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常识

2022-04-13 综合 86阅读 投稿:梨花香

1. 什么是中文基础知识

什么是中文基础知识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教学课时:6课时。

二、教学重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三、一般知识概况:现代汉语是由汉语而得名,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用语。现代汉语的主要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大部分。

语音----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人类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常要借助声音体现出来,这种语言的声音叫语音,通常被喻为物质的外壳。词汇----词汇又叫语汇,是一种语言或一个人所使用的词和短语的总和。

它是全部使用中的词语的总和,包括了所有的词,通常被喻为建筑的材料。语法----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共同理解,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语言组合的法则,是词的变法规则及联词成句的规则的综合。

如果说语言是工具和武器,那么,语法则是检验说话或作文的尺度。四、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

1.汉字的性质----音、形、义的统一体,总属表意系统。鲁迅先生说:“识别一字,口诵耳闻其声,目察其形,心通其意,三神俱用,一字之功乃全。”

这说明,真正识别一个汉字,必须从它的读音、字形和意义三方面去掌握,缺少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完全的。目前,高考语文试卷第一大题的前三小题,考察的就是这三项内容。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在认知新字的同时,注意补正自己积累的旧字,以备高考和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之用。例:“赅”,音gāi,左形右声,义:完备,全。

覆”,音fù,上形下声,义有三项:①盖住。②底朝上翻过来。

③同“复”。2.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属表意系统的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表示汉语里的词或语素的,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的特点。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状的字,所以又叫方块字、非拼音文字。汉字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其演变过程是: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又称钟鼎文)秦秋大篆----秦代小篆(又称秦篆)汉代隶书----魏晋及今天的草书、楷书、行书。

金文(钟鼎文),战国之前,称铜为金。《荆轲刺秦王》中提到樊将军时,有“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句,正确译文应该是“秦王用一千斤铜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

隶书分两种:①秦隶(古隶) ②汉隶草书分两种:①章草(隶书草写体) ②今草(晋以后的草书)楷书又叫正书、真书,产生于东汉末年。甲骨文到秦代小篆,统称“古文字”。

汉代隶书到草书、楷书、行书,统称“今文字”。通常,人们把“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3.汉字的造字法----六书。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把汉字的造字结构分为六种,简称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①象形,许慎曰:“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语出,日月是也”,也就是用线条来描画实物形状特征的造字方法。

如“日”、“月”、“目”、“水”这几个字,就是用线条画的太阳、月亮、人的眼睛和水流。象形字是独体字,无论笔画多少,如“舞”、“鱼”、“龙”都是囫囵一个字,不能再加分析。

这种字,许慎共归纳364字,占4%。试卷中常见的象形字:(1)人体类:人、女、夫、心、手、牙、毛、目、耳、舌、身、面、鬼、舞、大、尸、口、欠、臣、首。

(2)动物类:犬、牛、羊、虫、肉、羽、贝、角、虎、兔、马、鸟、鱼、鹿、象、飞、鼠、燕、龙、龟(3)植物类:木、禾、米、竹、瓜、耒、韭、桑、齐(4)服饰、器物类:刀、匕、丁、力、儿、几、巾、弓、户、片、瓦、戈、立、册、矛、矢、衣、舟、网、车、鼎(5)天文地理类:山、川、土、云、气、井、火、丘、永、行②指事,许慎曰:“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也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此基础上附加指事性笔画的造字方法。这种字,许慎共归纳125字,占1.1%。

(1)象征性符号:上、下、合、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2)附加指事性笔画:刃、寸、元、丹、曰、尺、甘、本、末、朱、血③会意,许慎曰:“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抦,武信是也”,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从它们之间的关系中体现新义的造字方法。会意字是合体字,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体会意,即用两个相同的字组成,如“从”、“双”;一类是异体会意,即用两个不同的字组成,如“休”、“囚”。

这种字,许慎共归纳1167字,占12%。试卷中常见的会意字:从、众、双、棘、晶、淼、比、出、森、林、磊、突、友、男、妇、牧、苗、武、采、明、谷、灾、召、幼、美、甜、利、何、吹、尾、吠、决、劣、尖、坐、见、初、删、矗④形声,许慎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就是由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组合成字的造字方法。

如“秧”表意符号为“禾”,表音符号为“央”,组成一个新字,植物幼苗的意思。这种字,许慎归纳6797字,占82%。

形声字有八种结构方式:(1)左形右声:哼(从口,亨声)河(从水,可声)祥(从示,羊声)肌(从肉,几声)(2)右形左声:领(从页,。

2. `语文的基本知识`

定 义:

副词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

分 类:

1) 时间和频度副词 2) 地点副词 3) 方式副词 4) 程度副词

5) 疑问副词 6) 关系副词 7) 连接副词

用 法:

副词在句中可作状语,表语,短语。

位 置:

1) 多数副词都可以放在动词的后面,如果动词带有宾语,副词就放在宾语后面。

2) 副词修饰形容词,副词时,副词在前面,而被修饰的词在后面。

3) 频度副词可放在实义动词的前面,情态动词和助动词的后面。

4) 疑问副词,连接副词,关系副词以及修饰整个句子的副词,通常放在句子或从句的前面。

5) 时间副词和地点副词在一个句中, 地点副词在前面时间副词在后面。

释义

连词是一种虚词, 它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而只起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的作用。连词主要可分为两类: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并列连词用来连接平行的词、词组和分句。

并列关系 选择关系 递进关系 转折关系 条件关系

假设关系 因果关系 目的关系

修辞手法具体有:

比喻:可分为:明喻、喑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仗(又名对偶、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

有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设问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3. 关于汉字的小知识

关于汉字的知识

一 历史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更可能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有观点认为《周易》中的八卦对汉字形成有较大影响,但支持者甚少。

二 原始文字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但是,商朝以后的汉字和这些几何符号是否一脉相承?这个问题还在争议中。许多学者提出,这些符号不一定是汉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绝对肯定是文字符号。

三 从象形到表意

泰山封山刻石,相传为李斯所书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

小篆解决了各国文字间出现大量异体字的情况,“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文字的统一有力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传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国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文字史所罕见。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演变。初期汉字系统的字数不足,大量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但事物众多,不可能都用单一汉字表示,且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本身的学习困难,汉语逐步从单字表意演变为词语表意为主导。

四 造字及组成

在秦始皇统一汉字后,汉字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很多新造的字不断出现:

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唐朝时,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为她的名字。

五代刘岩取“飞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龑”字。

在近代,由於大量西方知识的涌入,也造了许多字。例如随着“Beer”传入中国,如何用汉字表达是一个问题,最初译为皮酒,后觉不妥,於1910年左右创造了“啤”字——译为“啤酒”。为了表示英制的单位,还造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呎(英尺)等。不过这些多音节的字在1977年7月20日大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陆地区已不再使用,但台湾等地仍可见到。

目前由於信息化及用字的规范,汉字已经不再任意增加新字。唯一的例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如“氦”、“氯”、“氡”、“锗”、“铬”、“铀”等。这种造字方法还在一直沿用,用于新元素的命名。化学元素的造字规律详见元素。

六书是汉字构成的分析,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但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的汉字构造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惟要注意的是,“六书”是对汉字产生的整理及分类,并不是造字的法则。

4. 语言知识问答

1、哪一年普通话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颂布实施的? 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什么、推行什么? 答: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什么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答:①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②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③招牌、广告用字; ④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⑤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答:①文物古迹; ②姓氏中的异体字; 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7、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 答: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8、什么是普通话? 答: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9、什么是规范汉字? 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10、国务院规定从哪年起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11、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形象代言人是谁? 答:央视节目主持人王小丫。

12、今年是第几届推普周活动,主题是什么? 答:第八届推普周活动,主题是“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13、国务院在什么时间决定开展“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 答:1997年1月6日,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决定。

1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答: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15、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16、怎样才算普及了普通话? 答: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等之后,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17、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 答:教师、公务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

18、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分哪三级六等? 答:一级甲等 一级乙等 二级甲等 二级乙等 三级甲等 三级乙等 19、国家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的行业工作人员,其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要求,21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将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 20、怎样学习普通话? 答:①学点语音知识; ②仔细揣摩,刻意模仿; ③要下功夫记住一些常用字词的正确读音; ④随时随地做有心人; ⑤反复训练,大胆实践。

21、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点在哪些领域? 答: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在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当普通话成为学校教学语言、成为机关工作语言、成为宣传语言、成为社会交际语言时,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学校教育教学用字,机关公务用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用字,公共场所的标牌、宣传标语、广告等用字。 22、推广普通话是否要人为地消灭方言? 答: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

推广普通话是要求会说方言的公民,还要会说普通话。而且也并不是要求公民在所有场合都讲普通话,只是在一些正式场合,如学校、机关、服务场所等讲普通话。

从语言发展来讲,普通话和方言也处于不断丰富、融合的过程中,方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逐渐向普通话靠拢,普通话也不断从方言中吸纳词汇,以丰富自己。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方言还将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长期存在。

23、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哪些?危害是什么? 答: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如下四种表现: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监用繁体字。这些现象的存在,给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文化的繁荣造成很大的损失和障碍。

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计算机对汉字识别,要求汉字必须规范。 24、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人员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

答:国家级和省级电台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甲等,其他电台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不低于一级乙等,一般教师不低于 二级乙等,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教师和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国家公务员不低于三级甲等。面向公众服务的人员的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公共服务行业播音人员的普通话水。

5. 普通话的知识

普通话是我们祖国的通用语言,如果不会讲标准的普通话,就会闹出许多笑话。

我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天,一位中文水平很高的外国朋友到一家中国饭店吃饭,这家饭店老板是广东人,普通话不标准。

外国朋友点完菜,老板大声告诉后面的厨师:“两份牛扒,两碟青菜,青菜一定要‘死’(洗)干净。”外国朋友听了,表情怪怪的,他一定在想:青菜怎样才算死干净呢?不要吃出毛病来。

结果他饭也没吃,转身就走了。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普通话有多么重要,所以同学们应该积极开展“推广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活动。

首先在家庭中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每个同学都建议自己的家长坚持讲普通话;在参加各项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做到自己讲普通话,还劝说别人讲普通话;作业写规范字,同学之间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同学们还应该开展“捉拿”错别字活动搜索店牌和店面广告牌,发现错别字立刻“捉拿”,并向店主提出了“写好规范字”的建议。

搞这样的活动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讲好普通话的意识,同时还起到了推广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作用。 身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更加是我们的祖国 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做好国家的小主人。

小知识: ★ 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自1998年开始,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 ★ 普通话的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重要性: 普通话,之所以这么称它,因为它是大众语言,它能使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儿女融洽地交流。如果没有它,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南方妇女到北方旅游,由于不小心,她的鞋子掉到了河里,而她又不习水性,她大叫,“我的孩(鞋)子掉进河里了!”立即有许多善游的北方人为此跳入河中,因为南方方言中的“鞋子”在北方人听来就是“孩子”。 再如,一个南方人和一个北方人在一起喝酒,北方人豪爽的一句“这个酒贼烈”,南方人当场愣住,因为北方人口中的“贼”就是“很,非常”的意思。

6.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一、主语 谓语 (一)主语的构成材料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词性主语由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二)谓语的构成材料 谓语:对主语起叙述、描写或判断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还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充当。

(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 主语的语义类型有: 施事主语:所指事物施行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大妈切牛肉。

受事主语:所指事物承受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菜买来了。

用事主语: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内涵。如:这些土豆烧牛肉。

于事主语:所指事物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如:墙上挂着一幅画。

断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断定的对象。如:这幅画是我的。

描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描写的对象。如:这个孩子很机灵。

二、动语 宾语 (一)动语的构成材料 动语和宾语成对,它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包括:动词、动词+时态助词、中补短语、动词性联合短语 (二)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的构成材料有:名词性词语、数量短语、“的”字短语、名词性联合短语、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形容词性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复句形式。

(三)宾语的意义类型 1、受事宾语:宾语表示直接或间接承受行为活动的客体事物。包括: 对象宾语(挖土 挖野草) 目标宾语(挖地道 挖红薯) 2、施事宾语:宾语表示可以施行动语行为的客体事物。

如: 台上坐着主席团。 3、断事宾语:宾语表示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客体事物。

如: 我姓李。 4、于事宾语:宾语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

如: 到达北京。 进入二十一世纪。

5、反身宾语:宾语表示人物动作返回自身的某个部位。如: 耸了耸肩膀。

紧闭着眼睛。 三、定语 (一) 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二) 定语的意义类别 1、限制性定语:数量、处所、领属。 2、描写性定语:性质、状态、特点、用途、质料、职业。

(三)定语标志“的”的作用 定语和中心语的构成有的要用“的”,有的不用“的”,有的用与不用语法关系或语义不同。下面从语法结构、语义联系和语用色彩三个角度考察“的”的作用: 举 例 语法结构 语义关系 语用色彩 一 1 骑自行车人 不成立 无义与有义对立 无用与有用对立 骑自行车的人 偏正短语 2 这桌子 偏正短语 有义与无义对立 有用与无用对立 这的桌子 不成立 3 修理汽车 动宾短语 支配与修饰的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修理的汽车 偏正短语 二 4 牛脾气 偏正短语 描写性与领属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牛的脾气 偏正短语 5 三斤鲤鱼 偏正短语 限制性与描写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三斤的鲤鱼 偏正短语 三 6 中国历史 偏正短语 语义不对立 语用对立 中国的历史 偏正短语 (四)多层定语 1、分析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词语修饰右边所有的词语。

2、定语次序:领属、时处、指示代词或量词、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形容词性短语、表示性质范围类别的动词或名词。 四、状语 (一)状语的构成:副词、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等。

(二)状语的意义类别 限制性状语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描写性状语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或名词性成分。 (三) 多层状语 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状语修饰右边的中心语。

次序: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 五、补语 (一) 补语的构成: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充当。

(二) 补语的意义类别: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 2、程度补语: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限于用“极、很、透、慌、死、坏”。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之间都有“得”。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的次数,由动量短语充当。 6、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点、处所、动作终止地点。

用介词短语充当。 7、可能补语: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不能实现。

答案补充 (三)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1、补语在宾语前 如:我们走进了张老师的办公室。(趋向补语+处所宾语) 2、补语在宾语后 如:他去过北京两次。

(处所宾语+动量补语) 3、宾语在两个趋向补语中间 如:他拿出一本书来。 (四) 补语和宾语辨别 1、作宾语的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补语的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介词短语、主谓短语。

2、物量短语只充当宾语,动量短语只充当补语。 3、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可以作宾语,也可以作补语。

数量短语能转换成主语的是宾语,不能转换的补语。 4、助词“得”是补语的标记。

六 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包括: 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

七 独立语 独立语:是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