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辟谣

2022-04-02 综合 86阅读 投稿:花败落

1.十大食品药品类谣言是指哪些

方便面是“垃圾食品”?2003年10月起华夏经纬网、生物谷等食品专业网站和搜狐、新浪等主流门户转载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名单)”,其中包括了方便食品,称其“含防腐剂、香精,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这一观点印证了公众对于方便面的认知,从此深入人心。2004年9月29日“中国食品科技网”首次邀请有关教授为其辟谣,介绍方便面的营养成分,然而类似的科普宣传影响力较小,仍旧没法扭转公众对于方便面的刻板印象,在2010年11月甚至出现了“吃一碗泡面肝脏解毒32天”的升级版谣言,类似的针对方便面的负面说法也让中国方便面自2011年以来销量持续5年下跌。

2016年9月9日,由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方便食品辟谣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现场专家对长时间困扰消费者、经久不衰方便面谣言逐一解读,各大新闻媒体也纷纷为方便面“正名”。打针西瓜致人中毒?2016年夏季,正是西瓜热销的季节,一则“只要瓜瓤里有黄白色的筋,就说明这个西瓜打过针了”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平台疯传。

事实上,这则谣言早在2012年曾出现,每逢西瓜热销季节就会死灰复燃。微信公众号“富阳吃喝玩乐”2015年4月9日发布《这种西瓜千万别吃,已致12人中毒…》,今日头条“王旗营养师”2016 年6月27日发布《西瓜中毒事件,告诉你的家人,一定不要吃“打针”西瓜!》,微信公众号“育儿食谱大全”2016年10月22日发布《这些水果都动过手脚,别买给孩子吃!》。

对此,《人民日报》《宁波日报》等媒体曾通过实验告诉公众,给西瓜打针,瓜农无利可图,不具可操作性。柿子酸奶同吃致死?2016年9月以来,网传谣言“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现在是柿子上市的季节……今天刚刚发生一件真事: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死了!”事实上,此消息并没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以“柿子+酸奶”为关键词在网络搜索,近期也并未发生公众因食用柿子酸奶中毒、致死的事件。

据了解,类似柿子与酸奶、螃蟹同食中毒的说法早在2012年就曾出现,《楚天晚报》《包头晚报》等媒体曾就此说法采访有关专家,专家们均表示未听说此类说法。资料图:2011年6月14日,德国素食主义协会在柏林勃兰登堡门前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吃黄瓜”大赛。

笔直黄瓜喷了药?“笔直的黄瓜都喷了药,弯黄瓜才是天然的”“黄瓜买弯,韭菜选短”,每逢黄瓜热卖季节,此类说法就在社交平台疯传。2016年类似谣言再度出现,微信公众号“康年”9月7日发布《这些东西不是美食,而是“毒”》,“小喇叭推广平台”“乐山房产资讯”分别于9月14日、9月18日也发布了同样的文章。

据了解,“笔直黄瓜喷了药”的说法曾于2015年登上网络谣言榜,环球网、人民网、新华网等知名媒体曾多次辟谣。鱼腥草致癌?6月12日,“希波克拉底门徒”发表长微博《鱼腥草与马兜铃肾病》称,鱼腥草因含有马兜铃内酰胺而可能诱导肾病并致癌,引发网民热议。

事实上,鱼腥草诱导肾病并致癌的说法最早源自2014年科普作家方舟子“常吃鱼腥草会导致肾衰竭”的言论。在 2016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发布了三大食品谣言,网上流传的“鱼腥草会导致肾病肾癌”说法,被专家评定为逻辑推演不够严谨,结论有失慎重。

猪肉钩虫“水煮不烂”?2013年9月,广西龙胜地区一条“猪肉长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的说法疯传网络,并在之后几年陆续出现多个衍生、变种谣言,涉及广东、江苏、辽宁、四川等多地。如微信公众号“顺思网络”2014 年10月23日发布《各个地区猪肉已大面积出现钩虫!多地区都已经禁吃猪肉了!!》,“桃村帮帮乐”2015年5月31日发布《大家买肉注意,威海市场已经出现了,尽量减少吃猪肉!》,“汕尾的那些事”2016年9月28日发布《汕尾一女士买到一块猪肉,切开发现里面竟是这种东西》。

针对这一谣言,广西地方媒体2013年首次辟谣“猪肉钩虫”为虚假信息,《广西日报》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辟谣消息。2016 年6月初,国家总局对此谣言给予了回应,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发布了辟谣消息。

在2016年6月27日举行的2016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发布了三大食品谣言,其中,所谓的“猪肉钩虫”被证实为子虚乌有。SB250病毒“72变”?2016年3月,云南省两网民在网络上散布谣言称:“昨天凌晨二点二十一分,一女性感染SB250病毒(变种还有sk5、H7N9等)死亡, 年龄21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经被隔离,据悉此女是在市场买草鱼回家做酸菜鱼吃后发觉呕吐头晕送院,中央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鱼肉,酸菜,特别是草鱼,酸菜鱼,水煮鱼,因禄劝县有121个鱼塘已感染”。

自此,该谣言的多种版本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主体内容大致一样,只是更换了时间、地点、人名。迄今为止,云南、上海、福建和青海等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类似谣言,各地食药、卫生和公安等部门联合媒体相继辟谣,多个造谣、传谣者被处罚,但类 似谣言传播仍呈愈演愈烈之势。

白皮鸡蛋更有营养?2005 年之前,因为“红皮鸡蛋为柴鸡所下。

2.常识性谣言是什么意思

为何这种“知识性谣言”多次被辟谣,却又屡屡以“科普”的姿态在朋友圈内传播?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吴月娥对此进行了分析。

“朋友圈相比于微博等传播平台,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更容易为谣言提供‘温床’。”吴月娥说,朋友圈内的信息传播者基本上都是亲朋好友,人们会因为信任亲朋

而盲从,不假思索随手转发。其次,朋友圈是一个半私密的平台,看到的人有限,信息自净能力差,谣言在传播过程中难以被直接“攻破”。另外,“知识性谣言”

涉及的往往是与人们切身相关的话题,大家为了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健康安全,容易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相信伪科学,信手转发。

吴月娥建议,大家面对这一类信息时,首先要用科学理念武装头脑,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传言。如果无法确定真伪,可查询相关的权威资料或咨询专家。另外,要有传播者的责任意识,不要轻易盲从转发,这既是对自己的判断力负责,也是对朋友圈里的好友负责。

3.哪些食品化妆品谣言害人不浅

【谣言一】猪肉钩虫“水煮不烂”2013年9月,广西龙胜地区一条“猪肉长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的说法疯传网络,并在之后几年陆续出现多个衍生、变种谣言,涉及广东、江苏、辽宁、四川等多地。

如微信公众号“顺思网络”2014 年10月23日发布《各个地区猪肉已大面积出现钩虫!多地区都已经禁吃猪肉了!!》,“桃村帮帮乐”2015年5月31日发布《大家买肉注意,威海市场已经出现了,尽量减少吃猪肉!》,“汕尾的那些事”2016年9月28日发布《汕尾一女士买到一块猪肉,切开发现里面竟是这种东西》。【真相】针对这一谣言,广西地方媒体2013年首次辟谣“猪肉钩虫”为虚假信息,《广西日报》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辟谣消息。

2016 年6月初,国家总局对此谣言给予了回应,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发布了辟谣消息。在6月27日举行的2016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发布了三大食品谣言,其中,所谓的“猪肉钩虫”被证实为子虚乌有。

【谣言二】SB250病毒“72变”2016年3月,云南省两网民在网络上散布谣言称:“昨天凌晨二点二十一分,一女性感染SB250病毒(变种还有sk5、H7N9等)死亡, 年龄21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经被隔离,据悉此女是在市场买草鱼回家做酸菜鱼吃后发觉呕吐头晕送院,中央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鱼肉,酸菜,特别是草鱼,酸菜鱼,水煮鱼,因禄劝县有121个鱼塘已感染”。自此,该谣言的多种版本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主体内容大致一样,只是更换了时间、地点、人名。

【真相】迄今为止,云南、上海、福建和青海等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类似谣言,各地食药、卫生和公安等部门联合媒体相继辟谣,多个造谣、传谣者被处罚,但类 似谣言传播仍呈愈演愈烈之势。【谣言三】白皮鸡蛋更有营养2005 年之前,因为“红皮鸡蛋为柴鸡所下,所以红皮鸡蛋比白皮鸡蛋更有营养”的说法在社会风行。

【真相】针对这一说法,央视健康频道在2006年9月13日一档名为“吃鸡蛋的学问”的节目中进行辟谣,表示不同蛋壳鸡蛋营养经过试验测试后几乎没有差别。其后几年中关于蛋壳种类和营养区别的谣言争论随着网络在全国领域广泛传播,期间“中国食品科技网”“新华社”“湖南在线”等各种类型媒体均有发布文章进行科普辟谣,但仍有大量网民在“百度知道”“爱问知识”等答疑平台质询,这条谣言甚至以1096万人次的搜索而登上2014年“十大生活谣言”榜首。

【谣言四】打针西瓜致人中毒2016年夏季,正是西瓜热销的季节,一则“只要瓜瓤里有黄白色的筋,就说明这个西瓜打过针了”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平台疯传。事实上,这则谣言早在2012年曾出现,每逢西瓜热销季节就会死灰复燃。

微信公众号“富阳吃喝玩乐”2015年4月9日发布《这种西瓜千万别吃,已致12人中毒…》,今日头条“王旗营养师”2016 年6月27日发布《西瓜中毒事件,告诉你的家人,一定不要吃“打针”西瓜!》,微信公众号“育儿食谱大全”2016年10月22日发布《这些水果都动过手脚,别买给孩子吃!》。【真相】《人民日报》《宁波日报》等媒体曾通过实验告诉公众,给西瓜打针,瓜农无利可图,不具可操作性。

【谣言五】柿子酸奶同吃致死2016 年9月以来,网传谣言“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现在是柿子上市的季节……今天刚刚发生一件真事: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死了!”【真相】事实上,此消息并没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以“柿子+酸奶”为关键词在网络搜索,近期也并未发生公众因食用柿子酸奶中毒、致死的事件。据了解,类似柿子与酸奶、螃蟹同食中毒的说法早在2012年就曾出现,《楚天晚报》《包头晚报》等媒体曾就此说法采访有关专家,专家们均表示未听说此类说法。

【谣言六】笔直黄瓜喷了药“笔直的黄瓜都喷了药,弯黄瓜才是天然的”“黄瓜买弯,韭菜选短”,每逢黄瓜热卖季节,此类说法就在社交平台疯传。2016年类似谣言再度出现,微信公众号“康年”9月7日发布《这些东西不是美食,而是“毒”》,“小喇叭推广平台”“乐山房产资讯”分别于9月14日、9月18日也发布了同样的文章。

【真相】“笔直黄瓜喷了药”的说法曾于2015年登上网络谣言榜,环球网、人民网、新华网等知名媒体曾多次辟谣。【谣言七】毒豆芽五毒俱全1985年“8503”无根豆芽生长调节剂研发成功,并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应用,2010年12月22日《大河报》曝出不实消息,称郑州一豆芽生产户所用的“无根生长素是一种激素类药物,其中五种添加剂均可致癌”。

【真相】针对这一谣言,2011年1月25日“果壳网”谣言粉碎机版块发布文章对其首次辟谣。然而2011年无根豆芽生长调剂其中两种物质被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双双排除出食品添加剂目录后,无根豆芽自此被归为“毒豆芽”开始遭到各地清查。

随后几年间多家媒体发表没有科学依据的乌龙报道,夸大无根豆芽危害,以至于坊间的以讹传讹让无根豆芽被冠以“五毒俱全”之说,如2011年4月20日《法制新闻》定义沈阳无根豆芽为“使用有害非法食品添加剂”。2015 年1月13日,北京地方网站联合百度知道。

4.如何识别伪科学

“致癌!有毒!!身亡!!!”“转疯了!震惊了!!99%的人都该看!!!”网民对微信朋友圈里的这类文章标题一定不会陌生,动动手指将其转发,却可能在不经意间盲信和传播了伪科学。

近日,由微信官方辟谣中心发布的《2015上半年八大谣言》备受关注,“蒸锅水易致癌”“牙膏底部有黑条不能用”“转基因有毒”等被广泛转发的“健康帖”都被证实为谣言。微信朋友圈为何成谣言“重灾区”?如何戳破朋友圈里的伪科学? 制造恐惧是谣言惯用伎俩 总结起来看,谣言往往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死亡焦虑主题。

日前,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推出了新一期《微信“谣言”分析报告》。报告分析了自2015年4月10日至6月5日的周举报数排名前100位谣言,共600篇公众号文章,排名靠前的谣言主题是:健康养生、疾病、金钱、人身安全、政治、政策相关、社会秩序、呼吁求救,其中以“养生食品安全”等死亡焦虑为主题的谣言占55%。

2.用数字来夸大断言。谣言喜欢用“100%”、“第一”这样夸大性词语并配大量图片来唤起大家的死亡恐惧情绪。

中山大学去年的一项统计发现,有超过四分之一(27%)的谣言都有使用“100%”、“第一”等数字,这些数据看似客观,实则无权威出处,只是为了用数据方式来突出自己的准确性,以达到夸大和断言的效果。 3.假装权威。

许多谣言通常都假借专家身份,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加拿大肿瘤专家等,进而说服读者相信它们。同时,用专业术语精心包装,激素催生技术、抗生素、硫化促进剂等专业术语的使用,使这些谣言看起来头头是道。

4.配图营造“眼见为实”。统计显示,这些谣言平均每篇文章附带3.56张图片,由于受众一般认为“眼见为实”,这些图片往往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5.抓住受众恐惧诉求。“毁容”“有毒”“致癌”“身亡”等相关词会被经常使用,再辅以偷梁换柱的图片支撑,随意捏造的数据,耸人听闻的说法多引发读者恐慌,人们往往会采用“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保守心理,不敢轻易忽略或否定这样的消息。

上半年朋友圈八大健康谣言 日前,微信辟谣中心等发布的上半年朋友圈八大谣言,包含“蒸锅水易致癌”、“大蒜鉴定地沟油”、“牙膏底部有黑条不能用”、“各种食物相克”、“自制水果酵素瘦身美容”、“‘肉丸’全是添加剂有害”、“果核煮水根治糖尿病”和“转基因有毒”。微信方面表示,用户可能也常常在朋友圈看到亲朋好友分享的各种生活健康小常识。

但这些“常识”可不都是那么靠谱。以上谣言已经列入微信辟谣中心。

谣言1 蒸锅水易致癌 【流言】反复用来蒸馒头等的剩锅水,重金属和硝酸盐的浓度会增加,而硝酸盐受热分解成亚硝酸盐,对人体危害严重。 【真相】亚硝酸盐本身并无致癌性,转化为亚硝胺类物质才致癌,而转化需要很多前提条件,不是沸水就能生成。

另外,水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其中硝酸盐含量很低,反复加热也不会凭空生成硝酸盐,对人体无害。 谣言2 大蒜鉴定地沟油 【流言】检测是否是地沟油的最简单方法:在炒菜时放一颗剥皮的蒜,如果蒜变红色,就是用了地沟油。

另外冷冻也可方便检出地沟油。 【真相】这都是非常不可靠的方法,没有黄曲霉毒素遇大蒜会变色的科学依据,另外即使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合格,也不代表安全,而冷冻的检测方法既可能“冤枉”好油,也可能“放过”坏油。

谣言3 牙膏底部有黑条不能用 【流言】牙膏底部的彩条标识了牙膏成分:绿色表示纯天然;红色表示一半是天然成分,一半是化学成分;黑色表示全部是化学成分,使用黑色条纹的牙膏就是在吸毒。 【真相】牙膏并不是按天然或者化学成分分类的。

牙膏底部的颜色只是生产线上的一个标记,是为了帮助牙膏皮裁切、图案印刷、电眼质检校对。 谣言4各种食物相克 【流言】一些常见的食物,比如柿子和蟹、虾和水果、豆浆和鸡蛋,混在一起吃会相克,轻则导致身体不适,重则使人中毒。

【真相】营养界主流意见否定“食物相克”的说法。科学家曾对常见的“食物相克”配伍进行验证,结果无一成立。

所谓“相克”,多是因为不洁饮食以及极少数的特殊过敏反应所致,一般公众在生活中无需顾忌。 谣言5自制酵素瘦身美容 【流言】想瘦身美容,自己在家自制水果酵素就能做到。

【真相】要想发挥水果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把水果吃掉就是最直接、简单、有效的做法。 谣言6肉丸全是添加剂有害 【流言】现在很多肉丸价格明显低于原料肉的价格,根本没有肉,都是淀粉加一些胶类物质和香精调制而成的。

【真相】商家及企业,必须诚实地标识配料成分,绝不可没有肉却假称有肉。不过,肉丸有没有肉与是否安全没关系,没有肉的仿生肉丸多是用大豆蛋白加淀粉混合挤压而成,比较适合需要控制体重、预防三高的人群。

谣言7果核煮水根治糖尿病 【流言】糖尿病被灭了,准备木瓜子、荔枝核、元肉骨若干,煎服两大碗,中午、晚上各服一碗,连服20副,大多数病人血糖值恢复正常。 【真相】关于荔枝核“降糖活性”的研究尚处于动物药理的初步阶段,并不足以证明它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况且在实验中用的粉碎萃取等操作和家。

5.关于健康小知识

一、健康小常识之每日宜早卧早起,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

二、加强锻炼。每天起床后坚持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早锻炼,持之以恒可精神饱满、神清气爽。

三、健康小常识之早餐要摄取较多的热量 养成每天早餐摄取大部分热量食物的习惯,以便供给人体充足的热量。

四、健康小常识之平衡饮食。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满足春季因人体代谢旺盛而蛋白质需求的增加。

五、健康小常识之吃一些稍微有一些辛味的东西,如葱、生姜、韭菜、蒜苗等;饮食要清淡,油腻的菜肴可使人饭后产生疲惫现象。

六、多吃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功能的胡萝卜、菠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黄绿色蔬菜.

七、健康小常识之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健康小常识之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例如枇杷、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八、健康小常识之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既可中和体内酸性产物,又可补充维生素。例如葡萄干,桔子,香蕉,苹果中都富含这种矿物质。

6.健康小常识

生活健康小常识之春季健康小常识一、健康小常识之每日宜早卧早起,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

二、加强锻炼。每天起床后坚持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早锻炼,持之以恒可精神饱满、神清气爽。

三、健康小常识之早餐要摄取较多的热量 养成每天早餐摄取大部分热量食物的习惯,以便供给人体充足的热量。四、健康小常识之平衡饮食。

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满足春季因人体代谢旺盛而蛋白质需求的增加。五、健康小常识之吃一些稍微有一些辛味的东西,如葱、生姜、韭菜、蒜苗等;饮食要清淡,油腻的菜肴可使人饭后产生疲惫现象。

六、多吃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功能的胡萝卜、菠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黄绿色蔬菜.七、健康小常识之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健康小常识之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例如枇杷、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八、健康小常识之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既可中和体内酸性产物,又可补充维生素。例如葡萄干,桔子,香蕉,苹果中都富含这种矿物质。

46个不可不知的生活健康小常识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

因为胃得不到休息。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

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较好。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

应是饭前吃水果。5、女生月经来时。

不要喝绿茶。反正茶类不要喝就对了。

多吃可以补血的东西。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

也不要喝太多。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

预防结石。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

会胖。10、少喝奶茶。

因为高热量。高油。

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

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

等疾病。11、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

切忌放在床边。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

易昏昏欲睡。18、下午五点后。

大餐少少吃,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19、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鸡肉,樱桃。

20、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21、最佳睡眠时间是在晚上10点~清晨6点。

22、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一杯,因为酒精会抑制制造抗体的B细胞,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23、服用胶囊应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个吃),睡前30分先服药。

忌立即躺下。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驻;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发因素:熬夜,压力,烟酒,香鸡排。麻辣锅。

油腻食物。调味过重的料理。

26、帮助头发生长:多食用包心菜,蛋。豆类;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

27、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28、苹果是机车族、瘾君子、家庭主妇的常备良药,一天一颗,才能让自己有个干干净净的肺。29、抽烟又吃维他命(B胡萝卜素-A维他命的一种),会致癌,尽早戒烟。

才是最健康的做法。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个时期:月经来时,孕妇,临产前。

生产完后,更年期。31、抽烟,关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32、饮酒导致肝硬化。引发肝癌。

33、吃槟榔会导致口腔纤维化,口腔癌。34、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会引发胃癌。

35、食物过于粗糙,营养不足时导致食道癌,胃癌。36、食品中的黄曲毒素。

亚硝酸类物皆具有致癌性。37、不抽烟。

拒吸二手烟。38、适量饮酒,不拼久。

不醉酒。39、减少食用盐腌。

烟熏,烧烤的食物。40、每天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41、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五谷类及豆类。42、每天摄取均衡的饮食,不过量。

43、维持理想体重。不过胖。

44、保持规律的生活与运动。45、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确饮食习惯: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7.朋友圈该治了

“我爸要不是听信朋友圈的那些谣言,自己胡乱吃药,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危在旦夕。”

9月30日下午,24岁的崔女士守候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重症监护室外哭红了眼睛。她的父亲突发最凶险的主动脉夹层,因听信朋友圈里的“保命指南”服用了阿司匹林,没想到症状不但没有任何缓解,反而前胸后背出现强烈的撕裂痛,经过医生紧急抢救才保住了性命。

医生表示,朋友圈里提到的“心脏病”,应该指的是以胸痛为典型表现的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患者突发心绞痛或心梗,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有效,但也应该注意服用方式方法。

此外,常见致命的胸痛有三种: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三种疾病都会出现剧烈胸痛,但急救措施并不同,患者自己则很难准确区分,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20。

这让笔者想到了前段时间看过的一篇报道,说是有一个微信公众号经常发布类似于“小孩感冒不要吃药”“发热不要看医生”等“医学知识”,结果很多家长据此照顾孩子,而延误了病情。此后,有关部门严查了这个公众号,发现公众号的主人竟然是一名普通的市民,压根就没有任何医学知识。

如今各种自媒体野蛮生长,尤其是最近这几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浓烈,各种涉及生活健康、老人保健、医学常识的内容火热起来。朋友圈里的“医疗知识”也是时候该净化了。

一方面,对于医学知识、健康知识类自媒体,需要严格审查,必须由医疗专家、健康专家创办经营。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该关注朋友圈,及时对伪科学进行辟谣。

再一方面,要对随手一发进行治理,没有明确来源的,网友不应该转发。“保命指南”不能保命,朋友圈发布医疗知识应严管。

自身还需加强学习啊。

健康常识辟谣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