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基本常识

2022-08-14 综合 86阅读 投稿:旧时光

1.防疫情安全知识句子有哪些

1、基层需要的是口罩,而不是口号;需要的是消毒水,而不是口水。

2、抗疫是当务之急、是头等大事,抗疫是“1”,打不赢这场阻击战,其他都是“0”。 3、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必须以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思维、战时方法,同时间赛跑,与病毒搏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4、疫情防控不能出现“被遗忘的角落”。 5、疫情防控是当前的头等大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6、要把疫情防控的责任压实到最末梢、力量充实到最一线、措施落实到最基层。 7、建立“一把手”抓带头、“一盘棋”抓统筹、“一张网”抓防控、“一竿子”抓落实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

8、一抓到底、一严到底,是最好的落实,是最有力、最有效的防控。 9、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以铁的状态、铁的担当、铁的作风、铁的纪律,强化执行力、提高战斗力。

10、“防”“控”“管”“治”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关口,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 11、“信心”是最好的疫苗。

12、恐慌也是可怕的“传染源”。 13、健康的心态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

14、筑牢抗击疫情心理的防防墙。 15、面对疫情,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

2.传染病防治知识

一、传染

有效的抑制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链: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此,要做到:

1、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

3、按规定接种疫苗。

4、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二、各季节高发传染病

春季

流行的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甲型病毒性肝炎;接触传播引起的手足口综合症。

防治方法:居室常通风, 熏醋消毒素, 被子勤晾晒, 疫苗按时注, 春季好郊游, 莫去人密处。

夏季

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主要包括: 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防治方法:食物采购严把关, 餐具消毒双保险, 个人卫生要注意, 生蔬凉拌莫多餐, 瓜果食前先去皮, 大型家宴要消减, 室内清洁灭蚊蝇, 保证营养足睡眠。

秋季

位于夏、冬之间,因此,夏冬季节的传染病都可能在秋季发生。此外,脊髓灰质炎也常在秋季发生。

冬季

受气候和人口流动(春运)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性大爆发。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流脑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防治方法: 按时接种疫苗, 注意增减衣服, 加强体育锻炼。

3.传染病防治常识

尽量少去人比较多的公共场所!增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另外应该了解以下知识!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疫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及疫情发生以后的防疫措施。

一、一般性预防措施 传染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加强管理(如“三管一灭”等项工作);抓好计划免疫,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重点人群定期健康检查(如对托幼机构、饮食、饮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开展卫生宣教等。 在灾区由于卫生设施被破坏,环境卫生条件恶劣,生活物资供应困难,居民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各种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机会大大增加,更应加强一般性预防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1、加强领导,制订救灾防病预案。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好政府参谋,根据当时当地灾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救灾防病预案,并且迅速恢复、加强三级卫生防疫网,在政府领导下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2、搞好卫生宣教。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作好救灾防病卫生宣教工作,使救灾防病知识深入人心,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各项救灾防病工作。

3、加强卫生监督。加强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彻底清理环境,特别是对粪便、垃圾、污物等环境污染物作好处理,有组织地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4、保护易感人群。在灾区居民中有针对性地普种疫苗,加强重点人群的保护。

5、强化疾病临测系统,保证防商信息畅通。

4.传染病预防知识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消灭传染病,达到保护人民的健康,保证社会安定,促进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综合性防疫措施为基础,认真贯彻预防的方针。其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一)管理传染源 1.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实施管理 要求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积极治疗患者。

1978年国务院公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在1989年2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同年9月1日开始施行。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类。

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的传染病称法定传染病。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与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流行性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我军1979年还规定,细菌性食物中毒和急性肠炎,应在疫情月报表中填报。 传染病疫情报告力求迅速。

甲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6小时之内上报卫生防疫机构,农村不得超过12小时;乙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12小时内;农村不得超过24小时。卫生防疫人员,医疗保健人员,对疫情不得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与谎报疫情。

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管理与必要的治疗。特别是对食品制作供销人员,炊事员,保育员作定期带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调换工作。

对传染病接触者,须进行医学观察、留观、集体检疫,必要时进行免疫法或药物预防。 2.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 对动物传染源,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发动群众予以捕杀。

(二)切断传播途径 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疫措施。肠道传染病作好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水源及粪便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应使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空气消毒,个人戴口罩。虫媒传染病,应有防虫设备,并采用药物杀虫、防虫、驱虫。

(三)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点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人工自动免疫是有计划的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接种后疫力在1--4周内出现,持续数月至数年。

人工被动免疫是紧急需要时,注射抗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后免疫力迅速出现,维持1~2月即失去作用。

5.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原发布者:腾飞网络库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一、预防和控制策略:1预防为主2发挥卫生防疫机构的作用3发展三级预防保健网4因时因地制宜,反复斗争5建立疾病监测系统,加强地区、国际合作二、预防措施和办法:1改善卫生条件2健康教育3免疫预防4国境卫生检疫三、控制(一)疫情管理1疫情报告•报告种类:3类36种。•责任报告人及报告时限:2疫情报告工作的考核•报告制度是否健全,上报是否及时。•漏报率、漏诊率。(二)防疫措施1对传染源的措施:(1)病人:“五早”•甲类(强制管理):强制隔离;•乙类(严格管理):住院或家中隔离;•丙类(监测管理):治愈后可工作和学习。(2)疑似病人:尽早明确诊断(3)携带者:做好登记并进行管理、定期随访(4)接触者:检疫留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药物预防(5)动物性传染源:处死,彻底消灭,隔离治疗2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杀虫3对易感者的措施:•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职业防护4爆发、流行的紧急措施:•限制或停止集会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污染的水源。解除紧急措施的条件:•甲类全部治愈;乙类得到有效隔离;病人尸体严格消毒处理。•污染物及环境经卫生处理;有关病媒、动物基本清除。•经最长潜伏期后无新病人。第三节计划免疫及其评价一、扩大免疫规划(EPI)•1974年WHO提出

6.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常识

初春的气候乍暖还寒,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都是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十分关键。

1、科学穿衣: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2、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减少到空气流通不良的公共场所。

3、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4、多喝开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5、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6、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因为失衡的生活会带来失衡的免疫反应。

7.怎样预防传染病知识

原发布者:1040400903

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传染病是由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一、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第二,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第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第四,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第五,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二、预防传染病的环节: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三、目前多发的几种传染病及预防1、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病程可7-18天不等。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7天出现。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4天内有传染性。任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子出现后的4天。麻疹的预防主要有: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②隔离患者。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⑤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2、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

8.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常识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 随着春风的临近,各种春季的传染病也不顾人们的厌恶与否,在人们的稍不提防中,不邀而至,为了辨清它们的丑恶面目,现将它们的罪恶表现及预防和治疗的简单方法介绍如下: 一、肺结核: 绝大多数是由呼吸道传播。

主要体质素弱者多易感染,多呈慢性过程,结核杆菌低抗力较强,在干燥痰中能存活6-8个月,对湿性敏感,60℃经半小时或者煮沸5分钟,即可杀死。属于依靠飞沫传播的疾病,是前几年明显减少而近年又呈增多趋势的疾病。

预防肺结核主要通过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与患者亲密接触,积极地预防接种长介疫苗。而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足量、全程。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2003年初爆发的一种主要通过近距离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

它是传染性强、病情较重、进展快、危害大的新型传染病。临床表现为:1、潜伏期一般1-10天,多数患者4-5天发病。

起病急,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 38℃,偶有微寒,可伴有头疼、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痰、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及明显呼吸窘迫。但少许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近期有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早期WBC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晚合并细菌感染者可有WBC↑,部分血小板↓,多数肝功异常。部分患者可有心肌酶↑,白蛋白↓。

少数有低氧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X线以显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散漫。

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高分辨力CT(HR—CT)能早期发现病变。 预防和处理,疫点消毒处理及时,及公众的健康教育,因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尚未明确,但传染性和致病力强,报告时限应比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疫情报告,如若发现非典病例后,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处理时采取分诊类别及相应处理的方式。 三、腮腺炎 主要由腮腺炎病毒感染而致,它主要通过飞沫或唾液污染食具或玩具传播。

学龄儿童为易感者。潜伏期2-3周,引起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若无膈并感染,病程1-2周可自愈。

青春期感染者可引起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多饮开水,服抗病毒的药物及休息,并绝对隔离病人。

四、AIDS(艾滋病)。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血清HIV阳性,同时伴有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等自限症状(急性期)。

该期约持续1-2周后进入感染的无症状潜伏期,此时外?血中HIV抗原含量很低或检测不到。但随着感染的时间的延长,HIV重新开始大量复制并赞成免疫系统的进行性损伤,逐渐发展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AIDS相关综合症,最后发展成为AIDS。

预防和处理。基于AIDS主要通过1、同性或异性性行为;2、输入带HIV的血液和血制品及静脉药瘾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等;3、母婴传播等形式传播情况,制定措施,采取1、让人们认识到AIDS的传染方式 及其严惩危害,杜绝吸毒和性滥交;2、建立HIV感染的监测系统;3、加强国境检疫;4、对供血者进行HIV抗体检查。

目前治疗HIV主要是:1、加强对HIV疫苗的研究;2、加强抗病毒治疗。 五、肠道传染病。

是高校内最易发生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是通过接触,由口传播,故个人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同时学校把好食品的卫生。

处理主要抗菌、补液治疗。 六、禽流感。

禽流感是近二年发生的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据专家意见,只发还有动物疫情发生,就会有禽流感的存在,国际专家预测,禽流感可能会大流行。目前做法是:1、加强监管,尽早发现传染病,尽早进行疫情监测。

我国禽流感人感染者处于高散发、高病死的态势。这是规模禽类免疫使人间疫情高度散发;而高病死率则与处于游行早期的病死率低,两者相差一倍左右,随着疫情扩散,病死率下降。

2、与病人的免疫有关系。3、与患者是否得到及时治疗有关系。

目前处理禽流感的主要措施:1、加强禽类防疫。2、提高自身免疫抵抗力。

3、对患禽流感疫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的方案。 早春 小心呼吸道疾病 冬春呼吸道疾病高发,各医院病人人满为患。

以下就如何严防呼吸道疾病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人个防护。注意冷暖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

对年老体弱或有慢性气管炎、哮喘、或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人,更应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262346535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要接种预防流感的疫苗,天气寒冷或大雾等情况时,处出应戴口罩。 第二、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在办公室、家居、公共场所要随时通风,尤其在学校或医院发现有感冒病人时更应使空气流通,防止大面积传播。 第三、戒烟。

不但在公共场所要戒烟,在家庭、办公室、学校都要戒烟。因为吸烟对个人呼吸道有损伤,易患流感,被动吸烟者受害更大,吸入的烟浓度商于吸烟者。

特别是在。

9.预防传染病的日常做法

预防传染病的日常做法: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疫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及疫情发生以后的防疫措施。

一、一般性预防措施

传染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加强管理(如“三管一灭”等项工作);抓好计划免疫,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重点人群定期健康检查(如对托幼机构、饮食、饮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开展卫生宣教等。

在灾区由于卫生设施被破坏,环境卫生条件恶劣,生活物资供应困难,居民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各种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机会大大增加,更应加强一般性预防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1、加强领导,制订救灾防病预案。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好政府参谋,根据当时当地灾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救灾防病预案,并且迅速恢复、加强三级卫生防疫网,在政府领导下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2、搞好卫生宣教。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作好救灾防病卫生宣教工作,使救灾防病知识深入人心,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各项救灾防病工作。

3、加强卫生监督。加强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彻底清理环境,特别是对粪便、垃圾、污物等环境污染物作好处理,有组织地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4、保护易感人群。在灾区居民中有针对性地普种疫苗,加强重点人群的保护。

5、强化疾病临测系统,保证防商信息畅通。

二、防疫措施

疫情发生以后,应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根据疫情和灾情,因地制家地制订突出主导性措施的综合性防制方案。

(一)管好传染源

1、传染病的报告

传染病报告是我国传染病防治规定的重要制度之一,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也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1)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是法定报告人,其它行业的职工、干部、居民等各类人员也都有报告的义务。

(2)报告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报告病种分甲、乙、丙三类,共计35种,各类病名详见附录。

(3)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12小时以内报告;发现传染病爆发时,应以最快方式报告。

2、对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措施

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应作到“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除患者外,病原携带者常常也是重要传染源,也应争取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使之无害化,因为各种传染病的携带者对于传播疾病的重要性不一样,处理措施也不完全相同,可参照本书各种传染病防治措施的相应部分。

对密切接触传染源,可能受到感染的人,应采取应急预防接种,药物预防,医学观察,隔离或留验等措施,以防止其发病而成为传染源。

3、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

如属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如家畜、家禽),应尽可能加以治疗。无经济价值的动物(如鼠类),则应杀灭,并处理好尸体。

(二)切断传染途径

对许多传染病来说,切断传播途径常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但因各种传染病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如对肠道传染病,重点在搞好粪便等污染物的处理及环境消毒;对于呼吸道传染病,重点是空气消毒、通风换气、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等;对虫媒体染病,应以杀虫防虫为主;某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由于传播因素复杂,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切断其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主要有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以及给予高危人群预防性服药两大类,具体作法详见各种传染病的防治部分。

10.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

4、性交时只要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预防艾滋病。

( ) 5、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 ) 6、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 7、我国HIV-l主要流行株是HIV-l的B,E亚型。( ) 8、HIV感染的确诊需病原学检查,如两次初筛试验抗体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

( ) 9、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血中HIV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是感染了HIV。( ) 10、抗病毒治疗主要是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目前主张联合用药。

( ) 11、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可以感染艾滋病毒( ) 12、HIV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备传染性,无任何症状( ) 13、没有症状的带病毒者可以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 14、因为艾滋病毒只感染少数有危险行为的人,因此我们无须进行大量的健康教育( ) 15、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最终目标。( ) 三、填空题 1、日前已证实,艾滋病主要通过 、、途径传播。

2、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抗体可测出的这段时间称为 。 3、影响艾滋病流行因素主要有 、、以及 等。

4、对HIV传染源的控制应采取 、和 措施。 5、对 HIV传播途径的控制主要手段是 、、、以及 。

6、HIV感染分为三期,是 期、期和 期。 7、目前HIV/AIDS的预防主要是采取以 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8、隐球菌脑膜炎的首选治疗是 。 9、目前认为HIV感染者开始抗HIV治疗最好的时机是 。

10、叠氮脱氧胸苷(Azidothymidine AZT)又名(Zidovudine ZDV)其作用机制是抑制 减少HIV的复制. 11、艾滋病全称为 ,是由 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播速度快,目前无法治愈但能够预防的传染性疾病。 12、艾滋病是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其感染各期的确诊必须根据 和 综合分析,慎重诊断 13、典型的艾滋病毒感染,从感染到死亡经历以下阶段: 、、、。

14、艾滋病的传染源为 、。 四、简答题 1.艾滋病的全称 2、艾滋病的感染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3、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的哪些体液中?在外界抵抗力强吗?什么样的消毒药物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诊断艾滋病的依据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5、当发生艾滋病流行时,应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6、艾滋病的治疗原则? 7、艾滋病的传染源? 8、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9、HIV初筛试验的试验方法的要求是什么? 10、简述HIV感染到艾滋病期常见的临床表现? 11、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是什么?试述其主要临床表现? 12、什么叫HIV感染的“窗口期”? 13、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包括哪些? 14、试述艾滋病毒不传播的途径。

15、试述对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医学管理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l、B 2、A 3、D 4、D 5、B 6、C 7、D 8、D 9、A 10、B 11、B 12、D 13、C 14、D 15、C 16、D (二)是非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7、错 8、错 9、错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错 15、对 (三)填空题 1、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2、窗口期 3、高危行为人数的增加、知识缺乏和社会歧视、经输血和其它医源性感染、人口流动 4、疫情报告、AIDS和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针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 5、控制HIV经性传播、控制HIV输(受)血液传播、控制医源性传播、对吸毒的控制、控制母婴传播 6、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艾滋病7、切断传染途径8、两性霉素B 9、CD4<350/mm 10、逆转录酶1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12、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13、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14、病人、HIV感染者 (四)简答题 1、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生存于人体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

2、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经性传播:全世界的HIV感染约75%通过此途径传播的。性接触包括同性间和异性间的性接触传播,同性恋者、异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均可因接触而相互传染, 血液传播:如果输入带有HIV的血液、血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或针头、都有传播的危险。

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期、可以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3、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艾滋病病毒在外界抵抗力较弱,它比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低。

因此,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诊断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l)HIV抗体检测经确认试验阳性。

(2)临床表现。 (3)流行病学史。

如配偶或性伴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多性伴、静脉注射毒品,接受过HIV污染的血液、血制品或曾被HIV污染的利器刺破等。 在三条中最主要的依据是:HIV抗体阳性。

而某些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可提示应考虑做HIV抗体检测。 5、当发生HIV疫情时,应采取传染源控制和传播途径控制的手段 传染源的控制措施: (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HIV感染者应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指密切随访观察艾滋病人和HIV感。

防控疫情基本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