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历史常识教案

2022-02-20 综合 86阅读 投稿:岩峰烈

1.发些有趣的历史小知识吧

1、历史上唯一向世界宣战的是中国的慈禧太后;

2、中英鸦片战争中,清兵和英兵的伤亡比例是600:1;

3、北京人吃过民族英雄袁崇焕的肉;

4、明末张献忠屠杀四川人达千万,清朝不得不移湖南、湖北填充四川;

5、明末代皇帝崇祯要皇室大臣捐一百万两银子打李自成,大家都哭穷,李自成进京后向他们追银子,严刑拷打后竟然捐出来七千万两;

6、和珅在位10多年,家产有2亿,相当于甲午战争后中国给日本的赔款;

7、三国后的南北朝时代有个皇帝的书僮,从现在的南京出发,一路打下长安、洛阳70座城市,击败当时北魏的50多万大军,他叫陈庆之;

8、秦始皇并没有真正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中山国;

9、李自成之所以反叛是因为政府让他失业(他原来是驿卒,类似邮递员);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隋末文佳皇帝陈硕贞而非武则天;

11、逼死西楚霸王的韩信死时被关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蒙上布,然后一群女人用竹枪捅死了他;

12、民主斗士秋瑾被处决前唯一的要求是不脱衣服;

13、安禄山在杨贵妃面前最常见的扮相就是襁褓里的婴儿;

14、李自成曾被明总督陈奇渝困在车厢峡谷,但后者竟然接受他们的投降请求,结果李自成一被放出峡谷马上就又反叛了;

15、秦灭亡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对峙于广武时,项羽用箭射刘邦,一箭正中胸口,刘忍痛拔箭,反唇讥笑项羽只射中他脚后跟,结果项羽羞而退兵,继鸿门宴后再次错过除掉刘邦的难得时机;

16、金熙宗完颜亮曾引兵50万攻打南宋,宋军望风而逃,然而金兵却在采石矶被一个书生虞允文打败,金国陷入内乱,完颜亮被杀,南宋至少多维系了100年;

17、大风改变历史:元军10在日本九州登陆后与日军激战于海滩,大风过后元海军覆灭;

18、当吴三桂与李自成大战于山海关外时,大风过后清军突然出现在吴一方,李大败;

19、秦朝人口有2000万,西汉武帝时升到5000万,东汉末年,由于军阀混战和瘟疫流行,全国人口竟然减少了3/4,中国大地只剩1100万人口;

20、北宋清明上河图有人物1600多人,比四大名著中任何一部出现的人物都多(三国也才1200人);

2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首先抢劫圆明圆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中国人;

22、雍正实行的“摊丁入亩”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全国人口在10年内净增一倍,人口从康熙末年的七千万增加到乾隆初年的一亿五千万;

23、道光皇帝首创“四菜一汤”,他为人十分节俭,勤政爱民,但就是由于签了一份《中英南京条约》被历史学家唾弃。

2.如何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一、以故事为中心教学

生活中,人们都喜欢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并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故事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很紧密,具有共性;从概念上看,故事是“用来作为讲述对象的真实或虚构的事情,特点是情节连贯、有吸引力、能感动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而历史正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纪录,充满了生动感人的人物和事件,并且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影响很大。许多学生对先人的丰功伟绩、生动事迹怀有浓厚的兴趣。本校历史教研组曾对高中一年级18个班级学生做过问卷调查,有近88%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讲故事。因此历史教学中我们作了这样的尝试,通过讲故事,使我们的历史教学不再死气沉沉,使相对枯燥的知识变得活了起来、有血有肉,教师为学生在故事中重新呈现历史人物的风采和历史事件的感人细节,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现实情况,首先,教师要对课本作故事化的改造,增加历史场景和人物性格、事迹的内容,可预先想好并对要讲的故事做好铺垫和延伸,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临时穿插,但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其次,布置学生创作,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作适当、合理的想象。最后由学生来讲故事或扮演其中的角色,变被动式接受为亲身体验。讲故事永远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我认为,只要精心设计,有的放矢地利用故事“有吸引力,能感动人”的特点,讲故事不失为历史课堂教学中一种得天独厚的好方法。

二、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

准确严谨、精练简洁、通俗生动、幽默语言、深情并茂、生动有趣的讲述能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使听者乐此不疲。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不断钻研历史专业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我们要把历史讲“活”。例如,讲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焚毁时,教师就应使用控诉性的语言和悲愤的语调来讲述侵略者的贪婪和无耻,感染学生,使他们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无比憎恨。著名历史教育家赵恒烈教授毕生研究历史教学,他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技能分出了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能如实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样,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境界是声情并茂,使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表达得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讲述,如带领学生到了历史现场,入其境、见其人、闻其声。选词有方,文有限而意无穷;点拨着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尽。(赵恒烈,《历史教育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11页。)”我们教师不妨“对号入座”。按照这“三个境界”的标准进行自我检测,明确自己已达到的“境界”,而后继续努力,向更高“境界”前进。

三、体验重温历史

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具有“过去性”特点,因此它不可能再现也不会重演,而且有些历史与现在的距离比较遥远,内容也比较刻板,所以很多东西对学生来说太陌生、太抽象,以致难以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电视、投影、录音、电影录像剪辑、网上文字和图片资源、FLASH动画、PowerPoint课件以及电视录像技术由无声变有声,由无色变有色,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教学内容充实,资料丰富,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把已逝去的历史现象还原,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近似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从而调动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爱好,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不存在于今天,会给人以陌生感,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的趣味性,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增强知识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度”,使其加深印象,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如何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一、以故事为中心教学 生活中,人们都喜欢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并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故事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很紧密,具有共性;从概念上看,故事是“用来作为讲述对象的真实或虚构的事情,特点是情节连贯、有吸引力、能感动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而历史正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纪录,充满了生动感人的人物和事件,并且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影响很大。

许多学生对先人的丰功伟绩、生动事迹怀有浓厚的兴趣。本校历史教研组曾对高中一年级18个班级学生做过问卷调查,有近88%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讲故事。

因此历史教学中我们作了这样的尝试,通过讲故事,使我们的历史教学不再死气沉沉,使相对枯燥的知识变得活了起来、有血有肉,教师为学生在故事中重新呈现历史人物的风采和历史事件的感人细节,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现实情况,首先,教师要对课本作故事化的改造,增加历史场景和人物性格、事迹的内容,可预先想好并对要讲的故事做好铺垫和延伸,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临时穿插,但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其次,布置学生创作,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作适当、合理的想象。最后由学生来讲故事或扮演其中的角色,变被动式接受为亲身体验。

讲故事永远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我认为,只要精心设计,有的放矢地利用故事“有吸引力,能感动人”的特点,讲故事不失为历史课堂教学中一种得天独厚的好方法。

二、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 准确严谨、精练简洁、通俗生动、幽默语言、深情并茂、生动有趣的讲述能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使听者乐此不疲。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不断钻研历史专业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我们要把历史讲“活”。例如,讲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焚毁时,教师就应使用控诉性的语言和悲愤的语调来讲述侵略者的贪婪和无耻,感染学生,使他们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无比憎恨。

著名历史教育家赵恒烈教授毕生研究历史教学,他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技能分出了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能如实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样,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境界是声情并茂,使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表达得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

第三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讲述,如带领学生到了历史现场,入其境、见其人、闻其声。

选词有方,文有限而意无穷;点拨着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尽。(赵恒烈,《历史教育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11页。)

”我们教师不妨“对号入座”。按照这“三个境界”的标准进行自我检测,明确自己已达到的“境界”,而后继续努力,向更高“境界”前进。

三、体验重温历史 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具有“过去性”特点,因此它不可能再现也不会重演,而且有些历史与现在的距离比较遥远,内容也比较刻板,所以很多东西对学生来说太陌生、太抽象,以致难以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电视、投影、录音、电影录像剪辑、网上文字和图片资源、FLASH动画、PowerPoint课件以及电视录像技术由无声变有声,由无色变有色,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教学内容充实,资料丰富,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把已逝去的历史现象还原,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近似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从而调动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爱好,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不存在于今天,会给人以陌生感,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的趣味性,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增强知识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度”,使其加深印象,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趣味历史常识教案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