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关于汽车的小短文,三四百字
未来的2030年,我们最担心的空气污染解除了,这是谁的功劳呢?当然是第三代高智能汽车了!
这辆第三代高智能汽车可不是用电和油发动的,而是用水。这可方便多了,不用东跑西跑地去找加油站。
这种汽车的轮胎上装着一种特殊的清洁器。轮胎压过马路,马路会特别干净,轮胎压过草坪,小草不会被压扁,反而会长得更加鲜绿。
这种汽车不会排放污染空气的尾气。车子反而会吸进二氧化碳,经过过滤器来到车子里。车子会自动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又一次经过过滤器变成新鲜的空气排出来。
这种汽车会自动调节形态,车子开到海面上,轮子会慢慢收进去,伸出像小船一样的底部,车子开到山上,轮子会一圈一圈地扩大,变成越野车轮子大小的轮子……
我相信,在我不久的未来,我也会造出一辆既环保,又高科技的汽车。
2.关于汽车的知识的书籍
1、《汽车构造与性能》
《汽车构造与性能》是2010年2月1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乔义,本书主要讲述了现代汽车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特点等内容。
2、《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
《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是2009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新亚,作者根据多年来为车友咨询服务的经验,精选了114个与汽车有关的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介绍了汽车各个组成部件的构造、原理等。
3、《汽车百科全书》
《汽车百科全书》是中国汽车领域第一部全彩印的综合性百科全书。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国汽车领域专家学者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4、《汽车知识小百科》
《汽车知识小百科》是201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宁建华,本书主要介绍了汽车的发展历史,发展方向,不同款式汽车的特点以及结构技术等。
5、《汽车的1000个为什么》
《汽车的1000个为什么》是2009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新亚,本书内容是从作者十多年来所 回答的上万条汽车问题中精选出来的,涉及汽车的方方面面,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汽车构造与性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汽车百科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汽车知识小百科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汽车的1000个为什么
3.一些关于汽车的基本知识
一、汽车是借助于自身的动力装置驱动,且具有4个或4个以上的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车辆。
二、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三、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燃料供给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组成,但是柴油机比汽油机少一个点火系统。
1.冷却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等组成。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2.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3.燃油供给系:
汽油机燃油系统包括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等。
柴油机燃油系统包括喷油泵、喷油器和调速器等主要部件及柴油箱、输油泵、油水分离器、柴油滤清器、喷油提前器和高、低压油管等辅助装置。
4.启动系:起动机、蓄电池等。
5.点火系:火花塞、高压线、高压线圈、分电器、点火开关等。
6.曲柄连杆机构:连杆、曲轴、轴瓦、飞轮 、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曲轴油封等。
7.配气机构:汽缸盖、气门室盖罩凸轮轴、气门进气歧管、排气歧管、空气过滤器、消音器、三元催化增压器等。
四、汽车的制动系统可分为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等。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称为人力制动系统;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系统称为动力制动系统。
五、汽车的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六、发动机的扭矩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七、汽车的起动机作用是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带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起动机使用时,应注意每次起动时间不得超过5秒,每次使用间隔不小于10-15秒,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次。
扩展资料:
1、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白车身)、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等。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车箱和其它装备。
2、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乘用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3、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汽车发展史上常用的制动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称为摩擦制动器。它有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两种结构型式。
4、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5、汽车的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体容积,又称为单缸排量,它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发动机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一般用毫升(CC)来表示。发动机排量是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它比缸径和缸数更能代表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的许多指标都和排量密切相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汽车
4.有谁知道关于汽车文化的一点内容
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当一种消费品已经达到一定数量时,它自然就会在人们生活中发挥其“使用价值”以外的作用。从而也就形成了其自身的一种文化。
汽车也不例外。近年来,“汽车文化”、“汽车时尚”等概念已不断被人们所提及。
然而,究竟什么是“汽车文化”?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它呢? 掐指算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也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从首长专用到现在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从十多年前的“老三样”到现在的“百花齐放”。
转瞬间,中国就从一个汽车沙漠突然转变为世界汽车第二大汽车生产国,百姓们的购车热情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汽车迅速从“奢侈品”转变为了“生活必需品”,发展之快令人咂舌。 但是,进入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速明显变缓。
从宏观政策控制到贷款收缩利率上调,从石油危机到交通瓶颈,从保险免赔保费上涨到再次临近关税下调,从自身的产能扩大到外来资本的涌入,多重要素构成了这样一个历史的拐点。中国汽车工业前面的路该怎样走,成了讨论的焦点。
当前,舆论对汽车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汽车延伸了私人生活的半径,是必须要有的;而另外一种则认为私人汽车的拥有会带来很多的烦恼。
甚至列出了例如“新手太多,总堵车”等“七宗罪”。我在法国曾经特意考察过那里的交通状况,那里的公路很多没有北京的宽,车密度也不比北京的小,但是那里的车流看上去是井然有序。
堵车的现象并没有北京这样严重。为什么呢?我咨询了当地的一些驾驶员。
他们说,在法国,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很好,非常遵守道路上的礼仪和规则,非常尊重路权。他们不会“频繁地变换车道”,不会长期占据“超车道”,更不会“见缝插针”地进行驾驶。
在法国,要行驶上主路,无论是左转还是右转,驾驶员都会在主路入口处先把车停下来,细心查看主路上的车辆行驶状况,在确信不会影响主路车辆的情况下,他们才会进入主路行驶。这样的做法,无疑会大大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而且有序地行车,也使得赌车的现象大大减少。
相比较而言,我们现在的交通环境的确很糟糕。抢道的、频繁变线的、变线不打转向灯的,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表面上看这是人的素质问题,实质上就是对汽车文化普及不够,因为文明用车是汽车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现在大多的人把车当作是“你有我也应该有”的争强好胜(无论是买车还是开车)的工具,还没有把它看作是一种文明发展的产物,没有把它看作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多年来社会上对于车本位的东西在大肆宣扬,忽视了对汽车文化的传播。当驾驶员还是一种职业的时候,专业的汽车杂志就出现了。
中国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文明传播载体,最早一本的好像是《汽车之友》。那时候,车还是普通消费者可望不可及的绝对奢侈品。
所以,汽车类的杂志最主要的功能似乎是普及汽车知识,这样的媒体更多的也被看作是科普类杂志。进入21世纪,进入汽车销售井喷时代,这种情况越演越烈。
市场上,汽车类媒体多达40余种,几乎雷同,大家都扎堆似地进行着0~100的加速评测、集中进行发动机和ABS等技术的介绍,乐此不疲地进行着一辆接一辆的路试,而现在我们的汽车使用者们到底关心着什么呢?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有78%的受访者关心什么车省油、有56%的受访者关心什么车便宜、有35%的受访者关心什么车耐用,但是,多达95%的受访者关心他们怎么能用好车,汽车可以给他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带来多大的变化。 可以看出,目前人们对车的兴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谈资,更看重它能够给生活带来哪样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也正是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原动力,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这个时候,对汽车文化的介绍,对汽车生活的渲染就更重要。
无法否认,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5.有关汽车的知识
每一个人都希望有部安全可靠的车。但汽车的种类是那么繁多,一部车与安全部分有关的零件又是那么繁多。到底该选择哪一部呢?
每部车帮助驾驶者躲避事故的能力各有不同。车头对撞与侧面碰撞是完全不一样的,各种车的承受能力也各式各样,因此就车辆的整体安全进行比较非常必要。但是,受各种条件和客观因素限制,在一般的选车过程中,人们不可能都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撑,因此了解专业人士如何对汽车安全进行检验,应该是购车者掌握"如何判断汽车安全性的优劣"最基本,最简捷的好办法。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美国的同行们是如何做的。
在美国的车辆碰撞防护检测通常由两个机构进行。一个是美国公路安全委员会(NHTSA),为政府机构;一个是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HS),这是由保险业资助的私人组织。但同一机构的评价未必良好的。反之亦然。另外,由于这两个机构提供的检测结果主要是汽车的被动安全指标,因此对于购车者来说,要从这些不同的信息中得到正确的判断是很困难的。
为帮助购车者,美国的各种汽车类的期刊杂志都有专门的评车记者,他们会根据自己对每部车的检验报告,结合各种因素,提供给购车者更加通俗详细的最流行的车辆的安全性能参考。而这些评价会集中在汽车的主动安全上。
但是不管是谁,在评价一辆车的安全性时,都要检测并评估每辆车的避免事故能力(制动性),紧急躲避能力(操控性)。在这两个方面,有些车辆的安全性会表现得明显地高于其他车辆。此外,其他预防事故的因此以及防撞性也是不会被忽视的。
避免事故能力
尽管众多的事故原因统计或许不能反映客观事实,但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肯定的,一个是紧急制动,一个是紧急躲避。
车辆的紧急制动必须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将车平稳笔直停止。不得失控歪斜,这种测试分干湿两种路面进行,并评估刹车系统的防抱死装置。
紧急躲避能力
越安全的车越能在躲避事故中不失控,一般进行紧急躲避测试基于三项考查:第一,在双线道上快速换道,类似驾驶员操控方向盘躲避路上的障碍。另两项是评估车辆急转弯和对各种弯道的应付能力。
其他预防事故的因素
加速,驾驶姿势,视野,甚至座椅的舒适度都能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能。一辆车加速性能快,可以使司机很容易地逃脱潜在的事故区域。驾驶的姿势影响到视野和舒适。视野越好,越能提早发现事故迹象。座椅也有一定作用,尽管很微小。因座椅不舒服会造成疲乏,影响司机的警觉。
防撞性
如碰撞事故发生,一辆车对其乘客的防护能力就成为关键。美国政府的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的检测,就主要是对车辆的这种能力进行检查。
受检验的车将分两次检测:一次是以35英里每小时速度两辆车前部正面相撞。一次是一辆车以每小时17英里行驶,另一辆车以每小时34英里速度从侧面相撞。
一辆车保护其乘客的能力好不好要看他最初的设计和安全设备。包括安全带及气囊。每辆车都有一个可压缩变形的空间,设计用来吸收和化解碰撞能量,使乘客舱的变形与撞击力达到最小。车辆越是能够化解这种能量,司机和乘客所遭受的伤害机会就越小。
政府所进行的碰撞试验都是两辆相同重量的车。但现实生活中,真正发生的碰撞事故往往是不同尺寸不同重量的车。正如IHS所宣称的那样,较大的和较重的车比较小的和较轻的车安全。这是因为,碰撞时,大的和沉重的车会把更多的能量发射到较小的车。另外大车的保险杠相对较高,碰撞事故发生时,大车的保险杠会撞击到小车的保险杠之上,造成后者车体变形,这种力量冲入小车的脆弱部分会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因此小车相对来说安全性能差一些。
买一辆车时,考虑其事故躲避能力和碰撞保护是件很重要的事。
6.汽车小常识
我只有汽车保养小常识
汽车保养有分内外保养, 外,是指车表面、车身漆面车底漆防老化保养,比如做汽车镀膜、汽车打蜡、汽车轮胎、轮胎测压、汽车清洁洗车,汽车贴膜等都能对汽车的车底漆或是汽车起到保养作用。 内,是指车内,如内饰清洁、车内桑拿消毒、发动机清洗、空调清洗、机油更换,玻璃水、汽车底盘装甲等都是对汽车的保养方式。 还有常规保养项目:5000公里/次换一次机油、25000公里/次换燃油滤清器、25000公里/次换火花塞、40000公里/次换制动液、每年更换空调过滤网一次、自动变速箱油及滤网及手动变速器油 80000公里/次、电瓶2-3年、喷油嘴25000公里/次清理、刹车片50000公里/次检查、节气门15000公里/次,门锁、铰链、天窗、发动机盖锁、行李箱锁等1000公里/次检查及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