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小知识

2021-08-09 综合 86阅读 投稿:星烁烁

1.求中药常识的文章

中药常识?十九畏十八反

是中药的配伍禁忌,买中药时要记住的,也是中医在配药时需要用到的,所以对学医的来说是很重要的。

(1)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这则相畏的意思,就比如生半夏.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生南星畏生姜。

(2)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也就是说你在服用甘草时,勿用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这四种药);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当你吃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这五药时,不能同时服用乌头)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当你吃比较补的药时,不要吃豆腐和萝卜一样的道理啦!)

相反的意思是指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不同地方,同一味药的名称也不一样,因此中药炮制规范里除了正名外,还有别称.

中药博大精深,一味药可以用于不同的疾病症状,三七既能止血又能活血,非常神奇.

中药取材广泛,人的头发和指甲也能入药称为血余炭等等,尿垢结石和动物粪便也能入药成为人中白和五灵脂等等,动物的各类结石成为了牛黄马宝猴枣等等,动物的皮骨壳成为了刺猬皮豹骨龟板等等,昆虫也能入药如蟋蟀是将军干壁虎是天龙蚯蚓是地龙等等,竟然还有磁石和雄黄等矿物也能入药.

这些你都可以举例说明或者扩展并加些感叹类语句啊!

这篇文章其实不难写.

2.求一篇关于中药常识的文章

中药的应用历史源远流长,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至今仍在中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药理论及实践经验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它不仅是中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药,毒副作用小,且一味药物多种成分,广泛治疗多种疾病。

中药又多采取复方的形式应用,通过合理的配伍组方,既可适应复杂病情,又能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 1、中药方剂中的君臣佐使是怎么回事? 中药方剂中的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配伍的一种形式,是根据单味中药在方剂中的作用而确认的,君是主的意思,君在方剂中常常是一味起主导治疗作用的中药。

如四君子汤是用以治疗脾胃气虚而引起的饮食减少,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腹胀、面色苍白或萎黄,语言低弱细微,四肢软弱无力,脉细或沉细等症的,其方剂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而人参具有良好的补气、健脾、助阳作用,百食欲不佳、大便溏稀、面色苍白、四肢无力、脉细等诸多证候皆是因脾胃气虚所引起,因此补益脾气则是治疗脾胃气虚的重要原则。人参在四子汤中起君的作用。

白术也是健脾良药具有良好的温脾补脾作用但效果不如人参而且补气力弱,是一味臣药,佐药则指茯苓,茯苓具有渗湿利尿作用,同时能健脾安神,中医认为脾喜燥怕湿而茯苓能渗湿利尿,因此,此方中佐以茯苓则健脾作用更强。甘草是四君子汤中的使药,能协君药人参、臣药白术、佐药茯苓的治疗作用,同时还可将诸药引导到所需治疗的脏腑和经络,这样使治疗作用更有针对性。

也有些方剂中,如六一散、白虎汤等,不一定按君佐使的原则进行配伍,但其总的原则也是主药和辅药的关系;具体药方如何配伍,应由医生根据病情辨证而定。 2、什么是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疾病有热证和寒证之分,一般说来,能治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药,如寒性的黄连、黄柏、大黄能清热、降火、解毒。能够治疗寒证的大多属温性或热性药,如热性的附子、干姜、小茴香能暖中散寒。

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常用于阳证、热证疾病的治疗。

温热药多具有温和、救逆、散寒等作用,常用于阴证、寒证的治疗。有些平性药物只是药性比较缓和,但也具有偏寒或偏热之性,因此也属于四气之内,如某些补药、理气药、利尿药等。

五味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而其味相同的中药,作用也有共同之处,如辛味药能发散、能行气血,适用于表证和气滞血瘀等证;苦味药能泻能燥,适用于热证和湿证;酸味能收敛,适用于盗汗、遗精、久泻等;咸能软坚,适用于便秘、肿块、瘰疠等症;甘即甜味,能补能缓,适用于虚弱或和缓,拘紧疼痛等症;但两者必须综合运用。

如同样是寒性药的黄连和浮萍,由于黄连味苦、浮萍味辛,因此,黄连能降火,浮萍却能疏散风热。同样是甘味的黄芪和芦根,温性的黄芪能补气、寒性的芦根却能清热除烦。

3、中药十八反十九畏 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一节中曾原则地提到,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神农本草经》称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相恶”和“相反”。

据《蜀本草》统计,《本经》所载药物中,相恶的有六十种,而相反的则有十八种。历代关于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在古籍中说法并不一致。

金元时期概括为“十九畏”和“十八反”,并编成歌诀,现将歌诀内容列举于下。 (1)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此后的《本草纲目》及《药鉴》等书所记,略有出入,但不如十八反、十九畏歌那样普遍认可和传播习诵。

《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尔,勿合用也”。自宋代以后,将“相畏”关系也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混淆不清。

因此,“十九畏”的概念,与“配伍”一节中所谈的“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

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

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

3.中药医学常识 应该包括什么

中医基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阴阳五行,经脉分布,气血津液,三焦,五脏六腑

中医诊断:望(神态五官,舌),闻,问,切,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病性辨证(六淫,气血,津液,情志),脏腑辨证(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女子胞),六经辨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上,中,下)

中药:解表药(发散风寒,发散风热),清热药(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泻下药(攻下,润下,峻下逐水),祛风湿药(祛风寒湿,祛风湿热,祛风湿强筋骨),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凉血止血,化淤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疗伤,破血消稹),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清化热痰,止咳平喘),安神药(重镇安神,养心安神),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虚药(补气,补阳,补血,补阴),收涩药(固表止汗,敛肺涩肠,固精缩尿止带),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

方剂: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祛暑剂(祛暑解表,祛暑清热,祛暑益气),温里剂(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表里双解(解表清里,解表温里,解表攻里),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固涩剂(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安神剂(重镇安神,补养安神,交通心肾),开窍剂(凉开,温开),理气剂(行气,降气),理血剂(活血祛瘀,止血),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治燥剂(轻宣外燥,滋润内燥),祛湿剂(化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治风化痰),消导化积剂(消食导滞,消稹化积),驱虫剂,涌吐剂,治疡剂(散结消痈,拖里透脓,补虚敛疮)

4.汤药的汤药(中药)生活小常识

中药材与食物同煲汤,是两广人喜爱的吃法。为了防止过年大吃大喝伤脾胃,不妨在饭菜里加一些中药,让年夜饭吃得更开心。 鸡是过年年菜必不可少的材料,吃法也多种多样,白切、爆炒、黄焖、清炖等等,如果你打算用鸡炖汤的话,可以加一些鸡骨草。

鸡骨草是一种中草药,广西最多产,价格也最便宜。主要功能是去湿火,这种草药在一般的中药店可以买到,价格为10~20元左右一斤。用鸡骨草煲乌鸡汤可以清肝火,消胃气,老少皆宜。

年夜饭通常大鱼大肉,很容易在体内积聚湿热,吃点鸡骨草去湿,可以防止因湿热内聚而引起腹胀反胃的症状。 过年最容易被食所伤的部位还有肺,瓜子糖果吃多了,很多人会出现咽干咳嗽、喉咙肿痛的症状,这都是肺热的表现。

在过年饮食中加一些百合,比如做一道西芹百合炒腰果或百合猪肺汤,都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的效果。

另外,百合还有安神的作用,如果有人因为过年狂欢兴奋过度而失眠的话,在晚上喝点百合做的糖水,可以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荜拨为镇痛健胃要药,治疗五劳七伤,冷气呕吐,心腹胀满,消化不良,阴汗疝嵌水肿,妇人宫寒不孕等。

而用荜拨与鲤鱼一同煲汤,是一道能消食减肥的美味。主要针对因为饮食不节而引起的虚寒性水肿肥胖的人群。荜拨能动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因此不宜过量,每次5克即可。 大吃大喝几天之后,出现便秘症状的大有人在,很多人知道吃萝卜能消食通便,但其实,萝卜籽——也就是莱菔子,其消食除胀解便秘的功效亦不亚于萝卜。

莱菔子虽是中药,但来源于食物,因此将其入食,不仅不影响食物口味,还能增添鲜美。莱菔子可以化痰,但是对于吃多了引起大便秘结的人,见效也是很快的。

比如,用莱菔子煮粥,就是一道化痰消食的美味。适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咳嗽痰多兼消化不良者服食。

百合有润燥止咳安神的功效,可作为过年期间餐桌上的常备食材。

中药材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