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古族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
有一位蒙族女英雄国民革命军中将奇俊峰 奇俊峰,蒙古名叫色福勒玛,1915年出生于阿拉善和硕特旗一个蒙古贵族家庭。
她刚出生,就有喇嘛预言,说这孩子命很硬,是个“王”命。还有喇嘛说得更玄,说这个小女孩不但是个“王”命,还是个“武王”!要统帅千军的。
奇俊峰的父亲听了这话,心想:蒙古是男子继承制度,自己的继承者怎么也轮不到这个丫头片子,再说就是真传给她,自己也只是个努图克,当不上“王”啊。况且,一个女孩子家,怎么可能成为将军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老努图克摇摇头:“这些不过是喇嘛们的奉承话,哪里能信!权当一句吉祥话,一笑置之吧!” 转眼就是一年,孩子满周岁了。
奇俊峰家受汉族的影响,也为她弄了抓周的游戏。没想到,这个小女孩毫不犹豫就抓了她老爹的印盒,满堂宾客无不惊异。
老努图克从此注意对奇俊峰进行教育,让她和男孩儿们一起骑马射箭,读书识字。她机智多谋,处事果敢决断,自小就被人称为“奇女王”。
1934年,不满20岁的奇俊峰嫁给了乌拉特前旗旗主,人称“石王”的札萨克石拉布多尔济,成了一名福晋。 然而,只一年的时间这位王爷就因病去世,留下年轻的奇俊峰以及她腹中的胎儿。
当地贵族不免有人说她命太硬的,想要借着这个理由赶她回娘家。其实这都是石王的弟弟在暗中捣鬼。
石王死了,空出来的札萨克之位成了众人争夺的焦点,曾被石王撤职的前东协理额宝斋等人更想趁乱夺权。 奇俊峰深知形势凶险,一不小心就可能性命不保,究竟该怎么办呢?她辗转反侧,突然,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子里闪过。
就这么办!她急忙集合从娘家带来的卫队,让心腹密切注意额宝斋等人的动向,做好准备防止情况有变。随后带了几个随从骑上骏马疾驰数百里,赶到绥远城,拜见名将傅作义,向他寻求帮助。
这一举动让傅作义将军非常震惊。这个年仅20岁,怀着孩子的弱女子,在危急关头,能坚决、果断而又迅速地作出人生的重大抉择,其非凡的胆量实在可钦可敬!他决定全力支持奇俊峰。
奇俊峰反客为主,一举粉碎当地贵族的反抗,开始在该旗执政,行使札萨克权力。 不久即当上了乌拉特前旗的札萨克,成为名副其实的“奇女王”了。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日本侵略者铁骑踏入蒙古,横行于草原。10月,归绥、包头相继沦陷,各盟旗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局面混乱不堪。
面对日军威胁,蒙古内部分崩离析。 1938年,以德王为首的一伙人趁着日军节节西进,局势不稳之际公开投靠日本,并组织了百灵庙伪蒙政会,经常与国民政府的抗日部队展开拉锯战。
奇俊峰感念傅作义将军的恩义,坚决不与傅作义的抗日队伍为敌。她对德王一伙甘心充当走狗的行为十分不齿,对他们的卖国行径无比愤慨。
为了摆脱日军的控制,她毅然率全旗奔赴五原国统区,投身到抗日阵营中。她是第一个从日伪占领区投向抗日阵营的蒙旗王公,是蒙古48家王爷中第一家参加抗战者。
在她的鼓舞下,东公旗额王的福晋巴云英,茂明安旗奇王的福晋额仁庆达赖也冒着巨大的危险,毅然摆脱了日伪军的压迫,投奔到抗日阵营中。 她们被尊称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位“女王”。
1938年4月,奇俊峰被任命为乌拉特前旗保安司令。5月,奇俊峰又被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任命为乌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司令,并被授予少将军衔。
司令部举行组建成立大会时,一下子就招收了近200人参军,其中大多数都是蒙古族,原来的卫队扩充为“蒙古骑兵旅”。 这支部队军纪严明,从来没有抢夺民财和侮辱妇女的事情发生,深得全旗人民的拥护。
队伍人数不多,但是战士们个个作战勇敢,尤其是西山嘴一役,配合骑兵第7师的官兵将来势汹汹的千余日军全部击退,使“蒙古骑兵旅”名声大振。 1938年7月10日,天刚拂晓,日军1000余人,分乘45辆汽车,带着大量武器弹药,气势汹汹地向五原地区进发。
战斗在后套的咽喉要地——西山嘴地区打响。乌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的蒙古士兵们,运用自己对地形熟悉的优势,密切配合骑兵第7师官兵,他们神出鬼没,英勇无比,杀得日伪军溃不成军,损失巨大。
这是奇俊峰为抗日救国立下的第一次战功,也是她带领乌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进行的第一次大练兵,丰硕战果大大振奋了士兵们的抗日信心。 1939年春天,乌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迁到陕坝,所属部队仍按照原来的部属,主要是配合傅作义的正规部队在前线进行作战。
在坚持抗战的同时,奇俊峰还十分关心旗民们的生活。她曾在陕坝以西40多里的三淖召开了旗务大会,规定不能随便对旗民进行摊派,禁止征收苛捐杂税,尽可能保证旗民们的生活。
1939年9月,奇俊峰被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任命为乌拉特前旗护理札萨克,同时被任命为绥境蒙政会委员兼该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她的地位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公开承认和支持。 1940年夏,奇俊峰和另一位抗日女王巴云英赴重庆向国民政府求援。
国民政府给了她5000人马的武器装备,还将奇俊峰晋升为中将军衔。在重庆期间,奇俊峰应邀到重庆各团体、学校发表演说,宣传各民族团结抗日和蒙古的抗日情况。
1940年冬天,奇俊峰率领的抗日队伍已经扩大到600多人了。为了灵活有效地发挥队伍的。
2.内蒙古历史文化
多元化的蒙古文化
根据历史记载,蒙古人大约于公元7世纪登上历史舞台。然而,在此很早以前,蒙古人的先民就活跃于蒙古草原。《敕勒歌》说:“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它质朴地描写了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游牧民族文化写照的一个侧影。从地理环境来看,南抵中国长城,东达大兴安岭,北与西伯利亚草原连成一片,向西与广大中亚草原相通。在这地域极其辽阔的草原上,从匈奴、鲜卑、突厥到契丹、女真诸族,其社会发展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的还建立了显赫一时的帝国。虽然作为统治者的民族成分不同,文化也各异,但这些文化彼此是有一定继承性的。蒙古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在上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文化。同时,也可以说游牧文化发展到蒙古民族也臻于成熟和完善。
中国人认为,他们的农业文明比游牧文明要先进,而且,游牧民族是落后的。从来很少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其实游牧民族开放式的“流动性”,比古代农业民族保守的“安土重迁”,有其进步性。游牧文化根植于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之中,人们的视野极其开阔,加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春夏秋冬辗转于不同的牧场和营地,因而多以流动、变化的角度去观察自然界,所以人们的思考方式,也就越具有辩证的思维方式。游牧民族长期同大自然搏斗,生活于艰苦的环境之中,因此具有充分的冒险精神和勇敢进取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由于游牧经济的脆弱性,以及对生活用品的需求,迫切需要与农业民族进行交易,有时甚至以战争的方式进行掠夺。所以说游牧民族文化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蒙古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草原特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游牧文化。
公元1206年大蒙古国建立后,在蒙古人的历史上,曾发生过两件大事:其一是西征中亚、东欧;其二是南下入侵中国。这两件事对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意义。西征和南下,使蒙古人开阔了眼界,广泛接触和吸收了东西方各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与突厥民族和中国文化的接触。如西征中,蒙古军队就俘获了大批中亚工匠,并将他们带回蒙古,随着这些人的到来,一些中亚伊斯兰文明也相继传入蒙古地区,使蒙古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又如元朝的建立,使蒙古人与当时高度发展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其版图有所谓“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蒙古元朝,实为游牧民族文化与农业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结果。一时间出现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五教并存的局面,颇有相互影响、兼收各家所长之处,沟通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蒙古民族游牧生产方式与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使蒙古民族传统的文化产生了飞跃,显示出新的更强的活力。
蒙古文化思想史表明,一个封闭的民族是难有出路的。每一种文明都包含它独有的智慧和知识,多种文明对一个民族的启迪作用,不是相加,而是相乘。异质文化冲撞的结果,是成倍的增长。成吉思汗的伟大的一面,是他对异族文化的学习、借鉴和包容并蓄。正因为如此,
蒙古民族传统文化才在中世纪世界文化史上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并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此,在对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反思中,我们主张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强调多样性。
3.谁能说说有关内蒙古的历史啊
西汉时期的内蒙古 秦、汉时期,汉、匈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双方的和平交往,另一方面是双方通过战争争夺包括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在内的土地。
最后,以西汉王朝确立对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而告一段落,西汉的郡县制在秦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今天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都被西汉设置的张掖郡、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西河郡、上郡、雁门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所管辖。
西汉政府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在陇西(今甘肃临洮县)、北地(今甘肃庆阳县)、上郡、朔方和云中五郡设置5个属国,以安置附汉的匈奴人。 属国制是西汉王朝创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行政建置,在属国管辖地域内,匈奴人保留官号和部落组织,在指定的地域内,从事游牧生产;行政人归西汉政府任命的属国都尉管理。
西汉时期,内蒙古地区除分布于郡县辖地上的汉人以外,还有乌桓和鲜卑人。 乌桓驻牧于乌桓山周围(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西北140里之地),乌桓原居地赤山。
在额尔古纳河东南,乌桓人大概是战国以前迁徙到西拉木伦河流域的东胡人。此后,乌桓一直在这一地区活动,霍去病击败匈奴左贤王,夺取匈奴左部地区。
之后,把乌桓迁徙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五郡塞外。 鲜卑驻牧于鲜卑山周围,乌桓南迁五郡塞外后,鲜卑迁徙到西拉木伦河流域。
西汉时期,另一部分鲜卑人在“大泽”(即今呼伦湖)地区活动,他们是从大兴安岭北段呼盟鄂伦春旗一带迁来的。鲜卑人初迁呼伦湖地区大约是在西汉成帝在位(公元前32--公元前6年)时期。
东汉时期的内蒙古 东汉继承西汉郡县制,仍分全国为十三刺史部,但刺史的地位,职能和权力已不同西汉。西汉十三州长官既无固定场所,辖境又不分明,并不是行政区。
东汉十三州长官则有了固定治所,可以长期驻守地方,掌握了升降地方官吏的大权,逐步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刺史(亦称州牧)已直接掌握一州的军事、行政和民政大权,位在郡守之上。
从此,十三州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即由郡县二级制变成州、郡、县三级。 东汉统治的大部分时间,大体上沿袭了西汉在内蒙古西部设置的郡县名称、治所和辖区。
直至灵帝(168--189年在位)年间,云中、五原、朔方、定襄等郡因战乱不休而废弃省罢,郡县所辖民众也流徙逃亡,一些边郡,实际上名存实亡。东汉政府于献帝建安十年(213年)省免并州,合入翼州。
二十年,曹操罢省云中、定襄、朔方、五原等郡,以塞外荒地置新兴郡,领一县以统旧民。 实际上,东汉政府失去了对今内蒙古西部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和管辖权。
在今内蒙古东部,东汉时期的右北平和辽西等郡的辖境也发生变化。右北平郡治所已由平刚迁至土垠,不再辖有今内蒙古英金河以南地区,东汉的郡县已与今天内蒙古东部地区没有太大联系。
东汉时期,内蒙古地区除分布于郡县辖地上的汉人以外,还有匈奴人、乌桓人和鲜卑人。 东汉初年,匈奴占据了今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后因匈奴国内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贵族争权夺利,发生分裂。
原驻牧于漠南地区的八部匈奴南下附汉,称为“南匈奴”。东汉政府允许南匈奴入居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南单于庭设在五原西部塞80里处。
后来相继迁至云中郡内和西河郡的美稷县,南匈奴部众则分布在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和上谷各郡,包括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鄂尔多斯高原、呼和浩特平原和乌兰察布高原的部分地区,一引起降附汉朝的北匈奴部众也在上述地区游牧。 建武二十五年,塞外乌桓首领81人率领部众移居到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郡、雁门、朔方等十郡障塞之内,服属于汉。
在东汉的云中郡、西河郡、上郡等地,也有乌桓人活动。在战国燕和秦朝长城内侧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南部,老哈河流域上游以西,乌兰察布丘陵南,呼和浩特平原和河套地区,都有乌桓人驻牧其间。
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乌桓入塞,为鲜卑在大漠南北扩充地盘提供了条件。 鲜卑向南占据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以后,向西面的蒙古高原扩张。
东汉桓帝时,鲜卑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游牧民事政权。鲜卑统治者把所辖地区划分为东、中、西三部。
东部辖地从东汉右北平郡塞外,东至辽东郡塞外,与夫余、秽貊接壤,包括今西拉木沦河、老哈河流域、科尔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中部辖地从右北平郡塞外,西至上谷郡塞外,包括今锡林郭勒草原、巴彦淖尔高原、阿拉善盟境内的沙漠地区和额济纳河流域等地。 鲜卑的统治中心--牙帐,设在高柳(今山西阳高县)以北300余里的弹汗山啜仇水边,约在今乌盟化德县境内。
东汉灵帝光和(178--184年)年间,鲜卑政权瓦解,各部鲜卑“割地统御,各有分界”,直至东汉灭亡。 清朝时期的内属蒙古、外藩蒙古 内属蒙古是清朝总管旗和都统旗的总称。
蒙古地区除札萨克旗外,清廷又编设很多总管旗,也有都统旗,称为游牧八旗。总管旗(游牧八旗)曾反抗过或者无功于清朝,故不授札萨克,不设盟,也无世袭封爵(除附牧该旗的个别世袭佐领外)。
这些旗直属于该地区的都统、大臣、将军,并统于理藩院。蒙古地区总管旗、都统旗始于。
4.蒙古的历史
我去过外蒙古,印象是地大物博,人口稀少。
蒙古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大问题,不依靠中、俄很难做成事。当时(50年代到90年代)它的经济基本上是纳入了苏联的轨道。
比如,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参观过一家制作羊毛衫的工厂,比较大,年产200万件女式毛衫。蒙古一共才200多万人口,还得有一半男的吧。
卖给谁?只能出口到苏联和东欧。当时整个蒙古的经济就是这种模式。
这就是苏联主张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分工“。 等到苏联一散伙,问题都出来了。
现在蒙古的发展很费力。自己的生产和消费根本不行。
出口又受到中、俄的制约。即便想把东西卖给日本或欧洲,运费就是个大问题。
所以,蒙古想进一步发展,就得和中、俄搞好关系。
5.谁能说说有关内蒙古的历史啊
西汉时期的内蒙古 秦、汉时期,汉、匈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双方的和平交往,另一方面是双方通过战争争夺包括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在内的土地。
最后,以西汉王朝确立对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而告一段落,西汉的郡县制在秦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今天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都被西汉设置的张掖郡、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西河郡、上郡、雁门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所管辖。
西汉政府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在陇西(今甘肃临洮县)、北地(今甘肃庆阳县)、上郡、朔方和云中五郡设置5个属国,以安置附汉的匈奴人。属国制是西汉王朝创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行政建置,在属国管辖地域内,匈奴人保留官号和部落组织,在指定的地域内,从事游牧生产;行政人归西汉政府任命的属国都尉管理。
西汉时期,内蒙古地区除分布于郡县辖地上的汉人以外,还有乌桓和鲜卑人。乌桓驻牧于乌桓山周围(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西北140里之地),乌桓原居地赤山。
在额尔古纳河东南,乌桓人大概是战国以前迁徙到西拉木伦河流域的东胡人。此后,乌桓一直在这一地区活动,霍去病击败匈奴左贤王,夺取匈奴左部地区。
之后,把乌桓迁徙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五郡塞外。 鲜卑驻牧于鲜卑山周围,乌桓南迁五郡塞外后,鲜卑迁徙到西拉木伦河流域。
西汉时期,另一部分鲜卑人在“大泽”(即今呼伦湖)地区活动,他们是从大兴安岭北段呼盟鄂伦春旗一带迁来的。鲜卑人初迁呼伦湖地区大约是在西汉成帝在位(公元前32——公元前6年)时期。
东汉时期的内蒙古 东汉继承西汉郡县制,仍分全国为十三刺史部,但刺史的地位,职能和权力已不同西汉。西汉十三州长官既无固定场所,辖境又不分明,并不是行政区。
东汉十三州长官则有了固定治所,可以长期驻守地方,掌握了升降地方官吏的大权,逐步成为地方行政长官。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刺史(亦称州牧)已直接掌握一州的军事、行政和民政大权,位在郡守之上。
从此,十三州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即由郡县二级制变成州、郡、县三级。 东汉统治的大部分时间,大体上沿袭了西汉在内蒙古西部设置的郡县名称、治所和辖区。
直至灵帝(168——189年在位)年间,云中、五原、朔方、定襄等郡因战乱不休而废弃省罢,郡县所辖民众也流徙逃亡,一些边郡,实际上名存实亡。东汉政府于献帝建安十年(213年)省免并州,合入翼州。
二十年,曹操罢省云中、定襄、朔方、五原等郡,以塞外荒地置新兴郡,领一县以统旧民。实际上,东汉政府失去了对今内蒙古西部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和管辖权。
在今内蒙古东部,东汉时期的右北平和辽西等郡的辖境也发生变化。右北平郡治所已由平刚迁至土垠,不再辖有今内蒙古英金河以南地区,东汉的郡县已与今天内蒙古东部地区没有太大联系。
东汉时期,内蒙古地区除分布于郡县辖地上的汉人以外,还有匈奴人、乌桓人和鲜卑人。 东汉初年,匈奴占据了今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后因匈奴国内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贵族争权夺利,发生分裂。
原驻牧于漠南地区的八部匈奴南下附汉,称为“南匈奴”。东汉政府允许南匈奴入居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南单于庭设在五原西部塞80里处。
后来相继迁至云中郡内和西河郡的美稷县,南匈奴部众则分布在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和上谷各郡,包括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鄂尔多斯高原、呼和浩特平原和乌兰察布高原的部分地区,一引起降附汉朝的北匈奴部众也在上述地区游牧。 建武二十五年,塞外乌桓首领81人率领部众移居到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郡、雁门、朔方等十郡障塞之内,服属于汉。
在东汉的云中郡、西河郡、上郡等地,也有乌桓人活动。在战国燕和秦朝长城内侧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南部,老哈河流域上游以西,乌兰察布丘陵南,呼和浩特平原和河套地区,都有乌桓人驻牧其间。
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乌桓入塞,为鲜卑在大漠南北扩充地盘提供了条件。鲜卑向南占据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以后,向西面的蒙古高原扩张。
东汉桓帝时,鲜卑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游牧民事政权。鲜卑统治者把所辖地区划分为东、中、西三部。
东部辖地从东汉右北平郡塞外,东至辽东郡塞外,与夫余、秽貊接壤,包括今西拉木沦河、老哈河流域、科尔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中部辖地从右北平郡塞外,西至上谷郡塞外,包括今锡林郭勒草原、巴彦淖尔高原、阿拉善盟境内的沙漠地区和额济纳河流域等地。鲜卑的统治中心——牙帐,设在高柳(今山西阳高县)以北300余里的弹汗山啜仇水边,约在今乌盟化德县境内。
东汉灵帝光和(178——184年)年间,鲜卑政权瓦解,各部鲜卑“割地统御,各有分界”,直至东汉灭亡。 清朝时期的内属蒙古、外藩蒙古 内属蒙古是清朝总管旗和都统旗的总称。
蒙古地区除札萨克旗外,清廷又编设很多总管旗,也有都统旗,称为游牧八旗。总管旗(游牧八旗)曾反抗过或者无功于清朝,故不授札萨克,不设盟,也无世袭封爵(。
6.内蒙古有哪些历史文化
蒙古族礼俗 爱畜: 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做客: 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车上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
入坐时不挡住北面哈那上挂着的佛像。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
不要坐在门槛上。 敬茶: 到牧民家做客,主人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是表达草原牧人地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不必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献哈达: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
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让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尊老慈幼: 到牧民家做客,见老人要问安,须以“您”相称。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
对小孩不可斥责或打驾。不要当着家人的面数说孩子生理缺陷。
其他: 到牧民家做客,要带适当的礼品,如酒、糖、小食品等。对迎面狂吠的牧羊狗仅可喝斥,不可打。
解手须至蒙古包南方较远处,不可到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冬天不要到包北、西侧乱踩,因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
离开主人家须道再见并致谢意。
7.请问一下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历史
呼和浩特是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塞外古城。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的古城公社所在地。西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
今呼和浩特东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土城为内外两重,外城周边3公里,是座长方形土筑小城,为当时的民居及兵营所在地;内城为官署驻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拔部在北方兴起,它的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待南面60公里的和林格尔县境。隋唐时期,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
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于云中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围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
公元10世纪初,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
明隆庆六年(1572),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俺答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万历九年(1581),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
明王朝赐名为“归化”。此城筑成后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宰。
三娘子力主与明王朝和睦相处,以致蒙汉两族不用兵革达30年之久。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这位草原女杰,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
清初,三娘子城被清军焚毁。康熙三十三年(1694),清王朝为彻底打败新疆境内之蒙古准噶尔部队,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对准噶尔部战争胜利后,距旧城2.5公里处又增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并命名为“绥远城”。
清朝末年,将旧城(归化城)和新城(绥远城)合并,称“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将归绥县城区设为归绥市,作为省会。
日寇占领期间,曾改称为“厚和特别市”。1954年,撤消绥远省建制,组建内蒙古自治区,并将“归绥”更名为“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