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排的知识
西冷牛排
一个传统称,亨利八世在品尝过牛排的美味后,把牛排封了爵士,即Sir+loin,中文译为西冷牛排。
事实上Sirloin是法语Sur(上)和Loin(柳肉)合成的词,即牛柳上方的肉。西冷牛排(sirloin steak)又称沙浪牛排,主要是由上腰部的脊肉构成,西冷牛排按质量的不同又可分为:小块西冷牛排(entrecte),在块西冷牛排(sirloin steak),每份都在250—300克左右。
西冷牛排的做法
NewYorkStrip,纽约客,又称为Sirloin,西冷牛排(或叫沙朗),可算是牛排中的经典,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沿带一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不能煎得过熟,适合年轻人。
首先,将牛排切成1cm左右厚度的片,我一共切了4片,大约500g。用刀背反复拍打,要是有松肉锤就好了。
其次,用盐、小苏打、蒜粉等腌一下松好的牛排(一般腌2-3小时最佳,盐只要放一点点,因为腌的时间长,否则会很咸的哦!)
然后,平底锅放一点点油,烧热后放入牛排,两面分别大火煎2分钟。(一定要大火,这样可以把肉汁收在里面)
再次,煎好的牛排包入锡纸中,放入预热好的烤箱里220度烤2分钟,差不多7成熟左右,喜欢5-6成的,烤一分钟即可。
最后就是上面的汁了,我喜欢自己做的黑椒汁,既简单又美味!
材料有:黑胡椒粉(颗粒更好),砂糖,鸡精,盐,生粉,肉汁(煎牛排剩下的即可)。
混合黑胡椒、砂糖、鸡精、盐,生粉,加入适量的水调匀,倒入刚才煎牛排的锅中,中小火熬至需要的浓度,浇在牛排上即可!
带着原始肉香在口中散溢
部位解剖:西冷(Sir loin)即下腰肉,也被称为纽约客,因牛下腰部运动量较菲力沙朗多,故此部位肉质较粗一点。
口感特点:肉细多汁,口感鲜嫩。煎制牛排也有很多讲究,既要能够将牛肉表面迅速加热,产生大量的香料分子,又不能使它们的细胞壁破裂,这样,更多的香气就会在客人口中爆裂。这就需要厨师的经验和手艺。
一块煎好的西冷牛排会散发出丝丝浅浅的香气,醋酸汁浇在牛排四周一圈,牛排呈现一种非常独特的暗金色,用餐刀切开牛排,里面的牛肉却是漂亮的粉红色,汁水很多。
拎起一小块牛排丢到嘴里,能清楚感受到汁水随着牙齿的咀嚼而散溢开来,烤肉的香味很好地传递到舒展口腔的每一个味蕾,在其中盘旋游走,把牛肉那种原始的口味发挥得淋漓尽致。
特配佐酒:适宜佐以梅洛、加本力葡萄酒,法国的圣埃斯特菲红葡萄酒,刚烈的口味最能衬托出牛排的细腻口感。
1、切成1cm左右的厚度
2、用刀背反复拍松后,腌制2-3小时
3、两面分别用大火箭2分钟
4、全部煎好
5、包在锡纸里面,进烤箱,2分钟
沙朗牛排
[编辑本段][原料/调料]
美国沙朗牛排 250公克
新鲜薰衣草 1株
薰衣草叶 10公克
红酒 50cc
牛肉浓汁 100cc
鹅肝酱 10公克
[编辑本段][制作流程]
1.将100c.c.的牛肉浓汁加入50c.c.的红酒、10公克的薰衣草叶加热,浓缩成100c.c.的酱汁。
2.将美国沙朗牛排以中火两面煎至6分熟。
3.把鹅肝酱放入作法1的酱汁中,淋上煎烤过的美国沙朗牛排上。
4.加上新鲜薰衣草叶装饰即可。
2.牛排知识
食用牛肉得习惯最早来源于欧洲中世纪时,猪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得食用肉,牛肉则是王公贵族们得高级肉品,尊贵得牛肉被他们搭配上了当时也是享有尊贵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调,并在特殊场合中供应,以彰显主人的尊贵身份。
到了18世纪,英国已经成了著名的牛肉食用大国。 今天,美国是消费牛肉的最大国家,牛排则早于在十九世纪中叶成了美国人最爱的食用方式。
但在亚洲,人们对牛肉有着两级化的反应,比如日本,可说是将牛肉发挥到了极致 各国对牛肉的态度、习惯不同,所以牛肉的食用方法也不同: 美国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犷且豪迈,不拘小节,整块腓力牛排烧烤后再切片; 罗马风味的佛跳墙则最让人津津乐道,料理后,用油煎至表面成金黄,并注入白葡萄酒,据说这样的料理可以防止夏天的过敏症; 而对英国人来说,则习惯于将大块的牛排叉起来烤; 法式牛排特别注重酱汁的调配,用各式的酱汁凸显牛排的尊贵地位: 至于德国人,吃牛排的方式非常奇特,“酸牛肉”光听名字就够让人匪夷所思,而生鲜牛肉则更是需要拿出勇气尝试的; 在日本,一般烧烤店中常用的日式照烧烤酱被运用在西式牛排中,使和风照烧沙朗牛排口味别具一格…… 介绍了这么多的国家在处理和制作牛排时独特的方式,你有没有一种食指大动,想要操刀一试的冲动? 在这里,我们建议那些想要掳获女友芳心的男士们,不妨认真阅读下面的详细操作步骤,作出一两款美味的牛排来诱惑女友的胃! 煎牛排的方法 原料: 牛排,葱头汁,黄酒,鸡蛋,辣酱油,蕃茄沙司, 黄瓜片、土豆条或生菜和蕃茄片。 做法: 将牛排切成10克重的小块,逐块用刀拍成 1寸 半直径的圆薄片,随即用刀斩几下,再把肉修圆, 把牛排逐片放入用葱头汁、黄酒等调成的卤汁内 拖一拖,取出腌五分钟,再用蛋糊涂拖; 下热油锅两面煎成金黄色,烹上辣酱油和蕃茄 沙司,翻几下出锅装盆,配以黄瓜片、土豆条, 或生菜和蕃茄片上席即可。
西式生活 从美味牛排开始 “牛肉”风波刚刚淡去,就说起了“吃牛排”。也许是现今的都市一族太时尚,三伏之日更迷恋西式生活:泡吧,吃西餐……真真正正做着都市夜归人。
牛排,可谓吃西餐的代名词。有人说,如果学会吃牛排,就可以顺利地迈入西式生活。
如此,不得不让人说说西式的“大肉”--牛排。 英文STEAK一词是牛排的统称,其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TENDERLOIN(嫩牛柳,牛里脊),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爱吃瘦肉朋友的青睐。
由于肉质嫩,煎成3成熟、5成熟和7成熟皆宜。 RIB-EYE(肉眼牛排),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
食用时不要煎得过熟,3成熟最好。 SIRLOIN(西冷牛排,牛外脊),含一定肥油,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食用中,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过熟。 T-BONE(T骨牛排),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
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此种牛排在美式餐厅更常见,由于法餐讲究精致,对于量较大而质较粗糙的T骨牛排较少采用。
牛排的生熟程度,在西餐中称“几成熟”。 3成熟(RARE):切开牛排见断面仅上下两层呈灰褐色,其间70%肉为红色并带有大量血水。
5成熟(MEDIUM):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50%肉为红色,带少量血水。 7成熟至全熟(WELLDONE):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只有一条较窄的红线,肉中血水已近干。
西方人爱吃较生口味的牛排,由于这种牛排含油适中又略带血水,口感甚是鲜美。东方人更偏爱7成熟,因为怕看到肉中带血,因此认为血水越少越好。
影响牛排口味的因素很多,如食用速度,当牛排上桌后,享用牛排的速度可以决定牛排是否好吃。因为牛排中既有牛油又含血水,温度如果稍低其牛排的鲜香度会随之降低。
将牛排切成小块、粗略嚼几下便吞咽是常见的吃法。吃牛排讲究火候,而并非享受酥烂口感,这也是在西餐中炖牛肉和煎牛排的区别。
另外,餐具也会影响牛排的口味。吃牛排的刀一定要锋利,有时由于餐刀不够锋利直接引起您对肉质的怀疑。
因此,在吃牛排前一定要先查看一下刀齿是否分明清晰。 除此以外,配汁对牛排口味的影响也很大。
法餐中的牛排讲究配汁,如奶油汁、胡椒汁、红酒汁、黄油白酒汁、蘑菇汁、茴香汁等。根据您的喜好选择配汁种类,必有一款适合您。
3.第一次吃牛排,需要知道哪些知识
法/步骤
1
牛排的总类:
1.嫩牛柳,牛里脊,又叫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爱吃瘦肉者的青睐,由于肉质嫩,煎成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皆可。
2.肉眼牛排:肥肉和瘦肉都有,由于含有一定的肥膘,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使用时不用煎的太熟,3成即可。
2
3.西冷牛排,牛外脊:
含一定肥油,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带有一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劲,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使用中,连筋带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的太熟。
4.T骨牛排
呈T型字,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少的便是菲。
3
牛排熟度:
一分熟:牛排内部为血红色且内部保持一定的温度。
三分熟:内部为桃红且带有一定的热度
五分熟:牛排内部为粉色且夹杂着浅灰和棕褐色,整个牛排都很烫。
七分熟:牛排内部主要为浅灰棕褐色,夹杂着粉红色。
全熟:牛排内部为褐色
4
部位:
牛小排
牛肋骨
前腰脊部
腰肉肉
5
温度:
120度一分熟
125度三分熟
130-135度五分熟
140-145度七分熟
150-155度全熟
6
影响牛排的因素:
食用速度,食用牛排的速度决定牛排是否好吃,温度稍低的牛排的鲜香度会降低,吃牛排讲究火候,并非享受酥烂感,这也是西餐中炖牛肉和煎牛扒的区别。
4.请教有关牛排的知识
食用牛肉得习惯最早来源于欧洲中世纪时,猪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得食用肉,牛肉则是王公贵族们得高级肉品,尊贵得牛肉被他们搭配上了当时也是享有尊贵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调,并在特殊场合中供应,以彰显主人的尊贵身份。
到了18世纪,英国已经成了著名的牛肉食用大国。 今天,美国是消费牛肉的最大国家,牛排则早于在十九世纪中叶成了美国人最爱的食用方式。
但在亚洲,人们对牛肉有着两级化的反应,比如日本,可说是将牛肉发挥到了极致 各国对牛肉的态度、习惯不同,所以牛肉的食用方法也不同: 美国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犷且豪迈,不拘小节,整块腓力牛排烧烤后再切片; 罗马风味的佛跳墙则最让人津津乐道,料理后,用油煎至表面成金黄,并注入白葡萄酒,据说这样的料理可以防止夏天的过敏症; 而对英国人来说,则习惯于将大块的牛排叉起来烤; 法式牛排特别注重酱汁的调配,用各式的酱汁凸显牛排的尊贵地位: 至于德国人,吃牛排的方式非常奇特,“酸牛肉”光听名字就够让人匪夷所思,而生鲜牛肉则更是需要拿出勇气尝试的; 在日本,一般烧烤店中常用的日式照烧烤酱被运用在西式牛排中,使和风照烧沙朗牛排口味别具一格…… 介绍了这么多的国家在处理和制作牛排时独特的方式,你有没有一种食指大动,想要操刀一试的冲动? 在这里,我们建议那些想要掳获女友芳心的男士们,不妨认真阅读下面的详细操作步骤,作出一两款美味的牛排来诱惑女友的胃! 煎牛排的方法 原料: 牛排,葱头汁,黄酒,鸡蛋,辣酱油,蕃茄沙司, 黄瓜片、土豆条或生菜和蕃茄片。 做法: 将牛排切成10克重的小块,逐块用刀拍成 1寸 半直径的圆薄片,随即用刀斩几下,再把肉修圆, 把牛排逐片放入用葱头汁、黄酒等调成的卤汁内 拖一拖,取出腌五分钟,再用蛋糊涂拖; 下热油锅两面煎成金黄色,烹上辣酱油和蕃茄 沙司,翻几下出锅装盆,配以黄瓜片、土豆条, 或生菜和蕃茄片上席即可。
西式生活 从美味牛排开始 “牛肉”风波刚刚淡去,就说起了“吃牛排”。也许是现今的都市一族太时尚,三伏之日更迷恋西式生活:泡吧,吃西餐……真真正正做着都市夜归人。
牛排,可谓吃西餐的代名词。有人说,如果学会吃牛排,就可以顺利地迈入西式生活。
如此,不得不让人说说西式的“大肉”--牛排。 英文STEAK一词是牛排的统称,其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TENDERLOIN(嫩牛柳,牛里脊),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爱吃瘦肉朋友的青睐。
由于肉质嫩,煎成3成熟、5成熟和7成熟皆宜。 RIB-EYE(肉眼牛排),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
食用时不要煎得过熟,3成熟最好。 SIRLOIN(西冷牛排,牛外脊),含一定肥油,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食用中,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过熟。 T-BONE(T骨牛排),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
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此种牛排在美式餐厅更常见,由于法餐讲究精致,对于量较大而质较粗糙的T骨牛排较少采用。
牛排的生熟程度,在西餐中称“几成熟”。 3成熟(RARE):切开牛排见断面仅上下两层呈灰褐色,其间70%肉为红色并带有大量血水。
5成熟(MEDIUM):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50%肉为红色,带少量血水。 7成熟至全熟(WELLDONE):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只有一条较窄的红线,肉中血水已近干。
西方人爱吃较生口味的牛排,由于这种牛排含油适中又略带血水,口感甚是鲜美。东方人更偏爱7成熟,因为怕看到肉中带血,因此认为血水越少越好。
影响牛排口味的因素很多,如食用速度,当牛排上桌后,享用牛排的速度可以决定牛排是否好吃。因为牛排中既有牛油又含血水,温度如果稍低其牛排的鲜香度会随之降低。
将牛排切成小块、粗略嚼几下便吞咽是常见的吃法。吃牛排讲究火候,而并非享受酥烂口感,这也是在西餐中炖牛肉和煎牛排的区别。
另外,餐具也会影响牛排的口味。吃牛排的刀一定要锋利,有时由于餐刀不够锋利直接引起您对肉质的怀疑。
因此,在吃牛排前一定要先查看一下刀齿是否分明清晰。 除此以外,配汁对牛排口味的影响也很大。
法餐中的牛排讲究配汁,如奶油汁、胡椒汁、红酒汁、黄油白酒汁、蘑菇汁、茴香汁等。根据您的喜好选择配汁种类,必有一款适合您。
5.牛排的知识牛排几成熟怎么来区分,牛排又
牛排的生熟程度,在西餐中称“几成熟”。
3成熟(RARE):切开牛排见断面仅上下两层呈灰褐色,其间70%肉为红色并带有大量血水,最能品尝牛肉的鲜美。
5成熟(MEDIUM):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50%肉为红色,带少量血水,是品尝牛扒的最佳成数。
7成熟至全熟(WELLDONE):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只有一条较窄的红线,肉中血水已近干,是大众选择的成数。
XXXXX成熟:切开以后无血汁流出,切口呈粉红色,是刚接触牛扒的人的选择。
全熟:切开以后渗出少量清澈的肉汁,肉质变得稍硬,一般不推荐选择,但有宗教信仰的人合适。
全白:是在全熟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切开后肉质呈白色,个别需求,也不推荐。
西方人爱吃较生口味的牛排,由于这种牛排含油适中又略带血水,口感甚是鲜美。
东方人更偏爱7成熟,因为怕看到肉中带血,因此认为血水越少越好。
用餐时,以叉子从左侧将肉叉住,再用刀沿着叉子的右侧将肉切开,如切下的肉无法一口吃下,可直接用刀子再切小一些,切开刚好一口大小的肉,然后直接以叉子送人口中。
三四成熟:牛扒切开以后大量血汁流出,切口呈鲜红色。
五成熟:切开以后流出少量带血肉汁。
六七成熟:切开以后流出少量红色的肉汁,切口呈红色偏粉红。
八九成熟:切开以后无血汁流出,切口呈粉红色。
另外,如果有温度计,可以按温度划分:
一分熟牛排(rare):125°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130-135°
五分熟牛排(medium):140-145°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150-155°
全熟牛排(well done):160°
6.美国牛排知识大全:如何在餐馆里用英文点牛排
通常在西餐厅的菜单里,会出现关于牛排(Steak)的项目,大都是牛肉的种类(牛身上的部位)。
但是除了牛肉的种类丶等级(Grade)以外,你还会被侍 者问到烹调牛排的生熟度(Degree of Cooking),以及配料(Accompaniments)丶调味料(Condiment)等问题。让我们来一一认识在餐馆点牛排的种种规格。
牛肉的种类菲力,沙朗,肋眼,纽约客,丁骨,红屋,肋排,牛小排……这些牛排屋菜单上常见的字眼,全指的是牛排肉取材的部位。啊哈,又想选菲力吗?其实,真正的牛排行家,会依自己喜好的口感质地,来选择适合部位的牛排。
而且通常,都不会是菲力。菲力牛排丶西冷牛排丶T骨牛排;这些名称都是英语翻译来的,他们各有各的特点,菲力牛排(FILET)也称牛里脊,腰内肉,特点是瘦肉较多,高蛋白,低脂 肪,比较适合喜欢减肥瘦身,要保持身材女子;西冷牛排(SIRLOIN),也叫沙郎牛排,是外脊肉,牛的后腰肉,含一定肥油,尤其是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 筋,上口相比菲力牛排更有韧性丶有搅劲,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
T骨牛排(T— BONE),是牛背上的脊骨肉,呈T字型,两侧一边是菲力,另一边是西冷,既可以尝到菲力牛排的鲜嫩又可以感受到西冷牛排的芳香,一举两得。我们在菜单上常看到的牛排种类有以下几种:*菲力牛排(Filet Mignon):是 来自牛的腰部的小块里嵴肉(Tenderloin),相当於猪的里肌肉部位。
Filet Mignon 是法文字,是「小块里嵴肉」的意思,大块一点的里嵴肉称为 Tenderloin Steak。菲力是牛身中运动量最少的一块,所以质地超嫩得没话说,相对也精瘦得油花极少。
很多人认为菲力高贵又不会太肥,实际上菲力纯粹是因每头牛就那 一小条而“物稀为贵”,太嫩太瘦的肉质,也意味着较缺乏肉汁及咬劲,并且烹煮过头一点就显得老涩,反而与讲究多汁嚼感的本地食客不太合。因此多推荐给牙口 不好,消化较弱的老人家或小朋友食用。
*肋眼牛排(Rib's Eye Steak):另 一种便宜大碗,口感又受行家肯定的牛排是肋眼(Rib Eye),顾名思义,它取自牛肋脊部位,或许比不上腰脊肉那样嫩,但“骨边肉”向来好吃,肋眼就有这种味道,油油嫩嫩的肉丝中夹着Q而有劲的油筋,比沙朗 耐嚼,比菲力够味,而且油花十分丰郁,请年轻男食客享用此味,好评总不断。肋眼牛排是取自牛的第6根到 第12根肋骨附近的肉,特色是多汁丶肉嫩丶而且有许多脂肪夹杂,红白相间像大理石一样称为(marbled steak)。
通常上桌的肋眼牛排是已经去骨的。*T骨牛排(T-bone Steak):T 骨牛排取字于牛腰部后面的肉,在分割的时候会保留一块T 字形的牛骨,所以才有T骨牛排的称呼。
T骨牛排通常份量比较大。 食量够大又懂牛排的美国饕客,乾脆就点丁骨(T Bone)或红屋( Porter House)牛排,大块肉排中间夹着 T 字形的大骨,一边是菲力,一边是纽约客,肉质一细嫩一粗犷,或油腴或爽俐,点一客统统吃得到。
*纽约牛排(New York Steak):纽 约牛排也是取自上等无骨里嵴肉,也称为Top Loin Steak 或者 Strip Steak。至于为何称之为纽约牛排,至今无定论。
有一种说法是早期在美国东部,所有牛只宰杀后尚未冰冻前,都会送往纽约的肉铺分割出售,最好的里嵴肉当 然就留给纽约客享用了,信不信由你。*沙朗牛排 (sirloin steak):就 像猪肉要带点肥才会好吃,牛排行家偏好的,反而是带点油花嫩筋的部位,一般简称为“沙朗”,基本上皆取自牛只背脊一带最柔嫩的牛肉,但其中各有千秋。
例如 和菲力同属於“前腰脊肉”的纽约客,它的肉质纤维较粗,微微带有嫩筋,油花分布不那均匀漂亮,却是标准的“嫩中带腴”,“香甜多汁”,嚼起来满口肉感,非 常过瘾,豪迈又具个性的风味,是许多行家最爱。 正宗的沙朗则取自“后腰脊肉”,也是牛只运动量极少的部位,肉质细嫩还油花满布,像大理石纹般美动人;相 对於菲力的精瘦,好的沙朗是超嫩鲜腴到入口即化的地步,让食客第一口就惊於牛肉的极致鲜甜。
*牛小排(Short Rib/ Baby Ribs):至於取自牛只胸腔左右两侧的牛小排,它带骨带筋又够肥腴的肉质,本来就很多汁耐嚼,特别是采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烹制成的“台塑牛小排”,嫩而不涩,肉量丰郁的全熟肉质,即使是怕生的本地食客也可怡然享用,更创造出牛小排的另类魅力。*除了以上几个品项,像牛肩胛部位的板腱肉,上肩胛肋眼心, 牛肚部位的腹胁肉,上后腿肉等,这些部位虽然肉质纤维较粗,但或因油花丰富媲美沙朗,或修去脂肪后的精瘦口感神似菲力,价位又只要高级肉排的三分之一,常 被价格诉求的业者拿来充作牛排。
7.西餐礼仪的知识
西餐礼仪的知识: 用 刀 叉 吃 有 骨 头 的 肉 吃 有 骨 头 的 肉 时 , 可 以 用 手 拿 着 吃 。
若 想 吃 得 更 优 雅 , 还 是 用 刀 较 好 。用 叉 子 将 整 片 肉 固 定 (可 将 叉 子 朝 上 , 用 叉 子 背 部 压 住 肉) , 再 用 刀 沿 骨 头 插 人 , 把 肉 切 开 。
最 好 是 边 切 边 吃 。 必 须 用 手 吃 时 , 会 附 上 洗 手 水 。
当 洗 手 水 和 带 骨 头 的 肉 一 起 端 上 来 时 , 意 味 着 “ 请 用 手 吃 ” 。 用 手 指 拿 东 西 吃 后 ,将 手 指 放 在 装 洗 手 水 的 碗 里 洗 净 。
吃 一 般 的 菜 时 , 如果 把 手 指 弄 脏 , 也 可 请 侍 者 端 洗 手 水 来 , 注 意 洗 手 时 要 轻 轻 地 洗 。 吃 面 包 可 蘸 调 味 汁 吃 到 连 调 味 汁 都 不 剩 , 是 对 厨 师 的 礼 貌 。
注 意 不 要 把 面 包 盘 子 “ 舔 ” 得 很 干 净 , 而 要 用 叉 子 叉 住 已 撕 成 小 片 的 面 包 , 再 蘸 一 点 调 味 汁 来 吃 , 是 雅 观 的 作 法 。 用 餐 巾 内 侧 擦 拭 弄 脏 嘴 巴 时 , 一 定 要 用 餐 巾 擦 拭 , 避 免 用 自 己 的 手 帕 。
用 餐 巾 反 摺 的 内 侧 来 擦 ,而 不 是 弄 脏 其 正 面 , 是 应 有 的 礼 貌 。 手 指 洗 过 后 也 是 用 餐 巾 擦 的 。
若 餐 巾 脏 得 厉 害 , 请 侍 者 重 新 更 换 一 条 。 凡 事 由 侍 者 代 劳 在 一 流 餐 厅 里 , 客 人 除 了 吃 以 外 , 诸 如 倒 酒 、整 理 餐 具 、捡 起 掉 在 地 上 的 刀 叉 等 事 , 都 应 让 侍 者 去 做 。
在 国 外 , 进 餐 时 侍 者 会 来 问 : “How is everything?” 如 果 没 有 问 题 , 可 用 “Good” 来 表 达 满 意 。 聊 天 切 忌 大 声 喧 哗 在 餐 厅 吃 饭 时 就 要 享 受 美 食 和 社 交 的 乐 趣 , 沉 默 地 各 吃 各 的 会 很 奇 怪 。
但 旁 若 无 人 地 大 声 喧 哗 , 也 是 极 失 礼 的 行 为 。 音 量 要 小 心 保 持 对 方 能 听 见 的 程 度 , 别 影 响 到 邻 桌 。
中 途 离 席 时 将 餐 巾 放 在 椅 子 上 万 不 得 已 要 中 途 离 席 时 , 最 好 在 上 菜 的 空 档 , 向 同 桌 的 人 打 声 招 呼 , 把 餐 巾 放 在 椅 子 上 再 走 , 别 打 乱 了 整 个 吃 饭 的 程 序 和 气 氛 。 吃 完 饭 后 , 只 要 将 餐 巾 随 意 放 在 餐 桌 即 可 , 不 必 特 意 叠 整 齐。
任 意 选 择 乳 酪 高 级 餐 厅 上 甜 点 之 前 , 会 送 上 一 个 大 托 盘 , 摆 满 数 种 乳 酪 、饼 干 和 水 果 , 挑 多 少 种 都 可 以 , 但 以 吃 得 下 的 范 围 为 准 。 用 叉 子 和 汤 匙 吃 甜 点 上 甜 点 时 大 都 会 附 上 汤 匙 和 叉 子 。
冰 淇 淋 之 类 的 甜 点 容 易 滑 动 , 可 用 叉 子 固 定 并 集 中 , 再 放 到 汤 匙 里 吃 。 大 块 的 水 果 可 以 切 成 一 口 的 大 小 , 再 用 叉 子 叉 来 吃 。
如 何 招 呼 侍 者 侍 者 会 经 常 注 意 客 人 的 需 要 。 若 需 要 服 务 , 可 用 眼 神 向 他 示 意 或 微 微 把 手 抬 高 , 侍 者 会 马 上 过 来 。
如 果 对 服 务 满 意 , 想 付 小 费 时 , 可 用 签 帐 卡 支 付 , 即 在 帐 单 上 写 下 含 小 费 在 内 的 总 额 再 签 名 。 最 后 别 忘 记 口 头 致 谢 。
查看文章 西 餐 礼 仪 知 识2007-07-27 10:29随着生活方式的更新和社会交往的活跃,我国吃西餐的人越来越多。在组织的涉外活动中,为适合国外客人的饮食习惯,有时要用西餐来招待客人。
西餐厅一般比较宽敞,环境幽雅,吃西餐又便于交谈,因此,在公共关系宴请中,是一种比较受欢迎又方便可取的招待形式。西餐源远流长,又十分注重礼仪,讲究规矩,所以,了解一些西餐方面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西餐的特点 “西餐”,是我国对欧美地区菜肴的统称,是一个泛指。如粗略地划分,西餐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是以英、法、德、意等国为代表的“西欧式”,又称“欧式”,其特点是选料精纯、口味清淡,以款式多,制作精细而享有盛誉;二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东欧式”,也称“俄式”,其特点是味道浓,油重,以咸、酸、甜、辣皆具而著称。
此外,还有在英国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式”。如进一步细分,则还可分为英国菜、法国莱、俄国菜、美国菜、意大利菜以及德国菜等。
各国菜系自成风味,各有各的风格,其中尤以法国菜最为突出。但是从总体上看,与中餐相比,西餐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西餐极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充分考虑人体对各种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
其次,选料精细,用料广泛。西餐烹饪在选料时十分精细、考究,而且选料十分广泛。
如美国菜常用水果制作菜肴或饭点,咸里带甜;意大利菜则会将各类面食制作成菜肴:各种面片、面条、面花都能制成美味的席上佳肴;而法国菜,选料更为广泛,诸如蜗牛、洋百合、椰树芯等均可入菜。 第三,讲究调味,注重色泽。
西餐烹调的调味品大多不同于中餐,如酸奶油、桂叶、柠檬等都是常用的调味品。法国菜还注重用酒调味,在烹调时普遍用酒,不同菜肴用不同的酒做调料;德国菜则多以啤酒调味,在色泽的搭配上则讲究对比、明快,因而色泽鲜艳,能刺激食欲。
最后,工艺严谨,器皿讲究。西餐的烹调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煎、烩、烤、焖等十几种,而且十分注重工艺流程,讲究科学化、程序化,工序严谨。
烹调的炊具与餐具均有不同于中餐的特点。特别是餐具,除瓷制品外,水晶、玻璃及各类金属制餐具占很大比重。
餐具的使用 1.西餐的餐具 广义的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匙、盘、杯、餐巾等。
8.西餐礼仪的知识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151694016 十大吃西餐的基本礼仪知识用餐的表现就像自然反应,只要能多练习,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到任何高级的餐厅也不用害怕了。
下面给大家介绍吃西餐的十大基本礼仪,一旦掌握了,你就能胸有成竹地步入宴会大厅。 1、刀叉:手握叉子时不要像握大提琴那样,或像握麦克佩斯夫人的匕首那样。
另外,不要手握刀叉在空中飞来舞去用以强调说话的某一点,也不要将刀叉的一头搭在盘子上,一头放在餐桌上。刀叉一旦拿起使用,就不能再放回原处。
刀子放在盘子上时,刀刃朝里,头在盘子里,刀把放在盘子边缘上。 2.餐巾:不要拿餐巾去用力擦脸的下部,要轻轻地沾擦。
不要抖开餐巾再去折叠,不要在空中像挥动旗子那样挥动餐巾。餐巾应放在大腿上,如果离开餐桌,要将餐巾放在椅子上,并把椅子推近餐桌。
注意动作要轻。用餐结束时不要折叠餐巾;否则,不了解情况的服务生可能会再给别的客人使用。
用餐结束时要将餐巾从中间拿起,轻轻地放在餐桌上盘子的左侧。 3.咀嚼:嚼东西时嘴要闭紧,无论你有什么惊人的妙语,时机多么恰到好处,只要嘴里有食物,绝不能开口说话。
不能为了着急说话而马上将食物吞下,要保持细嚼慢咽的姿势,将食物咽下后会意地露出笑容,以转达你内心的活动:刚才完全可以有妙语出口,只是口中有食物。 4.坐姿:要牢记你妈妈的话,坐立要直,不要将胳膊肘支在餐桌上。
如果手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自在,放在大腿上。 5.面包:面包上抹黄油尤其要注意,将面包掰成可以一口吃下的小块,。
9.介绍些有关西餐的知识
餐具的使用1.西餐的餐具广义的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匙、盘、杯、餐巾等。
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狭义的餐具则专指刀、叉、匙三大件。
刀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刀口有锯齿,用以切牛排、猪排等)、黄油刀和水果刀。叉分为食用叉、鱼叉、肉叉和虾叉。
匙则有汤匙、甜食匙、茶匙。公用刀、叉、匙的规格明显大于餐用刀叉。
餐具的摆法:垫盘放在餐席的正中心,盘上放折叠整齐的餐巾或餐纸(也有把餐巾或餐纸拆成花蕊状放在玻璃杯内的)。两侧的刀、叉、匙排成整齐的平行线,如有席位卡,则放在垫盘的前方。
所有的餐刀放在垫盘的右侧,刀刃朝向垫盘。各种匙类放在餐刀右边,匙心朝上。
餐叉则放在垫盘的左边,叉齿朝上。一个座席一般只摆放三副刀叉。
面包碟放在客人的左手边,上置面包刀(即黄油刀,供抹奶油、果酱用,而不是用来切面包)一把,各类酒杯和水杯则放在右前方。如有面食,吃面食的匙、叉则横放在前方。
2.餐具的用法刀叉持法。用刀时,应将刀柄的尾端置于手掌之中,以拇指抵住刀柄的一侧,食指按在刀柄上,但需注意食指决不能触及刀背,其余三指则顺势弯曲,握住刀柄。
叉如果不是与刀并用,叉齿应该向上。持叉应尽可能持住叉柄的末端,叉柄倚在中指上,中间则以无名指和小指为支撑,叉可以单独用于叉餐或取食,也可以用于取食某些头道菜和馅饼,还可以用取食那种无需切割的主菜。
刀叉的使用。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先用叉子把食物按住,然后用刀切成小块,再用叉送入嘴内。
欧洲人使用时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物入口均以左手持叉。美国人则切割后,将刀放下换右手持叉送食入口。
刀叉并用时,持叉姿势与持刀相似,但叉齿应该向下。通常刀叉并用是在取食主菜的时候,但若无需要刀切割时,则可用叉切割,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匙的用法。持匙用右手,持法同持叉,但手指务必持在匙柄之端,除喝汤外,不用匙取食其他食物。
餐巾用法。进餐时,大餐巾可折起(一般对折)折口向外平铺在腿上,小餐巾可伸开直接铺在腿上。
注意不可将餐巾挂在胸前(但在空间不大的地方,如飞机上可以如此)。拭嘴时需用餐巾的上端,并用其内侧来擦嘴。
绝不可用来擦脸部或擦刀叉、碗碟等。西餐进餐礼仪因为西餐主要是在餐具、菜肴、酒水等方面有别于中餐,因此,参加西餐宴会,除了应遵循前述中餐宴会的基本礼仪之外,还应分别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礼仪知识。
1.餐具使用的礼仪吃西餐,必须注意餐桌上餐具的排列和置放位置,不可随意乱取乱拿。正规宴会上,每一道食物、菜肴即配一套相应的餐具(刀、叉、匙),并以上菜的先后顺序由外向内排列。
进餐时,应先取左右两侧最外边的一套刀叉。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合拢并排置于碟中,表示此道菜已用完,服务员便会主动上前撤去这套餐具。
如尚未用完或暂时停顿,应将刀叉呈八字型左右分架或交叉摆在餐碟上,刀刃向内,意思是告诉服务员,我还没吃完,请不要把餐具拿走。使用刀叉时,尽量不使其碰撞,以免发出大的声音,更不可挥动刀叉与别人讲话。
2.进餐礼仪西餐种类繁多,风味各异,因此其上菜的顺序,因不同的菜系、不同的规格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顺序大体相同。一餐内容齐全的西菜一般有七八道,主要由这样几部分构成:第一,饮料(果汁)、水果或冷盆,又称开胃菜,目的是增进食欲。
第二,汤类(也即头菜)。需用汤匙,此时一般上有黄油、面包。
第三,蔬菜、冷菜或鱼(也称副菜)。可使用垫盘两侧相应的刀叉。
第四,主菜(肉食或熟菜)。肉食主菜一般配有熟蔬菜,此时要用刀叉分切后放餐盘内取食。
如有色拉,需要色拉匙、色拉叉等餐具。第五,餐后食物。
一般为甜品(点心)、水果、冰淇淋等。最后为咖啡,喝咖啡应使用咖啡匙、长柄匙。
进餐时,除用刀、叉、匙取送食物外,有时还可用手取。如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着吃。
吃饼干、薯片或小粒水果,可以用手取食。面包则一律手取,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可取错。
取面包时,左手拿取,右手撕开,再把奶油涂上去,一小块一小块撕着吃。不可用面包蘸汤吃,也不可一整块咬着吃。
喝汤时,切不可以汤盘就口,必须用汤匙舀着喝。姿势是:用左手扶着盘沿,右手用匙舀,不可端盘喝汤,不要发出吱吱的声响,也不可频率太快。
如果汤太烫时,应待其自然降温后再喝。吃肉或鱼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用叉按好后,慢慢用刀切,切好后用叉子进食,千万不可用叉子将其整个叉起来,送到嘴里去咬。这类菜盘里一般有些生菜,往往是用于点缀和增加食欲的,吃不吃由你,不要为了面子强吃下去。
餐桌上的佐料,通常已经备好,放在桌上。如果距离太远,可以请别人麻烦一下,不能自己站起来伸手去拿,这是很难看的。
吃西餐时相互交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切不可大声喧哗,放声大笑,也不可抽烟,尤其在吃东西时应细嚼慢咽,嘴里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更不能把叉刀伸进嘴里。至于拿着刀叉作手势在别人面前挥舞,更是失礼和缺乏修养的行为。
吃西餐还应注意坐姿。
10.吃牛排时应注意哪些礼仪
1、一般而言,惯用右手的人通常右手持刀左手持叉,以手由上方握住刀与叉,两手食指按在刀叉上使用。
2、食用米饭、玉米、青豆等小颗粒食物时,可以把叉子反过来当汤匙般使用,将细小食物用刀帮忙聚集在叉子凹陷处,舀着食用。 3、欧洲人用餐右手持刀左手持叉,边切边叉,将食物送入口中。
美国人则是切每一口食物后,将右手的刀放下,把叉子换到右手,再以叉子正面将食物送入口中。英国人则习惯用刀把食物扫到叉背上,压平后送入口中。
种种吃法并无优劣之分,最好都能熟悉运用,则与不同国家人用餐,入境随俗,更能左右逢源。 4、不慎将刀叉落地,可请服务员代捡,并取一份新的来替换,客人千万不要钻到桌下捡拾,很难看。
5、每吃完一道菜,把刀叉并拢刀锋朝自己,叉背朝下,以4-10点方向并排斜放再盘上,服务员即知可收掉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