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营养学基本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什么是营养
什么是营养素
什么是合理营养
什么是营养素的供给量
营养
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或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而不是专指某一种养分。
营养素
食物中的养分科学上称为营养素。它们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营养素,生命便无法维持。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约有50种,归纳起来分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近年来发现膳食纤维也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可算是第七类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在体内功能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可分为三方面:(1)供给能量以满足人体生理活动和体力活动对能量的需要,(2)作为建筑和修补身体组织的材料。(3)在体内物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
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如缺钙引起的佝偻病,缺铁引起的贫血等等。某些营养素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又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富贵病”。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引起的病态统称为营养不良,都是营养不合理的后果,对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
由于没有一种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我们在安排膳食时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食物,根据各种食物中不同的营养成分恰当地调配膳食来全面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一般来说,三餐食物量的分配不应相差很多,午餐可适当多一些。不吃早餐和暴饮暴食都是不合理的进食方式。合理的烹调方法不但可使食物味美可口,促进消化吸收,还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但应注意尽量减少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例如,淘米时过度搓洗,高温油炸食品,新鲜蔬菜切碎后长时间用水浸泡和长时间熬煮等都会导致营养素的损失。在我国迫切需要普及营养知识,使人民群众知道如何获得合理营养增进健康。
营养素的供给量
营养素供给量简称供给量。它是衡量群体营养素摄取量是否合理的标准。在制定供给量时98%)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我们将这个添加了安全量后的数量称为供给量。显然,供给量大于生理需要量。但是,在制定能量的供给量时不添加安全量,为的是避免一部分人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因此,能量的供给量就是其平均需要量。制定供给量时不仅考虑了个体差异,还参照了饮食习惯和食物的生产供应情况。供给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营养科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学家们将根据需要和可能及时加以修订。我国现在使用的标准是中国营养学会在1988年修订的“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供给量标准主要用于评价群体膳食质量,对于个人,供给量可作为参考。
2. 【有关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知识,正确的一项是A.平时多摄入一些食
A、预防高血压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不符合题意.B、有“虫眼”的水果或是蔬菜,并不是没有农药或是农药含量少,可能是虫子对这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这种农药对虫子根本不起作用;还可能是水果或是蔬菜被虫子“咬”过后才喷撒的农药.不符合题意.C、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符合题意.D、合理营养是指能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的膳食,这种膳食能够满足人体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故选:C。
3. 营养学常识有什么重要点·
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营养成分(包括营养素、非营养素、抗营养素等成分)在机体里分布、运输、消化、代谢等方面的一门学科。
1、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被吸收及用于增进健康的食物基本元素。某些营养素是必需的,因为它们不能被机体合成,因此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2、必需营养素包括维生素,无机盐,氨基酸,脂肪酸以及作为能量来源的某些碳水化物。 3、非必需营养素是指机体能从其他化学物合成的营养素,尽管它们也可以从膳食中获得。
4、营养素可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营养学的英语单词Nutrition被解释为: 1、一个生物体吸收,使用食物和液体来保持正常的功能,生长,以及自我维护的有机过程。
2、食物对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的研究。 3、一种追求营养成分和全部食物的最佳搭配,达到身体的最佳健康状态。
宏量营养素构成膳食的主要部分,提供能量及生长、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必需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脂肪(包括必需脂肪酸)、蛋白质、无机盐和水均为宏量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葡萄糖和其他的单糖;脂肪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被分解为肽和氨基酸。这些宏量营养素是可以相互转变的能量来源;脂肪产热9kcal/g;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均产热4kcal/g。
乙醇通常不作为营养素,每克产热7kcal。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可节约组织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EAA)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必须由膳食供给。在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有9种是必需的,即必须从膳食获得,因为它们不能被机体合成。
有8种氨基酸是所有人所必需的。 推荐的每日膳食供给量(RDA)中蛋白质由3月龄婴儿2.2g/kg降至5岁儿童1.2g/kg,成年人0.8g/kg。
膳食蛋白质的需要量与生长速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一生中不同阶段的生长速度不一样。EAA需要量反映了蛋白质的不同需要量。
婴儿EAA总需要量(每日715mg/kg),占其蛋白质总需要量的32%;10~12岁儿童每日需要231mg/kg,占20%;成年人每日需要86mg/kg,占11%。 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差别很大。
某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动物组织的类似程度决定了该蛋白质的生物价(BV)。鸡蛋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动物组织完全一样,其BV为100。
牛奶和肉中的动物蛋白生物价高(大约为90),而谷类和蔬菜中的蛋白质BV低(大约为40),某些蛋白质如明胶蛋白,由于缺乏色氨酸和缬氨酸,其BV为0。膳食中不同蛋白质的互补性决定了该膳食的总BV。
蛋白质的RDA是假定平均混合膳食的BV为70。生物价只是评价蛋白质利用的单纯观点,有学者提出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比例系数法,该提法更符合客观。
必需脂肪酸(EFA)的需要量相当于脂肪摄入量的6%~10%(相当于5~10g/d)。它们包括ω-6脂肪酸——亚油酸(顺式-十八碳-9,12-二烯酸),花生四烯酸(顺式—二十碳—5,8,11,14—四烯酸)以及ω-3脂肪酸—亚麻酸(顺式—十八碳—9,12,15—三烯酸),EPA和DHA。
必须由膳食供给:植物油提供亚油酸和亚麻酸,海洋鱼油是可以提供EPA和DHA原料。然而,某些EFA可由其他EFA合成。
例如,机体能够从亚麻酸合成花生四烯酸。亚油酸可以部分地合成EPA和DHA。
许多廿碳烯酸类的形成,包括前列腺素,凝血恶烷,前列环素及白三烯等,需要EFA。ω-3脂肪酸似乎在减低冠心病危险性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所有的EFA均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但是并非所有的PUFA都是EFA。 膳食纤维属于不被吸收类碳水化合物,它以多种形式存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树胶)。
不同的膳食纤维成分以不同的方式起作用,这取决于其结构和溶解性。纤维可以改善胃肠道的运动,有助于预防便秘及憩室病的治疗。
可溶性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可以减低餐后血糖的升高,有时是糖尿病控制措施的一部分。富含瓜胶和果胶的蔬菜和水果可以通过增强肝脏胆固醇转变为胆酸而减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有人认为纤维可以促进大肠内细菌产生的致癌物的排出。流行病学证据强力支持结肠癌与低纤维摄入量有关联以及膳食纤维在功能性肠病,急性阑尾炎,肥胖,静脉曲张,痔疮的有益作用,但机制仍不清楚。
典型的西方膳食中纤维含量低(约每天12g),这是因为高度精制的面粉摄入量高且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通常建议吃更多的谷类,蔬菜和水果以使纤维的摄入量每天增加到30g。
宏量元素:钠,氯,钾,钙,磷和镁。每日人的需要量以克计。
水也被认为是一种宏量营养素,因为每消耗1kcal能量需要1ml水,或者大约2500ml/d。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
水溶性维生素是维生素C(抗坏血酸)及8种B族维生素—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尼克酸,吡哆醇(维生素B6 ),叶酸,钴胺素(维生素B12),生物素和泛酸。脂溶性维生素包括视黄醇(维生素A),胆钙化醇和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α-生育酚(维生素E),叶绿醌和甲萘醌(维生素K)。
仅维生素A,E和B12在体内的储存有意义。 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铁,碘,氟,锌,铬,硒,镁,钼和铜。
除氟和铬外,这些微量元素均与代谢所需的酶或激素结合。氟与钙形成一种化。
4. 在“中学生营养日”活动中,专家提出: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
A、营养保健食品既不能代替平衡膳食,也不能代替治病的药品,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全面的营养素,主要靠一日三餐的正常膳食来供给,如果想主要靠保健食品来获取营养,必然会造成营养方面的偏差,产生营养不良,A错误;B、“五果当为助”,水果是不能代替蔬菜的,因为它们所含的物质是不同的,零食不可代替主食,主食含有人体需要的养分,矿物质,维生素…有助身体健康,而零食不但没有益,吃得多还会影响身体健康,B错误;C、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入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丰富的食品,以满足生长发育快的需要,而过多的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会导致身体偏胖,C错误;D、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饮食应“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原则,D正确.故选:D.。
5.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一、营养,二、营养素,三、营养价值。
一、营养:1、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食物中营养成份的动态过程。2、人体在生命过程中利用营养成分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的动态过程。
二、营养素:1、作为能量物质给人体提供热量。2、作为结构物质、构成集体和修补身体组织。
3、作为调节物质:调节生理功能、维持生活的胜利和生化功能。 三、营养价值: 指食品中的营养素及其质和量的关系!1:蛋白质、2:糖类、3:脂类、4:维生素、5:矿物质、6:水。
营养素在烹饪加工中的变化:蛋白质在烹饪加工中的变化:蛋白质在烹饪加热过程中易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如溶涨变化、水解、沉淀等。
利用这些变化形成菜肴独特的风味特色,达到增进食欲,易于消化吸收的效果。 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
2:有毒动物植物中毒。3:化学性食物中毒。
4:霉菌素中毒。3、畜肉类卫生问题:禽肉类原料卫生问题:水产品原料卫生问题:食用油脂卫生问题: 4、食品卫生管理:1:食品的卫生要求。
2:食物添加剂的卫生要求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的工具、设备的卫生要求。4:食品卫生管理。
5:食品卫生监督6:有关食品卫生的法律责任 饮食卫生五四制1: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即采购员不卖、保管员不收、加工人员不用、服务员不卖腐败变质的食品及其原料。食品存放实行“四隔离”、即生与热分离,成品与半成品分离、食品与杂物药品分离、食品与天然冰分离。
3:食具实行“四过关”:洗、刷、冲、消毒、4: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分工、包工负责。5:个人卫生做到:“四勤”:洗手、剪指甲、洗澡、理发、洗衣服、被褥。
2、营养学:营养学就是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 3、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功能的化学成分。
它们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营养素,生命便无法维持。
是指摄取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和代谢后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称营养素,营养素是营养的物质基础。营养素分两大类: – 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 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宏量元素、微量元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约有50种,归纳起来分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
近年来发现膳食纤维也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可算是第七类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在体内功能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可分为三方面:(1)供给能量以满足人体生理活动和体力活动对能量的需要 (2)作为建筑和修补身体组织的材料(3)在体内物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 宏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4、营养素的供给量:营养素供给量简称供给量。
它是衡量群体营养素摄取量是否合理的标准 。在制定供给量时98%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我们将这个添加了安全量后的数量称为供给量。显然,供给量大于生理需要量。
但是,在制定能量的供给量时不添加安全量,为的是避免一部分人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因此,能量的供给量就是其平均需要量。
制定供给量时不仅考虑了个体差异,还参照了饮食习惯和食物的生产供应情况。供给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现在使用的标准是中国营养学会在1988年修订的“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供给量标准主要用于评价群体膳食质量,。 5、合理营养: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
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如缺钙引起的佝偻病,缺铁引起的贫血等等。某些营养素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又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富贵病”。
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引起的病态统称为营养不良,都是营养不合理的后果,对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 由于没有一种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我们在安排膳食时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食物,根据各种食物中不同的营养成分恰当地调配膳食来全面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
一般来说,三餐食物量的分配不应相差很多,午餐可适当多一些。不吃早餐和暴饮暴食都是不合理的进食方式。
合理的烹调方法不但可使食物味美可口,促进消化吸收,还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但应注意尽量减少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合理营养6、食品:食品是指各种供人们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 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特点:– 是食品都是有营养的,由营养素组成;– 食品按性质和来源分两大类: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 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
6. 关于一些营养学与健康的知识
中国人最讲究吃,吃什么最适合中国女人,能达到美体美容又养生的效果呢? 1、西红柿 蔬菜 上榜理由: 餐桌上的美味,迷人的外形,鲜嫩的色泽,很多人都喜欢食用,其实西红柿不但味道鲜美,还具有一定的“药效”。
西红柿中含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而大量含有的番茄红素,是一种让番茄变红的天然色素,有抗氧化损伤和软化血管的作用。 tips:柿和番茄蛋花汤你喜欢吃吗?这两种吃法一生一熟,那生吃熟吃哪种更有营养呢?番茄要是弄熟了吃,能增加番茄红素的释放。
如果你想补充维生素c,生吃是不错的选择。健胃消食,生熟两吃,各尽其效。
而番茄炒蛋是营养的绝配,高胆固醇和降胆固醇、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的完美结合。但没熟的青西红柿是有毒素的,千万注意。
中国式养生智慧: 西红柿是一种很普遍的食物,我国在近些年慢慢地向老龄化迈进,西红柿中有抗衰老和降低胆固醇等辅助预防老年疾病的元素, 适合常吃,我国是世界上肝炎常发的大国,西红柿有一定保肝护肝的作用。 2、马铃薯 蔬菜 上榜理由: 马铃薯是多用途、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青睐,而且制作和食用方法多种多样。
马铃薯的蛋白含量与谷物的蛋白含量相同,是一种既可以做菜又可以与粮食媲美的食品。马铃薯性平味甘,中医学上具有和胃调中的作用。
它还富含维生素c ,带皮食用富含钾元素,新鲜马铃薯含有大约80%的水分和20%的干物质,热量约为100卡,而且不含脂肪。 马铃薯年2007年10月18日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世界各地通过科学会议、节庆、烹饪竞赛、艺术展览等形式庆祝。
把与马铃薯打交道当作一种热情洋溢的生活方式吧! tips:马铃薯植物对真菌和害虫有着天然防御功能,它的叶、茎和芽均含有较强的毒素,所以发了芽的马铃薯是不能食用的,避免中毒。 中国式养生智慧: 马铃薯和米饭一样,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平常主食。
因为温室效应和耕地缩减,中国想满足人口的粮食需求就会越发困难,稻米种植的条件苛刻,马铃薯则没这个问题,中国将近600万公顷的马铃薯种植地就能养 14亿人口。 3、茶 饮品 上榜理由: 茶叶历来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之品,被誉为 “东方饮料的皇帝”,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就包括了茶叶,可见茶叶在一天中的重要性。
茶叶是一种低热能食物,一般是茶质量越好,热能越高。就种类来看,绿茶含热量最高。
茶叶所含的水溶性维生素可全部溶解在热水中,所以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此外,茶叶之所以提神,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tips:茶叶用沸水冲泡,其中脂溶性的营养,难以被吸收利用。因此,当今提倡适当“吃茶” 来弥补这一缺陷,即将茶叶制成超微细粉,添加在各种食品中,如茶豆腐、含茶面条、含茶冰淇淋等。
吃了这些茶食品,则可获得茶叶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更好地发挥茶叶的营养价值。 此外,市场上有很多茶饮料,国家新的标准是茶多酚的含量达标才能被视为茶饮料,而不是茶味饮料,您就要谨慎选择了。
中国式养生智慧: 饮茶的风气在中国历史悠久。饮茶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
中国各地都设有不同形式的茶楼、茶馆等,喝茶有喝茶的习惯,各地不同,北京人爱喝花茶,上海人则喜好绿茶。有些地方,喝茶时还喜欢往茶里放些佐料。
数千年的茶文化,现今的年轻人应该发扬和传承 。 4、牛奶 乳制品 上榜理由: 牛奶能帮我们补充日常消耗的不同种类的营养,如矿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
作为一种完整而全面的食品,建议每位国人都应经常饮用一定量的牛奶,避免我们身体的营养赤字。作为一种天然食品,牛奶经过杀菌后,不需任何加工,可直接供人食用。
喝后几乎能全部消化吸收,不会产生多余的废弃排泄物。 tips:根据脂肪量的去除程度,牛奶可分为全脂牛奶,半脱脂牛奶或脱脂牛奶。
肥胖或者有胆固醇问题的人不应喝全脂牛奶。此外,饮用风味牛奶并未全是坏事,虽然风味牛奶含有糖,会减少鲜牛奶的营养素摄入,但总比碳酸饮料强。
如果有些人体质决定他们的胃耐受不了牛奶,可以考虑用其他奶制品代替摄入。 中国式养生智慧: 中国人在食用牛奶的历史和传统上与西方相差甚远,牛奶中含有乳糖,需要体内的乳糖酶分解吸收,我们中国人有80%以上缺乏乳糖酶。
中国有充足的光照,更有富含钙的大豆和深绿色多叶蔬菜,所以我们的祖先没有通过喝牛奶获得钙的压力。但现在需要补上这一课,让自己身体的营养充盈起来。
5、菌类 菌类 上榜理由: 包括各种耳类和菇类:如木耳、银耳、蘑菇以及竹荪等。菌类拥有高蛋白、多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多矿物质,同时又无胆固醇、低脂肪低糖的神奇食用效果。
木耳中的铁对素食者来说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乌发效果也很优秀,还可以提亮肤色、不易生痘。此外菌类还有可观的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防治心血管病、保肝健胃的作用。
素食主义的和尚为什么吃素还能保持身体强壮,答案全在“斋饭” 里,没有菌类的素饭就不能称之为斋,菌类和豆腐最能保障素食者的身体机能。 tips:野生菌类有数。
7. 营养学知识
水果类
一般蔬菜类、水果类均富含维他命A、B、C6、钙、磷、钠、钾、镁、铁、锌、铜等矿物质及纤维质,及微量的蛋白质,脂肪和醣类。故蔬果是我们最需要的,也是最适合我们生理结构的。再想想,我们每个人的五脏器官,经年累月下来,必定如抽油烟机一样,油污、灰尘、黏垢沾住了。但你知道要如何清洗吗?试试碱块放入温水,再把油污器具泡在里面,很容易油污就能洗干净;而蔬果就是碱性食物,所以它是最好的清洁剂。又人体内血液本是呈弱碱性,如果血液变浊,或呈酸性,即为疾病的温床。例如现今癌症肆虐,癌细胞是人体细胞产生病变,如果再吃荤食(酸性食物),正是给癌细胞滋补食品;又因血液变成酸性,癌细胞在酸性血质中变得更威猛,扩散更快,所以要消灭它,一定要多补充碱性食物,即多摄取蔬果来清除废物及清净血质使浊血呈清,即可抑制病细胞生长而消灭它。因此,多食用疏果碱性食物,把身体清洁干净,就能健康起来,是现代保健应有的基本知识。
蔬果中所含的纤维质丰富,食物纤维能刺激肠管之蠕动,使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加快,促进消化,避免食物残渣滞流肠内,发酵腐烂而发臭,并清理肠壁,将粪便加速送出去,排泄体外,若粪便在大肠停留过久,则粪便内有害物质会被身体再吸收,损害健康,所以缺少食物纤维质,会引发其他疾病,故不可忽视它的重要性。故精致食物,对我们是不好的,应选食较粗糙食物,如胚芽米、糙米、全麦、甘薯及粗老的菜叶梗、豆渣等,越是粗糙难入口,越是对健康大有帮助。
水果种类多,宜选季节性的水果,又具新鲜度,又配合时令,是最经济,也是符合人的养生健康原则。
8. 关于更多营养小知识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逢年过节,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品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各式菜肴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却难觅主食的身影,从营养的角度来说,这种饮食结构是不合理的。
节日主食不容忽视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蔡东联教授提醒说,过年品尝美味一饱口福的同时,还要注意主食的摄入,尤其要做到“三化”,即简单化、定量化和杂粮化。 简单化所谓主食,主要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豆类、薯类等。
然而在节日里,人们常常把主食范围扩大了,将饭后的点心如春卷、奶黄包、蛋黄酥、奶油蛋糕、烧卖、油条等都被当成了主食对待。事实上,这类食物脂肪、热量等含量较高,多吃对健康无益,还会导致体重增加。
节日饮食中,菜肴已经非常丰盛,蛋白质不会缺乏,质量也不差,此时最需要的是以淀粉为主的米、面食品,而非各种制作精细、营养丰富的点心。此外,节日期间人们还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一些人甚至将零食当成了主食,无疑是本末倒置。
一般来说,在就餐前2-3小时就不要随意吃零食,以免影响正常的食欲。 定量化节日里餐桌上的菜肴丰盛,每样吃几口就饱了,往往再也吃不下主食。
主食摄入量不足,副食特别是荤菜吃得太多,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也相应增多,容易引起肥胖及并发症。因此,应避免无限量地吃菜,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健康成人每天吃的主食至少要在300克以上。
很多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糖类含量并不高。
杂粮化讲营养就要吃粗粮。稻米在碾白加工过程中,米糠被全部丢弃,反复碾扎后,就只剩下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质。
米糠包括果皮、种皮、糊粉层、米胚芽等,包含了稻米64%的营养素。白面是人们获得维生素B1、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最方便、最重要的来源,如果因为精加工而损失了营养素,则需要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偿。
燕麦、大麦、荞麦、粟米、玉米、高粱米等杂粮中,都含有白米、白面中所缺乏的营养素,并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对节日里的饮食能起到很好的补充和调剂。 喝酒时别忘多吃饭 “感情深一口焖,感情浅舔一舔”,在亲朋相聚、气氛融洽的餐桌上,常常会遇到盛情难却的劝酒。
如何做到不伤害身体又能尽兴而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根盛建议,喝酒时别忘多吃饭。 人们在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时,常常会产生饱涨感,所以喝完酒后就不想再吃饭了,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
科学研究发现,在喝酒的同时多吃饭,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在正常情况下,饮入的酒经过胃肠道吸收后,在肝脏中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变为乙醛,而后生成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除体外。
在大量饮酒时,体内的乙醛来不及转化为乙酸,会生成大量的超氧阳离子自由基,导致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的失调。此时如果还能够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哂等重要的抗氧化剂,可减少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喝酒的时间也最好放在晚上。因为人体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有时间规律,中午时活性降低,晚上活性增加。
因此,中午时喝酒乙醇不容易被代谢排掉,此时喝酒比晚上容易醉,对身体的伤害也较大。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早上空腹饮酒极容易造成胃黏膜的损害。
巧用保鲜膜保营养 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遇到这样的烦恼:满满的一桌菜,每盘都只吃了一点点,剩下来的只好放到冰箱里下顿再吃,如何让这些剩菜的营养不流失?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所长厉曙光教授通过实验验证,建议人们可以巧用保鲜膜保营养。 食品保鲜膜作为一种新型的卫生用品,如今已走向千家万户,不仅能防止冰箱中各种菜肴的串味,如果使用合理还可以保住营养。
厉教授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新鲜的西红柿、刀豆、冬瓜、辣椒、黄瓜、韭黄、莴苣等蔬菜,按照家庭中一般的加工过程炒熟,然后依据菜肴冷热不同程度,加盖或不加盖保鲜膜,放入冰箱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再取出来测定其中的维生素C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加盖保鲜膜确实能起到保护蔬菜中维生素C的作用,但热菜加盖保鲜膜不仅不能保护维生素C,反而会增加维生素C的损失,必须要等到蔬菜完全冷却后,再盖保鲜膜,才能起到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
实验还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保鲜膜对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也是因“菜”而异的,比较而言,韭黄、莴苣叶较容易保鲜,而刀豆、黄瓜、萝卜则不宜久留。 老百姓营养知识急需加“营养” 全国百名营养专家认为,常吃快餐、挑食偏食、吃得油腻是导致中国人营养问题的三大因素。
解决了温饱问题、步入小康社会的中国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却也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吃”了。 “我国老百姓的营养知识盲很多,营养误区在增加,对营养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大。”
上海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所长厉曙光教授深有感触。作为一名资深的营养专家,他经常被邀请做科普讲座,每次讲座听众少则二、三百人,多则上千人,基本上都是座无虚席,有时听众要连续站两个小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