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文学常识

2021-09-30 综合 86阅读 投稿:寒风澈

1. 记承天寺夜游 阅读理解

一、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文章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二、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无与乐(lè)者

遂(suì) 藻(zǎo)荇(xìng)

2、释词:

解衣: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 亦未寝:

相与:

空明: 交横:

盖: 但:

闲人: 耳:

三、译句:

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理解: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2、读第一层,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

地点:

夜游原因:

3、文章描写月下景色的句子是:

写出了月下景色的什么特点?

赏析这一描写景物的句子:

4、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写出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感慨?

其他题目: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5、如何理解文中的“闲人”?

6、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7、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有什么变化?

五、层意与中心:

1、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指出其表达方式,并概括层意:

2、默写本文的中心: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

一、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文章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

望采纳

2.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

一、文学常识1、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学过他的文章(词)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浣溪沙》。二、重点词语解释 1、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2、怀民未寝 寝:睡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4、相与步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或:漫步 走 行走)。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6、月色入户 户:窗户7、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的样子。

行:走。8、解衣欲睡 解:脱、脱下9、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

三、理解性默写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主旨句)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四、重点语句翻译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或: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交错纵横的藻和荇似的水草,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五、课文内容理解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

(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

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

(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5、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7、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

《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仕途失意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旷达9、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一句的妙处。“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

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意思对即可)10、“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

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1.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

六、开放性试题1、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

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

……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至少说出两种情感,意思对即可)2、从文中可见当。

3. 记承天寺夜游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

北宋_______家,_______家。和父亲_______、弟弟__________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争相跳) C.月夜入户(窗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只是) 3.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2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

10.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 11.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

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 第二部分: 1.本文选自《 》,作者 。

(2分) 2.填空:(3分) 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情。 ⑵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2分) 7.“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分) 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与“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分) 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 10.文章“记”的要素是:(4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1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3分)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5分)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①诗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 。 ②这是一首赞咏 的诗,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 ,实际上是用 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 。

第二部分: (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3.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 。

(2分) 14.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描绘了一个 的美妙境界。(4分) 15.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 ;⑵ 。

(4分) 1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7.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3分) 18.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二部分答案) 1.略 2.⑴月下美景;壮志难酬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⑴怀民也还没有睡觉,就和我一起走到院中。

⑵庭院里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啊。 4.A 5、A 6.乐观、豁达 7.月光进入了屋子;拟人 8.欣然起行;解衣欲睡 9.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

10.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张怀民;承天寺;夜游承天寺 11.B 12、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②秋令,晚秋景色之美,“傲霜枝”,孤高傲世的品格。

1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4.庭下……竹柏影也;空灵澄澈、宛似仙境 15.⑴月色入户,近然起行。

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 16、D 17.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希望对你有帮助。

4. 《记承天寺夜游》

一、苏轼

二、

课下注释: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与自己一同作乐的人

相与步于中庭 如积水空明:我们一同漫步在承天寺的庭院中。庭中洒满月光,如同积满清水,晶莹澄澈。

但少闲人: 只是缺乏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 来欣赏罢了非课下注释:

欲睡(想要睡觉),月色入户(月色透过门窗射进室内), 欣然起行 (高兴地起身在月下散步),无与为乐者 (没有与自己一同作乐的人),遂至承天寺 (于是到承天寺),未寝(没有睡觉), 步于中庭(漫步在庭院中),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月光照射竹子和柏树投下的阴影)

三、翻译句子: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色透过门窗射进室内。我高兴地起身在月下散步。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中洒满月光,如同积满清水,晶莹澄澈。水中交错着藻和荇菜,原来是月光照射竹子和柏树投下的阴影。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乏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来欣赏罢了。

四、根据要求填写课文原句:1、写夜游原因的句子:

月色入 户,欣然起行。 2、写心理活动,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喟叹情绪的句子: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文中写景的句子: , ,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其中(积水空明) 是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 是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4、抒情议论的句子: ? ?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五、简答:1、“欣然起行”一句可见作者怎样的心情?高兴。(有人认为是因为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月光虽非夜之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何夜”何处一句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3、全文以什么为线索?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心情变化为线索。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笠对人生的生活信条。4、本文的写景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赏析本文的写景句的妙处)课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课文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天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课文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5、“怀民亦未寝”中“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怀民有和我一样的心情,可见苏轼和怀民的内心有着一点通的灵犀。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