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

2022-02-21 综合 86阅读 投稿:小情绪

1.国学常识有哪些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谷】稻、黍、稷、麦、豆 【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音】宫、商、角、徵、羽 【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桥】赵州桥(河北石家庄)、广济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 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八字】“八字”也叫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每柱两个字,上为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下为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正好八个字,所以称为“八字”。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五帝有五种说法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②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④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⑤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 【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磔刑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四大名扇】檀香。

2.有关国学的知识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2、科举前选拔官员 3.科举制名称 4、古代学校 5、古代学官 二、风俗礼仪 1、古代节日习俗 2、古代礼仪 3、古代位次 4、古代讳称 三、姓名称谓 1、基本称谓 2、兼称几项 3、古代谦称 4、古代敬称 5、古代贱称 6、特殊称谓 四 、古代职官 1、古代官职概述 2、常见的官职爵位名 3、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

3.谁有国学知识大全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国学知识大全:此书是吕思勉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国学的开示门径之作,写就于先生的学术盛年期,在民国时期一经出版,即受到当时的国学爱好者和整理者的大力追捧,一时有洛阳纸贵之誉。

虽世易时移,但其价值却历久弥新,仍对当代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4.想读国学,可是读不懂、不能深层次的理解

国学现在不冷了。无论大学或小学,都有开设国学班的。不知这些国学班的教材怎样,学国学总不能像上托福班那样应试而应景,这一本《国学常识》是现成的教材,所谓常识就是基本功。好,请大家翻开《国学常识》第一章,提问:“什么是国学?”估计会难倒一大片。 本书于1947年2月由上海文光书店首次刊行,时隔55年方才重新出版,也算是国学的一 </OBJECT>;种辛酸。作者曹伯韩,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法初步》、《国学常识》、《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等书是他在文化普及上所留的余荫,1950年他发表《我们主张采用横排的版式》,提倡汉字横排,是另一影响深远的工作。 《国学常识》全书共分13章,142节,只是薄薄的200多页的小册子,算是对国学的一份框架式说明,同时也不陷于干瘪,文字有叙有议,把纷繁浩杂的经史典籍做一脉络的梳理,如口传心授。学国学,不是囫囵吞枣的背背三字经,这样的国学认识就浅了;也不是沉入“四书”“五经”,学什么训诂考据,这是专家学者的事业,放在普及上难免又深了。在本书中,作者把一般性的国学概念,包括代表性的学人、源流、派别及学术观点,一一拿来做了评述。“初步研究国学,不能做局部的精深研究,而应当涉猎各方面,做一全盘的鸟瞰。”不至于在常识上犯错误,也就达到了了解国学的一个目的——不忘本。 经历了多年的断档,当前的国学教育热难免会有盲目的地方。而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入门的途径。 现在所提到的国学基本上是指儒学,是汉代独尊儒术后遗留下来的学术,也是资料相对完整的学术。

而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学还需要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说起,当年孔子还问道与老子,庄子原先是学儒学的,可见当时学术交流,各家学派的交流还是很多的。

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

而要想学习国学,一般可以从相对好理解的论语开始,年纪小一点的可以从三字经,千字文开始;有一定文学功底之后,可以看一下道德经、南华经等道家经典;如果想有所收获可以看看墨子的。

5.国学常识怎么样

和朱自清的版本相比,这本书囊括的内容较广,甚至包括金石,佛教,医学,科学与艺术,适合专业学生入门而不适合仅仅想涉猎一些经典的爱好者。

1.“ 《说文》所解的九千三百余字中有七千六百九十字为形声字” 想起了苏东坡讥讽王安石。后者认为“波”是水之皮,前者讥讽他“滑”为水之骨。

2.双声与叠韵 3.反切注音法就是使用两个字,第一个字的生母加第二个字的韵母。 4.班固的《汉书-艺文录》对于古籍做了系统介绍,研究国学必备。

“国学书太多,精彩的很少,没有博览群书的可能和必要” 5.“六经史也”,尚书记言之史,春秋记事,三礼记载礼仪,诗经的国风为风俗史,雅、颂包括社会变革的故事和传说,易经为占卜学说,可以作为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材料。 6.《礼记》的《学礼》,《乐记》,《儒行》,《礼运》可以读一下,另外《大学》《中庸》也出自礼记。

7.作者推崇戴震,可以看看其作品。 8.经学的扬弃 - “我们决不能舍今从古,经书中的什么什么,那都不过是给学术史的一种资料罢了。

如果不把它当做史料,而闭着眼睛讲通经致用,想引用《春秋》断狱,靠半部论语治天下,那就走入魔道。” 9.《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10.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不歌而诵谓之赋”。 11.八股文是骈文的变种,但几部分是散文,因此骈散结合。

《国学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