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力机车驾驶做什么的
电力机车本身不带原动机,靠接受接触网送来的电流作为能源,由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的车轮。电力机车具有功率大、热效率高、速度快、过载能力强和运行可靠等主要优点,而且不污染环境,特别适用于运输繁忙的铁路干线和隧道多,坡度大的山区铁路。
电力机车是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的,接触网供给电力机车的电流有直流和交流两种。由于电流制不同,所用的电力机车也不一样,基本上可以分为直-直流电力机车、交-直流电力机车、交-直-交流电力机车三类。
直-直流电力机车采用直流制供电,牵引变电所内设有整流装置,它将三相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后,再送到接触网上。因此,电力机车可直接从接触网上取得直流电供给直流串励牵引电动机使用,简化了机车上的设备。直流制的缺点是接触网的电压低,一般为l500V或3000 V,接触导线要求很粗,要消耗大量的有色金属,加大了建设投资。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与技师哈卢施卡联营创立电机公司,发明强力发电机,制成世界上第一列电力机车。第二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震惊了许多人。1879年,在柏林的工商业博览会上,这辆世界最早的电力火车公开试运行。列车用电动机牵引,由带电铁轨输送电流,功率为3马力,一次可运旅客18人,时速7公里。两年之后1881年,柏林郊外铺设了规模虽小,但为世界最初营业用的电车路线。同时德国又试验成功驾空接触导线供电系统,使电力机车的供电线路由地面转向空中,机车的电压和功率都大大提高。
1895年,在美国的巴尔的摩一俄亥铁路线上首次出现了长途电力机车。机车重96吨,1080马力,采用550V直流供电。
1901年,西门子、哈卢施卡电机公司制造的电力机车在柏林附近创造了时速160公里的记录。
与此同时,在1880年,美国爱迪生也进行了电车的实验。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于1968年诞生于湖南株洲,命名为"韶山",为中国铁路步入电气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电力机车由于速度快、爬坡能力强、牵引力大、不污染空气,因此发展很快。地下铁路也随着电车的出现而得以发展
我国在运主要干线电力机车有 韶山(SS)1 SS3 SS4(G) SS6 SS6B SS7 SS7C/D/E SS8 SS9(G) 和谐(HXD)1 HXD3
DJ1
2. 讲解电力机车、内燃机车的驾驶操作
兄弟,你问的问题挺麻烦的。你想知道哪方面呢?
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操纵有些不同,准恒速机车和非准恒速机车也不同,不同的制动机特点不同,动车就更不一样了。总之自动化程度高的就简单。
简要介绍给你SS9G的。
上车后,启动监控主机等设备,检查高低压设备,确认各个电路和气路开关在正确位置。如果总风压力在600以上或者辅助风缸压力在450以上就可升弓,确认电网电压,把需要的开关都闭合,启动劈相机,缓解再生制动,缓解制动机,将换向手柄推到前,提手柄动车。
你要是想知道详细的可以给你提供机车乘务员应知会这类书籍。
3. 车辆驾驶初学知识
初学驾驶的基本知识
初学驾驶的基本要求:
1、姿式:头正身直、坐椅前后适中、双手握住方向盘的左右两边、双脚能踏刹车、离合到位,鸣号一般用右手,行驶时眼看车前方50米左右。
2、起步训练:先发动汽车a将变速手柄置于空档位、b电钥匙顺时针旋转时间不要超过5秒钟点火(第一次不着火第二次再次点火应间隔十五秒)。
按照一踏、二挂、三方向、四鸣号、五松手刹的要领进行教学。要点起步稳(按照快、停、慢三法缓放离合)、无憋死车现象、加速快、快换档。
3、加、减档训练:(充分理解适速变档)对轿卡车而言
一档 是用来起步的,提速后立即变二档
二档 是过渡档或转弯用(10-20公里车速)
三档 是慢速行车档(20-30-40公里车速左右)
四档 是快速行车档(30-40-60公里车速左右)
五档 是高速行车档(45-60-100公里车速左右)
加档是:先加油提速再踏离合到底有低档位变为高低档,松离合时要缓,防止车速不稳(板变速手柄时不要用力过猛,初学者统病)。
减档是:一般车行至路口时先刹车降速,再踏离合到底由高档位变为低档。
加、减档训练要点;讲时容易做时难(难点手脚并用的协调性不强,想这忘那),特别要达到眼观路况右脚刹车左脚离合左手方向右手变速,动作联关瞬间完成。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练多想多指导,熟能生巧。
4、转向训练;要点是转弯要快,还要转小弯。转方向盘的手法应是大把轮转式(在路上原地用一档不加油左右大转圈)。
5、停车训练;要领是a.打转向指示、b.刹车减速变档(最后至二档停车)、c.边转向边刹车减速至到达停车点、d.先踏离合慢刹车至停车(防熄火),拉手刹退空档(要求车要停稳、停正、停到位)。
6、半坡起步训练;在上半坡处不熄火停车程序是踏离合、死刹车、退空档(熄火停车应置于一档位防车溜)、拉紧手刹。
起步时离合踏到底、车挂起步一档、油门轻加、这时轻松离合至车有微动感(车为半联动状态),松手刹、松离合、车前进。要点是掌握好车的半联动微动状态。
7、路口转向训练;
a、左转弯提前减速至转弯车道(靠近黄线车道),转大弯通过路口。
b、右转弯提前减速至转弯车道,要转小弯通过路口。
c、在路上大掉头的方法首先要观察有无车辆行人路况情况采用低速档少加或不加油快打死方向,当转到适当位置后急回正方向即可。
4. 电动车如何驾驶
是全程电力还是半速行驶还是用脚助力,关键看你想跑多远以及在距离和速度之间求平衡。
电动车的基本原则是:电池的放电量越小,电动车跑得越远。全程电力的话,平均放电量是最大的,尤其是在启动车的时候。
而速度越慢,放电量就越小,速度与放电量之间不是正比例均匀增长的(速度越大,放电量越大,如48V的电动车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需要15A的电流,那么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电流需要可能只在7~8A)。这也就是说,速度越慢,里程就会越大,速度越快,里程就会越小,一般48V的电动车如果以30公里每小时的最高速一直行驶一般只能跑70公里。
而如果你用脚蹬让其助力,那么电池的放电量将会更小,所以就可以跑得更远。
5. 求汽车驾驶基本常识
汽车驾驶常识
驾车节油秘诀
1、熟知交通法规,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的行车路线。
2、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期上路。
3、装卸物品或停车等人时关闭发动机。
4、适当选择行车档位,避免突然加速。
5、急速起步伤车亦费燃料,应缓慢起步。
6、避免空踩油门。
7、时速80公里耗油量最小。
8、行车前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
9、排气量越大的车耗油越多。
10、避免在车上放置无用物品。
驾驶员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汽车驾驶员经常与汽油、燃烧蒸气、汽车排出的废气接触,其中就有一氧化碳。高浓度短期接触吸人即可致急性中毒;低浓度长期慢性蓄积可造成慢性中毒。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
防止发动机废气逸出弥散到驾驶室或车厢内;经常检查排气管,防止废气倒流入车内;最好不在不通风或密闭的条件下加大油门、启动车辆;车库与修理车间门窗关闭时发动机要停止工作;在发动机密封不严或排气管废气倒流的情况下,一般停车5分钟以上都应关闭发动机,绝对不要在发动机工作的汽车里睡觉,尤其是冬季门窗紧闭或使用空调机的情况下睡觉;在气温高、湿度大及海拔高的情况下,更应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驾驶新车注意事项:
1. 在最初行驶的500公里内切忌紧急刹车,紧急刹车将会使磨合中的系统受到冲击,大大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如却有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应尽力踏下离合器踏板,以减少对发动机的冲击。
2.在2000公里内不要使发动机的连续工作时间超过2小时,新车连续工作时间过长会造成机件加速磨损,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使用寿命。
3.新车不易高速行驶在最初1000公里内车速不宜超过最高时速的60%,2000公里内车速不宜超过最高时速的80%。
4.新车在最初1000公里内不宜满载,一般不要超过额定负荷的80%。
5.最好不要让新手驾驶,忌粗暴驾驶。
驾驶员的视野与视觉距离:
视野是指在视线不变的情况下,同一时间能看到的整个范围。视野又可分为动态和静态视野:动态视野是指头和眼球不动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静态视野是头部不动眼球可以自由转动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动态视野与车速成反比车速越快视野也越窄。
从车辆前到前方观察中心的距离称为警觉距离。从观察交通环境、判断各种因素、采取反应措施、以及制动滞后和持续制动所需时间,约需12秒时间。也就是说如车速60公里/小时,观察距离要200米。
合理使用汽车轮胎:
使用轮胎时应选用同一厂牌、型号和花纹的轮胎。更换轮胎时最好全部更换或分前、后轮更换,将质量好的轮胎放在前轮上。严禁混用新旧程度不同或花纹不一样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