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与洞见

2021-09-04 综合 86阅读 投稿:最末

1. 介绍一下人类史

具体定义呢,是没有很确切的:) 读G·E·史密斯的《人类史》 历史学著作通常大都是出自专业的历史学家之手。

专业的历史学家又大都为自己的知识和见识的狭隘天地所局限,每每只会从小处着手,考订尽管入微,却不能从大处着眼,先立乎其大者;因而就免不了见树不见林的缺点。 正所谓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很少有历史学家是能从自然界的高度和广度去审视宏观的人类历史的。在当代,反倒是有位小说家叫韦尔斯(H.G.Wells,1866—1946)的,写了一部《世界史纲》,曾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人类的史前史,把人类史置诸于一个广阔的自然背景之下。

而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却是那位鼎鼎大名的史学家,即以其罗马史而获得1903年诺贝尔奖的蒙森(T.Mommsen,1807—1903),当他亲眼目睹了古生物的化石之后,竟然不相信生物和人种的演化史,而认为那都是胡编乱造的谣言。“人之异于禽兽也,几希”。

人大抵上也和禽兽是一样的动物。就其作为动物而言,他和禽兽并无不同之处。

可是,举世之中又有几个历史学家是能从这一更普遍的角度去考察历史的呢?毕竟,“万物毕同而毕异”。不见其同,则无以认识其普遍性;不见其异,则不能认识其特殊性。

只有把握了其全部的同与异,才能窥见历史的全貌。 历史的主人是人,这里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某种抽象的人的概念。

然而到了某些历史学家的眼中和笔下,活生生的人却被抽掉了血和肉,变成了某种没有生命的抽象概念的化身。要写活人的活生生的历史而不是进行空洞而虚伪的说教,则必须是从活泼泼具体的自然与人生出发。

这里所说的这部《人类史》的作者G·E·史密斯是英国出色的人类学家,他不是以流俗的政治伦理的抽象概念来观察人类历史,而是从自然史与社会生活的具体现实来考察和论述人类历史的,故而能在流俗的林林总总的历史著作之外,向一般读者提供一部别开生面的历史著作,从人类文明的深层背景看到了为流俗的历史学家所未曾梦见的一幅历史画面。 本来,历史乃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决不应该只是某种虚伪的道德说教或抽象概念的体现。

活泼泼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演出,绝不应该只归结为干巴巴的空洞的教条;但是缺少了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眼光,历史著作就必定只能沦为空洞的说教而远离了历史学求真、求实、求是的根本要求。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正是这“几希”使人类产生了文明,从而脱离了他的其他兄弟物种的自然史,而成就了他自己的独特的人文史。

由此,人类就和自己的兄弟物种分道扬镳而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文明史。其他一切物种依然只受着自然律的支配;而人类则在此之外与之上,同时还始终受着人文因素的支配。

这就构成了人类史的一阕独特的二重奏:一方面他要受自然律的支配,所以就不可能违反自然及其规律;但是同时另一方面,人文动机或人文因素已使他成其为对自然的一种异化,或者使用德国学术界所惯用的一个名词来说,研究人文现象(它的表现即历史)就成其为与自然科学相对而言的“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 遗憾的是,能从这一两重性的高度着眼进行历史研究的,为数委实是太少了。

这或许是我们读一些流行的历史著作时,每每感到不能餍足的原因。 读者可以看到这部《人类史》是从原始人讲起的,但只讲到“希腊的光荣”为止,而从“罗马的伟大”以降竟然不着一词。

难道说,中世纪和近代都不属于人类历史的范围了么?对此,我的理解是:人文精神——正是它,才使得人类史成其为文明史而有别于自然史——就在自动地而又自觉地异化于自然界。 由此便有了确切意义上的人类史。

文明由此而产生,而到了希腊古典文明时代则一切人文的要素均已灿然大备,从此人类的历史就走上了文明的不归路。这个取向及其途径是义无反顾的而又无可逆转的。

哲学家康德认为天意一旦创造了人,同时也就把自由赋给了他,从此之后人的历史就是人的自由创造的事业,天意就再也不插手加以任何干预了。 人文史的开端究竟是自然史止步的地方呢?抑或仍是自然史的一部分?尽管是其中异化的一部分 ,二者并行而不悖、殊途而同归呢?对此要给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答案,则非有人类学、历史学、哲学、比较文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洞见不为功。

本书作者不失为有资格对此给出一份自己的答案来的学者之一。 当然,认识是不断进步的,没有任何一个答案可以被认为是、或者自封为是万世不变的金科玉律。

不过,凡是经过认真研究和深入思索而得出来的见解,总会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思想和认识。本书问世距今已有七十多年了,书中的论点自然有若干已显得过时,随着人们认识和观点的进步,已不再为学术界所普遍认同了。

但即使是如此,也仍然应该承认:具体论点的正确与否是一回事,而作者的思路和方法是否有其有价值的成分,则又是另一回事。我想即使是不同意本书作者的某些具体论断的人,大概也不会不同意作者的思路和论断有其有价值的合理成分。

本书是供普通读者阅读的,然而一个普通读者读后所受惠于其中的思路和观点的,也许并不亚于一个专业学人的读者。 本书在序言中就。

2. 辩论赛《自救比求救重要》

从救世到自救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救世的传统,那就是读了圣人之书,便可以做圣人之事,即治国平天下,到了五四时期,救国热情更是热情。知识分子想成为英雄,但毕竟不是凯撒。人生来具有对崇高的心理欲求,卑微与平庸会给人造成一种生存的窒息。但追求崇高往往给人带来不幸。因为知识者历来不屑于为农,他们的学问都是些以智役贱的玩意,是为统治者贡献的愚民毒物。中国知识者历来有精英的老传统。

我们社会多的是对自由常识的捍卫,直面对常识性的制度罪恶的勇气、的, 知识分子除了在公共发言中坚守诚实言说外,到了应该从诸如“祖国”、“民族”和“文化”中回到“人本身”的时候了,把这些大字眼儿还原为“个体的人”,有一种对“人”的热情,以一种基督徒特有的悲悯,从关心苦难中个体生命进入文化探险,基督之“爱”和对这种爱的信仰,才是知识者做的。用独特而敏锐的洞见对具体问题作出分析,如果不把知识和道德勇气用在具体问题上,那就会有自由主义观念和所谓的宗教宽容在他们那里一遇到个人恩怨和帮派利益就成了学术口红,甚至成了自我表现的打人的棍子。胡适在“三论问题主义”中有这样一段话:“多研究写具体的问题,少谈些抽象的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打算那时只可认作一些假设的见解,不可认作天经地义的信条;只可认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这些话至今读来仍发人深省。如果从那时起,便有多一些冷静理性的思想界人士,用这种态度对待各种学说,迷信主义之风当不致于那样泛滥,中国需解决的问题当不致于越积越多。高谈主义的时代已去,主义断不可再迷信,当下更重要的是研究,解决一个一个的好似机问题。

3. 经济基本常识

《经济学常识》在常识和经济学原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任何人,《经济学常识》都是进行有效经济学思考的指引。《经济学常识》的文字简单、清晰而直白。但又没有因为过于简化而失去了重要的洞见和结论。这《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一个真知灼见——即经济进步来自于竞争性市场、个人创新和有限政府。 无论你现有的经济学知识水平如何,无论你是一个初学者或是经济学或者商学的学生亦或是一位企业主管或政策制定者,你都会从这《经济学常识》中受益。

如果每一个人都读《经济学常识》,我们的政治会变更加开明,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繁荣。

《经济学常识》是每一个对财富创造和有效公共政策原理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书。

《经济学常识》将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如果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能理解这本书的主旨,那么人们作为消费者、生产者和公民时将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而国家也将会更加繁荣。

“《经济学常识》在常识和经济学原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任何人,本书都是进行有效经济学思考的指引。本书的文字简单、清晰而直白,但又没有因为过于简化而失去了重要的洞见和结论。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真知灼见——即经济进步来自于竞争性市场、个人创新和有限政府。” ——维克拉夫·克劳斯 捷克共和国总统

“对于那些试图理解经济世界是如何运行以及为什么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核心因素的人们来说,这本书是必读的。如果每一个人都读了《经济学常识》,我们的政治会变得更加开明,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繁荣。”——柯尼·马克 美国国会参议员

“本书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剖析精彩而富有洞见。他们的经济学精微奥妙,然而表达却简单、凝练、流畅。没有拗口的专业术语。” ——米尔顿·弗里德曼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经济学常识》为我们提供了世界是如何在不由任何人掌控的情况下创造财富的入门知识,因为有市场激励的存在——人们各司其职,专注于他们最擅长的领域,无意中改善了其他人的福祉。这是人类追求幸福和消除贫困的惟一途径。”

4. 如何评价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中国哲学简史》以20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因为它最初是讲义,所以它的语言极其流畅;因为它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它的文字极其符合当代人的阅读。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一直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它对当今的读者有极大的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

5. 四类知识被斯宾诺莎总结为哪三种

在《伦理学》之中,他又将这四类知识归结为三种: 第一种是“意见或想象”,包括前两类知识在内。

这种知识是没有确定性的, 更不能使我们洞见事物的本质。 第二种是“理性知识”,即由推论而得来的知识,如数学知识。

第三种是“直观知识”,这是由神的某一属性的客观本质的正确观念出发, 进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正确知识。这种知识能够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会陷入错误,因而是最高的认识。

第一种知识被斯宾诺莎认为是知识是错误的原因。至于后两种知识,他则在笛 卡尔的天赋观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 “真观念”的学说。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