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中药知识1000字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药,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2.中医知识,熬药常识
中药的煎法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
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
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中药的服法:一、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饭后服为宜。
二、丸药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时最好将药烊开服用,便于吸收增强疗效。未煎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3.中药医学常识 应该包括什么
中医基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阴阳五行,经脉分布,气血津液,三焦,五脏六腑
中医诊断:望(神态五官,舌),闻,问,切,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病性辨证(六淫,气血,津液,情志),脏腑辨证(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女子胞),六经辨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上,中,下)
中药:解表药(发散风寒,发散风热),清热药(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泻下药(攻下,润下,峻下逐水),祛风湿药(祛风寒湿,祛风湿热,祛风湿强筋骨),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凉血止血,化淤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疗伤,破血消稹),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清化热痰,止咳平喘),安神药(重镇安神,养心安神),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虚药(补气,补阳,补血,补阴),收涩药(固表止汗,敛肺涩肠,固精缩尿止带),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
方剂: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祛暑剂(祛暑解表,祛暑清热,祛暑益气),温里剂(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表里双解(解表清里,解表温里,解表攻里),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固涩剂(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安神剂(重镇安神,补养安神,交通心肾),开窍剂(凉开,温开),理气剂(行气,降气),理血剂(活血祛瘀,止血),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治燥剂(轻宣外燥,滋润内燥),祛湿剂(化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治风化痰),消导化积剂(消食导滞,消稹化积),驱虫剂,涌吐剂,治疡剂(散结消痈,拖里透脓,补虚敛疮)
4.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第一节 中药的含义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天然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由于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但以植物性药物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且记述这些药物的书籍往往冠以“本草”之名,所以自古以来把我国的传统药学称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这些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而且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所以把这些药物称之为“中药”,同时也把它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然而,对于我国传统药物的称谓,曾经有多个名词和说法,如称之为 “国药”、“中草药”、“天然药物”、“民族药”,或谓之“中医所用的药”、“中国所产的药”等。这些名词和说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地概括其含义。
如所谓“国药”,是指本国所产的药物,还是指只为本国所用的药物?中药中也有不少药物产自外国,同时不少中药也为其他国家所用,“国药”一词,显然不确切。所谓“中草药”,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因为在民间常有中药、草药的说法,所谓草药,系指流传于民间,药材市场不流通或流通量不大,正规医院应用不大普遍,多为民间或地方医生所用,且加工炮制欠规范的药物。这些药物不少品种在历代本草中就有记载,同时不少新发现的民间药物,由于功效显著而得到广泛应用,也就成了中药。
所以中药、草药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没有必要把它们区分,仍应统一于中药一词之中。所谓“天然药物”,就来源而言中药大多数取材于天然资源,似乎无可非议;但现代所指的天然药物,有其特定的含义,多指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天然药物中提取而得的有效成分,用它来概括中药,显然是不恰当的。
再所谓“民族药”一说,在我国一般指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它们的来源与中药基本相同,多数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医药学特色的基础上,同时又吸收了许多中医药学理论和经验,有着较强的地域性的药物,如藏药、蒙药、苗药、壮药等,因此,民族药物也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中医所用的药”或“中国所产的药”的说法,更难以说明中药的概念,现代的中医不仅用中药,也用西药;自古以来中药就不断地吸收外来药物。
故而这些说法也是不确切的。 准确地说,所谓“中药”,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而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性状、炮制、性能、配伍和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即称为“中药学”。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中药的品种 中药的品种,一般指药品的种数而言。品和种可以单独作为中药数目的计量单位,但多合称作为中药数目的计算单位。
不过“品”还可以作为中药分类的名词,如《本经》中的上品、中品等。品种繁多也是中药的一大特点,同时它在诸多的传统药物中,也是一大优势。
对于中药品种的计数方法,各本草书籍不尽一致。有以条目为单位的,有以药品(处方名)为单位的。
多数本草书籍,尤其是各历史时期具代表性和综合性的本草,多是以所载条目(往往一条中记有多[sa1]物种)为计数单位的;而少数本草书籍,如一些辞书,则多以药品(如入药部位)作为品种计数单位,有的地方把后者称为“味”。可见,品、种、味,都可作中药数目的计量单位,但通常以种或品种为主,其次是味,而单独以品作计数单位者甚少。
中药品种繁多,是由于中药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中药品种的发展,往往与祖国医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越是古代,发展越缓慢;而越是接近现代,其发展也就越快。在古代经典之中,散记的药物甚少,如《诗经》、《山海经》所载药名,多为百余种而已。
到了汉代,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则载药已达365种;其后,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收载药物就增加到了730种;唐代《新修本草》发展为844种(或作850种);而后,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增至1744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集16世纪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收载药物达1892种(实为1897种);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又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大量的民间药物,使本草典籍所载药物达到2600余种。然而应当指出,以上所举各个时期的本草著作,其所记药物数目,并非当时药物的全部,但也基本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药物的发展概貌。
药物品种增加最快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以来,在50年代至80年代中,先后进行过三次全国性的中药大普查,基本上摸清了全国(除台湾省外)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于品种,总计达12807种。 中药品种的不断发展,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但是中药品种从《神农本草经》的365种,发展到《本。
5.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中医药物
1、巧治痔疮:每日早晨空服,吃香蕉一至二个 既治痔疮,又可通便。
2、巧治牛皮癣:用鲜茄子切片,粘癣上即可。 3、高血压验方:向日葵叶30克,煎浓服之,待茶引一个月见效。
4、肺结核验方:玉米须60克,加冰糖适量水煎长服。 5、胃十二指肠溃疡秘方:土豆250克煮熟加开水拌勺,早、晚各服一杯,长服。
6、糖尿病秘方:取清嫩南瓜炒菜吃或煮在稀饭里面吃,每日一斤,坚持二个月。 7、血管硬化秘方:每天吃香蕉三至五支长食。
8、慢性肝炎验方:泥鳅三条,烘干碾磨,加姜少许,每天饭后服10克即可。 9、感冒简便方:葱根、生姜各15克煎水喝。
10、感冒验方:葱头、生姜各30克,食盐6克,捣烂加白酒半勺,加热,包纱布。擦胸、背、手、脚心、腋窝,盖被即可。
11、哮喘验方:白萝卜水和红糖、煎水服。 12、咳嗽验方:桔子皮9克,白萝卜12克,煎水服。
13、咳嗽秘方:萝卜籽9克,煎水服,也可治痰多,吐浓血。 14、治头痛验方:莲翘、生地、川兄各9克,煎水服。
15、偏头痛验方:取生萝卜水,滴鼻孔,左痛滴右鼻孔、右痛滴左鼻孔。 16、腰痛验方:鸡血藤、生筋草各9克,煎水服。
17、便闭秘方:黑芝麻30至60克,水煎空服。 18、溃疡秘方:每日吃核桃两个。
19、恶痢秘方:用偏豆30克,碾磨后开水送服。 20、疥疮验方:用安树叶、榆树叶各一把加硫磺少许,煎水洗澡。
21、肩痛秘方:生姜50克、葱头30克,白酒15克共捣烂炒热保患处,每日多次。 22、声音嘶哑特效方:玄生、胖大海各9克、冰糖15克,水煎待茶饮。
23、散气秘方:明熊磺、白矾各等份碾磨,浓茶调包患处。 24、白癜风外用方:独头蒜一个、蜂蜜9克、捣匀擦患处。
25、小便不通特效方:葱一根、白胡椒7粒,捣烂,填在肚脐上,用胶布固定一次见效。 26、身上起疯疙瘩验方:取冬瓜皮,煎水外洗内服。
27、口臭验方:藿香、贝兰各10克、金银花、生干草各5克,用开水冲泡待茶引。 28、口疮单方:用柿柄霜,涂患处。
29、手癣验方:松枝煎水洗患处。 30、外伤出血简便方:丝瓜叶一把,晒干碾磨外服,或用西瓜叶。
31、外伤出血秘方:用棉花放在鸡蛋青内浸透,取出贴患处。 32、便血秘方:无花果10个,水煎长服。
33、痔疮秘方:用干艾叶一把,拌少许硫磺火熏肛门。 34、烧伤简便方:用醋擦洗患处,既不起泡又能治痛 35、烧伤验方:取肥皂沫水,冷涂或将南瓜捣烂涂患处。
36、湿疹验方:用大蒜水擦患处。 37、无明肿毒:把干晒的茄子柄放火盆里烧,烟熏患处即可。
38、脚气秘方:用麻柳树叶、榆树叶各一把,烘干碾磨涂患处。 39、快速灭鼠:用味精、糖精一小点、拌饭后,鼠吃后即死。
40、戒烟法:槟榔一个(中药)钻孔二至三个注入叶子烟油想吸烟时闻槟榔,一星期后永不想吸烟。 41、胶鞋除臭:用酒一两滴满鞋内晾干臭即除。
42、母鸡变嫩:杀鸡前先喂醋酸五钱,片刻后杀之,熟后鲜嫩。 43、夜间钓鱼:塑料袋内压电筒,扎紧见亮鱼即来。
44、划玻璃法:细料碗锋尖靠尺滴煤油两边对划。 45、引鼠出洞:螃蟹壳拌生漆,用火烧,鼠闻其味后自出。
46、老鼠自杀:葱头数根切碎拌少许石灰馒头面鼠吃后心闷口干而死。 47、纸捉苍蝇:松腊八份、菜油四份,少份熬化敷纸上苍蝇飞来自粘。
48、自制肥皂:碱粉、石灰各半,加热水熬开过滤加桐油即成。 49、煎鱼不粘锅:锅烧辣后,用生姜擦锅,鱼不粘锅。
50、便器过污:草酸一克,滴水用力擦洗污迹尿迹即除。 51、皮鞋光亮法;皮鞋滴醋擦皮鞋又亮又光。
52、除脸上雀斑:西瓜子、杏仁各四两碾细拌蛋清擦脸,早晨用淘米水洗脸一个月自愈。 53、巧治拉肚:大蒜头数个,放火内烧熟吃即可。
54、小鸡选择:母鸡头小,公鸡头大,捏住嘴角提母鸡不跳。 55、杀鸡不荡毛:杀鸡前喂酒五钱,一分钟后杀,毛自脱干净。
56、催鸡生蛋法:用蛋壳和贝壳碾粉拌食物喂鸡,可催鸡提前生蛋。 57、母鸡冬天多生蛋法:用胡椒拌食喂鸡,冬天会多生蛋。
58、支气管特效药:木别、桃仁、杏仁、各七粒磅粉加白胡椒七粒用鸡蛋清调敷脚心,男左女右,脚放平,静卧15小时,三日内禁房事一次即愈。 59、尿床:鸡肠一副洗净、泽泻五钱粉末,喂入鸡肠内煮熟食肠喝汤,其后永不尿床。
60、千杯酒不醉:樟木、蓦根各一两煎水半碗,酒前半小时服下,可多喝几十倍的酒量。 61、立止鼻血:老墙土卡在耳朵上、左孔出血卡右孔,右孔出血卡左孔,可止血。
62、巧取白癣:大蒜头擦刀锈涂患处,每三天一次,两次痊愈。 63、食物相反:血肉反甘草,鸭肉反糖精,鸡肉反甘草,葱类反蜂糖。
64、治白带方:白芍三钱,红糖二两,用水煎服,黄酒为引,日服一次,三日即愈。 65、白发转青:生地、何首乌、黑芝麻各二两煎水服半月,转青发亮。
66、钓鱼自中:中药阿魏碾粉,蚯蚓诱鱼闻耳自来。 67、牙齿变白:墨鱼骨粉刷牙,几日后牙齿洁白。
68、酒醉立醒:绿豆、茶叶煎水浓汁服上即醒。 69、耳内流浓:黄白、黄连、黄岑各一钱研粉放入耳内,每天三次三日即愈。
70、狐臭秘方:樟脑、白矾各三钱、哈油二钱,共糊状早晚洗净,腋下涂之,五日后即好。 71、胃痛验方:白芨、泽。
6.中医学基础知识有那些
中医基础知识之我见:中医不仅是一门单纯的医学,其已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追随古哲学思维,渗透着天人一统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中医总括有四点: 第一点是医道,医德。此各人见解不同,余则紧记一对联"不求名不求利只求解除民间疾苦,不讲事不讲非只讲修身行善积德"。
前人曾说医者父母心,因为病者的疾苦及性命都交给了医者。的确,医学乃是一门做人的学问,没有一颗善心,又怎样去救人活命呢?, 第二点是"人禀天地之气而生。
"。所以,天地之一切皆会影响及人,而人亦可反映出其所在环境的一切。
记得曾治一妇人,年62岁,现住沙湾荷景三区。诉说己咳嗽两年,多处治疗未果。
开药三服,几天后复诊说,药后稍愈,隔天又咳。详细询问后,提出是否家居风水问题,最后决定同往一看。
发觉病妇房间居于室之东北方,此乃全室至阴之方,风水上称之为"鬼门"。妇人本属阴,年老阳更不足。
又居阴地而至阴太重,则病缠绵而难愈,劝其换房居住。
后经其子证实,于换房后7天,病不药而愈,此天地之气造化于人。天地一切皆会影响及人,但人也会改变环境,此风水之道,在这不详谈。
第三点是"形与神俱,不可分离"。认为人分形体与精神,决一不可。
谓"形不劳,神不散,可活百气。"按现在讲法,形即驱体,神即灵魂。
我在这不是讲迷信,但灵魂确实存在,如你不信,中医就难懂了。因中医多处讲到这问题,如形神,营卫,气血等。
确定人魂之后,这些问题便易理解了。就按现代科学来说,要制造一个与人体外形一样,内在所含的化学成份物质也一样的物体,不是难事。
但怎样做这物体也不能自我生长并生存。为什么?因当今科学不信灵魂,故造出之物形象而无神存。
中国古传之术也多有应用灵魂之法,中医"祝由"科也是其一。可惜己被当今政府严制了。
而西方研究之傕眠术,也正是应用人体灵魂之术。只不过叫法不同罢了。
这正是老子所说的"道非道,非恒道。名非名,非恒名。
"之理。第四点是"疾病可知,又可防治。
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中医认为病由邪生,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
生于阴,得之于饮食居住,阴阳喜怒。而万物既有阴,即有阳,一物二分。
所以既有病,即必有解此病之法,此阴阳互生互制也。中医的辨证观也正是如此。
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运动着,整个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世界内部的阴阳的矛盾统一。中医的治疗亦根据此理定立标本缓急(所谓本,就是与疾病相对的一面。
标即病所表现出的症状)。认为治病必求其本,但急则先治其标。
确定治疗先后,就采取正治或反治的手断。
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本质,应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进行治疗。而这正是自发地运用了矛盾的对立间既斗争又统一的辨证观,总的治疗原则是针锋相对,针对证候所反映的阴阳失调的状态,釆用纠正这种阴阳失调的冶疗方法。
临证时,又同一疾病,由于时令,气候,地区方域,以及病人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惯,居住环境,职业等不同而治疗方法也不同。其蕴含着矛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的辨证思想。
而有时候,虽不同的疾病,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则可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这说明中医学是从运动的观点而不是从静止的观点,从相互联系的观点而不是从孤立的观点来看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并注重其统一性,即整体观念。既重视人体各个局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除阴阳外,应用于中医缺不了的还有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其特性为"木曰曲直作酸,水曰润下作咸,火曰炎上作苦,金曰从革作辛,土爰稼穑作甘。"通过其特征引伸天下万物。
五行学说是以"五"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的生克制化原则,阐释人体和五行的相互关系,阐释五脏疾病好发季节和病机转变,阐释临床现象的机理,指导确定治疗方法。并认为人的生命既自身在不断运动也与外界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具体地阐明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念。
阴阳五行皆本于气,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古人通过阴阳五行之确立,应用于四时,定出了"五运六气"之法,现称"运气"学"。
通过其应用,我们便可预测出某时期,某地区,某年龄阶断的人,多会患某类型疾病,对区域性或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医对于人体脏腑机能的描述称为藏象,其学说是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对于研究人体的生理及病理,指导临床实践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除脏腑外,人体还有奇恒之腑,气,血,津液等组织。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为用的联系。
而经络则是其相联系的系统之一,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经筋,皮部,络脉四部份组成。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其主干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大类。
经脉之气所"结,聚,散,络"的为终筋,而皮部即是经脉及所属络脉在体表分支的部位。经络的主要生理机能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过气血,濡养脏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