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小常识

2022-02-20 综合 86阅读 投稿:血小染

1. 武术知识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健身、护体、防敌、制胜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武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人使用棍捧、石器等同野兽搏斗。

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格斗和搏杀技能。原始战争的出现,单人应战技能得以完善。

先秦时期,各国诸侯都非常重视培养和训练将士们的搏击技术,剑术得到发展。汉代,带有搏击性质的“角抵”已有广泛的基础,还发明了铁兵器,出现了编排起来的攻防连续套路。

到了晋代,练武活动已有“口决要术”,武术初见雏形。唐代,是中国武术的兴盛时期,唐武则天开武举,不少武术人才脱颖而出,天下闻名的少林武术的最早记载也起于唐朝初年。

宋代,中国武术走向成熟。健身练武已成为志士仁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而且,在民间还组成了研习武艺的组织——“社”,开始出现武术的一些流派。元代出现了某些以传授武艺为主要内容的武馆。

明清时期,民间习武更为广泛,门派林立,出现了数百种武术套路,武术流派趋于定型。中国武术具有独特的风采。

武术的主要内容由拳术和器械的套路组成。根据拳种和类别的不同,套路有长有短,有刚有柔,有单练,有对练,风格不同,表现各异。

但共同的要求是动作连贯、往返多变、起伏转折、快速敏捷、节奏鲜明。在武术的动作和练法中,都具有攻防的作用,如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是组成武术套路运动的主要因素,它们都有着不同的演练特点和攻防规律。

中国武术具有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神韵,由于武术动作是从格斗攻防技术中提炼出来的,因此要求手到眼到,手疾眼快;手脚相随,上下协调;意领身随,以气催力;意识、呼吸、动作必须和谐一致。在中国武术的长期发展中,逐渐演化出十八般武艺或十八般兵器。

通常认为十八般兵器包括:“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中国古代的兵器远不止这18种,平常所说的十八般兵器或武艺只不过是一种泛称。

中国武术文化底蕴丰富,门类众多。按流行地区分类,划分为南拳、太极拳;按山脉、庙宇分类,可划分为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按形象分类,可划分为蛇拳、猴拳、螳螂拳等;按技术内容分类,划分为拳术类、器械类、气功类、摔跤类等。

拳术类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臂拳等。器械类包括刀术、剑术、枪术、棍术四大主要形式。

气功类包括禅家、道家、儒家、医家和拳家五大派别。摔跤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角力和相扑,现称为中国式摔跤。

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最为著名的武术流派是少林派、武当派和峨眉派。(1)少林武术。

发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少林武术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少林拳的精华被称为“少林五拳”,系指龙拳、虎拳、豹拳、蛇拳和鹤拳,分为小洪拳、大洪拳、罗汉拳、梅花桩炮捶等几十种少林拳法,还有刀、枪、剑、铲、棒等器械的技击法,并创造出少林易筋功、小武功、阴阳功、混元一气功等气功。

少林拳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分为北派少林拳和南派少林拳。(2)武当武术。

因发源于湖北均县境内的武当山而得名。武当武术起源于元末明初,盛行于明末清初。

武当拳的风格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见长,以慢击快,以意运空,以气运身。武当派拳术有无极拳、鹞子长拳、猿猴伏地拳、六岁散手和五当太乙五行拳等。

武当兵器有武当剑、白虹剑、六合枪、六合刀、松溪棍等。太权拳属武当著名拳种,影响极大。

太极拳在长期流传中,演变出许多支派,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太极拳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和孙式太极拳。后经提炼整理,又出现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等套路。

(3)峨眉武术。发祥于四川峨眉山,形成于明代。

峨眉拳集众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技法与风格。它的主要技击特点是动作小,变化大,以柔克刚,借力打力,以静制动和以动制静并用,攻防时多顺势前钻,借力反击,以快取胜。

峨眉拳术有僧门、岳门、杜门、赵门四大家和洪门、化门、字门、慧门四小家,还分为黄林、点易、青城、铁佛、青牛五大门派。此外,气功与摔跤也在中国武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气功是一种祛病健身、益寿延年的养生术和自我身心锻炼方法。气功在发展中,逐渐与各学说流派相结合。

儒家养气,旨在修身。武术拳家养气,旨在积气。

医家养气,旨在治疾健身。佛家养气,旨在排除杂念,达到禅定。

气功门派众多,尤以道家气功见长。摔跤是两人相角的一种武术体育运动,摔跤一般均按体重分级进行,能使对手的身体任何部位(两脚除外)触地为胜。

摔跤也是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蒙古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和保安族等都喜爱摔跤。中国武术自唐宋后,就逐渐传向国外。

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国家习武者不少,并形成一些武术门派。在欧美国家,中国武术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称中国武术为“功夫”。

很多西方人认识中国文化首先是从了解中国武术开始的。中国武术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2. 武术小知识

你好,说明你看散打很认真, 我们来看一下李小龙左脚的位置,这时候,我们看到的李小龙的左脚,形成一个像你说的,打直180度,(也不是全部是180度)你可能还是会问,为什么是直的,你把脚尖的方向面向你侧踢的对象,你根本无法进行侧踢,也就是说。

这样的原因: 第一侧踢的那只脚可以更好的用力,和收腿。可以更好的把腿部的动作完成 第二站立的脚更稳重,支撑身体重心。

第三动作要领:1、提膝。 膝盖要台这身体侧面,小腿要与地面平行,脚尖及脚内侧往后勾,脚后跟用力。

大腿与身体的角度为90°。(注意: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大腿与身体的角度大于90°,力量会大打折扣) 2、转胯。

撑脚要以前脚掌为轴,脚跟轻抬,向前旋转,上身要立起,胯部迅速打开,大腿发力,小腿直线向目标击出。 3、集中。

全身力量集中至脚后跟,动作到位后上身要立起,肩部、胯部与脚后跟要在一条直线上。 4、收腿。

这时要先把脚收回至刚开始提膝的动作,膝盖先不要落下,要在脚收回后再落下。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第四和身体的结构有关,最后,生活中你也可以尝试这样的动作,练练试试。

3. 体育小知识

很宽泛的问题 太多太多了 如果分大类的话就有田径、体操、球类、器械类、水上运动、游泳、武术搏击、民族运动等等1。

运动时间建议不要在早晨,(遛早除外)清晨刚睡醒,身体个部位机能不能迅速打到运动水平,容易造成运动伤害2。运动穿着尽量穿宽松、有弹性的运动服装(特殊运动项目除外,如游泳~~~),面料选择也很重要,如果预期运动过程中有较多的汗水流出,尽量穿着化纤面料的服装,这里纠正一个小误区,纯棉T恤不适合在运动过程中穿着,尤其是户外运动,由于纯棉面料遇水后容易贴身,剧烈运动毛孔张开,容易发生感冒。

3。准备活动最好做15--30分钟 的准备活动,脚踝、膝部、手腕、肩部、腰部等让身体个部位关节、韧带充分活动,以“见汗”为佳,避免运动伤害。

4。饮食习惯剧烈运动后不宜喝过冷的饮料或水,不宜饮酒。

4. 武术基本常识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练好武术的基本原则是“学练结合,同时并举”。

学是练的基础,练是更深入的学。学与练密切相关。

通过学,掌握练的内容和技能,进而提高认识水平和技击能力。因此,要学与练结合进行。

练武术循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学练基本功。

不论选学何种拳术兵械,都应由基本功入门。先学练是欲学拳、械必备的一般基本功和专门基本功。

一般基本功以柔功为主,增强力量的功法为辅。通过有针对性的选练,获取必要的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以保证学练动作时肢体屈伸能到位,不感到吃力费劲。

通过练习能了解该拳、械最基本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力。例如,学练太祖拳,先应学练“太祖拳四功:(桩功、腿功、腰功、臂功);三战等等。

第二步:学练基本动作和典型动作,选练武术功法。在第一步学练的基本功内容中,往往已包含有了一些基本动作和典型动作。

此时要扩大学习面,将欲学拳械(或套路)中带有技法规律性的动作,反复出现的动作,运动特点突出的动作抽出来,先行学练,为全面学习铺平了道路。如学练目的以掌握搏斗技能为主,应结合技法需要选练相应的功法。

例如,学练擒拿法者,应练卷棒、上罐功等,以增强抓、拧类力量;学练散技打法者,应练靠臂功,拍靠功、吊袋功等,以增强击打能力和抗御能力。 第三步:进行套路的整学零练,了解动作的攻防含义。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可以较快地学会拳械套路,难点动作练习、组合动作练习、分段练习,逐步向整套练习过渡。同时,通过“拆手”、“对盘””、“对打”等方法,了解动作的攻防含义,体会动作的攻防用法。

第四步:进行整套训练或格斗训练。有了第三步练习的基础,就可以进行所学套路的整套训练班了。

整套训练是武术套路运动训练的重要形式,指以一个完整套路为单位的训练。整套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色发挥已获技能和体能,以及层次分明地一气呵成练完套路的能力。

传统武术套路一般较短小,采用整套训练的时候较多。现代武术竞赛套路,特别是长拳和南拳拳械套路,动作难度较大,数量较多,耗能较多,很少采用整堂训练课只练事务套的安排。

一般是在准备活动后,精力最充沛、兴奋最适当时练一、二个套路,然后转入分段练习。或者是先进行分段或组合训练,训练课即将结束前,安排一二个整套练习。

在练习整套时,如果出现失误或错误动作,采用“单势”、“组合”或“分段”训练,进行纠正和提高。 在进行整套练习的过程中,应该穿插提高运用攻防技法能力的实战格斗练习。

对于那些以提高攻彷能力为目的的练习者,在第三步练习的基础上,不必进入整套练习,可以直接转入散打训练。这一训练,分为“单操”“对操”两步。

“单操”是为对操作准备,单势操练时,既要注意全面练习基本技术,又要注意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绝招”。在技法上要注意尽可能减少动作预兆,用力要顺,要有弹性,一发即回,使肢体各劲力保持在蓄而待发状态。

还要采用功法训练,以提高击打能力(准确性,快速性和力度等)锻炼抗击打的自我保护能力。“对操”是散打训练的基本方法。

主要通过“条件实战对练法”和“自由实战训练法”进行训练。这一阶段训练应以获得适应不同对手,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挥个人技能、体能,控制对搏主动权为要点。

通过上述四步训练,一般都能掌握好所学内容了。这时,可以深入学习此类拳械的高级技术,使学练内容逐步单项化。

也可参照上述步骤开始学习它种拳械,逐步扩展学练内容,向系统掌握武术历史条件体系而努力。

5. 武术基本知识及散打规则

散打新规则对散打运动的促进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9 更新时间:2005-9-19 2003年中国武术散打比赛新规则已经出台。

新规则根据散打比赛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及近几年来散打比赛中选手所表现出来的技术风格和竞技状态,为促进散打运动向民间普及和向有激烈对抗性的高强度竞技比赛发展,对旧规则(1998年制定)作了必要的增删修改。通过对新旧规则的比较,可以发现,新规则鼓励选手靠进攻技术得分,将会明显提高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

这是散打运动发展史中有重大意义的规则变动。 改变选手风格 新的散打规则修改了旧规则对部分技术动作的要求和得分标准,更加注重技术动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限制了以前“得分不得势”的动作的发挥, 更合理地体现出散打选手的实力。

虽然修改的地方不多,但足以使散打选手改变其原有的技术风格。 排除了小鞭击腿的得分可能。

新规则明确规定,使用腿法击中对方膝关节以上有效部位方可得分。这就促使散打选手必须改变腿法运用,尤其是鞭击腿的运用,努力在比赛中使用鞭击腿击中对方有效部位并有明显效果争取得分。

而将少用或不用只击中对方小腿的小鞭击腿,因为这不能击中对方有效部位并有明显效果而不能得分。 作用明显的侧踹腿将被更多地使用。

侧踹腿因势大力沉,杀伤力大,击中对方后效果明显,且便于灵活运用,一直是选手在散打比赛中重要技法,它既可以作防守中的“阻击手”,又可以做进攻时的“开路先锋”,还可以在对峙中作为“冷枪冷炮”使用。 但在以前的比赛中,选手忌于对方摔法的作用,更愿意使用灵活的小鞭击腿,只求得分,不求得势。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侧踹腿的使用。如今,新规则限制了小鞭击腿的使用,这就使选手将腿法使用的重点转移到侧踹腿上来,以求更有效地击中对手。

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将更多地摸索侧踹腿的使用技巧,以更多地发挥其强大的威力。 鼓励选手更多地进攻对方 新规则不仅限制了小鞭击腿的发挥,还规定互打互踢中双方均不得分。

这就明确要求选手必须使用有实效的技法去攻击对方得分,而不是使用战术技巧来赢点得分,选手使用游走游斗的战术,以灵活的身法来取巧得分将不再是容易的事。只有依靠全面的技术和强大的实力,使用重拳重腿主动攻击对方才是得分的有效途径。

选手在训练中也将更加注意提高自身的戟能力,提高技法的有效杀伤力,更多地向进攻型方向而不是战术型方向发展。 提高比赛场面的激烈精彩程度 新规则首次出现“消极3秒失1分”规定,即选手使用主动倒地动作进攻没出有击中对方而在3秒内不能站立,判主动倒地者“消极3秒”对方得1分。

这就迫使选手在比赛中加强动作的连贯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另一个技术动作的使用中去。这将加快比赛间攻防转换的节奏和连续进攻的节奏,使比赛场面的精彩程度大大提高。

新规则对一些主动进攻的精彩动作技术的得分标准的修改也有利于提高比赛场面的精彩程度。如第十七条“主动倒地”第二款中规定:用主动倒地将对方击倒,但对方倒地时身体的某一部位压在主动进攻者身体上造成不能迅速站立,判倒地者“倒地在先”主动倒地进攻者得一分。

而在旧规则中则判“双方倒地”,互不得分。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规则要求选手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技术动作,鼓励选手主动使用实用性强且观赏性高的技术动作进攻对方,提高场面的精彩程度。

在前面对选手使用技击动作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旧规则相对来说更有利于技术战术型选手取胜而不利于实力进攻型选手得分。因为实力进攻型选手拳法、腿法杀伤力强大,竞赛耐力较好但身体的灵活有限;而战术技术型选手则恰恰相反。

因此,在旧规则下的比赛中,战术技术型选手往往利用规则,采用游斗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靠点数获胜,场面也显得比较沉闷。新规则的实施则扭转了这一局面,对抗性大大提高。

同时对选手的体能也有较高的要求,以使选手有足够的耐力为观众奉献连续数场的精彩比赛。 推动散打运动的普及和进入国际竞技舞台 新的散打竞赛规则要求,选手穿上护具上场比赛。

从脱下护具到重新穿上护具,这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散打运动与拳击、职业泰拳、跆拳道等一样对抗性很强,在比赛中选手受伤的机会很大,这就限制了散打运动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阻碍了散打运动的普及。

重穿护具后,由于护具的有效保护作用,散打选手在比赛对抗中受伤的机率也就大大地降低。像技术性击倒这样的场面将难于出现。

同时穿上护具使击打效果将更加明显,裁判判罚操作简便,因此也增加其观赏性和精彩程度。这必然使散打运动向大众普及推广,扩大散打的群众基础,让更多的散打爱好者参与其中。

新规则的实施,将使充分体现散打强烈竞技性的“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与面向大众的“中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同时发展,将更有利于向世界一展中国散打风采。散打王争霸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趋向成熟、可操作性也越来越强,可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世界搏击竞技舞台。

6. 要学武术,请介绍有关知识

第一,先考上大学,大学里课余时间很多,基本上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供选择的机会也多,我就是上大学才学习武术的,高中也因为痴迷武术耽误了很多课,幸好我有点小聪明,还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虽然我的学校周围没武术高手,可是我可以找啊,终于找到一位高明的老师,也有时间去学习,虽然路远一些.记住: 越好的大学各方面都好,包括武术. 第二,不要对武术抱有武侠般的幻想,好好学习,现在的人业余学习武术,能赶上以前的武术家的一半就不错了,我是比较现实的,以前经常看一些武术杂志,也照搬一些,自以为理论水平不错,可是知道拜师之后才发现自己浅薄.因此,要不急噪,脚踏实地的学.自成一派,想都不要想,后人创的武术有几个是超过前人的,前人是经典,有自己的武术风格到是正确的.。

7. 体育小常识复制的不要来

第一章 为什么体育运动要求动作正确一切体育运动都是依据人体解剖和生理的规律,由一定的动作组成的。

人们只有根据规律去做,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功效。合理地发挥技术作用,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动作正确既是符合规律,可以充分获得预期的效果。

动作不正确,就是说做得不符合规律,效果就不会好,甚至还会引起身体的损伤。就拿跳高来说,应在适宜的腾起角度下,尽量加大腾起的初速,并在腾空阶段充分利用合理的过竿技术。

如果不这样做,那就会跳得不高。那么怎样做动作才能正确呢?简单的说,就是要按照动作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去做。

说是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任何动作都是由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因素组成的。

这些因素包括方向和路线、幅度和距离、力量、速度、速率、节奏等等。动作的要求就是提出正确处理这些因素的标准,也是获得动作效果的保证。

例如,广播体操的每一节动作既规定移动方向路线和幅度距离,同时各节又规定了不同的力量、速度、节奏等。只有按照这些规定去做,才有一定的效果。

赛跑时,方向是向前,没有人会向后跑。但是路线有时并不是直的,而是曲线(指几步偏左几步偏右,或一步一偏),这样就跑不快。

跑的步幅大小和步频是很大的矛盾,只有做到自己力量所能做到的最大速率和相应的步幅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最快的速度。所以在短跑训练中,要经常测定和统计每一个运动员的步幅和步频,加强腿部力量,求得幅度、频率、力量和速度各种因素最适宜的配合,以提高成绩。

第二章 怎样选择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在体育锻炼中,人们往往会碰到选择什么项目锻炼身体的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却很复杂。

一般来说,任何体育项目对身体都有好处,但每一项都有自己的特点。选择项目要有实效、有针对性。

如果只是随心所欲地选择,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效果不但不会好,而且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广播体操、武术对身体各部分都有好处(上、下肢、躯干、内脏),又如体操、游泳、球类等竞技运动不仅能全面发展人体的各部分,而且对主要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经常锻炼,参加各种竞技运动,就能使身体的机能得到发展。应从身体的特殊要求来选择锻炼项目,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

例如,力量不足的可以练习单双杠、举重,速度不够的可以选择练习短跑和游泳,耐力不好的可以选择长跑、竞走,灵敏度差的可以选择练习武术对打和乒乓球,臂力不足可以练投掷,腿力不足可以练跳跃等等。第三章 为什么参加体育运动要注意身体全面锻炼全面锻炼一般是指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身体的各个部分(上、下肢、躯干和内脏器官都得到锻炼),使身体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等各种素质,提高劳动所必须的跑、跳、投掷、攀登和游泳等实用技能。

全面锻炼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身体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举重主要发展力量,短跑主要发展速度。

对运动员来说,有了身体全面锻炼的基础,才能更好地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如果忽视全面锻炼,片面发展专项素质,效果往往不好,使专项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便停滞不前。

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在增强整个身体体质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某一种技能。第四章 为什么进行体育锻炼要有经常性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充沛的精力,生龙活虎的状态常使人感到羡慕。

但是要知道,运动员强健的身体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经常的体育锻炼中获得的。人体内有这样一条规律:各种组织器官在剧烈活动中所消耗的能量物质,运动后可以得到超额的补偿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运动时能量物质消耗的越多,这种作用越明显。由于不间断的经常锻炼,这种“消耗”和“补偿”也一直在进行,久而久之,体内能量物质储备增多,从而保证人体活动内各组织器官有充分的孟良物质供应,提高了人体活动能力。

但是,这种超量补偿在运动停止后便会下降,经过一段时期又回复至原来水平。如果不坚持经常锻炼,能量物质的补偿恢复作用就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同时,随着人体的衰老,还要逐步下降。中断锻炼后,再进行赛跑就会变得气喘、恶心,甚至呕吐。

这说明由于中断了锻炼,运动技能和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的机能都会显著下降。只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促进新陈代谢,使人体各器官系统在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产生适应性增强,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第五章 为什么参加体育锻炼要注意循序渐进进行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断,同时还要循序渐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为了使体育锻炼能收到更大的效果,应随着体质的增强和技术的掌握逐渐加大运动量,逐渐提高动作难度。

人的体质的增强有一个过程,当人体机能已经适应某种运动量后,就可以增加运动量,运动量增加后,身体需要经过一个阶段的锻炼才能与该运动量相适应,折旧使人体的体质不断增强的过程。掌握运动技术方面也应逐步提高。

如果操之过急,盲目加大运动量或开始就掌握复杂的运动技术,不仅达不到体育锻炼。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