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文学常识

2023-01-30 综合 86阅读 投稿:欧美范

1. 有关于《劝学》的所有文学常识

1、文学常识:

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它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天命、鬼神的迷信之说,提出了“性恶”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2、固定词语: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有以。有……的(办法)。

3、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4、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曝”,晒。

(3)、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

5、词类活用: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用法,使……弯曲。

(2)、其曲中规:形容词做名词,弯曲的程度,弧度。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形容词做动词,变直;变锋利。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名词作状语,往上;下,名词。

扩展资料: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

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劝学

2. 劝学的文学和文体常识

輮 以为轮 輮 通 “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 有 通 “又”。暴 通 曝, 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 通 “智”, 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生 通 “性”,天赋,资质。

劝学知识点之活用情况: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輮,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 足,名词作动词,用脚走。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劝学知识点之一词多义

于: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比。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比。

善假于物也:对, 向。

之:锲而舍之:代词。 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的标志。

青,取之于蓝:代词。 蚓无爪牙之利 :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使之然也:代词,木。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而:表转折:而寒于水 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而青于蓝 而闻者彰 而见者远

表修饰:顺风而呼 登高而招 吾尝跂而望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

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蟹六跪而二螯

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因果: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锲而不舍

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劝学知识点之特殊句式

判断句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资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固定句式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不能成为江海。)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介词结构后置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寒冷。

3. 劝学原文,翻译,文言知识,文学常识,重点字词

《劝学》原文及翻译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本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老是想着安逸。

认真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巨大的幸福。”

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的薰陶感染更大的,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的。1 、已:停止2 、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3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蓼蓝。蓼( li ǎ o )蓝:一年生草本植 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

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 色染料。

4 、青于蓝:比蓼蓝(更)深。5 、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6 、輮 :通“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 、规:圆规,测圆的工具。8 、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有,通“又” 。槁,枯。

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

9 、挺:直。10 、受绳:经墨线丈量过。

11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12 、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13 、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检验,检查。

省,省察。乎,介词,于。

14 、须臾:片刻。15 、跂:提起脚后跟。

16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17 、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

18 、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 ,指声音宏大。19 、假:借助,利用。

20 、舆:车。21 、利足:脚步快。

22 、致:达到。23 、水:指游水。

名词。用如动词。

24 、绝:横渡。2 25 、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

生,通“性”天赋,资质。26 、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7 、兴:兴,起。28 、渊:深水。

29 、蛟:一种龙。30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 具备了。

得,获得。31 、跬:古代的半步。

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 ,跨两脚为“步” 。32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33 、骐骥:骏马。

34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 驽马,劣马。

架,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 “一驾” 。35 、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舍,停。36 、锲:用刀雕刻。

37 、镂:雕刻。38 、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

用,以,因为。39 、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

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 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

40 、鳌:蟹钳。41 、躁:浮躁,不专心。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 (“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暴”通“曝”,晒) (2)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 古义:验,检查。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或探究并领会。

疾 古义:强。

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银、黄金。

爪牙 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3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走狗。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4. 孙权劝学的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作品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学官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你事务繁忙,哪能比得上我事务繁多呢?我常常读书,认为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读书学习。

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现在的谋略才干,已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了,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5. 劝学 文言文知识整理

<;劝学>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6. 荀子劝学知识点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者,《劝学》教案 通假字 木直中绳, 以为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 通“又”。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天赋,资质。

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 以为轮。 ,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足,名词作动词,走得快。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古今异义 1.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墨线;今义:泛指所有绳索。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4.假舆马者 古义:凭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5.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6.蟹六跪而二鳌 古义:腿,蟹腿; 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跪下。

虚词 于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 于,介词。

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另:苛政猛于虎;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另:有蒋氏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另: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另:君将哀而生之乎; 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另:潭西南而望;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另: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另: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 军惊而坏都舍(表比喻)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曾在齐国下讲学,后游历秦国,晚年任楚兰陵令。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劝学(节选)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直了,刀剑在磨刀石上磨,就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多次检查、省察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空想,不如在极短的时间内所学到的东西;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看见的范围广。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变洪亮,但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和桨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天资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为山,风雨从这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不能成为江海。千里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雕刻一下就放弃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金石也能雕刻。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藏身,这是因为心思浮躁不专一的缘故啊。 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