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一、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重点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5、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8、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 “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建立学校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对早期发现传染病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季节。
因此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或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并落实建立学校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告知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
(2)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并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作好相应的防控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接到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报告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同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二、三种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一)、基本知识1.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2.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风疹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二)、预防要点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三、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及防控要点 (一)、基本知识 1、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
传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
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
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平均1~2天。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2、伤寒和副伤寒伤寒和副伤寒是分别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
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经口使人感染;还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而传播。伤寒杆菌在水中不仅可以存活并保持毒力,而且还可以繁殖,因此,水源被污染后,易造成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病后免疫力持久。
此病潜伏期为10~14天。此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
主要临床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有腹胀、便秘、腹泻等肠道症状,还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病人全身可出现玫瑰色皮疹。3、甲型肝炎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
传染源是甲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主要传播途径以粪便排出,经口使人感染,多由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等,是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潜伏期平均为30天。
儿童发病率高。患者康复后通常会终身免疫,不会成为长期带病毒者。
秋、冬季为发病高峰。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加深、皮肤和巩膜黄染等症状。
4、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传染源是霍乱患者和带菌者。通过被病人与带菌者粪便或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其中水的作用最为突出。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由数小时至5天不等,通常为2~3天。
夏秋季为霍乱流行季节,。
2.防疫情安全知识句子有哪些
1、基层需要的是口罩,而不是口号;需要的是消毒水,而不是口水。
2、抗疫是当务之急、是头等大事,抗疫是“1”,打不赢这场阻击战,其他都是“0”。 3、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必须以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思维、战时方法,同时间赛跑,与病毒搏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4、疫情防控不能出现“被遗忘的角落”。 5、疫情防控是当前的头等大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6、要把疫情防控的责任压实到最末梢、力量充实到最一线、措施落实到最基层。 7、建立“一把手”抓带头、“一盘棋”抓统筹、“一张网”抓防控、“一竿子”抓落实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
8、一抓到底、一严到底,是最好的落实,是最有力、最有效的防控。 9、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以铁的状态、铁的担当、铁的作风、铁的纪律,强化执行力、提高战斗力。
10、“防”“控”“管”“治”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关口,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 11、“信心”是最好的疫苗。
12、恐慌也是可怕的“传染源”。 13、健康的心态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
14、筑牢抗击疫情心理的防防墙。 15、面对疫情,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
3.传染病防治常识
尽量少去人比较多的公共场所!增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另外应该了解以下知识!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疫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及疫情发生以后的防疫措施。
一、一般性预防措施 传染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加强管理(如“三管一灭”等项工作);抓好计划免疫,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重点人群定期健康检查(如对托幼机构、饮食、饮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开展卫生宣教等。 在灾区由于卫生设施被破坏,环境卫生条件恶劣,生活物资供应困难,居民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各种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机会大大增加,更应加强一般性预防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1、加强领导,制订救灾防病预案。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好政府参谋,根据当时当地灾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救灾防病预案,并且迅速恢复、加强三级卫生防疫网,在政府领导下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2、搞好卫生宣教。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作好救灾防病卫生宣教工作,使救灾防病知识深入人心,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各项救灾防病工作。
3、加强卫生监督。加强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彻底清理环境,特别是对粪便、垃圾、污物等环境污染物作好处理,有组织地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4、保护易感人群。在灾区居民中有针对性地普种疫苗,加强重点人群的保护。
5、强化疾病临测系统,保证防商信息畅通。
4.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原发布者:腾飞网络库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一、预防和控制策略:1预防为主2发挥卫生防疫机构的作用3发展三级预防保健网4因时因地制宜,反复斗争5建立疾病监测系统,加强地区、国际合作二、预防措施和办法:1改善卫生条件2健康教育3免疫预防4国境卫生检疫三、控制(一)疫情管理1疫情报告•报告种类:3类36种。•责任报告人及报告时限:2疫情报告工作的考核•报告制度是否健全,上报是否及时。•漏报率、漏诊率。(二)防疫措施1对传染源的措施:(1)病人:“五早”•甲类(强制管理):强制隔离;•乙类(严格管理):住院或家中隔离;•丙类(监测管理):治愈后可工作和学习。(2)疑似病人:尽早明确诊断(3)携带者:做好登记并进行管理、定期随访(4)接触者:检疫留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药物预防(5)动物性传染源:处死,彻底消灭,隔离治疗2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杀虫3对易感者的措施:•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职业防护4爆发、流行的紧急措施:•限制或停止集会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污染的水源。解除紧急措施的条件:•甲类全部治愈;乙类得到有效隔离;病人尸体严格消毒处理。•污染物及环境经卫生处理;有关病媒、动物基本清除。•经最长潜伏期后无新病人。第三节计划免疫及其评价一、扩大免疫规划(EPI)•1974年WHO提出
5.传染病防治知识
一、传染
有效的抑制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链: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此,要做到:
1、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
3、按规定接种疫苗。
4、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二、各季节高发传染病
春季
流行的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甲型病毒性肝炎;接触传播引起的手足口综合症。
防治方法:居室常通风, 熏醋消毒素, 被子勤晾晒, 疫苗按时注, 春季好郊游, 莫去人密处。
夏季
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主要包括: 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防治方法:食物采购严把关, 餐具消毒双保险, 个人卫生要注意, 生蔬凉拌莫多餐, 瓜果食前先去皮, 大型家宴要消减, 室内清洁灭蚊蝇, 保证营养足睡眠。
秋季
位于夏、冬之间,因此,夏冬季节的传染病都可能在秋季发生。此外,脊髓灰质炎也常在秋季发生。
冬季
受气候和人口流动(春运)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性大爆发。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流脑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防治方法: 按时接种疫苗, 注意增减衣服, 加强体育锻炼。
6.传染病预防知识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消灭传染病,达到保护人民的健康,保证社会安定,促进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综合性防疫措施为基础,认真贯彻预防的方针。其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一)管理传染源 1.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实施管理 要求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积极治疗患者。
1978年国务院公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在1989年2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同年9月1日开始施行。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类。
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的传染病称法定传染病。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与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流行性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我军1979年还规定,细菌性食物中毒和急性肠炎,应在疫情月报表中填报。 传染病疫情报告力求迅速。
甲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6小时之内上报卫生防疫机构,农村不得超过12小时;乙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12小时内;农村不得超过24小时。卫生防疫人员,医疗保健人员,对疫情不得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与谎报疫情。
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管理与必要的治疗。特别是对食品制作供销人员,炊事员,保育员作定期带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调换工作。
对传染病接触者,须进行医学观察、留观、集体检疫,必要时进行免疫法或药物预防。 2.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 对动物传染源,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发动群众予以捕杀。
(二)切断传播途径 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疫措施。肠道传染病作好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水源及粪便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应使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空气消毒,个人戴口罩。虫媒传染病,应有防虫设备,并采用药物杀虫、防虫、驱虫。
(三)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点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人工自动免疫是有计划的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接种后疫力在1--4周内出现,持续数月至数年。
人工被动免疫是紧急需要时,注射抗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后免疫力迅速出现,维持1~2月即失去作用。
7.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常识
初春的气候乍暖还寒,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都是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十分关键。 1、科学穿衣: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2、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减少到空气流通不良的公共场所。 3、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4、多喝开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5、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6、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因为失衡的生活会带来失衡的免疫反应。
8.有关小学生冬季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受凉。
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过室内;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增加营养。
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讲究卫生。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7、免疫预防。
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8、早发现、早治疗。
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9.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
4、性交时只要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预防艾滋病。
( ) 5、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 ) 6、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 7、我国HIV-l主要流行株是HIV-l的B,E亚型。( ) 8、HIV感染的确诊需病原学检查,如两次初筛试验抗体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
( ) 9、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血中HIV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是感染了HIV。( ) 10、抗病毒治疗主要是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目前主张联合用药。
( ) 11、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可以感染艾滋病毒( ) 12、HIV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备传染性,无任何症状( ) 13、没有症状的带病毒者可以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 14、因为艾滋病毒只感染少数有危险行为的人,因此我们无须进行大量的健康教育( ) 15、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最终目标。( ) 三、填空题 1、日前已证实,艾滋病主要通过 、、途径传播。
2、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抗体可测出的这段时间称为 。 3、影响艾滋病流行因素主要有 、、以及 等。
4、对HIV传染源的控制应采取 、和 措施。 5、对 HIV传播途径的控制主要手段是 、、、以及 。
6、HIV感染分为三期,是 期、期和 期。 7、目前HIV/AIDS的预防主要是采取以 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8、隐球菌脑膜炎的首选治疗是 。 9、目前认为HIV感染者开始抗HIV治疗最好的时机是 。
10、叠氮脱氧胸苷(Azidothymidine AZT)又名(Zidovudine ZDV)其作用机制是抑制 减少HIV的复制. 11、艾滋病全称为 ,是由 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播速度快,目前无法治愈但能够预防的传染性疾病。 12、艾滋病是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其感染各期的确诊必须根据 和 综合分析,慎重诊断 13、典型的艾滋病毒感染,从感染到死亡经历以下阶段: 、、、。
14、艾滋病的传染源为 、。 四、简答题 1.艾滋病的全称 2、艾滋病的感染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3、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的哪些体液中?在外界抵抗力强吗?什么样的消毒药物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诊断艾滋病的依据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5、当发生艾滋病流行时,应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6、艾滋病的治疗原则? 7、艾滋病的传染源? 8、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9、HIV初筛试验的试验方法的要求是什么? 10、简述HIV感染到艾滋病期常见的临床表现? 11、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是什么?试述其主要临床表现? 12、什么叫HIV感染的“窗口期”? 13、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包括哪些? 14、试述艾滋病毒不传播的途径。
15、试述对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医学管理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l、B 2、A 3、D 4、D 5、B 6、C 7、D 8、D 9、A 10、B 11、B 12、D 13、C 14、D 15、C 16、D (二)是非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7、错 8、错 9、错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错 15、对 (三)填空题 1、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2、窗口期 3、高危行为人数的增加、知识缺乏和社会歧视、经输血和其它医源性感染、人口流动 4、疫情报告、AIDS和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针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 5、控制HIV经性传播、控制HIV输(受)血液传播、控制医源性传播、对吸毒的控制、控制母婴传播 6、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艾滋病7、切断传染途径8、两性霉素B 9、CD4<350/mm 10、逆转录酶1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12、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13、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14、病人、HIV感染者 (四)简答题 1、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生存于人体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
2、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经性传播:全世界的HIV感染约75%通过此途径传播的。性接触包括同性间和异性间的性接触传播,同性恋者、异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均可因接触而相互传染, 血液传播:如果输入带有HIV的血液、血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或针头、都有传播的危险。
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期、可以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3、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艾滋病病毒在外界抵抗力较弱,它比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低。
因此,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诊断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l)HIV抗体检测经确认试验阳性。
(2)临床表现。 (3)流行病学史。
如配偶或性伴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多性伴、静脉注射毒品,接受过HIV污染的血液、血制品或曾被HIV污染的利器刺破等。 在三条中最主要的依据是:HIV抗体阳性。
而某些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可提示应考虑做HIV抗体检测。 5、当发生HIV疫情时,应采取传染源控制和传播途径控制的手段 传染源的控制措施: (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HIV感染者应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指密切随访观察艾滋病人和HIV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