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的分类

2022-05-31 综合 86阅读 投稿:月晓潇

1. 人类所有知识如何分类

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三种不同水平:符号表征、概念、命题。

符号表征是最简单的陈述性知识。所谓符号表征就指代表一定事物的符号。

如学生所学习的英语单词的词形、数学中的数字、物理公式中的符号、化学元素的符号等都是符号表征。 概念是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是较为复杂的陈述性知识。

命题是对事物之间关系陈述,是复杂的陈述性知识。命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关系。

另一类命题表示若干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叫概括,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这里的倍数关系是普遍的关系。 2、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用来进行操作和实践。 策略性知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程序性知识。

它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识。如∶如何有效记忆,如何明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等。

扩展资料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1)没有基础,何来进阶,知识体系环环相扣,没有夯实的基础,知识体系只会是漏洞百出,只懂表面,不懂原理,学习任何事物想要学好必须学好基础,懂其原理,万丈高楼拔地而起,还要靠地基打的好。 (2)任何事物基础都很重要(对于不同事物这个基础的表现形式也可能不同),更深奥的知识都是有最基础的知识,理论原理组合而成的,没有基础,就不可能去理解更深奥的知识理论,就不可能往更高的层次进阶,基础学好了扎实了才能再进阶更深奥的课程,再怎么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基础一定要夯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识。

2. 知识的分类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11 选集、文集 12 单行著作 121 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 -1847年) 122 革命风暴的高涨与低落时期(1848-1863年) 123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期(1864-1872年) 124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时期(1873-1889年6月) 125 第二国际时期(1889年7月-1895年) 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14 诗词 15 手迹 16 专题汇编 18 语录 2 列宁著作 21 选集、文集 22 单行著作 2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25 手迹 26 专题汇编 28 语录 3 斯大林著作 31 选集、文集 32 单行著作 3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35 手迹 36 专题汇编 38 语录 4 毛泽东著作 41 选集、文集 42 单行著作 42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 -1924年) 42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7月) 42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6月) 424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42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9-1949年9月) 426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4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44 诗词 45 手迹 46 专题汇编 48 语录 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 56 专题汇编 58 语录 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 71 马克思 72 恩格斯 73 列宁 74 斯大林 75 毛泽东 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8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82 列宁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83 斯大林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84 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85 著作汇编的学习和研究B 哲学B 哲学 0 哲学理论 0-0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论) 1 哲学基本问题 2 辩证唯物主义 21 物质论 22 意识论 23 认识论、反映论 24 唯物辩证法 25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26 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27 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 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8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81 唯心主义 82 实证论、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 83 唯意志论、生命哲学 84 新康德注意、新黑格尔主义 85 新实在论、逻辑实证论(新实证论、逻辑经验主义) 86 存在主义(生存主义) 87 实用主义 88 新托马斯主义(新经院哲学) 89 其他哲学流派 1 世界哲学 12 古代哲学 13 中世纪哲学 14 近代哲学 15 现代哲学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 2 中国哲学 20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总论) 22 先秦哲学 221 诸子前哲学 222 儒家 223 道家 224 墨家 225 名家 226 法家 227 阴阳家 228 纵横家 229 杂家 232 秦汉哲学(总论)(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233 秦代哲学(公元前221-207年) 234 汉代哲学(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235 三国、晋、南北朝哲学(220-589年) 241 隋、唐、五代哲学(581-960年) 244 宋、元哲学(960-1368年) 248 明代哲学(1368-1644年) 249 清代哲学(1644-1840年) 25 近代哲学(1840-1918年) 26 现代哲学(1919- 年) 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3 亚洲哲学 302 古代哲学(亚洲) 303 中世纪哲学(亚洲) 304 近代哲学(亚洲) 305 现代哲学(亚洲) 3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亚洲的传播与发展 31 东亚哲学 33 东南亚哲学(一) 34 东南亚哲学(二) 35 南亚哲学 36 中亚哲学 37 西亚哲学(一) 38 西亚哲学(二) 4 非洲哲学 402 古代哲学(非洲) 403 中世纪哲学(非洲) 404 近代哲学(非洲) 405 现代哲学(非洲) 4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非洲的传播与发展 41 北非哲学 42 东非哲学 43 西非哲学(一) 44 西非哲学(二) 45 西非哲学(三) 46 中非哲学 47 南非哲学(一) 48 南非哲学(二) 5 欧洲哲学 502 古代哲学(欧洲) 503 中世纪哲学(欧洲) 504 近代哲学(欧洲) 505 现代哲学(欧洲) 5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 51 东欧、中欧哲学(一) 52 东欧、中欧哲学(二) 53 北欧哲学 54 南欧哲学(一) 55 南欧哲学(二) 56 西欧哲学 6 大洋州哲学 7 美洲哲学 80 思维科学(总论) 81 逻辑学(论理学) 0 总论 811 辩证逻辑 812 形式逻辑(名学、辩学) [813] 数理逻辑(符号逻辑)(宜入O141) [814] 概率逻辑 815 哲理逻辑(非经典逻辑) 819 应用逻辑 82 伦理学(道德哲学) 0 总论 821 人生观、人生哲学 822 国家道德 823 家庭、婚姻道德 824 社会公德 825 个人修养 83 美学 0 总论 832 美学与社会生产 832 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 [835] 艺术美学(宜入J01) 84 心理学 0 总论 841 心理学研究方法 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实践 843 发生心理学 844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845 生理心理学 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848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849 应用心理学 9 无神论、宗教 91 无神论 92 宗教 93 神话与原始宗教 94 佛教 95 道教 96 伊斯兰教(回教) 97 基督教 98 其他宗教 99 迷信术数C 社会科学C 社会科学总论 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 2 机关、团体、会议 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51 丛书(汇刻书) 52 全集、选集 53 文集、会议录 54 年鉴、年刊 55 连续出版物、期刊 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书(请查G257.33,。

3. 哲学与科学、常识的关系理解

常识与科学、哲学构成人类知识的三种主要形态,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哲学与常识的区别: 1、哲学属反思性思维,常识和科学属构成性思维.所谓构成性思维就是以确定的思想形式(如感觉、知觉、直觉、想象等)去把握思想形式所能把握的相应对象而形成确定的思想和知识;所谓反思思维就是跟随在构成性思想之后,对其加以反复思考. 哲学不提供任何常识和科学意义上的具体知识,它只是跟随在人类全部活动及其结果之后,对其加以反复思考.黑格尔指出:哲学的认识方式知识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黑格尔还把哲学形象地比做密涅瓦的猫头鹰(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猫头鹰总是黄昏时追着落日方向起飞). 作为反思思维,哲学不停留于任何固定的、有限的思想形式及其对象之中,不受其束缚.因而哲学思维乃是无限的、自由的思维.如果我们的思维总是停留于各种直接的、有限的思维形式及其对象之中,那么它就总是一有限的、不自由的思维. 常识以直观为形式,以表象为内容.常识受到它所固有的形式和对象的束缚,不能超越直观和经验的范围.因而常识乃是有限的、不自由的思维. 2、哲学属概念思维,常识属表象思维. 所谓概念思维,即以概念为单位,活动于概念中的思维;所谓表象思维即以表象为单位,活动于表象中的思维.例如,对于“圆”,没学过圆的理论的人只能以圆的东西,如圆盘、太阳之类的表象来把握,除了这些圆的表象,他对于圆往往难以说出更多的东西,此即表象思维;而对于学过数学的人而言,圆就是绕空间一点等距直线所划过的轨迹,他就可以凭借概念来把握,而不借助于任何表象. 常识以直观为形式,而直观所能把握的对象只能是表象,所以常识总是活动于表象之中,离开经验表象的范围,它就会感到原来坚如磐石的世界好象忽然从根本上动摇了,它就不知道意识究竟走到世界的什么地方了. 哲学和科学与常识相比,同属概念思维,二者都表现为组织化的概念体系、逻辑体系.但严格来说,只有哲学才属于真正的概念思维.科学中也有概念,但科学概念与哲学概念不仅抽象程度不同,而且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抽象.任一科学概念和理论都不能离开表象,都能在现实的物理时空中找到它所指称的对象,能够得到经验证实或证伪.在这个意义上,科学也属于表象思维.而哲学概念不能还原为任何经验中的表象,不能得到经验证实或证伪,它是完全超验的,它活动于纯粹概念之中.所以对于哲学概念和哲学理论,我们必须以概念来规定概念,而不能借助于任何表象.一旦我们试图借助于表象来把握哲学概念和理论,就将立刻失去它的本义,从而不能正确理解哲学问题.通常所认为的哲学的难懂性、晦涩原因就在这里.说哲学难懂、晦涩并不意味着哲学不可理解,而往往仅仅意味着我们不惯于作纯粹的思想,不惯于不借助于表象来把握问题.例如,对于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中的有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在常识等表象思维那里,一说到有无、存在和非存在,人们就往往立刻会搜求头脑中熟悉的流行的关于有无的表象,进而借助于这些表象来把握它们的性质和关系.但若从表象出发,我们就完全不能理解有无的统一,不能正确理解老子的这句话.“有”概念就其思维内容来看,没有别的,只是“无规定性之直接性”,而“无”只是一绝对的否定性.二者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二者彼此同样的空虚,毫无内容.所以,每一方直接地就是它的对方.哲学与常识、科学的区别,同时也就构成了它们的联系.它们代表了人类思维的两种维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哲学作为反思,以人类全部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常识和科学都是它的当然反思对象,并以次达到对世界的间接把握.因而在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也不可相互替代.。

4. 所有知识怎样分类

一九六六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陶尔士 、陆克斯 和雷等人,受Maccia 系统化知识思辨理论的影响,将人类知识分类成【描述性的知识】、【规范性的知识】、【实践性的知识】、与【形式性的知识】四大领域。

1、描述性的知识:是描述现象或事件的知识,此种知识用以追求及建立现象或事件的事实,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等科学知识即属之;

2 、规范性的知识:是判断现象或事件适切性、好坏、美丑的知识,此种知识用以追求现象或事件的的价值与信念,哲学、文学、美术、音乐等知识即属之;

3 、实践性的知识:是对现象或事件采取合宜行动、实践的知识,此种知识用以追求有效的应用行动,医疗、新闻、工程、设计和教育等知识即属之,技职教育所探讨传授的知识即属于实践性的知识;

4 、形式性的知识:是统整所有知识的知识,数学、语言及逻辑等知识即属之。

波普尔将人类知识划分为七大类

1、第一类:常识

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知识,人人都具有。最具有真理性、实用性的知识。

人不能没有常识,常识太重要了,是其它一切认识的基础。

杜威反对科研型知识、经纶知识,提倡“教育即生活”,“做中学”,在游泳的过程中学习游泳,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

2、第二类:经验性知识

带有专业性,是在专门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

大部分知识是这类知识,属于拟规律性知识。可对可错。

3、第三类:神话故事、传说

这类知识具有特殊的价值。往往能产生实证理论所不可能产生的思想。欧洲的建筑风格,很多创意都是来自于古老的神话故事、传说,那时真正的艺术。西方一般把建筑专业设置在艺术学院,不像国内视为工科。所以国内的建筑造型缺乏艺术美。

4、第四类:科学知识

形成于以上几种知识基础之上,是反应事物的本质、规律的知识。

科学的真理性受到批判,真正应该提倡的、重视的是“科学精神”。波普尔提出科学的可错性。

波普尔讨论了科学划界问题,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没有界限。

5、第五类:哲学

6、第六类:艺术知识

7、第七类:宗教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