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常识

2022-07-15 综合 86阅读 投稿:最末

1.求苏联的基本知识

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СССР,英USSR)是一个已不再存在的国家(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

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存在的联邦制多民族国家。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面积224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2.901亿(1990)。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51%,乌克兰人占15% ,乌兹别克人占6%,白俄罗斯人占4%,其他哈萨克人、鞑靼人 、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德意志人、吉尔吉斯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等约占24% 。

官方语言为俄语 。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语族占75% ,印欧语占8% ,阿尔泰语占12%,乌拉尔语占3%,高加索语占2%。

主要宗教为俄罗斯东正教,其他为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首都莫斯科。

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15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巴什基尔、布里亚特、达格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卡尔梅茨达、卡累利阿、科米 、马里 、莫尔多瓦、北奥塞梯、鞑靼、图瓦 、乌德穆尔特 、切切诺-印古什、楚瓦什、雅库特、阿布哈兹、阿扎尔、卡拉卡尔帕克、纳希切凡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 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

首都为莫斯科。国家元首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后期称为苏联总统。

政府首脑为部长会议主席。武装力量名称为苏联红军,1946年后称呼为苏联武装力量。

但是陆军部队习惯上仍然称呼为红军,海军部队称呼为红海军。十月革命,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阶级斗争基础上的一场革命。

是第一个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革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导致1918年-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的成立。 欧洲最大的河流,同时也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

俄罗斯内河航运干道。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中的湖沼间,流经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注入里海。

全长3690公里,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平原的1/3强。在这个流域居住的6450万人,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

它通过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连接波罗的海,通往北德纳维河水系和白海——波罗的海接通白海,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与亚速海和黑海沟通,所以有“五海之河”的美称,是欧洲第一长河。干、支流通航里程3,256公里;货运量占全国河运总量的半数以上。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1837)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

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 列宁(1870.4.22.〔俄历4月10日〕-1924.1.21.)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和伟大领袖。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在希腊语中为“城堡”之意,斯拉夫语为“石匠的城寨”。

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现有人口900万。

在欧洲,莫斯科算得上是比较古老的城市。莫斯科建城于1147年,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八百多年间,俄罗斯有着几次较大的历史变迁。城市以克里姆林宫和红墙为中心,呈环形、放射形布局,近4000多条街道,城内有很多古代建筑。

莫斯科又可以称作是一个巨大的花园城市,城内大大小小的公园及自然保护区有500多个,莫斯科属大陆性气候,每年从9月底开始进入寒冷时期直到第二年的5月中旬。从11月底到 4月中旬为降雪时间,冬季结束时降雪深达35cm。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原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

红场原名是"托尔格",意为"集市"。它的前身是15 世纪末伊凡三世在城东开拓的“城外工商区”。

1517 年,广场发生大火灾,广场曾被称为“火灾广场”。1662年改称“红场”。

克宫这一世界闻名的建筑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是旅游者必到之处。12世纪上叶,多尔戈鲁基大公在波罗维茨低丘上修筑了一个木结构的城堡 – 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就是从这个城堡逐步发展起来的。

现在的红砖是1485年至1495年兴建的。大致呈三角形。

宫墙全长2235米,高5到19米不等,厚3.5至6.5米.共四座城门和十九个尖耸的楼塔。 列巴俄文写法:хлеб “列巴”是俄文译音,是俄罗斯的主食面包。

在哈尔滨,很多食。

2.求苏联的基本知识

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СССР,英USSR)是一个已不再存在的国家(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

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存在的联邦制多民族国家。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面积224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2.901亿(1990)。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51%,乌克兰人占15% ,乌兹别克人占6%,白俄罗斯人占4%,其他哈萨克人、鞑靼人 、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德意志人、吉尔吉斯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等约占24% 。

官方语言为俄语 。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语族占75% ,印欧语占8% ,阿尔泰语占12%,乌拉尔语占3%,高加索语占2%。

主要宗教为俄罗斯东正教,其他为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首都莫斯科。

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15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巴什基尔、布里亚特、达格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卡尔梅茨达、卡累利阿、科米 、马里 、莫尔多瓦、北奥塞梯、鞑靼、图瓦 、乌德穆尔特 、切切诺-印古什、楚瓦什、雅库特、阿布哈兹、阿扎尔、卡拉卡尔帕克、纳希切凡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 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

首都为莫斯科。国家元首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后期称为苏联总统。

政府首脑为部长会议主席。武装力量名称为苏联红军,1946年后称呼为苏联武装力量。

但是陆军部队习惯上仍然称呼为红军,海军部队称呼为红海军。十月革命,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阶级斗争基础上的一场革命。

是第一个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革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导致1918年-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的成立。 欧洲最大的河流,同时也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

俄罗斯内河航运干道。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中的湖沼间,流经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注入里海。

全长3690公里,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平原的1/3强。在这个流域居住的6450万人,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

它通过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连接波罗的海,通往北德纳维河水系和白海——波罗的海接通白海,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与亚速海和黑海沟通,所以有“五海之河”的美称,是欧洲第一长河。干、支流通航里程3,256公里;货运量占全国河运总量的半数以上。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1837)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

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 列宁(1870.4.22.〔俄历4月10日〕-1924.1.21.)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和伟大领袖。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在希腊语中为“城堡”之意,斯拉夫语为“石匠的城寨”。

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现有人口900万。

在欧洲,莫斯科算得上是比较古老的城市。莫斯科建城于1147年,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八百多年间,俄罗斯有着几次较大的历史变迁。城市以克里姆林宫和红墙为中心,呈环形、放射形布局,近4000多条街道,城内有很多古代建筑。

莫斯科又可以称作是一个巨大的花园城市,城内大大小小的公园及自然保护区有500多个,莫斯科属大陆性气候,每年从9月底开始进入寒冷时期直到第二年的5月中旬。从11月底到 4月中旬为降雪时间,冬季结束时降雪深达35cm。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原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

红场原名是"托尔格",意为"集市"。它的前身是15 世纪末伊凡三世在城东开拓的“城外工商区”。

1517 年,广场发生大火灾,广场曾被称为“火灾广场”。1662年改称“红场”。

克宫这一世界闻名的建筑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是旅游者必到之处。12世纪上叶,多尔戈鲁基大公在波罗维茨低丘上修筑了一个木结构的城堡 – 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就是从这个城堡逐步发展起来的。

现在的红砖是1485年至1495年兴建的。大致呈三角形。

宫墙全长2235米,高5到19米不等,厚3.5至6.5米.共四座城门和十九个尖耸的楼塔。 列巴俄文写法:хлеб “列巴”是俄文译音,是俄罗斯的主食面包。

在哈尔滨,很多食。

3.请告诉我一些关于前苏联的知识

1990 年,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三个加盟共和国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相继发表宣言。1991 年 12 月,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不久,除格鲁吉亚外的 11 个共和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文件,并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这标志着苏联的解体。同年 12 月 25 日,克里姆林宫顶上的苏联国旗最终降下。在这世人瞩目的历史事变之后,“前苏联”之说很快兴起,延绵至今。但就一般情况而言,“前苏联”这一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

“前苏联”之说的不妥之处:

一、信息冗余,画蛇添足。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并且信息量必须恰当,多出或不足均属不当。在“苏联”之前加一“前”字,意在强调苏联已不存在。但只称“苏联”,并不影响人们对苏联已不存在这一事实的确认,因为不仅苏联的解体尽人皆知,而且 “苏联”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历史名词而内含“已不存在”这一信息。因此,“前苏联”的“前”所提供的信息是冗余信息,即多余信息、无用信息,通俗地讲,就是啰嗦。

二、信息混乱,不合逻辑。“前苏联”之说在逻辑上有毛病,如“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分别是相对于后来的或现在的“希腊”“埃及”“印度”而言,那么,除了“前苏联”是否还有“现苏联”“后苏联”?在历史变迁中消亡的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国家或其他事物是否都要加“前”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更有甚者,在一定的语境中,“前苏联”之说在语义表达上还会造成歧义和难以理喻的荒诞。例如:“1961年 4 月 12 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斯?加加林乘坐载人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既有“1961年 4 月 12 日”这一时间条件的限制,却又称“前苏联”,二者互相打架:在“1961年 4 月 12 日”这一特定的“当时”,是不是已经有了“前苏联”?如果是(当然不是!),怎么竟会发生已不存在的苏联即“前苏联”的宇航活动?如果不是(的确不是!),后来才不存在的苏联怎么可能化为“前苏联” 而腾越时空,使它的宇航员居然现身于 “1961年 4 月 12 日” 而在太空中大显神通?莫非历史真有神秘的时光隧道,可任人不无惬意地驰骋、自由自在地往来于过去、现在与未来?这样说,不免有小题大做、吹毛求疵之嫌,但按语义的逻辑来说,就是如此。又如:“最近,前苏联太空研究部宣称,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航行过程中,曾被两个不明飞行物尾随”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也属此类情况,即因使用“前苏联”而时空错乱。

此外,“苏联”是国家名称(尽管它只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而“前苏联”并非国家名称,因此作为国家名称绝不能使用“前苏联”一语。例如:某教材中列有《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时间》表,其中“国名”一项列有“美国” “前苏联” “英国” “中国”。但“前苏联”并非“国名”,表误,应将“前”字删去。(江苏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

但“前苏联”也有用得很恰当、甚至非用不可的情况。例如:“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预测:前苏联地区向市场经济过渡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前苏联 12 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 7.4% ,从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率仅次于中国的新兴市场国家。”( 2004 年 11 月 12 日《参考消息》)其中只能用“前苏联”而不能用“苏联”。

我们的结论是:在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前苏联”一语。我社教材、图书也大都不采用“前苏联”之说,特别是历史教材,严格地摒弃这种说法。“前苏联”一语是否可用,不能一概而论:它可以用于非正式的、非正规的语言表达,以及一些特定的情况;而正式的、规范的语言表达有其严格的信息要求、逻辑要求,必须准确、严谨、精练,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教材的论述性语言中,不宜使用“前苏联”一语,而应采用“苏联”一词。

4.10个关于苏联历史有趣的冷知识,你了解哪些

1、1954年苏联曾经申请加入北约(不幸被拒绝)!

2、尽管大家很熟悉的是卫国战争中的苏联装甲部队,但事实上,战前苏联军费最大的部分是空军开支,大约占到40%3、1941年6月22日,苏联空军拥有20000架飞机,包括11500架战斗机、8400架轰炸机和100架对地攻击机,但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使用的飞机总数只有不到3000架(能作战的连2000架都不到,还稍微少了一点)。所以苏军第一天就被摧毁空军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第一天苏联空军损失的飞机只有1200架,只占到十六分之一。

4、苏联飞机产量惊人,但铝的产量却很低,1940年,苏联铝产量超过英法和意大利,突破十万吨,却远低于德国三十二万吨。

苏联KV系列坦克

5、尽管事实证明T-34和KV系列坦克相当卓越,但一直到战争最后一年,苏联最高统帅部对于这两个系列坦克的质疑都一直在维持。

6、着名的KV系列坦克名字取自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IS战车名字来自约瑟夫·斯大林7、着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原名叫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捷尔任斯基大家懂的。

8、乌克兰的顿涅茨工业基地在二战前被称为斯大林诺。

9、苏联空军由于配发的作战服是蓝色,在地面很显眼,以至于战争初德军扫射机场时盯着蓝色制服。造成大量苏军空军成员死亡。

10、所谓斯大林固执己见没有提前做好战争准备的说法也是不合理的。主要是当时的情报大量自相矛盾,德国进攻日期从1941.6到1943都有。斯大林很难抉择,但斯大林还是在巴巴罗萨行动前八天开始命令部队西进占据阵地,战争前一天苏军也进入了最高战备,但依然没有什么卵用。

5.关于俄国的历史知识

俄国历史上的几个时代。

留里克王朝(862-1598年);大动乱时期(1598-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苏维埃时期(1917-1991年);新俄罗斯(1991年以后)。按照统治中心的变迁划分: 基辅罗斯时期(862-1240年) 俄罗斯国家形成于9世纪末。

862年,留里克统治诺夫格罗德。882年,留里克的亲属、诺夫格罗德公国的奥列格大公征服基辅公国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取得基辅大公称号。

伊戈尔(912-945年);奥丽加(伊戈尔之妻945-962年);斯维亚托斯拉夫(965-972年);弗拉基米尔(978-1015年在位)。从专制统治(862-1132年)到采邑统治贵族时期。

13世纪初,基辅罗斯衰落,封建制度与诸侯分立。 蒙古人(鞑靼人)统治时期(1240——1480年) 1237年,金帐汗国入侵罗斯,攻占梁赞,1240年攻占基辅。

诸侯割据与莫斯科公国的崛起。莫斯科大公伊凡·卡利达(1325-1340年)取得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称号,史称“伊凡一世”。

伊凡二世(1341-1359年在位)。1380年,德米特里大公(1359-1389年在位)率军在顿河平原击败蒙古军,被尊称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亦即“顿河的德米特里”)。

莫斯科的王公还有:瓦西里一世(1389-1425年)、瓦西里二世(1425-1462年在位),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 莫斯科时期/沙皇俄国〔1480-1703年〕 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的历史作用:1472年,娶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亚·巴列奥略格为妻,以双头鹰为国徽,开始自称沙皇。

开始恢复君主制。于1478年吞并诺夫戈罗德共和国。

1480年迎战蒙古军队,蒙古军因严寒不战而退,从此结束了长达二百四十年的异族统治,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独立的俄罗斯国家。开始逐步建立农奴制度。

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 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1547年正式加冕为沙皇,俄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绰号“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

确立农奴制度。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戴上了罗马皇帝使用过的王冠,成为俄国的第一个沙皇,在俄语中“沙皇”的意思就是“恺撒”。

费多尔·伊凡诺维奇(1584-1598年在位),伊凡四世之子。 鲍里斯·戈都诺夫(1598-1605年在位) 伪季米特里(1604-1613年在位)“大动乱时期”,波兰、瑞典的入侵。

1613年1月,全俄缙绅会议选举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1613-1645年在位)。罗曼诺夫王朝建立。

征服西伯利亚,并使农奴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阿历克塞(1645-1676年在位),费多尔(1676-1682年在位)。

费多尔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伊凡和彼得同时登基为帝。伊凡(1682-1696年在位)体弱多病,彼得年幼,实际权力掌握在长公主安娜手里。

彼得成年后,放逐了安娜,夺取了政权,并把首都迁到彼得堡,由此开始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 彼得堡时期/俄罗斯帝国(1703-1917年)沙皇俄国晋升为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的改革与战争:通向西欧之路。

对内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对外发展与西欧的关系,加强俄国的实力,从而使古老的俄国逐渐摆脱了中世纪封闭落后的状态。1713年,彼得一世做出了一个对俄罗斯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决定,他放弃了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俄罗斯古老都城——莫斯科,在从瑞典手中夺来的涅瓦河口,重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1721年获得皇帝称号。1725年1月28日,彼得一世去世了。

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1727年) 皇帝彼得二世(1727-1730年) 女皇安娜(1730-1740年) 女皇叶莉莎维塔(1741-1761年) 皇帝彼得三世(1761-1762年被杀) 皇帝伊凡(1762-1764年被杀)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的开明专制。 1762年,一位33岁的女皇登上了沙皇的宝座,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

她在杀害丈夫彼得三世和竞争者伊凡之后,为争取贵族的支持,解放贵族,免除贵族的兵役,但强化农奴制度。引起普加乔夫起义(1773-1776年)。

保罗一世(1796-1801年被杀) 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年)的自由主义的细微改革。与拿破仑的战争(1812年)。

十二月党人起义。俄国向何处去? 尼古拉一世(1825-1855年在位),“黑暗王国”;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形成,思想论战。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年在位),农奴制的废除(1861年俄历2月19日改革),革命民主主义的诞生和民粹派运动。

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5年在位)的暴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尼古拉二世(1895-1917年在位)民粹派与无产阶级革命派的论战。

苏维埃时期(1917-1991年)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衰落和联盟的解体。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

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列宁(1917-1924年);斯大林(1924-1953年);赫鲁晓夫(1953-1964年);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安德罗波夫(1982-1984年);契尔年柯(1984-。

6.求有关俄罗斯的基本知识

国家概况 国名 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法语:Rossiyskaya Federatsiya 英语:Russian Federation)。

简称俄罗斯(Russia)。 面积 1707.54万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

水域面积占13%。 人口 1.434亿(2007年政府估计,世界第9名)。

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09名)。 货币 现用卢布,在此之前用卢布 首都 莫斯科(Moscow)。

人口约850万(截至2002年12月)。平均气温: 1 月-9.3℃ , 7 月18.2℃。

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主要城市 莫斯科――俄罗斯首都,全国最大城市,中央联邦区首府,最大铁路枢纽,全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交通中心。

有著名的红场和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南侧圣彼得堡――全国第二大城市,被誉为“北方之都”,西北联邦区首府。

地处波罗的海沿岸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叶卡捷琳堡――全国经济第三大、人口第五大城市,乌拉尔联邦区首府。

地处欧亚大陆的交界处。 下诺夫哥罗德――全国人口第四大城市,伏尔加沿岸联邦区首府。

位于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交汇处的重工业城市。 新西伯利亚――全国人口第三大城市,西伯利亚联邦区的中心城市。

位于西伯利亚大铁路和鄂毕河的交汇处。 罗斯托夫――南方联邦区首府,位于顿河的入海口。

节日 新年:1月1日 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 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原苏联建军节) 卫国战争胜利日:5月9日 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国庆日):6月12日 人民团结日:11 月4日(纪念莫斯科打败波兰入侵者) 和谐和解日、十月革命节、军人荣誉日:11月7日(原十月革命纪念日) 宪法日:12月12日 宇航节:4月12日(1962年苏联为纪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谢肉节:谢肉节又名“狂欢节”,是俄罗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举办谢肉节的时间在复活节过后的第八周,一共有七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名称:第一天为迎节日,第二天为始欢日,第三天为大宴狂欢日,第四天为拳赛日,第五天为岳母晚会日,第六天为小姑子聚会日,第七天为送别日.人们会在谢肉节期间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比如举办化装晚会,跳假面舞等等. 国家政要 总统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Д. Медведев;Dmitry Medvedev),2008年3月当选,2008年5月8日上任总统;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Vladimir Putin),2008年5月8日上任。 俄罗斯(前苏联)时期领导人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2.076万亿美元(2007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7名)。

人均GDP 14,600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55名)。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 1.14万亿美元(2007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0名)。

人均GDP 8,030美元。 基尼系数 0.405(2005年) 人类发展指数 0.802(高,2005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67名) 国际域名缩写 .ru 长途电话代码 +7 [编辑本段]历史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大、演变至15个加盟共和国)。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

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地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现代一般认为俄罗斯的历史应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为始。

但是在俄罗斯境内,自远古就有人类居住。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

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

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1237年蒙古军队入侵,建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

7.苏联卫国战争背景知识

苏联卫国战争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反抗纳粹德国及其欧洲盟国侵略的战争,时间从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开始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为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262353964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德国、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的190个师组成北、中、南3个集团军群,迅速占领立陶宛全部,拉脱维亚大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部分。

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苏军展开积极防御,消灭德军大批有生力量,1942年1月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1943年2月2日全歼被围德军。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具有决定性影响。1943年8月苏军取得了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德军从此彻底丧失战略进攻能力,全线转入防御。

1944年苏军发起战略性总反攻,通过对德军的10次打击全部收复沦陷土地,并把军事行动转为在德国及其欧洲盟国领土上进行,迫使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先后退出战争,转而反对德国。 1945年初,苏军展开强大攻势,攻入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进占东普鲁士和西里西亚。

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并于5月8日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苏德战场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为惨烈、最为血腥的战场。

据统计,苏军作战死亡866.84万人,德军及其盟军死亡600多万人。 苏德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绝大多数苏联及俄罗斯学者和很多西方学者在战后都认为,如果没有苏联的顽强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将难以预料。

8.苏联卫国战争背景知识

苏联卫国战争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反抗纳粹德国及其欧洲盟国侵略的战争,时间从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开始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为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德国、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的190个师组成北、中、南3个集团军群,迅速占领立陶宛全部,拉脱维亚大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部分。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苏军展开积极防御,消灭德军大批有生力量,1942年1月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1943年2月2日全歼被围德军。斯大林格勒会战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具有决定性影响。1943年8月苏军取得了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德军从此彻底丧失战略进攻能力,全线转入防御。1944年苏军发起战略性总反攻,通过对德军的10次打击全部收复沦陷土地,并把军事行动转为在德国及其欧洲盟国领土上进行,迫使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先后退出战争,转而反对德国。

1945年初,苏军展开强大攻势,攻入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进占东普鲁士和西里西亚。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并于5月8日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苏德战场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为惨烈、最为血腥的战场。据统计,苏军作战死亡866.84万人,德军及其盟军死亡600多万人。

苏德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绝大多数苏联及俄罗斯学者和很多西方学者在战后都认为,如果没有苏联的顽强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将难以预料。

苏联的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