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知道有关习酒的传说故事是怎样的
习酒因产于贵州省习水县习酒镇而得名。
习酒镇酿酒历史悠久,清代陈晋熙有诗赞云:“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 习酒的历史源远流长。
传说在很久以前的古习国,习酒是专供国王享用的。古习国国王有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儿名叫习妹,不知引得多少王孙贵族为她倾倒。
但习妹看不上那些靠着父辈的恩荫生活的公子哥们,却爱上了在二郎滩靠撑船过活的郎哥。郎哥勤劳朴实,是习妹认为可以托付一生的人。
习妹虽出身高贵,但却很平易近人,对臣民们十分友善,郎哥对她也是心仪已久。郎哥常年待在船上,潮湿的水汽常常使得他身体发寒。
于是习妹便把她父亲的专用习酒送给郎哥,作暖身驱寒之用。有一天国王发现了这件事,堂堂习国之公主竟然看上了一个撑船的穷小子,这让他觉得十分有损自己的尊严。
习妹的行为被他视为大逆不道。于是,国王将习妹关在屋子里,派专人看守,不允许她迈出房门半步。
郎哥也被关进了死牢。 元宵之夜,习妹冲破重重阻碍偷偷跑出宫廷,又从死牢里救出郎哥。
二人在赤水河边共饮习酒,参拜天地,结为夫妻,然后二人抱在一起,纵身投入赤水河殉情了。
2. 酒类的常识
酿造工艺上:简而言之,“干红”是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带皮发酵而成,采用皮、汁混合发酵,然后进行分离 陈酿而成;“干白”是选择用白葡萄或浅色果皮的酿酒葡萄。经过皮汁分离,取其果汁进行发酵酿制而成。
具体上,“干红”用皮渣(包括果皮、种子和果梗)与葡萄汁混合发酵而成,而“干白”是用澄清葡萄汁发酵的,所以在红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酒精发酵作用和固体物质的浸渍作用同时存在,前者将糖转化为酒精,后者将固体物质中的丹宁、色素等酚类物质溶解在葡萄酒中。因此,红葡萄酒的颜色、气味、口感等与酚类物质密切相关。
“干白”是用白葡萄汁经过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酒精饮料,在发酵过程中不存在葡萄汁对葡萄固体部分的浸渍现象。此外,“干白”葡萄酒的质量,主要由源于葡萄品种的一类香气和源于酒精发酵的二类香气以及酚类物质的含量所决定。所以,在葡萄品种一定的条件下,葡萄汁取汁速度及其质量、影响二类香气形成的因素和葡萄汁以及葡萄酒的氧化现象即成为影响干白葡萄酒质量的重要工艺条件。
颜色上:由于“干红”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带皮发酵而成,酒液中含有果皮或果肉中的有色物质,使“干红”以红色调为主,颜色一般呈深宝石红色、宝石红色、紫红色、深红色、棕红色等;“干白”因是白皮白肉或红皮白肉的葡萄经去皮发酵而成,它的颜色以黄色调为主,主要有近似无色、微黄带绿、浅黄色、禾杆黄色、金黄色等。
营养价值上:“干红”所蕴含的维生素B、核黄素、尼克酸、泛酸和本多生酸的比例都要高出“干白”。从赏味期上,由于“干白”只用汁液酿造,其单宁的含量相对较低,而“干红”是用果皮、果肉和汁液一起酿造,其单宁含量相对较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干红”比“干白”的酒性更稳定,赏味期也更长。
饮时温度上:“干红”更具有可操作性。专业人士做出这样一个实验,在摄氏16至18度时进行品尝红葡萄酒,就可取得最好的结果;而“干白”则以清凉状态,即为摄氏8至10度品尝为最佳,此时可以更好地尝出其风味来。两相比较,孰优孰劣一览无遗。
总体上,“干红”是用红色或紫色葡萄为原料,采用皮、汁混合发酵而成。是用葡萄皮中的色素与丹宁在发酵过程中溶于酒中,因此酒色呈暗红或红色,酒液澄清透明,含糖量较多,酸度适中,口味甘美,微酸带涩。而“干白”是用葡萄皮红汁白或皮汁皆白的葡萄为原料,将葡萄先拧压成汁,再将汁单独发酵制成。由于葡萄的皮与汁分离,而且色素大部分存在于果皮中,故白葡萄酒色泽淡黄,酒液澄清,透明,含糖量高于红葡萄酒,酸度稍高,口味纯正,甜酸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