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常识性

2021-08-04 综合 86阅读 投稿:人来疯

1.天文学常识性的知识,麻烦介绍一下

光 年:光每秒大约30万公里,一光年大约为9,460,800,000,000公里。

--------------------------------------------------------------------------------星等(视星等): 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暗用星等来表示,星等数、越小,说明星越亮,星等数每相差1,星的亮度相差2.5倍。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是6等星。

天空中亮度在6等以上的,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星有6000多颗。宇宙中的星体本身离我们很遥远,所以我们看到的星等并不是其真实的明度,而是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把眼睛观察所得的叫做视星等。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视星等一般就叫做星等。 --------------------------------------------------------------------------------黄 道 :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轨迹,称为“黄道”。

--------------------------------------------------------------------------------黄道十二星座: 为了确定位置的方便,人们把黄道划分为十二等份(每份相当于30°),每份用邻近的一个星座命名,这些星座就称为“黄道星座”或“黄道十二宫”。这样,相当于把一年划分成了十二段,在每段时间里太阳进入一个星座。

在西方,一个人出生时太阳正走到哪个星座,就说此人是属于这个星座的。 --------------------------------------------------------------------------------天 球 :天文学上为了与人们的直观感觉相适应,把天空假想成一个巨大的球面,这便是天球。

天球的中心自然就是我们地球,它的半径无穷大。这样,所有的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都有了因定的坐标。

天球只是人们的一种假设,是一种“理想模型”,引入天球这一概念,只是为了确定天体位置等方面的需要。(见下图) --------------------------------------------------------------------------------岁 差: 地球就象是一个旋转的陀螺,而陀螺在旋转时,它的轴并不是垂直于地面完全不动,而是在微微晃动,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称为“进动”。

地球也是这样,它的自转轴在天空中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并不总是指向某一因定点,这就引起了“天极位置漂移”的现象。这在天文学上叫做“岁差”。

--------------------------------------------------------------------------------“天赤道”和“天极” : 天文学上,确定天体位置的方法与地球表面非常相似,也是通过经纬坐标系来实现。最常用而且最重要的天球坐标系,就是天球赤道坐标系。

地球赤道所在平面与天球的交线称为“天赤道”,它就是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向南北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地球自转轴所在的直线,与天球形成两个交点,分别叫做北天极和南天极。“天赤道”和“天极”是天球赤道坐标系的其准。

--------------------------------------------------------------------------------“赤经”和“赤纬” : 在天球赤道坐标系中,天体的位置用经纬度来表示,称作赤经、赤纬。我们知道,天赤道和黄道间有23°左右的“黄赤交角”。

这样,天赤道和黄道就有了两个固定不变的交点。其中,黄道自西向东从天赤道以南穿到天赤道以北的那个交点,在天文学中称为“春分点”,我们把通过这一点的经线定为天球赤道坐标系0°经线。

赤经不分东经、西经,它是从0°开始自西向东到360°,单位是时间单位时、分、秒,范围是0~24时。天球赤道坐标系的纬度规定与地球纬度类似,只是不称作“南纬”和“北纬”,天球赤纬以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流 星 雨 : 流星雨一般都跟彗星有关。彗星是很松散的天体,它在运行过程中,总会甩下一些尘埃、石块什么的。

因为地球的轨道和彗星轨道是相交的,所以每年的某段时间,当地球运行到交点附近的时候,就会把这些物质吸引到大气层中,这就开成了流星雨。

2.天文科普知识

宇宙海洋中的岛屿——星系

在茫茫的宇宙海洋中,千姿百态的“岛屿”,星罗棋布,上面居住着无数颗恒星和各种天体,天文学上称为星系。我们居住的地球就在一个巨大的星系——银河系之中。在银河系之外的宇宙中,像银河这样的太空巨岛还有上亿个,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用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夜空时,会发现众多的星系犹如宝石般闪着光芒。它们相貌各异:有的像旋涡,称为旋涡星系;有的像圆宝石,称为椭圆星系;有的像甩着两根小辫的短棒,称为棒旋涡星系;还有奇形怪状的,称为不规则星系。目前已被天文学家发现的星系总数有10亿个以上。

星系很多,用肉眼能看到的只有银河系的几个近邻,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仙女座大星系了。它距离地球大约200万光年 。它的相貌几乎和银河系一模一样,体积大约比银河系大60% 。用肉眼看去,也只不过像星星那样大的一个光斑。

每个太空岛屿都是某个群岛中的一员。这些群岛,小一些的(包含几十个星系)叫星系群;大一些的(包含100个以上的星系)叫星系团。它们都归属于一个更大的太空集团——星系团集团,也叫超星系团。银河系所在的超星系团称为本超星系团,它的核心是室女座星系团。无数超星系团组成了观测到的宇宙——总星系。观测到的宇宙与未观测到的宇宙组成了辽阔无边的宇宙。

、天球 天球就是以观测者为球心,以无限大为半径所描绘出的假想球面,我们看到的天体(星星、月亮、太阳)是其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 2、周日视运动 由于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所以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的天体在一天中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转轴垂直的平面内的小圆转过一周。 3、子午圈 过观测者的天顶和南北天极的大圆。 4、中天 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时,叫做中天。由于地球的自转,天体一天要穿过子午圈两次,其中离观测者天顶较近一次(一般是晚上的那一次)叫上中天。另外那一次叫下中天 5、黄道 简单的说就是太阳在天球中的运行轨迹。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所以黄道也就是地球公转轨道与天球的交线。 6、目视星等

3.介绍天文知识

说起宇宙,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有一种神秘感。

“宇”是一个空间的概念,表示无边无际,“宙”是时间的概念,表示无始无终。这两个字的含义充分表达出宇宙在空间上的无限性和在时间上的无穷性。

在宇宙中大约有十亿个星系。大家都知道,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应用望远镜观察天空。

通过高倍望远镜的观察,掌握了一些行星的形态和特征。到了十九世纪,一些地质学家把注意力转向到月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太阳系起源,特别是月球起源又有了一些新认识。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以后,极大的刺激了人类对行星空间探索的兴趣。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和扩大,于是,一门比较研究地球与其他行星的新科学诞生了,科学家们把这门新兴科学称之为比较行星地质学,也可称为宇宙地质学。 载人的月球探测、自动或载有仪器的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行器、无线电波探测雷达和无线电望远镜以及特制的光学显微镜等都是这个新学科强有力的研究手段。

太阳所在的星系是银河系。银河系虽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天体体系,但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是一个很小的星系。

银河系的形态在正面呈旋涡形,侧面呈扁饼形,大约由4500多亿颗恒星、星云等星际物质和各种射线组成。太阳在银河系中只是一个中等恒星,有的恒星体积比太阳大100亿倍,亮度比太阳大几十万倍,但密度却只有太阳的几亿分之一。

在人类生存的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最大,是太阳系其他行星总质量的150倍,占总质量的99%以上。太阳的表面是光彩夺目的光球层,能发射出强烈的光和热,太阳的表面温度可达6000℃。

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有九个大行星,以太阳为中心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九大行星中,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3万倍,密度却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

根据天文观测和宇宙飞行器了解到的资料,行星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气态的巨型行星,与太阳成分相似;另一类是石质的小型行星,与地球相似。行星的物质组成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在各种成分的比例和表现的状态有很大差别。

比如在地球上CO2 、H2O最多,而且CO2是气态,H2O是液态;但在其他行星中他们大多呈液态,CO2很少呈气态;在金星上主要是气态的CO2,气态的H2O很少,液态的H2O几乎没有。而在火星上CO2和H2O绝大多数是固态的。

行星的表面的地貌形态和地球很类似,特别是环形坑比较发育。环形坑规模不一,大型的环形构造直径可达几百甚至几千公里。

圆形的周围有高峻的山脊,中心往往形成盆地。但是,各行星的地形复杂程度不同。

比如火星表面就极为复杂,地形波状起伏,有山脉、高地、平原。有大而密集的环形坑,还广泛分布有火山作用形成的地形。

月亮是地球的唯一的卫星,它围绕地球运行,但自己不发光。在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距离大约384400公里。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变化比较大。随着空间探测器的进展,人类发现除了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之外,其他行星都有为数不等的卫星。

4.天文学主要要掌握哪些知识点

天文学知识最常识的:21厘米辐射:由星际空间中寒冷稀薄的氢云发射的电磁辐射。

3α过程:在核聚变反应中,三个氦核聚合成一个炭核的过程。 3千秒差距旋臂:一团以53公里/秒的速度远离银河中心的中性氢云。

埃:长度单位,1埃=1e-10米,通常用来度量光的波长。 矮新星:会产生周期性的类似新星爆发现象的天体,成因可能是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有机分子。 暗物质:用来填补理论中质量缺陷的假想物质。

暗线光谱:见吸收光谱。 暗星云:由尘埃和气体等不发光物质组成的星云。

奥尔特云:位于太阳系外层的云团,被认为是彗星的发源地。 巴尔莫线系:氢原子的一组光谱线,位于可见光和近紫外区。

白矮星:白矮星是内核塌缩后已经死亡的恒星,大小和地球类似。 百万秒差距(Mpc):一百万个秒差距。

半长轴:椭圆长轴的一半。 棒旋星系:一种漩涡星系,内部的旋臂呈明显的棒状。

暴胀宇宙:一种存在早期膨胀阶段的大爆炸宇宙模型。 倍利珠:日全食时通过月球的起伏表面射出的太阳光。

本影,暗影:在影子中,光线被完全遮蔽那个区域。 变星:亮度周期变化的恒星。

标准时:等于时区中央经度上的地方平时。 表岩屑:一种由破碎的岩石屑构成的土壤。

波长:两个相邻的波峰或者波谷之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波长最大值:完全辐射体发射的波谱中能量最大的谱的波长,仅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捕获假说:一种关于月球起源的理论。 不规则星系:外表不规则的巨大气体云,包含大量的星族I和星族II恒星,但没有旋臂。

长周期变星:光变周期在100到400天的变星。 超导体:对于某些物体,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电阻值将会降为零,处于这种状 尘埃尾:由尘埃等不带电物质构成的慧尾。

赤道式装置:可以在赤经和赤纬方向运动的装置。 赤纬:用于天球的一种坐标,类似地球上的纬度。

臭氧层:地球大气层的一层,位于地表以上15-30km,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春分,春分点:天球上太阳由南半球移向北半球在天赤道上经过的那一点。

此时大约是3 月21日左右。磁层:行星的磁场。

次大气层:从行星内部逃逸出来的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 次极小:在食变双星的光变曲线中,较浅的那一次交食。

次镜:反射望远镜中将光线发射到一点以利于观测的那面镜子。 大潮:满月或新月时出现的大幅度的海潮。

大碰撞假说:认为月球形成于一次小行星与地球的碰撞。 大气窗口:电磁波谱中可以通过地球大气层的部分,包括射电、红外和光学波段。

大统一理论:将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为一种作用的理论。 带纹:木星大气层中的条状云带。

大爆炸理论:一种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理论。 灯塔理论:认为脉冲星是自传的中子星的一种理论。

光年: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 地方天球子午圈:过天顶和天低的南北方向大圆 地平式装置:可以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移动的望远镜系统。

地震波:一种通常在地震时才出现的可以横穿地球的机械波。 第二星族:含重元素较少的恒星,此类恒星比较老,多分布于银核和银韵中。

第一星族:含重元素较多的恒星,此类恒星比较年轻,多分布于银盘上。 电波星系:一种发射强射电信号的星系。

电磁辐射: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场。如:光,无线电波 电荷耦合元件( CCD ):半导体光电成像设备。

很适用于天文观测。 电子:一种带单位负电荷的小质量粒子。

电子伏特:能量单位,等于1单位电子电量乘以1伏特。 冬至,冬至点:天球上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那一点。

也就是大约每年12月22日。动星系核:发出很强辐射的星系。

多普勒效应:由被测物体运动导致的谱线波长变化。 多普勒致宽:由气体中原子的运动造成的谱线加宽。

发电机效应:一种理论,认为地球磁场是由熔融地核产生的。 发射谱线:由原子辐射出的光子在光谱中产生的亮线。

发射星云:被恒星的紫外辐射激发而发光的气体云。 发射光谱:包含发射线的光谱。

反射望远镜:利用反射镜将光汇聚到焦点上成像的望远镜系统。 反射星云:通过反射星光而发光的星际尘埃云。

范艾伦带:由地球磁场俘获的高能离子形成的辐射带。 非宇宙学红移:不是由宇宙膨胀效应所导致的红移。

分光视差:分析恒星谱线以测定恒星距离的方法。 分光双星:从子星始向速度的变化而判知的恒星。

分裂假说:一种关于月球起源的假说,认为月球是从地球中分离出去的。 分子云:包含大量分子的浓密星际气体云。

封闭宇宙:一种认为有足够的物质能够使宇宙停止膨胀的宇宙模型。 辐射点:发生流星雨的时候,将流星的轨迹反向延长将会汇聚在一点上,这一点称作辐射点。

辐射纹(月面):陨星撞击月亮表面的时候,所产生的很多由撞击弹坑向外辐射的白色条纹 。辐射压:当物体的表面吸收了光子以后,会受到一个压力。

高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 各向同性:宇宙学假设,认为宇宙在各个方向上性质相同。

共同吸积假说:一种认为月球和地球共同形成的理论。 共振:两个周期运动相互同步的现象。

光变曲线: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常用来分析变星和食双星。 光度:星体在一秒钟内辐射出的总能量。

光度计:用于测。

5.天文知识

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人们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一天和一年由此产生。

3、八大行星中金星的公转方向与其它八大行星相反。它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自西向东。

4月球与地球上的潮汐有关。5、太阳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 ;内部温度为15000000摄氏度。

6、八大行星中,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是天王星,海王星,地球。7、八大行星中,有二个带着光环的行星是木星,土星,它的光环主要由碎土,固体微粒,冰屑组成。

8、气候多变,布满红色的沙漠,被人称为“热情的沙漠”的行星是火星9、地球的天然卫星是月球 。它的直径为地球的1/49 ,质量是地球的1/81 ,引力为地球的 1/6 。

10、我们所处的太阳系是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它的上一级别是银河系 ,现在发现与银河系同级别的分别是河外星系,它们共属于总星系 。11、在火星 和木星之间有一个行星带,共有 多颗小行星。

12、在太阳光球上,我们可以见到一些黑色斑点,称为太阳黑子。13、除了太阳与月亮,是太空中所有恒星与行星最亮的。

6.求天文知识

银河系(Maliky Way)银河系是地球和太阳所属的星系。

因其主体部分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带被我国称为银河而得名。 银河系约有2000多亿个恒星 银河系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整个圆盘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位于据银河中心3.3万光年处。

鼓起处为银心是恒心密集区,故望去白茫茫的一片。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这个漩涡有四个宣臂组成。

太阳系位于其中一个旋臂(猎户座臂),逆时针旋转(太阳绕银心旋转一周需要2.5亿万年)。银河系呈旋涡状,有4条螺旋状的旋臂从银河系中心均匀对称地延伸出来。

银河系中心和4条旋臂都是恒星密集的地方。从远处看,银河系像一个体育锻炼用的大铁饼,大铁饼的直径有10万光年,相当于9460800000万万公里。

中间最厚的部分约3000~6500光年。太阳位于一条叫做猎户臂的旋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3万光年。

太阳系Solar System)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由太阳、八颗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66颗卫星(原有67颗,冥王星的卫星被剔除)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

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

宇宙飞船对它们都进行了探测,还曾在火星与金星上着陆,获得了重要成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具有固体外壳。

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

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这些行星都以太阳为中心以椭圆轨道公转,虽然除了水星的十分接近于圆。

行星轨道中或多或少在同一平面内(称为黄道面并以地球公转轨道面为基准)。黄道面与太阳赤道仅有7度的倾斜。

冥王星的轨道大都脱离了黄道面,倾斜度达17度。上面的图表从一个特定的高于黄道面的透视角显示了各轨道的相对大小及关系(非圆的现象显而易见)。

它们绕轨道运动的方向一致(从太阳北极上看是逆时针方向),因此,科学家们把冥王星排除在九大行星之外。除金星和天王星外自转方向也如此。

太阳系(solar system)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边缘,银河系第三旋臂——猎户旋臂上。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

它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员。

评论(4)|482007-11-07 19:36阿萨吉|一级银河系有多少颗恒星人马A有极小的尺度,只相当于普通恒星的大小,发出的射电辐射强度为2*10(34次方)尔格/秒,它位于银河系动力学中心的0.2光年之内。它的周围有速度高达300公里/秒的运动电离气体,也有很强的红外辐射源。

已知所有的恒星级天体的活动都无法解释人马A的奇异特性。因此,人马A似乎是大质量黑洞的最佳候选者。

但是由于目前对大质量的黑洞还没有结论性的证据,所以天文学家们谨慎地避免用结论性的语言提到大质量的黑洞。我们的银河系大约包含两千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一千多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

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螺旋状星系,它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旋臂的银盘,中央突起的银心和晕轮部分。 螺旋星系M83,它的大小和形状都很类似于我们的银河系 银盘: 银盘是星系的主体,直径约为八万光年,中间部分厚度大约六千光年,太阳附近银盘的厚度大约为三千光年,银盘主要是由四条巨大的旋臂环绕组成,它是由无数的蓝色恒星组成的,太阳位于人马座臂和英仙座臂之间的猎户座臂上,距离银心28000光年或者8.5千秒差距。

旋臂的形成与银河系创生时期星系核的活动有关系。 星系ngc891,银河系的侧面就是这个样子 银心: 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是一个很亮的球状,直径约为两万光年,厚一万光年,这个区域由高密度的恒 星组成,主要是年龄大约在一百亿年以上老年的红色恒星,很多证据表明,在中心区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动十分剧烈。

银晕: 银河晕轮弥散在银盘周围的一个球形区域内,银晕直径约为九万八千光年,这里恒星的密度很低,分布着一些由老年恒星组成的球状星团,有人认为,在银晕外面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呈球状的射电辐射区,称为银冕,银冕至少延伸到距银心一百千秒差距或三十二万光年远回答者:向往※自由鸟 - 初入江湖 二级 3-27 20:23什么是银河系? 如果我们用肉眼粗扫一下天空,好像我们看到了天空中所有的星星。没有什么地方的星星看上去特别密,也没有什么地方的星星看上去特别稀。

7.关于天文学的知识有哪些

天文和气象不同,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外各类天体的性质和天体上发生的各种现象——天象,而气象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内发生的各种现象——气象。

天文学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大大小小尘埃粒子。 天文学家把所有这些物体统称为天体。

地球也是一个天体,不过天文学只研究地球的总体性质而一般不讨论它的细节。另外,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人造飞行器的运动性质也属于天文学的研究范围,可以称之为人造天体。

天文学还从总体上探索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整个宇宙的起源、结构、演化和未来的结局,这是天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一-宇宙学的研究内容。 天文学按照研究的内容还可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门分支学科。

天文学始终是哲学的先导,它总是站在争论的最前列。作为一门基础研究学科,天文学在不少方面是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 的。

时间、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的严格规律都须由天文学的方法 来确定。 人类已进人空间时代,天文学为各类空间探测的成功进 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天文学也为人类和地球的防灾、减灾 作着自己的贡献。天文学家也将密切关注灾难性天文事件——如 彗星与地球可能发生的相撞,及时做出预防,并做出相应的 对策。

8.天文学知识

这些是最常识的 21厘米辐射:由星际空间中寒冷稀薄的氢云发射的电磁辐射。

3α过程:在核聚变反应中,三个氦核聚合成一个炭核的过程。 3千秒差距旋臂:一团以53公里/秒的速度远离银河中心的中性氢云。

埃:长度单位,1埃=1e-10米,通常用来度量光的波长。 矮新星:会产生周期性的类似新星爆发现象的天体,成因可能是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有机分子。 暗物质:用来填补理论中质量缺陷的假想物质。

暗线光谱:见吸收光谱。 暗星云:由尘埃和气体等不发光物质组成的星云。

奥尔特云:位于太阳系外层的云团,被认为是彗星的发源地。 巴尔莫线系:氢原子的一组光谱线,位于可见光和近紫外区。

白矮星:白矮星是内核塌缩后已经死亡的恒星,大小和地球类似。 百万秒差距(Mpc):一百万个秒差距。

半长轴:椭圆长轴的一半。 棒旋星系:一种漩涡星系,内部的旋臂呈明显的棒状。

暴胀宇宙:一种存在早期膨胀阶段的大爆炸宇宙模型。 倍利珠:日全食时通过月球的起伏表面射出的太阳光。

本影,暗影:在影子中,光线被完全遮蔽那个区域。 变星:亮度周期变化的恒星。

标准时:等于时区中央经度上的地方平时。 表岩屑:一种由破碎的岩石屑构成的土壤。

波长:两个相邻的波峰或者波谷之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波长最大值:完全辐射体发射的波谱中能量最大的谱的波长,仅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捕获假说:一种关于月球起源的理论。 不规则星系:外表不规则的巨大气体云,包含大量的星族I和星族II恒星,但没有旋臂。

长周期变星:光变周期在100到400天的变星。 超导体:对于某些物体,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电阻值将会降为零,处于这种状 尘埃尾:由尘埃等不带电物质构成的慧尾。

赤道式装置:可以在赤经和赤纬方向运动的装置。 赤纬:用于天球的一种坐标,类似地球上的纬度。

臭氧层:地球大气层的一层,位于地表以上15-30km,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春分,春分点:天球上太阳由南半球移向北半球在天赤道上经过的那一点。

此时大约是3 月21日左右。 磁层:行星的磁场。

次大气层:从行星内部逃逸出来的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 次极小:在食变双星的光变曲线中,较浅的那一次交食。

次镜:反射望远镜中将光线发射到一点以利于观测的那面镜子。 大潮:满月或新月时出现的大幅度的海潮。

大碰撞假说:认为月球形成于一次小行星与地球的碰撞。 大气窗口:电磁波谱中可以通过地球大气层的部分,包括射电、红外和光学波段。

大统一理论:将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为一种作用的理论。 带纹:木星大气层中的条状云带。

大爆炸理论:一种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理论。 灯塔理论:认为脉冲星是自传的中子星的一种理论。

光年: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 地方天球子午圈:过天顶和天低的南北方向大圆 地平式装置:可以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移动的望远镜系统。

地震波:一种通常在地震时才出现的可以横穿地球的机械波。 第二星族:含重元素较少的恒星,此类恒星比较老,多分布于银核和银韵中。

第一星族:含重元素较多的恒星,此类恒星比较年轻,多分布于银盘上。 电波星系:一种发射强射电信号的星系。

电磁辐射: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场。如:光,无线电波 电荷耦合元件( CCD ):半导体光电成像设备。

很适用于天文观测。 电子:一种带单位负电荷的小质量粒子。

电子伏特:能量单位,等于1单位电子电量乘以1伏特。 冬至,冬至点:天球上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那一点。

也就是大约每年12月22日。 动星系核:发出很强辐射的星系。

多普勒效应:由被测物体运动导致的谱线波长变化。 多普勒致宽:由气体中原子的运动造成的谱线加宽。

发电机效应:一种理论,认为地球磁场是由熔融地核产生的。 发射谱线:由原子辐射出的光子在光谱中产生的亮线。

发射星云:被恒星的紫外辐射激发而发光的气体云。 发射光谱:包含发射线的光谱。

反射望远镜:利用反射镜将光汇聚到焦点上成像的望远镜系统。 反射星云:通过反射星光而发光的星际尘埃云。

范艾伦带:由地球磁场俘获的高能离子形成的辐射带。 非宇宙学红移:不是由宇宙膨胀效应所导致的红移。

分光视差:分析恒星谱线以测定恒星距离的方法。 分光双星:从子星始向速度的变化而判知的恒星。

分裂假说:一种关于月球起源的假说,认为月球是从地球中分离出去的。 分子云:包含大量分子的浓密星际气体云。

封闭宇宙:一种认为有足够的物质能够使宇宙停止膨胀的宇宙模型。 辐射点:发生流星雨的时候,将流星的轨迹反向延长将会汇聚在一点上,这一点称作辐射点。

辐射纹(月面):陨星撞击月亮表面的时候,所产生的很多由撞击弹坑向外辐射的白色条纹 。 辐射压:当物体的表面吸收了光子以后,会受到一个压力。

高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 各向同性:宇宙学假设,认为宇宙在各个方向上性质相同。

共同吸积假说:一种认为月球和地球共同形成的理论。 共振:两个周期运动相互同步的现象。

光变曲线: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常用来分析变星和食双星。 光度:星体在一秒钟内辐射出的总能量。

光度计:用于测量天。

9.天文学的基础知识

天文学(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

天文学是人类运用所掌握的最新的物理学、化学、数学等知识以及最尖端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宇宙中的恒星、行星、星系以及其它像黑洞等天文现象进行专业研究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集人类智慧之大成的综合系统。(七大基础学科依次为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天文学是以观察及解释天体的物质状况及事件为主的学科,通过观测来收集天体的各种信息。因而对观测方法和观测手段的研究,是天文学家努力研究的一个方向。天文学主要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 天文学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各类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天文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随时同许多邻近科学互相借鉴,互相渗透。天文观测手段的每一次发展,又都给应用科学带来了有益的东西。

天文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的生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于人类的自然观有很大的影响。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如果从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算起,天文学的历史至少已经有5、6千年了。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巨石阵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遗址。哥白尼的日心说曾经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康德和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在十八世纪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牛顿力学的出现,核能的发现等对人类文明起重要作用的事件都和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联系。当前,对高能天体物理、致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能极大地推动现代科学的发展。对太阳和太阳系天体包括地球和人造卫星的研究在航天、测地、通讯导航等部门中都有许多应用。

天文学循着观测-理论-观测的发展途径,不断把人的视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从太阳系发展到整个宇宙。现在天文学按研究方法分类已形成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大分支学科。按观测手段分类已形成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几个分支学科。

10.关于天文的知识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

远古时代,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而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从这一点上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

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天体测量学。从十六世纪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学说开始,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此前包括天文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受到宗教神学的严重束缚。哥白尼的学说使天文学摆脱宗教的束缚,并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中从主要纯描述天体位置、运动的经典天体测量学,向着寻求造成这种运动力学机制的天体力学发展。

十八、十九世纪,经典天体力学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由于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的广泛应用,天文学开始朝着深入研究天体的物理结构和物理过程发展,诞生了天体物理学。

二十世纪现代物理学和技术高度发展,并在天文学观测研究中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天体物理学成为天文学中的主流学科,同时促使经典的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宇宙及宇宙中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天文学就本质上说是一门观测科学。

天文学上的一切发现和研究成果,离不开天文观测工具——望远镜及其后端接收设备。在十七世纪之前,人们尽管已制作了不少天文观测仪器,如中国的浑仪、简仪,但观测工作只能靠肉眼。

1608年,荷兰人李波尔赛发明了望远镜,1609年伽里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作出许多重要发现,从此天文学跨入了用望远镜时代。在此后人们对望远镜的性能不断加以改进,以期观测到更暗的天体和取得更高的分辨率。

1932年美国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转天线阵观测到了来自天体的射电波,开创了射电天文学。1937年诞生第一台抛物反射面射电望远镜。

之后,随着射电望远镜在口径和接收波长、灵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断扩展、提高,射电天文观测技术为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二十世纪后50年中,随着探测器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观测进一步从可见光、射电波段扩展到包括红外、紫外、X射线和γ射线在内的电磁波各个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学,并为探索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物理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手段,天文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而在望远镜后端的接收设备方面,十九世纪中叶,照相、分光和光度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对于探索天体的运动、结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天体物理学正是在这些技术得以应用后才逐步发展成为天文学的主流学科。

天文学常识性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