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识与通识怎么样
读阿城的书,平生这是第一次。
读后的心理很矛盾,他的视角很独特,但是他的文笔很固执,不讨好读者,这很难,因而我看《常识与通识》是跳跃式的读的,喜欢的段落,一个字一个字细细体味,不喜欢的段落,一目十行。 基因是性格的地基,性格是命运的地基。
智商和情商都不低的阿城,最青涩的时光都在人群的边缘和祖国的边缘度过,现在细细想来,对于阿城来说,那是最坏的时光,但也是最好的时光,因为,就是这样锻造着锻造着,无论文革让我们失去了多少当下品尝美好的常识的机会,至少还留下了一个及其另类的阿城,在他的文章的字里行间,他用独特的视角解说常识和通识,我读到了知识,那些被屏蔽的常识,我读到了无奈,作者再也不能重来的少年和青年,我读到了砰砰跳动的心,那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永远矛盾的心。一切看似都无解,所以,阿城给我们奉上的是最俱暴力的心情,材料是最和缓平静的文字,难得,难得。
“思乡与蛋白酶”里我读到了阿城那似乎永远也排解不掉的一份无奈,那就是无论身在何处,他的心永远在漂流。 “爱情与化学”里他的文字是如此的冷漠,视角也够独特,通篇很暴力。
三次写到“攻击与人性”,我读到了一些祥林嫂似的抱怨,那里有他最无助的愤怒,和愤怒之后无解的冷漠,平静的冷漠。 陈丹青的文笔总是很清澈,而阿城的这本书里我读到的是晴间多云的天气,晴朗的常识和通识,多云的是独特的视角,永远的淡淡的哀愁,还有那无奈之后平静的冷漠……。
2. 通识性知识指什么
通识性知识是指教师拥有的有利于开展有效地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文化知识。比如,幼儿园教师应有的通识性知识:
1、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
4、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5、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拓展资料: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
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由此看来,知识属于文化,而文化是感性与知识上的升华,这就是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3. 通识是什么意思
通识释义:学识渊博的人。学识渊博。指广博的知识。
拼音:tōng shí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扩展资料:
近义词:学识
读音:xué shí
意思是:学识即学问,其与学历不同,学术上,它指知识和修养及对事物的准确判断能力。
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它也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理解和运用知识的方面。学识丰富的人被称为学识渊博。
出处:
郁达夫 《沉沦》:“受尽了千辛万苦,积了十数年的学识,我回国去,难道定能比他们来胡闹的留学生更强么?”
巴金 《家》三九:你到下面去,在学识和见闻两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4. 通识性知识
其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这类定义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其三,从通识教育的内容角度进行论述。如:“给20岁-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知识主要领域内的事实的思想的教育类型”。这类定义认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5. 如何运用知识
1.顾名思义,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识”,即智慧、见识。通识教育旨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全体学生进行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变得丰富起来。
2.通性“精神意识乃人之通性。精神意志生命通识是第一性。人没有精神的通性,没有意识的通识。就不是万物之灵。没有中国文化的绝对精神意识就没有中国民族万年历史的文化智慧。实事求科学发展观是事实求真,事实求理。事实求真,事实求理是科学的
通性,它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美感教育、独立人格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着重教育的内在价值,要实现的教育目的是一种总体意义上的文化目的,以促进人文、社会和科技文化沟通,发展全方位的人格。
3.知识也并非全是对的,在我的理解中好的知识是能为人们谋取福利的,不能促进我们大脑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知识不仅无用而且往往有着相反的效果。
在投机市场中,我常听到有人说这样一句话:“道理我都懂,就是心态不好。”,这句话是错误的,停留在口头上的知识是不完整的,真正被掌握的知识是一项熟练的技能,知识应该更多的体现在行为上。如果知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则是对知识的了解还不够透彻。
一项技能在未被完全掌握之前,不应该立即学习另外一项技能,这样做无疑犯了贪婪的大罪,这种错误使人们最终收获的就和对获利头寸进行换仓产生的结果一样。
弗兰西斯·培根说:“人类统治万物的权利是深藏在知识和技术之中的。”,投机也是如此,任何成功的投机客都拥有丰富的知识,如果你目前仍不能获利,我的朋友,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你获得的知识太少了。
6. 通识类书籍是什么意思
通识类书籍是自我喜爱,学习不同的知识类书籍。
如现在的通识教育就是一种自由,符合自身特点的一种教育方式。 通识的“通”,是通达、贯通、融会于一炉的意思,“识”则指见识、器识,即整合的认知。
阅读通识类书籍可以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
扩展资料: 必要性 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而现今教育制度的漠视通识教育及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愈发表明了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所在。
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迫切需要大学的通识教育。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整个世界日趋一体化。
在此一体化的过程中,首先即会碰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不同文化之间冲突碰撞的问题。 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我们必须要相互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必须要学会欣赏其他文化的长处,而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固步自封,当然,同时不能去闭着眼睛一味盲目崇拜。
当代教育的日趋专业化,不仅使人变成了单向度的,而且知识也变成单向度的。 知识与人的基本情感、道德伦理开始划清“楚河汉界”,使整个社会日趋冷漠、无情甚至是残暴。
面对这种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正是我们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不够重视,才引发了这一系列问题。 2、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的专业化教育模式迫切呼唤大学通识教育的出现。
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缺陷也是明显的。
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日新月异,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
而高等教育中专业的变化,已经无法跟上社会职业的变化。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一个目标了。
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情况可能越糟糕。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似乎比专业化更为有效。
而当前的产业升级和建立创新型和谐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深入了解人性、市场和社会的人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通识教育 参考资料:CNKI学问-通识。
7. 教育方面的通识知识和综合素质是什么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Study"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
虽然人们对于通识教育这个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对于通识教育的目标人们可以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