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木雕小常识
一、木雕工艺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要领 凿粗坯: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中的造型细节,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
凿粗坯的基本要领是,从上到下,从前至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上到下,就是从头部开始做到脚跟;从前至后,就是先凿前身,再凿后背;由表及里,就是从木料表面开始,一层层向内剥进;由浅入深,就是先凿好浅的地方,再凿深的地方。
凿粗坯时还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适当的放宽。民间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
掘细坯:先从整体着眼,调整比例和各种布局,然后将人物等具体形态及五官、四肢、服饰、道具等逐步落实并形成,要为修光留有余地。这个阶段,作品的体积和线条己趋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圆熟流畅,要有充分的表现力。
掘细坯中的镂空技巧,要求以纵纤维组合镂空,镂去多余的部分。要运用带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断的部位留下一小块料使其与临近的部位牵附,待作品完成后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牵附之筋去掉。
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是圆转,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细微末节及其质感表现出来。
打磨:根据有些作品需要,将白坯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成细润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
要顺着木纤维方向反复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显示美丽的木纹,要注意保持作品轮廓清晰、线条流畅。 刻毛发、饰纹:用三角刀刻画毛发、饰纹,要求运刀爽快、肯定,粗细均匀,一丝不苟。
着色上光:着色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还能起到加强丰富材料质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着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尽量体现出木纹的美。
色泽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质的种种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润木质,使作品锦上生辉,同时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长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匀渗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仅是主体的依托,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状尺度要与作品的内容形式相辅相成。
充满曲线与生动活泼的作品,可借简洁朴素的底座衬托,而造型简洁或肃穆的作品则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饰。总之要注意互相之间的比例协调,注意色调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先将木头底部找平,注意重心。然后用墨线依照小泥稿按比例放大画在木头上。
二、圆雕制作法 圆雕的构图方法基本取决于木头所具有的天然形状,即圆柱形或方柱形。这种形状要求我们在设计上要顺应木头生长的方向,假如构图是纵向的,那么材料就应纵向使用,反之就是横向使用。
这种规律性会在制作实践中大大的体现出来。要记住,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木料,都要遵循这个规律。
因为木纤维有纵向与横向之分,纵纤维使用牢而不易断,横纤维使用牢度差易断。有些工艺木雕之所以产生强烈的“枝条感”,就是由于纵纤维组合运用好,才使镂空技巧得以充分发挥,作品玲珑剔透、美观而牢固。
制作步骤一:敲打粗坯一般以塑好的立体泥稿为依照,先用毛笔在木头上画出大体轮廓,再将所画轮廓以外的多余木料借助斧和锯去掉,然后凿粗坯。具体操作时,把木头放在打坯凳上用绳子勒住,亦可放置于地上用双脚夹住席地打坯。
打坯凿多以大宽平凿,大反口圆凿交替使用。先打出大的形态比例关系,用几何形的立方体造型。
强调大的转折和体积方向。以人物为例,一般先将头部体积以外的四肢形体凿出块面,再将头部、胸部、骨盆凿出块面。
然后再凿出形态块面,如垂直、倾斜等。人体的基本形状完成后,再在各部位按人体的结构、比例关系,逐一凿出各个部位凹凸形状,如脸颊与五官之间,胸部与颈部之间,乳房与胸部之间所形成的高低起伏凹凸状,在分凹凸的时候要为后二道工序留有余地。
制作步骤二:镂雕细坯,这道工序是为纠正前道工序的不足并加强细节部分的刻画。可使用较小的平凿与圆凿,一是用肩顶,二是用手推(即执刀戳坯),依次刻出人物形体结构,脸部特征表情和衣纹的虚实关系,尤其是在处理人物衣裙方面,讲究虚实、动静、湿干、曲直、聚散、挂垂等表现方法。
制作步骤三:修光。这是一道精致的工序,是在细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修光的任务是把不需要的刀痕凿迹修去,同时把各个部分的细微造型刻画清楚,力求达到光洁滑爽、质感分明的艺术效果。修光的工具使用小平刀、小圆刀、三角刀等。
用墨线将图画在木板上(下图)。用圆刀、三角刀分别凿出各个轮廓线以及树叶的形状。
注意树叶的刀法排列。 用适形圆刀凿出鸟的羽毛层次。
用平刀的刀角清理树叶之间的轮廓边沿,注意二刀相交才能剔除刀脚。 用平刀和玉琬刀修光人物的脸部与手部。
用适形圆刀刻出眼珠,要注意刀脚利落。 在轮廓各个转折处用锯子将木纤维切断后,再用大号平刀、圆刀沿墨线垂直削去多余的木料。
用大号反口圆刀刻出正、反两面的形体起伏和动态方向后,再用小反圆。
2. 木雕的知识有哪些
木雕雕刻技法有浮雕、圆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木雕摆件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
在战国和汉代时期就有大量木雕俑和动物雕刻,唐宋时有人物、仙佛、鸟兽等木雕。明清时代小型木雕摆件、建筑木雕装饰和木雕日用器物大为发展。
木雕摆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这四大流派被称为“中国四大木雕”。建筑装饰木雕,出现了不少以民间传说、戏曲、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品;玩赏性木雕则注重发挥木质本身的美感,相形度势,因材得意,成为人们所喜爱的工艺品、艺术品。
3. 雕刻;雕刻材料的知识
雕塑 造型艺术之一。
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以可塑的(如粘土、油泥等)或可雕刻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其实体积的形象。
因为它据有三度(长、宽、高)空间,因此亦名“空间艺术”。也有称之为“视觉艺术”或“触觉艺术”的。
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等。又可分为室外雕塑和室内雕塑。
因材料能长期保留,并能起到装饰和美化建筑、器皿等作用,故常带有永久性和纪念性。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时期,就并存着写实与装饰风格的雕塑,至今犹大量存在。
商周时泛起憩静稚拙与写实俏色的玉雕和严重而神秘的青铜器浮雕,构成以几何纹样为主的装饰风格。年龄、战国的雕塑、风格多样,并同一在强烈动感和装饰变形之中。
秦代雕塑以静中有动、威仪棣棣的写实风格,代替战乱年代博斗感和装饰风。汉代雕塑以深刻的内容和光鲜的动感,表现出社会现实的深度。
到南北朝,石窑和寺庙的雕塑,风格和种别趋于繁多。唐代雕塑,造型饱满柔美,气魄宏阔,流传久远。
宋代雕塑精于表现现实糊口,雕塑技法立异。清代雕塑则浮丽而繁琐。
雕塑艺术多半通俗易懂,能突破语言、文字、国家及民族的限制,形象地记实科学、文化、经济、政治、军事、风俗等社会糊口,具有相称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研究人类历史的贵重资料。
4. 关于木艺的一些知识
适合做雕刻的木材:
● 樟木:纹理交错多变,结构细腻,切面光滑有光泽,漆后色泽美观,干后变形小,耐久性强,胶接性能好,易于染色,边材灰褐,心材红褐,年轮明显,有芳香昧。
● 楸木:又称核桃楸、胡桃楸,纹理直,结构略粗,色泽纹理美观,力学性能优良,加工性能良好,易于胶合作色。
● 红木:也称红檀,产于东南亚。材质坚硬而重,纹理斜,结构粗,原木材有光泽。老红木近紫檀,但光泽较暗,颜色较淡,不及紫檀坚实,新红木颜色黄有花纹,很像黄花梨。红木长期暴露在大气中变为紫红色,红木为进口材。
● 紫檀:纹理斜,极细密,质后果而坚硬,材色自深黑到紫红不等。不易加工,是最珍贵的原木材之一。紫檀为进口材。
● 椴木:材质轻柔,易干燥,纹理直,结构细,有丝绢光泽,加工性能好,不易开裂,切削面光滑,色泽均匀。
● 楠木:结构细腻,纹理通直,易加工,耐久性好,切削面光滑,有芳香味,是历代使用的珍贵雕刻用材。
● 核桃木:纹理直或斜,原木材切削面光滑,有光泽,年轮分明,染色涂装性能良好。
● 榉木:纹理通直,材质坚实细密,花纹漂亮而有光泽,有红榉和白榉之分。
● 柚木:材质细密,耐磨损,耐腐蚀,含油脂,干燥慢,收缩性小,不开裂变形。
5. 《羚羊木雕》的文学常识
一、作者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二、中心意思
这篇课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的感情。
三、写作特点: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情节集中紧凑,描写细腻入微,哀怨动人。
6. 自己做木雕有什么技巧
木雕在木质的选用上比较的讲究,太硬的木材不容易雕刻,太软的木材不易保存,直丝的木材容易缺损,在选料上必须软硬兼顾,选择质地细密而又畅通,坚韧牢实的木材为之。
核桃木、紫檀木、紫柚木、香檀木、青皮木、椿木是运用较多的木材。由于香樟树和椿树具有天然的抗病虫能力,而且质地细腻柔韧,材源丰富,所以使用较普遍,核桃木、青皮木、水冬瓜木、豆花木、楸木、野樱桃木、杜鹃木等使用也较多,紫檀木由于生产量 小,比较昂贵,使用较小,此外,还有许多地方产的杂木、松木。
各地工匠习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出产的或容易获得的合适木材。 木雕的制作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除湿 带有过多水分的木头是不能进行雕刻的,湿木时间一长便会变形,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由于受阳光曝晒会导致木头变形,开裂,因此通常的除湿方法是将木头放于阴凉干燥处或地下室,让其自然阴干。
二、描形 将选好的木块进行必要的砍削刨光后,在其上用笔描绘出所要雕绘的图案或形状大样。不同位置、不同层次的图案,图形可用不同色线代表。
也有不描形只打一点部位记号或简单轮廓便进行雕刻的,但多数雕刻特别是精细木雕,描形被视为是一种必经得过程和必具的功夫。 三、雕镂 雕刻的方法主要由浮雕、镂空雕、凹雕、三种。
浮雕又称阳刻,即将非图案的空白部分雕凹,使图案凸出,令其产生高低起伏的立体感,这是一种常用的雕法,镂空雕,有称镂雕、透雕、即将非图案部分雕空使其空处透露能见对面。镂空雕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雕刻方法,在建筑木雕和家具木雕中较为常见,它能使雕刻作品产生惟妙惟肖的立体感。
故常用于木雕饰物主要部位。建筑中的镂空木雕。
如格扇门,一般为二层或多层重叠交错而成,底层皆为网状木地,其余层为图案,层数越多造型就越丰富。越能显示出工艺的高超,凹雕又叫阳刻,是反图形刻成的低于画表面的技法.使用亦较多.浮雕、镂空雕常饰于门二分之一以上处,而浮雕饰于门二分之一以下处,凹雕在文字装饰板和图形饰板上使用较多。
在雕刻工具的运用上,除常用的雕刀、凿、才锤、推刨、斧、锯、锥、锉等外,根据不同情况还须专门制造一些特殊的工具如勾刀、钻子、线锯、各形凿子,锉子等。木雕艺人同时也是铁匠(或熟悉打铁),常依具体需要打制各种工具,以保证各类复杂图形能够雕好。
四、打磨 雕好的木头有许多棱角、刀触,外形较粗糙,因而要打磨,以前的打磨工具常用木工锉,细质砂石、动物生皮、树木纤维、毛树叶、草灰砂等硬的或韧性好的自然物做成,现在多用砂纸进行打磨。 五、光面与上料 过去在打磨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光面或上料(涂漆)。
有许多木雕是不上漆的。如大量民宅阁扇窗和日用家具,为了防止其开裂、渗水和腐坏,或刷一层紫土、桐油,或刷数道火酒漆,或擦抹少许生香油,核桃木做的家具则用核桃仁在上面擦抹,让油质自然的渗入木质。
有些木雕用矿物质颜料进行上色,有些还贴金并加镶嵌。上料的木雕要用生漆,茶几、春凳、八仙桌等用的比较多。
为透出木质和木纹,用清光漆刷的也不少,现在多用工艺油漆兔刷,少量还是诸如油画颜料,油漆,宣传色等加以彩绘。有些上油漆的乍看虽比传统不上料或只上桐油、火酒之类的木雕鲜艳亮丽,但在观赏品味和朴雅的感觉上却远比传统木雕耐看。
7. 木雕技法中有哪些技巧
通常拿到的木头是木雕的粗坯,即所谓的雏形。
凿粗坯时要注意留有余地,要适当的放宽。而凿粗修过的木雕时,要先从整体着眼,调整比列和各种布局,然后将具体形态逐步落实并成形,此时主要是要为修光留有余地。
修光时刀迹应该清楚细密,从细节处着手会方便一些。打磨时要根据作品需要,将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
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木的纤维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
着色上光时要用到硬毛刷、小硬毛笔和一只调色缸。着色的颜料要用水粉、水彩或皮鞋油。
其特点是有较强的渗透性。上色后不要立刻擦干,要等完全干透再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