什么办法能在战场上也吃到美味的食物吗?在这一信念之下,当其他国家都在忙着开发新型武器时,意大利因为想要吃好吃的军食而发明了冷冻干燥的保存食物法…让联合国大为震惊。
2.在离补给站10公里的战场上因为肚子饿,全军煮意大利面吃,然后全军被敌人轻松俘虏…3.午餐时间战斗会停止,PASTA吃完了就会失落地躲到战线后方…(PASTA为意大利面)4.意大利的军服是绅士装,并且从全世界购入了3000万吨红茶。意大利某著名红酒的包装上有“喝醉了便不会畏惧战斗了”这样的宣传语。
在被敌军缴获的物资中,红酒比弹药的数量还多。5.意大利抓到的俘虏每天都能吃豪华套餐……一个英军飞行员被意大利抓获,投入了俘虏集中营。
当天晚上,他在监牢中得到了自己的晚餐。那是从前菜开始到通心粉和肉食,连最后的水果和红酒都配备齐全,豪华到不自然的料理。
“这就是所谓最后的晚餐吗……”第二天早上,一个看起来阶级很高的将校出现在他面前:“昨天我们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给身为将校的阁下提供的是一般士兵的晚餐。这绝对不是有意虐待俘虏,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原谅那位出错的看守吗?”6.某俘虏营的意大利越狱了,因为没有PASTA吃,他们跑到了另一个有PASTA的俘虏营,后来,之前的俘虏营向他们保证会提供PASTA,于是他们又回去了…7.德军在沙漠中接收到意大利的救援请求,派出了一个中队的兵力前往救援。
当他们与意大利会合的时候,发现对方正用宝贵的水煮通心粉… 关于“投降”1.北非一场战役中,为数不多的英国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刚开始时,意大利还开炮还击,但过了两三分钟就突然停止,摇白旗投降…事后英国人问其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气壮的回答: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2.美军轰炸撒丁岛前面两个小岛,上面驻扎了一万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后盟军轰炸总共炸死了40多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军飞行员的劝降。3.5000人的意大利军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
4.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Ach!Diese süßen italiener。
1.1943年盟军攻到意大利家时,迎战的是德军…2.才加入轴心国,轴心国就哭着向他们道歉。3.最惨的应该是德国…还是在北非,隆美尔发现了一个关押意大利战俘的英国战俘营,就本着同志友爱来进行救援,结果,枪声一响,意大利人就跟着英国人跑…4 意大利一个整编师被287个美国人包围了,德国出动了3辆坦克进行救援,战胜了冒进的美国人。
但在意大利童鞋完美的步坦配合下,美军跑掉了274个人…5.德国人对理想战争的定义是:用德国的武器,苏联出冬季装备,英国出夏季装备,美国负责伙食,法国提供娱乐,由芬兰人掩护侧翼,而当面的敌人的是意大利人。6.没发现意大利已经参战的同盟国也不少。
7.意大利对德国最有贡献的一次恐怕是在它投靠同盟国之后——意大利的装备被德国洗劫导致德国当年军工生产达到顶峰。
4.学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点有那些,跪求
给你提供一种学习的思路,希望对你的学习有些帮助。
世界历史不是中国历史,区域就局限在这么一个区域,它的范围是整个世界,但是有时又不是在这么大的世界范围内,而是在几个国家或地区。找准影响世界历史大发展的几个转折点,我个人这么认为:1.地理大发现2.第一次工业革命3.第二次工业革命4.第一次世界大战5.第二次世界大战.把握住这几个主要点,围绕这几个点把世界历史就可以串起来,同时对这几个点的背景,条件,产生,过程,影响,反思展开来学习思索。那么脑海里大致的世界历史框架就会有了。然后要做的就是细心去把已有的架子上放上各式各样的书(指各种小知识点)了。
5.求找一些有趣的历史冷知识
1.秦始皇没有立过皇后 。
2.乾隆大概只有1米66左右 。
3.我们一直有个历史误区:即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其实他只是灭了六国,并未统一全国,当时还有一个卫国作为秦的附属国存在,直到秦二世时才被灭掉。
4.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5.徐志摩这个名字是他老爹在他出国前给他改的,来源是小时候有个叫志谐的和尚摸过他的头。
6.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 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万元人民币),貌似现在只有欧美发达国家才这样。
7.东汉有个太监,凭借为皇后诬陷其他嫔妃上位,皇后死后,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个皇后,简直就是个皇后控。这个人政治上的作为不堪入目。他叫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8.隋炀帝是历史上相貌最出众的皇帝。
9.杨延昭是杨业长子,杨业一共3个儿子,六郎是契丹人给他的绰号。
10.北宋清明上河图有人物1600多人,比四大名著中任何一部出现的人物都多(三国1200人) 。
11.屈原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先祖因被封于屈邑,其后代以封地为姓,遂称屈氏~离骚第一句就说了【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12.张飞其实是帅哥,书法写的好,还擅长画美女图,其书画作品均属上乘,是一位具有文士素养和气质的武将。他的两个女儿都当了皇后,史称大小张后,估计这两个姑娘基因不错,如果丑的话刘禅会要么。
13.宋仁宗时期让男子十五岁娶,女子十三岁嫁;明太祖规定男子十六岁而娶,女子十四岁而嫁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那是要罚款的,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要有女儿十五岁以上至三十岁还没有嫁人,罚款600钱;唐代男子二十岁以上,女孩十五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也要处罚。
14.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原是褒义。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溪敕;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武将一品绘麒麟,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 因此,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衣冠禽兽原指的是当官的,它是褒义词,后因明代中晚期某些当官的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为非作歹,自然就成为贬义词了。
15.姓氏在古代的含义不同 姓是母亲一系的,氏是父亲一系的。比如姜太公,他爸是吕,他妈是姜,所以其实他的叫吕尚 。姜子牙的资料介绍是这样写的:“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现在人后来慢慢搞错了,把姓当氏用了,所以叫姓名 ;日本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现在还叫氏名。
6.世界历史名人的趣事成语故事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囊萤映雪
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望采纳,谢谢。
7.关于美国历史,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1、大约30年代时,在美国有一场黑色风暴 (Dust Bowl) 事件,沙尘暴造成干旱数十年而人民生活困苦,甚至只能用面粉袋来做衣服,而供应商得知这件事后,开始把面粉袋制成五彩缤纷的颜色,好让他们的“衣服”更好看。
2、美国内战期间这名叫 Joseph Hooker 的将军因为好色荒淫,还带了一堆妓女来满足他士兵们的sex,以至于这个最古老的职业到现在都用他的姓 hooker 来作为bitch的代称。
3、据说历史上有位最好运的女子 Anna Mae Dickinson ,她经历100年来最惨的惨剧,包括泰坦尼克号、珍珠港及911事件,但她都幸运逃过死劫!但遗憾的是,这一切都只是网路谣言!只有照片是真的,她是美国民俗艺术家摩西奶奶(Grandma Moses)。
4、故事发生在1948年,当年两名美国船员在行经马兰西亚马六甲海峡时,收到来自一艘荷兰籍棉兰 Ourang 号发出的摩斯密码求救信号:“全部的人,包括船长,都死了。”正当他们感到疑惑时,随后又附上一个奇怪的结尾:“我也死了。”美国船很快赶到现场进行援救,结果发现这艘船并没有危险,但是船上的所有人,全都死了。而且他们的表情狰狞,姿势古怪,几乎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5、在美国奥勒冈东部一座森林里,有一个巨大香菇已经2400岁了,而且它还持续地在生长。
8.历史小知识
我也不知道什么是你所谓的历史小知识。这个事以前我整理的一部分资料,看看有用吗
影响中国八大事件
1、夏启夺权
这位公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公开背叛禅让制度的家伙,当然鉴于他的私生子身份我们也不必追究他不孝的责任。但是显然“家天下”是由这位公子开创的,即使不是后无来者,也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从此以后,中国的风水便一家一家的流到了**战争太子被炸死为止。同时我们也要感谢伯益为了家天下的出现作出的巨大牺牲。
2、商鞅变法
直到民国之前我们还在修改他的制度,造就了秦汉雄风和唐宋盛事的制度由此人首创。如果那个时候有知识产权什么的,这个家伙用自己名字申请各专利,我们太爷爷之前所有人都得被称为:商人。不过变法是要代价的,要付出代价就得有人倒霉,总不能秦君倒霉把?只好把你商鞅拉去分尸了,谁叫你是直接责任人?
3、孙子写书
孙武的厉害就不用说了,敢杀老板二奶那都是小事,唐朝的时候连皇帝都封他当官,得了个“武圣”的名号。虽然后来出于思想统治需要,“武圣”名号给了关羽,可是谁都知道,这第二任武圣也是得读他的书才敢带兵打仗的。相比欧洲,到19世纪了,克劳塞维茨才写出一本《战争论》,而且水平还比孙武差了不少,时间晚了1000年。从孙武写了《孙子兵法》后,历代无不以此作为武学考试基础,战争艺术达于极致。
4、百家争鸣
老子、孔子、墨子这群人都哗啦哗啦跑出来吵个天翻地覆,还四处找国家领导给自己拉票。自己吵还嫌不够还要招收学生一起吵,那个时候的中国不但政治混乱,连思想界也是硝烟弥漫。最后,随着秦始皇一统江山,各位学者们也永远的闭上了嘴。但是直到今天,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想法,都能在当年那群老家伙的言论思想中找到根源。
5、韩非子进宫
如果这老儿隐居山林,中国现在或许不会是这样。厚黑学的大师,带着他那几车竹简跑去忽悠嬴政,居然忽悠上了,一把风头出的无人能及,秦始皇甚至愿意为他烧了天下其他所有书,他看儒生不顺眼,秦始皇就开动大军为他杀人,好好的千古一帝被他当枪使。这还是轻的。此次以后中国的官僚都成了他的徒子徒孙,法家成了官场第一秘笈,可谓“官家圣典”。
6、秦始皇称帝
这个人对统一的偏执达到了极致,文字、度量衡、道路……各个方面都来了个清一色。随后这种偏执也传给了所有中国人,于是大家都觉得:统一才是正常的。从此之后,除了那个黑脸杀猪的张翼德,再没人自称什么齐人、燕人。
7、刘邦称帝
说奇特是因为这家伙当年是平民出生,据说还是个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家伙。可惜老天选人往往是瞎了眼的,偏偏选了这么一个家伙做皇帝,这家伙还选了个不怎么吉利的代号:汉(旱)。不过旱也好涝也罢,这家人总算带着中国的老百姓出了一口气,终于在内斗外打赢了野蛮民族,让被他统治的那群人的后代至今还在自称:汉族。
8、隋唐盛事
中国四大明君: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清圣祖。隋唐就占了三个,而隋唐那几十年间更是出了两个。那个时候中国大气到不知道自己大气,开放到不认为自己开放。当历史过去那么久,那时的学生日本反而来打劫老师,隋唐的威力才被我们察觉。汉族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称呼,而唐人是世界对我们的称呼。世界文明的中心,即使现在的美国也不敢自居的地位在那个时候被我们获得了。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