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里有关于农村卫生知识宣传的内容
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还未落实,明确发展规模。
要高度重视县人民医院建设。各乡镇(街道)重视卫生工作,中级职称也只有96人,人才问题严重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技术人才决定着医疗技术水平、白塔、下各等中心卫生院的扩建问题,重视解决县精神病院用房紧缺、医疗条件落后,尽快研究,科学确定建设方案、高级医师及执业医师的从业比例,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人员整体素质。
重视解决医疗卫生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 三要加强医疗质量建设。
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处理难度较大;个体医疗单位数量多,管理较难,改进人才引进和考录政策。2004年10月,县政府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单位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三)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形成了7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个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明确分管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医疗用房十分拥挤,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2003年医院迁建工程完成了工程立项和土地报批,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未动工,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医院、妇保院、精神病院等县级医院和横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参保农民患者的医疗负担。二是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有效开展,强化工作落实,抓好本区域内的农村卫生工作。
(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成效显著。
二是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全县无偿献血工作6次被评为省、市“无偿献血先进县”。
四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卫生环境整治力度加大。
目前,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打击非法行医难度大,儿童“五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县无重大疫情发生。
三是积极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一是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滞后。
我县医疗机构普遍缺少发展规划,争创百日无事故”活动,切实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转有序,三年来,已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框架,初步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2007年,全县参保人数33万多人,参保率达78%,累计有近40万人次享受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实施了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卫生许可、职业卫生等专项整治,加大农村卫生综合执法力度。
“农民健康工程”是2006年省,积极组织实施,加快解决目前县人民医院用房紧张的突出问题。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改进服务模式、市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卫生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抓好督查落实。
五是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强、经费缺少等实际问题和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危房问题。更新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提高医疗检查可信度,适应医疗发展需求。
二要加强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
二是对乡镇(中心)卫生院推行股份责任制改革、医疗质量和医疗可信度;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差、压力大、工资低,养老保险,考录优秀毕业生。要对各医疗机构发展作出统筹规划,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是全力抓好医疗质量建设。因此,要加大医疗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全县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严重缺少。四是村级卫生服务网络薄弱,全县722个行政村只有42个村级服务站,群众就医不便反映较大;多数医疗单位普遍存在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未形成农村卫生工作合力,规范医疗秩序。
县人民医院要培养和集聚高、精、尖医疗专家,不断推进全县医疗卫生技术上新台阶,减少病人外流。乡镇(中心)卫生院要加强医疗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全科医术水平。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要重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挖掘、收集和整理民间医药技术及祖传秘方。
要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抓好医德医风,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职业自律意识。加强对个体医疗单位管理,发挥个体医疗单位方便山区群众就医的积极作用,坚决打击各类危害农民群众健康的非法行医行为,规范医疗秩序。
四要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
要推进乡镇(中心)卫生院改革,合理配置资源,改进服务模式,形成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提高效率。加强村级卫生社区服务网络建设,担负常见病初诊治及预防保健任务。
发挥社会个人举办的医疗机构作用,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提高整体效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卫生工作的氛围还不浓。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社会发展以人为本、城关医院的迁建工程建设,积极帮助解决县中医院、妇保院和横溪。 二。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一要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党和。
2.哪里有关于农村卫生知识宣传的内容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卫生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近年来,县政府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试行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
省、市、县重视农村卫生事业投入,2006年共投入445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895万元,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卫生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各乡镇(街道)重视卫生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抓好本区域内的农村卫生工作。 (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成效显著。“农民健康工程”是2006年省、市、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
我县全面开展农村公共卫生三大类12项服务,2006年为13万多名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类管理。该工程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肯定,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进行采访报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转有序,三年来,已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框架,初步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2007年,全县参保人数33万多人,参保率达78%,累计有近40万人次享受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参保农民患者的医疗负担。
二是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有效开展。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非典、人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实施免疫规划,儿童“五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县无重大疫情发生。
三是积极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扎实开展“母婴健康工程”工作, 2006年孕产妇首次实现零死亡,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
四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卫生环境整治力度加大。
目前,全县共有560个自然村建起了自来水站,19万多人用上了自来水,拆除露天粪坑8000多只,建成公厕349座,完成4.7万户厕所改造。五是无偿献血工作成绩突出。
全县无偿献血工作6次被评为省、市“无偿献血先进县”。2004年10月,县政府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单位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三)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形成了7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个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是对乡镇(中心)卫生院推行股份责任制改革,在中心卫生院全面实行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
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改进服务模式,乡镇(中心)卫生院经营状况得到了一定的好转。三是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严把人员入口关,严格要求,考录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医疗机构。实施了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展“十佳驻村医生”评选、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组织各类学历教育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是全力抓好医疗质量建设。制订了《仙居县医疗质量建设工作方案》,加强医疗单位自身能力建设,通过开展等级评审,提高了医院的管理层次和服务水平。
开展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争创百日无事故”活动,切实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制订完善了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建立每月督查通报制度,抓好督查落实。
五是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和《职业病防治法》,抓好食品安全、卫生许可、职业卫生等专项整治,加大农村卫生综合执法力度,促进食品卫生和用药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卫生工作的氛围还不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的意识及大卫生理念还不强,未形成农村卫生工作合力。
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广大群众卫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预防为主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共识,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不够强。
一是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滞后。我县医疗机构普遍缺少发展规划,经营场所十分紧张。
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仅40亩,医疗用房十分拥挤,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2003年医院迁建工程完成了工程立项和土地报批,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未动工,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医院、妇保院、精神病院等县级医院和横溪、白塔、下各等中心卫生院的经营场所不足,精神病院房屋紧张、条件简陋,县疾控中心、城关医院至今还在租用房屋办公;多数医疗单位普遍存在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乡镇卫生院还没有配备救护车,难于开展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
3.帮忙介绍一下有关农村合作医疗的一些知识
一、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条件有哪些? 嫩江县辖区内居住的具有嫩江县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外出打工、经商、上学的具有嫩江县农业户口的人员,农村外来常住人口。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标准是什么? 农民以户口簿为准,以户为单位缴费,每人每年交20元;中央财政补助40元;省财政补助34元;县财政补助6元。
四、五保户、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怎么缴纳参合费? 凡是民政局在册的农村五保户、特困户、优抚对象的参合费由民政局负责统一缴纳。 五、何时缴纳参合费? 全县统一在每年的11月1日开始收缴下一年度参合费,至12月31日止。
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怎样使用的? 中央财政和省、县的补贴基金计80元中的70元用于大病(住院)费用报销。参合农民缴费的20元中的10元用于以户为单位建立的个人门诊家庭帐户,另外10元与政府补助中的10元合计20元用于参合农民的门诊慢病报销。
七、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从何时起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待遇? 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参合费后,参合农民自参合年度的1月1日开始,至12月31日止,可以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待遇,中途不能退出与转让、转借。 八、参加商业保险还能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吗? 能。
如:参加商业保险或在校学生保险的人员,若参加了合作医疗,经审核符合报销条件者,同意使用收据复印件报销,但必须由第一报销单位在复印件上加盖财务印章,并注明联系电话、保险单或理赔单的编码(复印件必须清楚)。 九、参合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后,还能享受合作医疗待遇吗? 不能。
如果参合人员在保障期内,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其不能继续享受合作医疗待遇。 十、合作医疗年度报销终止日期是何时? 12月31日为结算周期的终止日期。
超过终止日期一个月未报销者,视为自动放弃报销。 十一、门诊家庭帐户资金如何使用? 门诊家庭帐户资金只能用在本村定点卫生所和卫生院的门诊药费的报销。
参合农民在本村定点卫生所(室)、卫生院门诊就诊时,必须持合作医疗证在村卫生所(室)、卫生院门诊免费就诊、取药,额度为参合农民个人门诊家庭账户资金,用完为止。所发生的医药费用由村卫生所(室)或卫生院先垫付村。
如本年度没有用家庭帐户基金或有节余的,可以结转下一年使用,但不能顶替下一年的个人缴费。 十二、门诊慢病医药费如何报销? 1、报销范围:经县级慢病专家组确定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风湿性心脏病、老年性痴呆、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尿毒症透析治疗、哮喘等12种慢性病暂为嫩江县门诊慢病报销范围。
2、报销标准:设起付线300元,报销比例50%,报销封顶线是2000元。 3、报销程序:12种门诊慢病患者需经三名门诊慢病专家(中医治疗门诊慢病的可以由二名中医专家)同时确诊并在诊断书上签字盖章方可确认为慢病患者,由确诊的三位专家分别给出一套治疗方案,患者用专家确诊的材料到本乡镇卫生院建立健康档案,卫生院报县合管办备案后,患者可以在本村定点卫生所、卫生院门诊、县级定点医院门诊按照其中一位专家给出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三位专家的治疗方案可以轮流使用,但必须保存好医药费收据和相关材料,11月30日前将门诊手册、门诊医药费收据、身份证和合作医疗证的复印件报到卫生院,由卫生院在12月5日前统一报县合管办审批,县财政局直接将报销的医药费划拔到卫生院,患者持合作医疗证到卫生院取钱。
过期视为自动放弃报销。 十三、大病(住院)医药费用如何报销? 1、报销标准: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医药费报销不设起付线,按住院医药费应报销部分的70%报销;在县级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起付线为100元,按住院医药费应报销部分的50%报销;外出转诊的,起付线为500元,按住院医药费应报销部分的30%报销,目录外药品费用按10%报销(县级定点医院如有目录外的药费也是这样计算)。
乡镇卫生院、县级定点医院和外出转诊的报销均设封顶线是1.5万元。孕产妇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正常产和在县级定点医院住院分娩的均一次性补助200元。
2、报销程序:参合农民须持合作医疗证和身份证到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出院结算时,带合作医疗证(复印件)、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到医院的合作医疗办公室办理报销手续,由医院直接垫付应报销的医药费。县内二级医院医治不了的疾病,可以转上级定点医院治疗,须经县内二级定点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医生签转诊单,到县合管办签字后方可转诊治疗,急诊患者来不及办理转诊手续时,可以先到上级定点医院治疗,但必须在一周之内补办转诊手续,否则,医药费不予报销。
转诊治疗回来后,将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簿、医药费收据、住院病志复印件、医药费清单、转诊单送到卫生院统一上报县合管办报销。外出务工、经商、上学的参合农民需在外住院。
4.农村医疗保险是干什么用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解决农民“因 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到2010年,这 项制度将在我国所有农村普遍实行,覆盖约7 亿人,国家每年将补助资金达300亿元。 实行因病住院治疗所支出的6项费用(治疗 费、药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住院 费),按规定分级累进计算补偿。
起报线为 200元。201—2000元之间的部分 ,补偿30%;2001元—5000元之 间的部分,补偿50%;5001元—10 000元之间的部分,补偿60%;100 01元—20000元之间的部分,补偿6 5%;20001元以上。
5.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群众健康,稳定社会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历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1. 农村原有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
1976年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基层合作医疗制度逐渐流于形式或自行解体。首先,资金来源有限,但支出具有明显的失控现象。
其次,干部和村民享受医疗保健服务不平等,是合作医疗难以恢复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收入机制的转变,彻底打击了合作医疗赖以存在的基金筹资基础。
2. 城乡之间医疗保健资源分配不均,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医术较高的医务人员多聚集在大医院,农村大多数人经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村卫生室或个体乡村医生,然而村里的卫生人员多半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培训,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
农村人口居前三位的疾病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患此类病多数会导致家庭收入下降,甚至陷入贫困,而这些疾病的发生原本可以通过保健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而降低,但由于政府在农村的设施和预防工作投资不足,难以开展有效的宣传活动。
3. 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不稳定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家对合作医疗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合作医疗从国家政策变成了地方政策,这就使得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国家政策的“强制性”威力,主动性大大下降,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再者,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强制性“合作医疗”项目,这一政策与国家扶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相冲突,因而加大了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难度。
4. 农村医疗缺少保险立法
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保障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因此农村医疗迟迟不能走上正轨。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使得合作医疗的性质不能准确地确定下来,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也难以定位,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容易产生混乱。农村医疗保险立法必须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需要,如果不能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负担,以强制为原则,必然会引起农民反感。
6.给我弄份农村卫生与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
为促进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年初,县人大常委会把农村卫生工作列为今年一项重要的审议议题。审议前,组织了调查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建平的带领下,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调查。
先后听取了县卫生局有关工作汇报,深入走访下各、福应等12个乡镇、街道,实地走访县人民医院等5家县级医疗机构和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分别召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3个相关部门及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卫生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近年来,县政府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试行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
省、市、县重视农村卫生事业投入,2006年共投入445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895万元,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卫生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各乡镇(街道)重视卫生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抓好本区域内的农村卫生工作。 (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成效显著。“农民健康工程”是2006年省、市、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
我县全面开展农村公共卫生三大类12项服务,2006年为13万多名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类管理。该工程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肯定,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进行采访报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转有序,三年来,已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框架,初步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2007年,全县参保人数33万多人,参保率达78%,累计有近40万人次享受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参保农民患者的医疗负担。
二是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有效开展。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非典、人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实施免疫规划,儿童“五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县无重大疫情发生。
三是积极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扎实开展“母婴健康工程”工作, 2006年孕产妇首次实现零死亡,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
四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卫生环境整治力度加大。
目前,全县共有560个自然村建起了自来水站,19万多人用上了自来水,拆除露天粪坑8000多只,建成公厕349座,完成4.7万户厕所改造。五是无偿献血工作成绩突出。
全县无偿献血工作6次被评为省、市“无偿献血先进县”。2004年10月,县政府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单位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三)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形成了7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个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是对乡镇(中心)卫生院推行股份责任制改革,在中心卫生院全面实行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
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改进服务模式,乡镇(中心)卫生院经营状况得到了一定的好转。三是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严把人员入口关,严格要求,考录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医疗机构。实施了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展“十佳驻村医生”评选、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组织各类学历教育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是全力抓好医疗质量建设。制订了《仙居县医疗质量建设工作方案》,加强医疗单位自身能力建设,通过开展等级评审,提高了医院的管理层次和服务水平。
开展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争创百日无事故”活动,切实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制订完善了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建立每月督查通报制度,抓好督查落实。
五是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和《职业病防治法》,抓好食品安全、卫生许可、职业卫生等专项整治,加大农村卫生综合执法力度,促进食品卫生和用药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卫生工作的氛围还不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的意识及大卫生理念还不强,未形成农村卫生工作合力。
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广大群众卫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预防为主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共识,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不够强。
一是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滞后。我县医疗机构普遍缺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