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宝吃饭问题
第一计:放手让宝宝自己吃 1岁左右的宝宝,动手的愿望很强,勇气也是大大的。
看着爸爸妈妈一筷子一筷子地往嘴里送,自己也不甘示弱,不满足“饭来张口”。性急的宝宝还会小手不停地动,急着抢家人手里的筷子和勺,在餐桌上一试身手。
阻止宝宝还是鼓励宝宝,是决定宝宝未来吃饭好与不好的关键。因为,这正是宝宝学习吃饭的最佳时机。
父母不妨索性给她一把勺,一双筷子,任他在碗里、盘子里戳,一口口地往嘴里送。结果当然是掉到桌上、身上、地上的比吃到嘴里的多得多,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最初宝宝毕竟有一、两口送到了自己嘴里,很兴奋,如果父母及时地夸奖几句,宝宝自己吃饭的兴趣会更浓。
渐渐地,成功率能更高。有过如此训练的宝宝,一般1岁半以后,就能独立吃饭了。
而且,这也是让宝宝体验成功、培养其独立性的开始。 小编提示: 宝宝碗里、盘子里的饭菜不要过满;温度适中,防止宝宝烫伤,或太凉吃下去胃不舒服。
一次给宝宝一种菜,最好不要把几种菜混到一起,使宝宝吃不出味道,倒了胃口。 吃饭前,在宝宝座位周围的地上铺好报纸、给宝宝穿上罩衣、戴上围嘴,武装到位。
等宝宝完全吃饱了,再清理“战场”,帮宝宝做个人卫生。还有,整个过程不能嫌麻烦——现在的麻烦是为了以后的不麻烦。
第二计:专座与专用餐具 宝宝虽小,专人专座是必须的,这是养成宝宝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基础。父母可为1岁左右的宝宝准备一套婴幼儿餐桌、餐椅,如此即便是爱活动的宝宝也不容易摔着。
没有条件的,可在成人餐桌旁给宝宝一个固定的位置,椅子一定要稳当,上面垫上软垫子,让宝宝坐着舒服;2岁以上的宝宝,可在椅子上再放一只小凳子,便于宝宝够得着桌上的饭菜。宝宝的餐具除了不怕摔、小巧、安全、好用外,还要注意视觉效果,色彩鲜艳、图案吸引宝宝、造型别致,能激发宝宝的食欲。
小编提示: 从宝宝会走路后,就对他(她)明确一点:吃饭必须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如果四处乱跑,就没有饭吃;饭后也不能吃其他的东西,两餐之间的点心仍旧维持原有的量。父母要有令必行、持之以恒,这也是对父母毅力的考验。
第三计: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 两三岁的孩子特喜欢与父母对着干。 因此,在饭菜开始摆上桌时,父母和家人制造气氛,故意冷淡宝宝:“今天的菜真丰盛,味道好极了,快洗手”。
等宝宝也来洗手,对他(她)说:“你先去玩吧,我们吃完了你再来吃。”或“这个鱼真香啊,你少吃点吧。”
他一边喊着我要吃,一边把自己的碗装得满满的。此时,父母可适当地控制宝宝:各种菜都吃一点。
你会发现,这种做法,比单纯的催促、劝说、追赶更有效果。 小编提示: 父母表面上要不露声色,一副对宝宝无所谓的样子,即便是他(她)跑来跑去,也绝不端着饭跟在后面,并设法让宝宝感到自己被忽视了,非要到餐桌上大吃一顿,为自己争口气。
第四计:给宝宝适度的选择 和成人一样,宝宝也表现出饮食上的个性,不爱吃某种食物,由此借题发挥,抻长吃饭的时间。 妈妈可给宝宝一定的自主权,共同商量每天的食谱,让孩子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出选择。
比如,今天咱们吃菠菜、冬瓜,还是吃芹菜或豆芽?是吃猪肉、鱼,还是吃牛肉或鸡肉。由宝宝决定在所喜欢的食物中摄取不喜欢食物的同样营养,只要宝宝能安安稳稳地坐在餐桌旁吃,得到均衡的营养,就达到了目的。
小编提示: 给宝宝的选择范围不要太宽,一般两、三种之中选一个,营养搭配的主动权还在父母手里。和宝宝约定,按他(她)要求做的饭菜,一定要好好吃,否则下次不再征求他(她)的意见,做什么吃什么。
两三岁的宝宝可随着父母一起买东西、帮着择菜,比如掰豆角。参与了劳动的宝宝,在吃饭时更关心自己的成果,吃得也好。
第五计:及时鼓励与适当奖励 训练宝宝吃饭,应事先和宝宝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像不到处乱跑、不挑食、不剩饭、时间的限定等等。 及时鼓励,即使是一点点的进步:“今天一口都没往外吐,比昨天好。”
“还剩下几口,如果能在5分钟之内吃完,就比昨天快。”适当给些小奖励,激发宝宝好上加好。
比如,宝宝喜欢小熊,哪顿饭吃得好,妈妈就给画一只小熊,由宝宝收好;如果一个星期能得到一定数量的小熊,周六、周日就带她到她最想去的地方玩,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编提示: 坚持原则。
定好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绝不能延长到40分钟,否则你的努力将大打折扣。说话算数。
一旦宝宝得到了足够的小熊,父母的许诺一定要兑现。第六计:给孩子营养的概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爱吃的东西,这时最好给孩子讲一些营养知识,让他(她)明白这些东西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在做饭甚至去超市购物时,先向宝宝吹吹风:“你看芹菜嫩绿嫩绿的,吃点绿色蔬菜身体好……”餐桌上再对宝宝做“营养培训”:“吃点菜花,补充叶酸;胡萝卜里的胡萝卜素含量多,吃了能长高个;猪肝含铁、维生素A丰富,吃了嘴唇红,宝宝越来越漂亮;鱼能健脑,多吃鱼的宝宝聪明……”渐渐地,宝宝就知道了不挑食的好处,不再让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吃饭问题发愁了。 小编提示: 饭菜富于变化。
即便是宝宝喜欢的,也。
2.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有哪些
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1、正确地使用餐具 ,独立进餐。
2、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
3、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
扩展资料:
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
1、循循善诱,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小勺
70%的小班幼儿不会拿勺吃饭,他们大多是在成人过度的呵护中,习惯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他们是真的“幸福”吗?缺少练习的机会的小朋友们,不仅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会不协调,阻碍自理能力的顺利发展,而且对小朋友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极为不利。
2、耐心引导,消幼儿依赖的心理
班上常常有这样的幼儿,会吃但不愿自己动手吃,一定要等人喂。你喂他,嘴张得老大,一吃一大口,不喂就坐那里看。对于这样的现象,家长和教师之间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坚决动嘴不动手。大人们可以多提醒幼儿,可以坐在旁3、定时定量定点吃饭
对每人来讲,一日三餐定时,就能够形成固定的饮食规律。对孩子按时定量吃饭,使两餐间隔时间在4~6小时,这正是肠胃对食物有效的消化、吸收和胃排空的时间,保证充分足够地消化吸收营养和保持旺盛的食欲。
4、教育孩子平衡膳食,不要偏食
孩子偏食的原因既有身体的因素,如消化不良或食物过敏反应等,但更多的是环境的和心理的因素。
5、让宝宝自己吃
孩子不是天生就有依赖性的,每一个孩子在七八个月时就有自己拿勺“吃饭”的欲望,尽量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不要因孩子吃不好而去限制、指责他。
6、慎选零食和饮料
对于各类零食,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一是零食确实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高兴的情绪体验,调整孩子的味觉感受;二则现在的零食越来越丰富,精美,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辅助食物,适时适量地给孩子吃一点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零食以不影响幼儿正常进餐为宜,选择健康容易消化的。
7、注重幼儿进餐后的卫生教育
收拾餐具、擦嘴、擦手这些幼儿自己能做的事就应该自己做,这也是培养自我服务的机会。
3.宝宝饮食注意哪些
鸡蛋是宝宝辅食添加的最理想营养食物,从4个月就应开始先添加蛋黄,每日喂1次,从1/8个→1/6个→1/4个→1/2个→1个,逐步增加添加量。有些宝宝吃鸡蛋后可出现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这是由于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鸡蛋中的抗原物质进入血中而致,而鸡蛋中这些抗原物质并不存在于蛋黄中,因此开始添加辅食时不要蛋白,只添蛋黄。一周岁以后可以逐渐加蛋清。
至于米粉,我觉得里面还是还是会有一些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其实只要有时间,完全可以自己在家煮一些营养粥,里面可以加各种蔬菜末,核桃、花生、杏仁(要碾碎)紫菜,瘦肉丁,鲜虾仁,动物肝,不含添加剂,大人和宝宝都可以吃。
米粉添加水的量,说明书上都有,安娜上面说的来就行了。
4.冬季幼儿饮食健康小常识
寒冷的气候里,幼儿冬季应该怎样养生呢?父母该如何做好幼儿的冬季保健护理,给宝宝最好的呵护呢?下面就来看看小编整理的八大冬季养生小常识吧。
幼儿冬季养生小常识一:注意保暖 合理穿衣 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肾炎,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合理穿衣,注意增减。有的父母给小儿穿衣过多,孩子稍有活动,汗水把内衣湿透,而小儿不会表示需要更换内衣,只能凭自身的体温把湿衣暖干,天天如此,容易伤风感冒,对健康不利。
同时应随气候变化而增减,在活动前或进入有暖气房间时应脱去外衣。 外出最好戴口罩,避免着凉。
夜间盖好被褥,父母应注意勤查看,幼儿踢被褥时及时盖好,以免孩子着凉。 幼儿冬季养生小常识二:合理饮食 冬季天气寒冷,幼儿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应增加些能量高,热性的食物,如肉类、乳类、豆类等等。
此外也要注意补充红枣、红豆等健脾补血 的食物。冬季也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均衡营养,补充蔬菜水果,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 量元素缺乏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 冬季还要保证幼儿的饮水量。
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成分。幼儿代谢旺盛,需水量大,每节课后都应组织幼儿喝水,个别特异性体质的幼儿还要视情况增加饮水的次数。
幼儿冬季养生小常识三:注意节制饮食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在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饱,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儿。
孩子吃多了,几天下来就容易形成食积便秘。因为中医认 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大肠有病会影响到肺的功能。
研究表明,大肠的粪食燥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反复的肺及呼 吸道感染。 幼儿冬季养生小常识四:保护皮肤 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发红,要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幼儿冬季养生小常识五: 坚持户外活动 冬季幼儿也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锻炼可增强幼儿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蚀。
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小 儿出屋,小儿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 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
同时不坐凉地:冬季地面温度很低,幼儿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 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泻。 幼儿冬季养生小常识六:多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技能和幼儿的体质。 幼儿冬季养生小常识七:定时通风换气,注意室温 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20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会感到头晕、疲倦。
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容易感冒。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冬季由于供暖,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在北方更为突出,室内温度高,湿度相对较低,加上窗门紧闭,室内空气流通 差,居室内的微生物密度较高,一些致病菌和病毒易侵袭小儿体内。
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加大室内湿度。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 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
幼儿冬季养生小常识八:减少病源感染机会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聚会场所、大商场等。注意督促好小儿的手不要乱碰脏东西,及要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5.教给宝宝怎样学习咀嚼食物的知识
当宝宝将食物用舌头往外推,可以示范给宝宝看如何咀嚼食物吞下去。不妨再多试几次,让他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2、勿喂太多或太快
按宝宝的食量喂食,喂食的速度不要太快,喂完食物后,应让宝宝休息一下,不要有剧烈的运动,也不要马上喂奶。
3、品尝各种新口味
常常吃同一种食物,会令宝宝倒胃口,饮食有变化才能刺激宝宝的食欲。在宝宝原本喜欢吃的食物中,加入新的材料,分量和种类均由少而多,便可增加食 物摄取的种类,找出更多宝宝喜欢吃的食物。宝宝不喜欢的食物或烹调方法,可减少供应量和次数,但应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让宝宝学习接受,养成不挑食的好习 惯,而且均衡摄取各类食物才能帮助宝宝的发育及成长。
4、改变烹调法
宝宝讨厌某种食物,有时不在于他的味道,而是烹调的方法。如长牙之后喜欢有咬和嚼感的食物,会拒吃苹果泥,不妨改成苹果片;色彩鲜艳的食物可促进 宝宝的食欲,太冷或太热的食物也会使幼童感觉害怕。此外,口味不宜太浓、避免刺激性食物,食物的切割方式应可轻易让幼儿入口,形状也必须经常变化,提高宝 宝进食的兴趣。
5、注意点心的质与量
点心的份量不可太多,时间不能与正餐太近,以免正餐吃不下。要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当点心,不要吃太甜或油炸等的垃圾食物。
6、重视宝宝的独立性
出生六个月之后,宝宝渐渐想自己动手吃饭,要鼓励幼儿自行拿汤匙进食,提供他学习的机会,也可以在地下铺报纸以方便收拾残局。宝宝会喜欢抓东西吃,可制作易于用手拿的食物,能满足宝宝的欲望,也能促进食欲。
7、开饭前十分钟先行预告
当宝宝玩得正高兴时,若突然被打断会引起生气、反抗和拒绝的心理。所以即使只是一岁的幼儿,也应该事先告之他即将要做的事,例如:“再过十分钟就要洗手吃饭了!”
8、准备一套儿童餐具
用大杯、碗盛满食物,宝宝会有压迫感而影响食欲;尖锐的叉子及易破的餐具也不宜让幼童使用,以免发生意外。市售的儿童餐具具有可爱的图案、鲜艳的颜色,可以促进宝宝的食欲。有时也可以利用野餐或饭盒的方式供餐。
9、不宜太早训练宝宝餐桌礼仪
父母亲不宜太急于把宝宝教养成小绅士或小淑女,而对他们提出不合理的礼仪要求,例如:一定要用筷子、喝汤不能滴出来等,会让宝宝很沮丧而影响食欲。
10、勿在孩子面前品评食物
宝宝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所以不应在孩子面前挑食及品评食物的好坏,以免养成宝宝偏食的须根。
11、利用同伴力量鼓励进食
三餐应与家人在餐桌上一起进餐或让宝宝和邻居小朋友或玩伴一起用餐。改变进食的环境与气氛会提高食欲,或是模仿别的小朋友吃东西,利用同伴之间的力量来鼓励孩子进食。
12、调整生活作息
多让宝宝到户外活动可促进食欲,但进餐前后不要做激烈运动,避免影响食欲。
13、保持愉快用餐情绪
如果偶尔出现在吃饭时间宝宝仍不觉得饿的情况,就别硬要求他吃,因为常逼迫宝宝吃饭,或是吃饭时斥责宝宝,会让他觉得吃饭是一件讨厌的事。
14、隔一段时间再尝
如果宝宝对某一项食物感到讨厌,可能只是暂时性不喜欢,可以试着隔一段时间再让他吃吃看。
15、学会食物代换原则
如果宝宝真的不喜欢某些食物,就试着找出营养成分相似的替换食物、多些耐心顺其自然,对宝宝而言,辅食是新鲜的东西,目前不接受的食物以后可能会 接受,因此妈妈要有耐心多尝试一些,只要宝宝健康、活力良好,且生长情形符合宝宝健康手册上的生长曲线图,即使有时吃的少点也无须担心,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了。
6.婴儿吃饭有何讲究
有的婴儿喜欢和大人一起吃饭,也喜欢吃大人的饭菜,妈妈完全可以利用婴儿的这一特点,在大人午餐和晚餐时添加两次辅食,孩子和大人一起进餐是很好的。
这不但满足了婴儿的喜好,也可以节省父母的时间。 给宝宝固定餐位和餐具 宝宝到8个月时可以自己坐着了,因此在给宝宝吃饭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婴儿专用餐椅,让宝宝坐在上面吃饭;如果没有条件,就在宝宝的后背和左右两边,用被子之类的物品围住。
目的就是给宝宝固定位置,同时,宝宝的餐具也要固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训练宝宝自己吃饭 宝宝到了11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自己东西了。
这时,爸爸妈妈就可以训练宝宝像大人一样自己吃饭了。进餐前应先给宝宝洗净小手,带上围嘴或手帕,刚开始他可能会用手抓食物往嘴里塞,这只是暂时的,不要制止宝宝,慢慢地他就有意识地去用小勺,舀起食物往嘴里送了。
不会用小勺的宝宝,妈妈就要教会宝宝用小勺,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有耐心。 训练宝宝自己吃饭不仅有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也为以后的入托做准备。
控制宝宝吃饭的时间 对于刚开始吃饭的宝宝来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不要让宝宝边吃边玩,或吃几口又去玩,这样吃饭,既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又可能使饭变凉,引起宝宝的腹泻。
爸爸妈妈给宝宝吃饭的时间不要拖得太长,一般控制在20分钟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 在烹饪时,要合婴儿的胃口,饭菜要烂,少放食盐,不放味精、胡椒面等刺激性调料; 吃鱼时要注意鱼刺; 抱孩子到饭桌旁,一定要注意安全。
热的饭菜不能放婴儿的身边,婴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即使大人感觉不到烫的食物,也可以会把婴儿烫伤; 不要让婴儿拿着筷子或饭勺玩耍,可能会戳着孩子的眼睛或喉咙; 有的婴儿就喜欢辅食,无论如何也不爱吃奶,就要多给孩子吃些鱼蛋肉类,补充蛋白质。
7.蒙氏语言《宝宝吃饭》教案
蒙氏语言《宝宝吃饭》教案
设计依据
动物对于幼儿来说很有亲切感,他们平时就很喜欢模仿各种动物。由于幼儿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因此特别乐于扮演身边的小动物,如小兔、小狗、小猫等。为了帮助幼儿做进一步知识经验的拓展,选择了一个离幼儿生活较远但又很有特点的动物,借助音乐游戏为工具,结合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将故事形象地用乐器展现。
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中感知大象和小兔的不同音色,并尝试创编简单节奏,选择乐器为故事
2.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体验乐器故事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小兔和大象的图片及春天景色图。
2.对大象和小兔的外形特征有初步了解,如笨重的或灵巧的,为创编简单节奏铺垫。
3.对乐器有一定的操作经验。
4.鼓、小铃。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大象和小兔》
1.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T: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苏醒了,森林里又变得热闹起来。大象和小兔约好了一起来找春天。小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它看见树枝上冒出了嫩芽,草地上开出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大象也甩着长长的鼻子来到草地上,看见小溪的冰融化了,觉得春天的太阳暖洋洋。春天真美呀,两个朋友在草地上晒太阳做游戏,不知不觉太阳落山了,该回家了。大象走在前面,小兔走在后面,他们约好明天再来找春天。
2.理解故事
T: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看到了哪些春天的美景?
(二)为故事配器
1.为小兔配器
T:今天请来了小乐器为故事配音,小兔怎么走路? (引导幼儿动作表现,感受小兔的形象。)
T:什么小乐器代表小兔?为什么? (引导幼儿选择小铃为小兔配音)
2.为大象配器
T:大象怎样走路?发出什么声音? (引导幼儿用动作和声音表现。),
T:什么乐器代表大象?为什么? (引导幼儿选择大鼓为大象配音)
3.初步为故事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