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母乳喂养的常识有哪些
母乳喂养的几个小常识 1、传统观念认为:母乳在6个月后,就没什么营养了,应该给孩子断奶。
现代医学认为此项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一般我们的新生儿从出生到六个月的时候,是需要完全依赖于母乳喂养的,这期间母乳就能够满足宝宝成长所需的全部营养,没有必要添加任何辅食,当然也包括水。
但是,当六个月以后,宝宝成长所需养分如果只单纯的依靠母乳是已经不足够的,需要我们添加辅食。同时,母乳喂养到六个月也不是绝对的喂养底线,对于有些早产儿或者过敏体质的宝宝,由于他们自身身体素质的原因,拒绝或不能食用辅食,就需要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到八九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的宝宝也一样是营养全面,健壮成长。
事实上,直至上个世纪初,绝大多数的宝宝在一岁以前都是完全依赖母乳喂养的。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会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
2、传统观念认为:新妈妈一来例假,奶水就会变味,也就不能在喂养孩子了 这一观点同样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来证实:来月经后,新妈妈的母乳在质量上会有哪些变化。所以,即便已经开始来月经的新妈妈们仍然应继续哺乳。
但是要注意:此时的避孕方式要采取非荷尔蒙类避孕方式。如果你此时的产后避孕为含雌激素或黄体酮的荷尔蒙类避孕方式,这的确会改变母乳的原有成分,从而降低乳汁的分泌。
3、传统观念认为:新妈妈的乳汁如果是灰颜色的,显得很清淡是喂不饱宝宝的 其实,我们多看到较为清淡的奶是“前奶”,这部分奶水中大部分是水分,主要是给宝宝解渴用的,这也是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喝水的原因了。如果宝宝一直吃母乳,乳汁会越来越浓,直至分泌出奶油一样的“后奶”,这才是给宝宝解饿的。
母乳是很神奇的,它会根据宝宝的成长情况,自动调节每一次的分泌,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分泌成分不同的乳汁来满足宝宝的发育。例如到了炎热的夏季,母乳就会自动变稀,以方便供给宝宝更多的水分。
4、传统观念认为:喝奶粉的宝宝会比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体重增长快,说明母乳其实有时不如奶粉好 喝奶粉的宝宝确实是更容易发胖,不过并不是因为奶粉比母乳好,而是因为奶粉中有数倍于母乳的脂肪和蛋白质,但是这是宝宝暂且不需要的,这些不能消耗的能力造成体重过量,同时还会给将来宝宝健康埋下如高血压等方面疾病的定时炸弹。 5、传统观念认为:如果宝宝长得快,个子大,母乳是满足不了发育的,需要添加辅食。
在宝宝六个月以内,无论宝宝的成长速度有多快,妈妈的母乳都是能够满足他的全部所需的。而如果提前添加辅食,由于宝宝此时的各项器官尚未发育完善,不但毫无益处,反而可能会给宝宝造成过重的肾负荷,破坏宝宝对母乳的吸收。
这些都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冲突也比较多的几种观点,不管怎样,母乳喂养宝宝是需要继续提倡的。
2. 最新的母乳喂养知识
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一)出生头4-6个月,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和饮料.
1.哺喂母乳,对出生头4-6个月的婴儿来说,是最理想的营养品.母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而且搭配合理.只要母婴身体状况许可,就应尽可能实行母乳喂养.
(1) 母乳中的钙,磷比例适宜,吸收,利用率高,有利于婴儿牙齿和骨骼的发育.
(2) 母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颗粒小,容易被消化.
(3) 母乳中所含的乳糖比其他乳类多.
(4) 因直接喂哺,母乳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等营养素不被破坏,优于喂哺其他需加热消毒的乳类.
2.母乳中所含水分可满足婴儿的需要.喂母乳解饥还能解渴.
(二)母乳喂养可使婴儿少得病.
1.母乳含有抗体,可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特别是初乳(产后12天以内的乳汁),含有多种抗病物质,使新生儿有了抵抗病菌侵袭的"盾牌".因此,发生肺炎,腹泻等疾病的危险相应减少.初乳中还含有抑制细菌繁殖的溶菌酶,也对新生儿起着保护作用.传统观念认为"初乳不是真正的乳汁,不宜喂新生儿,应该挤掉."是毫无道理的.
2.健康的母亲所分泌的乳汁,干净无菌,且喂哺简便,不会受环境中病菌的污染.
3.母乳喂养的婴儿不易患过敏性疾病,如婴儿湿疹.
(三)母乳的成分更有利于闹的发育.
1.母乳含有丰富的牛黄酸.牛黄酸是促使脑细胞发育的重要物质.
2.母乳含有较多的乳糖.脑细胞需要利用乳糖所提供的热能.母乳喂养,能提供较多的热能.
(四)母乳喂养可给予婴儿更多的母爱.
婴儿与母亲肌肤相贴,目光交流,倍感温暖,舒适,安全.婴儿情绪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条件.
(五)哺婴,对母亲也有益.
1.婴儿吸吮乳汁,可促使母亲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
2.哺乳的母亲,日后患乳腺癌的几率较未哺乳的母亲低.
3.哺婴,是只有母亲才能享受的天伦之乐.
4.哺乳,可消耗母体多余的脂肪,有利于产后体型的健美.
祝你的宝宝健康,可爱!
3. 母乳喂养宣教知识要点有哪些
1.母乳喂养的好处有哪些
1)对孩子的好处:能够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全部营养需要;母乳里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吃母乳的孩子不容易得病;母乳喂养促进孩子心理发育。
2)对母亲的好处: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能够帮助母亲恢复体型;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的概率。
3)对家庭的好处:方便、经济,增进家庭和睦。
4)对社会的好处:有利于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小儿智能、社交能力的发育。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2岁以上的重要性
1)纯母乳喂养:指除给母乳外不给婴儿任何食物及饮料。
2)母乳里含有6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能够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健康,不爱生病,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概率降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聪明,社交能力强。
3)喂养到2岁或2岁以上,满足孩子对依赖性的需求;有利于母子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母乳中的免疫物质在哺乳的第二年会增强,保护孩子不受腹泻等病症的侵袭;让孩子有安全感。
3、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
1)早接触重要性:母婴皮肤接触应在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接触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这样有助于保持婴儿体温;减少哭闹,增进亲子情感;刺激母亲下奶。
2)早开奶的重要性(1小时内开奶):吸吮反射在出生30-60分钟内最强,早开奶可巩固吸吮反射;刺激乳头,有利于早下奶,延长哺乳时间,促进母乳喂养成功;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
4、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保证按需哺乳;
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减少奶胀,促进子宫复旧;
增进母子感情;
减少新生儿交叉感染的机会;
母亲还可以学习到新生儿护理知识。
5、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按需哺乳:是不规定时间和次数,只要宝宝需要(婴儿饥饿时)或母亲感到乳房充盈时就可哺乳。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满足婴儿心理需要(口欲);促进乳汁分泌;预防乳房肿胀。
4. 母乳哺乳有哪些基础知识
1。
不要互相比较。把自己的做法和其他母亲的做法相互比较是妈妈们在育儿过程中犯的最大错误。
每一对妈妈和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的母乳一开始就会很充足,而有些妈妈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努力才能跟孩子达成;供需;平衡。
2。相信自己。
先给自己一段时间(6~8周)来适应自己哺乳,不要只尝试几天,感觉不顺利,就决定放弃。 3。
随时补充水分。准备一个有吸管的水瓶,并时刻装满水。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口渴。吸管会让你喝起水来很方便,即使在哺乳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时补充水分。
4。准备个哺乳用的护理枕。
专门为妈妈哺乳时设计的护理枕,妈妈们可以在哺乳时放在膝盖上,把孩子托高到与乳房平齐的高度,可以在哺乳的过程中解放妈妈的手臂,让哺乳更轻松一些。 5。
吸奶器可以帮你解决问题。如果你的乳头有些内陷,可以用吸奶器吸几分钟就能把它们吸出来。
也可以自己用10毫升的注射器自制一个拉伸乳头的工具。方法是准备一个新的10毫升的注射器,取出活塞,用小刀从注射嘴末端截去1。
2厘米左右,把活塞从截去面那一侧插入,将另一端罩在乳头上,紧贴着乳晕,轻拉活塞,就可以把乳头吸出来。 这个办法可以在每次哺乳前使用。
6。就算感冒了也要坚持给孩子喂奶。
你的乳汁中含有抗体,能够防止你把感冒传染给孩子。
必要的时候,可以在母乳的时候带上口罩。 7.如果孩子看起来没怎么长,不要过分担心。
对于正常的婴儿来说,平均每个星期体重增长在110~200克之间,或者每个月至少增长450克。 不过,每次量体重最好是用同一个称,在温暖的室内,给宝宝脱掉衣物,排便后再称,这样得到的体重相对会比较准确。
8。练习在公众场合喂奶。
以后难免会带着宝宝外出,小婴儿可不会管什么是公众场合,什么是私密空间,饿了就会哭的,就要吃。因此提前准备一些必要的装备,在家里练习一下,等到真的要在公众场合喂奶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可以买个在公共场合喂奶专用的大披肩,然后对着镜子练习一下,这样你就会知道人们能看到什么,需要注意什么了。 检查尿布 9。
大便的次数多一些很正常。吃奶充足的婴儿在出生4天后,每天小便可达6~8次,大便2~3次。
1~2个月后,母乳的宝宝可能大便每天只有一次,或者每3~4天才大便一次,甚至还有的宝宝每周才大便一次,这些都是正常的。 只要宝宝的体重增长正常,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排便的时候也不感到痛苦,就不用担心。
10。有粒状样的东西是好现象。
如果宝宝的大便里看上去似乎有种子似的颗粒样的东西,那么你应该好好高兴一下。因为这些颗粒是宝宝吸收了充足的母乳后,用不完的残余后乳,这说明宝宝吸收的营养很好,很充分。
11。如果大便与以往颜色不同,不用担心。
宝宝出生后的最初几天,粪便是粘稠黑色的胎便,像沥青一样,这样的胎便会持续几天,直到宝宝的肠胃排空、排净。妈妈的初乳会加速胎便的排出。
然后宝宝的粪便会逐渐变成绿色,直至浅棕色的粪便出现。所以,在这个期间宝宝的分辨颜色有所变化是正常的。
12。最初可以用棉质的尿布来观察宝宝的排尿量。
使用纸尿裤一般不大容易观察出宝宝的排尿量,所以最初的几天可以用棉质的尿布,湿度会比较明显。你不妨自己做个测试,将两汤勺的水倒在尿布上,观察一下湿度,掂一掂重量,然后和宝宝的比较一下,就可以大概知道宝宝的尿量了。
母乳和乳量 13。摇一摇。
放在冰箱里的乳汁会沉淀分离,这是正常现象。所以在给孩子吃之前先摇一摇,你会看到它们就又恢复原样了。
14。不要担心奶水的浓度。
也许有的时候你会看到自己的奶水很稀,像水一样,有时候却很浓稠,白白的。 不用担心,这只是成分不尽相同的;前奶;和;后奶;而已。
;前奶;较稀,是给宝宝解渴用的,而;后奶;较稠,热量高。是维持宝宝成长所必需的;成长奶;。
因此一定要让宝宝吃到;后奶;才行。如果把奶水抽出来放在奶瓶里给宝宝吃,宝宝喝完母乳后,有时候你还会发现瓶底有一些残渣。
别担心,这是;后奶;残留的脂肪,不用担心。 15。
母亲的饮食有可能改变乳汁的颜色。如果妈妈吃了大量黄色或者绿色的蔬菜,有可能就会影响到乳汁的颜色。
某些药物或是人工色素也会使乳汁的颜色发生改变,不用大惊小怪。不过,对于哺乳的妈妈,少食用添加了人工色素的东西还是必要的。
16。湿热会让乳汁更容易流出。
在哺乳前用热毛巾放在乳房上敷一下,可以加速胸部的血液循环,刺激乳汁快速分泌。不一定要先烧一壶开水,有一个简单的;制造;热毛巾的方法,就是把一条湿毛巾放进微波炉里转一会儿,取出来就可以用了。
不过一定要小心,先用手试一下毛巾的温度,注意不要被烫伤。 另外,冲个热水澡效果也不错。
17.阅读会帮助你放松。我们经常会建议妈妈在哺乳的时候要放松,但效果并不好。
其实,有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让你放松,例如读书或是做填字游戏。这样可以有效地分散了注意力,让妈妈不用再惦记孩子到底吃了多少奶,还要喂多长时间,心情自然就放松了。
找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放松就会很容易。 18。
边喂奶边吸奶。如果你的奶水比较充足,经常是这边喂着。
5. 哺乳知识内容有哪些
产妇分娩后1 ~5天的乳汁为初乳;第6〜10天的乳汁为过渡期乳;11天后的 乳汁为成熟乳。
产后一两天,产妇挤压乳房时有浑浊、淡黄色的液体流出,到产后 三四天乳汁转为较稠的清白色乳汁。不少产妇以为初乳颜色发黄,清稀,不像乳 汁,也不干净,是“陈奶”或“没营养”而挤掉不用,这非常可惜。
初乳营养丰富,所含的蛋白质和免疫球蛋白(能抵抗疾病的一种蛋白质)比过渡乳和成熟乳高出五 六倍,能抵抗大肠杆菌、沙门菌、呼吸道病毒等,可使新生儿的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 免受微生物侵袭;,其中的蛋白质不但量多,乳蛋白成分也较高,在胃里形成的奶块 小,容易被消化吸收;初乳中脂肪含量较低,所以更易于消化。 初乳所含成分十分宝贵。
产妇应尽早开始哺乳,使新生儿吃进全部初乳,这对 孩子的发育和健康非常的有益。起乳腺管壁的肌细胞收缩,将乳汁输送到乳头。
孩子吸吮奶头的刺激由神经传到 大脑,也使脑下垂体不断分泌生乳素和催产素,乳汁就源源不断地产生了。乳汁分泌也受大脑活动的调节。
孩子的哭声对母亲是一种良性精神刺激,可 以促进乳汁分泌;反之,精神不好、劳累、疼痛、焦急、忧虑都可以延缓下奶,减少泌乳量。部分孕妇在妊娠晚期可以从乳头中挤出少量清稀液体,它属于初乳的成分,是 正常现象。
妊娠期应注意不要过多按摩乳房、触摸乳头或试挤奶汁。 这些对乳房 的刺激可诱发脑下垂体分泌催产素,激发子宫收缩,对子宫保持稳定的环境不利,在分娩后1 ~2天,产妇乳房便开始分泌乳汁,妊娠期间,卵巢和胎盘产生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前者刺激乳腺导管生长,后者刺激乳腺腺泡增殖,这两种激素还抑制脑下垂体所分泌的生乳素的释放,这时乳房虽然增大,但不分泌乳汁。
6. 哺乳期须知哪些事项
发炎后不要停止母乳喂养 发生急性乳腺炎时,一般不要停止母乳喂养,因为停止哺乳不仅影响婴儿喂养,而且还增加了乳汁淤积的机会。
所以,在感到乳房疼痛、肿胀甚至局部皮肤发红时,不但不要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给孩子喂奶,让孩子尽量把乳房里的乳汁吃干净。 而当乳腺局部化脓时,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以常用挤奶的手法或吸奶器将乳汁排尽,促使乳汁通畅排出。
与此同时,仍可让孩子吃另一侧健康乳房的母乳。只有在感染严重或脓肿切开引流后,或发生乳痿时才应完全停止哺乳,并按照医嘱积极采取回奶措施。
预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乳头清洁。 哺乳后应及时清洗乳头,加强孕期卫生保健;如有乳头内陷,可经常挤捏、提拉进行矫正;产后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不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每次哺乳后尽量让宝宝把乳汁吸空,如有淤积,可按摩或用吸奶器排尽乳汁;同时,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
而当乳头如果有破损或皲裂时需要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