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护理常识

2022-06-16 综合 86阅读 投稿:追梦魂

1.输液有哪些注意事项

输液常识及注意事项 一.正确看待“输液”。

“输液”在医学术语中叫做“静脉点滴”或叫“静脉输液”。有些病人或病人家属十分信赖“输液”,不管病情轻重或有没有必要,一开口就说“吊两瓶水(输液)就可以了”。

这种“不打吊水病难好,输液一挂病就跑”的输液万能的想法是不妥的。 “输液”固然有它的许多优点,如药效起效快,某些对皮下、肌肉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亦可采用静脉用药;可将药液加入“吊水”中滴注等等。

但是“输液”有时也有意想不到的烦麻: (1)易引起感染。如果注射器、针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可能引起针眼处红肿、化脓,严重的还能引起全身感染如菌血症、败血症等。

(2)易引起不良反应。“输液”的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发生率比口服的要高得多。

如输液反应、胃肠道反应、空气栓塞、晕针等,有些可以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 (3)易染上传染病。

"输液"最易通过血液、血液的代用品或交叉感染(尤其是在某些地区一次性输液器尚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而传染上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以及艾滋病。 (4)耗时费钱。

一瓶"液体"一般要2小时左右才能输完;加上输液的设备、器械及药物的成本高,相同剂量的同样药物,费用比口服或其它常用的用药方法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因此,治疗疾病不能完全依靠"输液",必须依据病情来决定,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为什么有的"输液"瓶上要裹上黑布? 医院有时可以看到"输液"瓶上包了一层黑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道理很简单: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促使某些药物的氧化、分解和变色,如肾上腺素经日光照射后易氧化变成红色、棕色,产生有毒物质;又如对氨水杨酸(PAS),静滴溶液久置和见光可分解成棕色的间位氨基酚,使抗结核的疗效减弱而同时又增加其毒性;再如血管扩张剂硝普钠,遇光后很快分解为硫氰化合物,失去扩张血管的作用同时还可造成氰化物中毒。因此对这些药常常临时配制"输液"液,并及时裹上一层黑布,避免日光中的紫外线的照射,以保证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的毒性反应。

当你遇见“输液”瓶裹有黑布的静滴液时,请你不要认为这是“多此一举”,随意将其掀开,以免达不到治疗效果和发生意想不到的毒性反应。 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1."输液"以什么样的速度最合适?"输液"在速度上也是很有讲究的。每分钟以多少滴最为合适呢?这个问题是灵活和复杂兼而有之。

一般情况下,成人以5O滴/分钟左右,儿童在20滴~4O滴之间,但在下列特殊情况下,要视病情、体质等灵活调整: (1)老年人和儿童,心肾功能较差或不太完善者,以慢速滴注为宜,一般在2O滴~30滴之间较妥。否则会在短期内输入大量液体而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或因肾排出受阻而全身浮肿。

(2)对患有心肺疾病和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尽量不要"输液",以免加重上述器官的负担。若非用不可时,宜严格控制入液量和滴速,入液量一般控制在25O毫升~50O毫升,滴速控制在15滴/分钟以内。

(3)因腹泻、呕吐、出血、烧伤等严重脱水或休克的患者,入液量要大,有时可达400O毫升~6500毫升/24小时,滴入速度要快(6O滴~1OO滴/分钟),甚至更快,必要时可多通道输液,以尽快增加血溶量而促使病情好转。快速而大量输液中要严密观察病情,以防循环负荷过重及脑、肺水肿。

(4)不同的药物,滴入的速度也有快慢之分。比如高渗溶液(5%糖盐水,脉通,低、中分子右旋糖酐等),由于渗透压高,会在短时间内使血容量骤增,如果速度过快,常可以导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又如含钾的药物,配制的浓度要低,输液的速度不要过快,以免产生高血钾而发生危险。

上述两类药物的滴速一般要控制在15滴~2O滴/分钟。此外对于血管活性药物升血压时,应注意血压升降情况随时调整滴速。

而在治疗颅内高压时,静滴的速度要快、最好是静脉推注,要求在15分钟~30分钟内注完250毫升20%甘露醇,太慢则起不到降颅压的作用。 "输液"过程中,病人或病人家属不要认为"输液"快几滴慢几滴无所谓,或因躺着着急,而任意扭快滴速,这样的作法是不对的。

最适宜的滴速是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的,因此千万不要随便加快或减慢滴速,以防意外发生。 四.防止"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等),或在输液过程中因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壁化学炎性反应或局部静脉感染,并因此产生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现象,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这叫做静脉炎。出现静脉炎应如何处理呢? (l)抬高患肢,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

方法是将上述药物把纱布或毛巾浸湿,盖在静脉炎出现的部位,然后盖上塑料布,再用多层温湿毛巾(约6O℃左右)保温。每隔5分钟将内层和外层都更换一次,每次20分钟~30分钟,一日2次。

(2)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将如意金黄散撒在多层纱布上,然后敷在静脉炎处,外层用塑料布裹住再贴上胶布,每天两次换药。

敷后患者有清凉、舒适感,起到止痛、消炎作用,效果很好。如合并感染,可应。

2.护士给患者输液的时候要注意那些

2.1 提高输液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 门诊输液室主要的护理操作是静脉穿刺,病人往往要求护士不仅能一次成功,还希望减轻因进针、拔针带来的痛苦,这就要求护士平时要练就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善于总结,针对老年、肥胖、小儿等不同患者的静脉特点,采用不同的进针方式,提高穿刺成功率;输液结束采用无痛拔针法,最大限度地减轻针尖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使疼痛降低至最低点。

2.2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进行输液常识及健康教育 输液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家族史、过敏史及生活习惯做了解,做好药物的过敏试验。提高治疗、输液质量,解除患者紧张状态。输液中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家属对输液反应及时观察,宣传输液中易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如:输液血管是否肿胀、药物是否外渗疼痛、输液是否通畅、针头有无脱出及不能随意调节滴速的相关知识,保证患者输液质量。

高校医院的服务对象比较固定,大部分患者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在校学生或教职工。对于老年教职工,他们对校医院的环境及医护人员比较熟悉,具有较强的信赖感,护士应掌握老年病人渴望了解更多预防保健知识的心理特征,以及其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减退、感官功能下降等生理特点,结合临床经验,针对患者疾病有选择性地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尽量做到有问必答,通俗易懂。对于中青年教职工,特别是教师,他们既是家庭的支柱,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一旦受到疾病的折磨,思想负担比较沉重,心理活动也较为复杂,他们既担心家庭,又忧虑自身事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就等。目前,已有文献报道中年群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针对他们这些特点,在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上应给予正确的指导,提供科学的生活行为方式、饮食结构、精神卫生、疾病预防等方面的保健指导和咨询,提高服务质量。对于学生群体,要注意现代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气,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特别是刚入校的新生对当地的气候及饮食习惯不适应,因此应根据这一特点重点向他们介绍有关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等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来判断患者是否明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树立窗口形象,使健康教育成为护患间良好的沟通桥梁,也对门诊输液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起到了增效作用。通过健康教育,不仅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同时也激发了护理人员努力学习护理理论和技能,不断更新知识的主动性。

2.3 熟练的业务技术和知识,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 输液观察室护士不但要具备过硬的基本技能(如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常用抢救药物的用法和剂量、注意事项、心肺复苏等抢救技术),还应具备相应专业广泛的业务知识,以满足各科室的需求,同时可以在患者输液过程中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需求、用药不同,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如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评价和解除心理和身体的不适,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人员应明确自己服务的对象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各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卫生服务和提高生命质量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服务应从基础护理操作扩大到心理、社会方面的护理,提供科学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饮食结构、精神卫生、疾病预防等方面的保健指导和咨询业务,以满足群体多样化的需求。由于护士在医疗服务中担负着照顾者、教育者、咨询者、协调者、示范者等多重角色,也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护士在加强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操作的同时注重加强护理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技术水平,拓宽服务领域。

2.4 增强法律、法规及自我保护意识 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明确法律责任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到知法、懂法而不违法,在尊重和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有关门诊输液的注意事项

建立患者告知制度 (1)静脉输液前,对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告知患者试敏的意义,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过敏以后有何症状。(2)护士必须熟悉药品性质,清楚用药目的,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事先告知患者,增加和患者沟通,避免产生护患纠纷。(3)根据病情、年龄药物的作用,决定输液滴数对于甘露醇等药物输液应严格根据医嘱要求调整滴速,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要随意调节滴速。(4)输液过程中,和时告知患者和家属注意事项,不要随意调节滴速,如发现药物不滴或局部有肿胀、疼痛和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和护士沟通。(5)输液结束后,告知患者拔针后按压2~5 min,以免发生局部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

4.静脉输液怎么做才能一针见血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保证输液质量,经临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许多技巧,现介绍如下。 1.持针手法

静脉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刺入皮肤后,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轻。因为在进针的开始,手持针柄的上下面,接触面积大,用力均匀,针头稳定,针头进皮速度快,痛觉作用时间短,病人疼痛轻。针头刺入皮肤后改为拇指、食指持针柄的前后面,以暴露针梗的尾部,便于观察静脉回血,以免刺破血管。

2.不同病人的静脉穿刺法

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对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张,针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对浮肿的病人应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对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以5°角采用直刺,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成功。

3.易回血法

按常规输液排气后夹紧调节器,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并挤去前端液体0.2ml或0.5ml,固定返折处,穿刺针进入皮下后,松开返折处,按常规法穿刺血管,一旦刺入血管,可见快速回血。若血管不见回血时,可用手向远心端挤捏头皮针塑料管,增加头皮内的负压即见明显回血。

4.非握拳穿刺法

扎止血带,患者手背向上自然平伸,护士掌心向下,紧握患者手指根部及手指,拇指、食指分别在患者手背两侧,绷紧手背皮肤,选择血管进行穿刺,穿刺角度为5~15°。此法穿刺血管暴露明显,易于穿刺成功。

5.拔针后按压法

在静脉穿刺时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往往不在同一点,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因此,输液完毕拔针时将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棉签顶端超过皮肤针眼近心端1~2cm,使皮肤针眼及血管针眼同时被压。切勿用力按压血管时拔针,因按压力与快速拔针时针尖的锐角会产生切力,导致切割血管的机械性损伤,而应轻压皮肤,迅速拔针后再稍加力量按压2~3min,这样能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肘部静脉穿刺后让患者伸直前臂,棉签与血管平行按压3~5min即可,切忌曲肘压迫止血。以免形成皮下淤血。

6.不同进针长度对血管壁的损伤

通过临床观察,在同一体同一药物同一部位进行静脉穿刺,针头进入血管短的,对血管的损伤小,血管使用寿命长,病人疼痛反应小,反之则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注射针头对血管壁的局部机械性损伤所致。进入血管的针头越长,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面积越大,对血管壁的损伤越严重,红细胞及其血浆成分渗出越多,血管淤血越明显。由于大量血管内皮细胞被破环,胶原暴露,极易激发血栓形成及血栓极化而阻塞管腔。提示临床上静脉输液穿刺时见回血后,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在能达到牢固固定好针头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进入静脉的针头长度。特别是长期输液的危重病、慢性病、肿瘤化疗病人,对延长病人静脉的使用寿命、减轻病人的痛苦、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7.“S”型固定法

头皮静脉穿刺可采用“S”型固定,即穿刺见回血后用4条胶布(0.8*7cm)固定。第一条胶布横贴固定针柄部,第二条胶布横过针柄部下方向上交叉后固定,第三条胶布一端横贴无菌小棉球于皮肤针眼处,一端同时横贴头皮针塑料管,将头皮针塑料管固定在针柄左或右侧,第四条胶布一端横贴于第三条胶布重叠固定头皮针塑料管,另一端横贴在头皮针向下弯曲的塑料管与皮肤上,将头皮针塑料管固定成“S”型状。其特点:(1)形成两个弯曲,缓冲力大;(2)弯曲的曲率小,针头的横向力小;(3)针头以外增加了两个固定点,固定点多针头的稳定性好。此方法符合力学原理,操作简单、易固定、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方法。

综上所述,这些技巧能使静脉穿刺方法尽量做到无痛、微痛,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使输液技术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方向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5.护理基础知识题库输液前核对和检查药物的步骤

脉输液法(密闭式)操作流程: 1、持输液卡并携输液架于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说明目的,嘱病人大小便。

2、治疗室操作: (1)洗手戴口罩,用一潮湿的纱布擦干净灰尘,再次校对、检查药液(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药品有无裂缝,将瓶上下摇动,对光检查药物有否变混,沉淀或有无絮状物出现。 (2)将铝盖中心部分打开,套上网套,消毒皮塞,如需加药即可加入,将输液管及通气管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3)备胶布三条(分别三、五、七厘米),贴于治疗盘上。 3、病床旁操作: (1)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一手折叠茂菲氏管下段输液管,另一手挤压茂菲氏管,使产生负压,随即放松折叠输液管并横持茂菲氏管,待液体进入茂菲氏管1/3时,竖立茂菲氏管,排尽输液管内气体,夹紧调节器。

(2)选择静脉,在预定穿刺点上部约6厘米处扎止血带,然后放松止血带,用2.5%碘酊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扎止血带,75%酒精脱碘,并嘱病人握拳。 (3)取下针头帽,使针尖向下,再次排净气体,进行穿刺,见血后平行推进少许,然后三松(松拳、松止血带、止血钳)。

(4)胶布固定:三厘米的固定针柄,五厘米在针柄上方交叉固定,七厘米盘缠硅胶管后固定,盖无菌纱布于针眼处。 (5)根据病情调节好速度后,遮盖好病员,使病员卧于舒适部位。

(6)在输液卡上打勾,签时间、姓名后挂于输液架上。 (7)整理用物回治疗室。

(8)随时观察输液进程及输液反应,及时处理故障。 (9)输液完毕,拔针时用干棉签按压,嘱病人按压5分钟左右,将输液瓶及输液器撤回治疗室,将针头与输液器分离,分别浸泡在消毒液内。

6.护理基础知识题库输液前核对和检查药物的步骤

脉输液法(密闭式)操作流程:

1、持输液卡并携输液架于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说明目的,嘱病人大小便。

2、治疗室操作:

(1)洗手戴口罩,用一潮湿的纱布擦干净灰尘,再次校对、检查药液(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药品有无裂缝,将瓶上下摇动,对光检查药物有否变混,沉淀或有无絮状物出现。

(2)将铝盖中心部分打开,套上网套,消毒皮塞,如需加药即可加入,将输液管及通气管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3)备胶布三条(分别三、五、七厘米),贴于治疗盘上。

3、病床旁操作:

(1)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一手折叠茂菲氏管下段输液管,另一手挤压茂菲氏管,使产生负压,随即放松折叠输液管并横持茂菲氏管,待液体进入茂菲氏管1/3时,竖立茂菲氏管,排尽输液管内气体,夹紧调节器。

(2)选择静脉,在预定穿刺点上部约6厘米处扎止血带,然后放松止血带,用2.5%碘酊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扎止血带,75%酒精脱碘,并嘱病人握拳。

(3)取下针头帽,使针尖向下,再次排净气体,进行穿刺,见血后平行推进少许,然后三松(松拳、松止血带、止血钳)。

(4)胶布固定:三厘米的固定针柄,五厘米在针柄上方交叉固定,七厘米盘缠硅胶管后固定,盖无菌纱布于针眼处。

(5)根据病情调节好速度后,遮盖好病员,使病员卧于舒适部位。

(6)在输液卡上打勾,签时间、姓名后挂于输液架上。

(7)整理用物回治疗室。

(8)随时观察输液进程及输液反应,及时处理故障。

(9)输液完毕,拔针时用干棉签按压,嘱病人按压5分钟左右,将输液瓶及输液器撤回治疗室,将针头与输液器分离,分别浸泡在消毒液内。

7.输液的常识有哪些呢

1.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2.肺水肿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3.静脉炎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4.空气栓塞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

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8.静脉输液需要注意什么

静脉输液用于输注抗生素等药品和补充体内需要的水分、盐类、糖类等。

注射部位及方法常选用前臂浅静脉、大隐静脉或手背、足背浅静脉。注射方法同静脉注射。

注意事项①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査液体内有无混浊或杂质。②输液如有两种以上的药物时,必须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③为患者扎针前,输液管内的空气必须排尽。以后要随时检査输液针头有无滑脱或堵塞。

④调整滴速(成人每分钟约40-60滴),对老年人或心脏病患者,必须减慢滴速,并要控制输液量。⑤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发冷、发热、发抖等反应或瘙痒等感觉。

若有则应立即停止输液或减慢输液滴速。务必在液输完削拔出(或关闭)针头,以防空气进入静脉内。

输液护理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