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

2022-08-18 综合 86阅读 投稿:结果

1.佛教知识

说法有三:1.指须弥山四周之大海。

于古代印度之世界观中,须弥山位于世界之中间,其周围有四大海,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大海外则为铁围山。2.指环绕国土四周之海。

大海为众河所归,乃水之积聚,其量为最。称四大海者,非指大海之部分,乃指其全部而言。

如观无量寿经以四大海一词形容阿弥陀佛眼量之纵广。观无量寿经之第九观佛身(大一二·三四三中):‘佛眼清净,如四大海水,清白分明。

’据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载,一大海纵广为八万四千由旬,合四倍之大海则为三十三万六千由旬,而阿弥陀佛之眼量犹超过之,故称四大海,非指四种不同之大海。3.指有情众生之身体。

有情之身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犹如苦海,故称四大海。宋朝择英法师作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偈中之‘五须弥’乃指众生由五蕴色心相聚而成之我慢山,高如五须弥;‘四大海’则指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之身,为一切苦之本。阿弥陀佛以白毫相光宛转于众生五蕴须弥我慢之山,令众生破除八万四千烦恼,去除我、法二执;又以绀青慈目照见众生,令悟四大皆空,苦海澄清,归于极乐。

2.想知道佛教知识

学佛常识(1)【什么是佛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 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

所以它是教学 、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

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佛教的教学目标】佛教教学的方针是彻底破除「迷信」。

佛门常讲:「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迷是什么呢?对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真相不了解。因为不了解真相,往往就看错了,也想错了;看错、想错,也就做错。

做错的结果就是苦啊!如果一个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真正理解,没想错、没看错、没做错,所得的结果一定是快乐。所以「破迷开悟」是从因上说;「离苦得乐」,是从果上说。

为达到这个目的,佛教教学的方针是「破除迷信,启发真正的智慧」,让我们有能力在现实环境里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乃至于善、恶、利、害。然后再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

可见佛教既不消极,也不落伍,是能给我们真实利益的。无量寿经上讲:「佛教是圆满的帮助我们解决众生一切苦难的问题, 让我们每个人在这一生中得到幸福快乐、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大同。

」 这就是佛教在我们世间的目标,至于往后的目标---断烦恼、出三界,殊胜的利益,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要认清楚,佛法是教学,是真的能让我们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实幸福的教育成果。

【供奉佛菩萨的意义】佛菩萨的造像,不是依照人像塑造的,而是依照《佛说造像度量经》,将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很明确的显示出来。相好是果报,而果报是从修因上来的,让你一看到相好,就要想到一定要修好因,才会有好果报。

此意义很深!佛门供养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萨。 这一尊佛代表真如「本性」,菩萨代表从「性」起「用」。

本性是空、是体,起用是有。体、相、用;「体」是空寂的,从「体」能够现「相」,现「相」就有作用。

菩萨代表「相」、代表「用」佛代表「本体」。若供养的是西方三圣,三幅都是阿弥陀佛,没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也说得很明白,西方世界人的容貌、身相完全与阿弥陀佛一样。 所以,当中自然是阿弥陀佛,两边是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是梵语音译,意思是「无量觉」;也就是三皈依所说的「觉而不迷」。 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 都能觉而不迷,这就是阿弥陀佛,这是从名号的意义总说。

从经典上细说,《无量寿经》自始至终就是说明阿弥陀佛觉而不迷的形象。我们见到阿弥陀佛的形象,就要想到阿弥陀佛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智慧,要发心向他学习。

所以见到这尊像,听到这个名号,就要想起《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与《观无量寿佛经》,所讲的理论、道理与修学方法。修学的方法,就是日常生活的方法,工作的方法,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 以佛的标准向佛学习, 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作法、说法,学得像阿弥陀佛一样,这是学佛。

若是看到阿弥陀佛,他是他,我是我,互不相干,那就错了。左边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代表乐于助人,见到众生有苦难,立刻就伸出援手,所以我们称赞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

千手千眼是比喻,并不是真的有一千只手、一千只眼,这是赞叹精明能干之人是「双手万能」所谓是眼到、手到,只要他看到了,帮助的手立刻就到达,取这个意思。观世音菩萨也有三部经,按顺序来说,第一部是在《华严经》里,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五十三参的「第七回向」,观世音菩萨代表第七回向菩萨。

这里面有自己修行的方法,和度化众生的方法,说得很圆满。第二部在《楞严经》里,《楞严经》共有十卷,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这一部经里,观世音菩萨主要是说明,他如何修行证果,很值得我们学习。这些原理原则,无论我们修学哪个法门都用得上。

第三部在《法华经》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品流通得最广。《普门品》里所说的内容,是观世音菩萨如何去帮助一切苦难的大众,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的原理原则、方法及效果。

这三部经,被称之为「观音三经」,都是附属于大经之中,并非独立的。所以,我们念这句「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就要想到这三部典籍里,所讲的理论、方法与境界。

右边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唯有智慧才是最大的势力, 所以称为「大势至」;最大的势力就是高度圆满的智慧。大势至菩萨的经典,也不是独立的,是附属在《楞严经》里,称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经文不长,只有两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短;《般若心经》有两百六十个字。虽然经文很短,其义理展开,无有穷尽,广大深远。

印光大师将这一章经文,收在净土四经之后,成为「净土五经」,净土经论就非常圆满。这一章可说是净土宗的心经,比《般若心。

3.求佛教知识越多越好

佛教的起源及发展?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

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

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 接受。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 成为普及派。

由于佛教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和、轮回、因果报应等有利于维护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 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

其经典总称三藏: 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 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

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说谎(不记前仇)、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不坐高处、不积蓄金银财宝。 西双版纳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萨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别是佛寺和佛塔遍 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名的精品,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大景观。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动和佛教节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项: 1、傣历6月份的浴佛节,就是傣历新年,外地人称“泼水节”。 2、“毫瓦萨”(傣历9月15日)和“卧瓦萨”(傣历12月15日), 即“关门节”和“开门节”。

整整3个月为净居斋戒期。 3、赕,即布施。

是信众对寺僧的捐献活动。节日繁多,一年内至少赕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时间在傣历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洼”,即祭佛山。 7、“松桑卡”,时间傣历 5月15日,为比丘集结日。

8、“播董”,即竖旗杆。 9、“机光罗”,即烧白柴堆,祝贺帕召 升天。

傣族、布朗族的每个男子到七八岁左右,都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才有结婚、成家立业的权利和义务,否则,被人瞧不起。当和尚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则终身为僧。

西藏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

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一批城镇小邦兴起(迦毗罗卫国就是当时的一个小邦),经常互相侵并,发生冲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后,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称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阶层,奴隶(称为首陀罗)是最下贱的阶层。首陀罗是非雅利安人,受着极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被婆婆罗门随意驱逐甚至残害。

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被订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

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 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

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皖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

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

后来他便到中天竺各地进行传教活动,组成僧侣集团,逐渐形成了佛教。到他死的时候,佛教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精细的唯心主义体系,后来由于不断的传播,发展成为许许多多不同的流派,教义就显得更为杂乱了。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据称是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所谓“苦谛”,就是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会遇到生、老、病、死……十六苦(或说八苦),没有丝毫乐处,引导人们去厌恶人世。

所谓“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找来找去佛教徒找到了两条原因:一条叫“业”(干事情),这是致苦的正因;一条是“惑(烦恼)”,这是致苦的助因。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这就叫“灭谛”。

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修道,这就是“道谛”。佛教所说的“道”就是涅盘之道。

所谓“涅盘”译义为灭、灭度、寂灭、圆寂、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等,实际就是死的化名(这种化名多至六七十个。

4.关于佛教知识的

佛说楼炭经卷第一阎浮利品第一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舍卫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众比丘饭已后。会于讲堂上。

坐共议言。可怪未曾有。

是天地云何破坏。云何成就。

佛彻听遥闻。诸比丘饭已后。

于讲堂共坐议此事。佛即起到讲堂坐。

问诸比丘。向者会议此何等。

诸比丘白佛言。饭已后。

于讲堂上共议。可怪未曾有。

是天地云何破坏。云何成就。

但共议是事耳。佛告诸比丘。

欲从如来闻知是天地成败时不。诸比丘白佛言。

唯天中天。今正是时。

应为诸比丘说。知天地成败时。

比丘从佛闻。即当持之。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念之。

今为汝说。诸比丘言。

唯然世尊。愿欲闻知。

佛言诸比丘如一日月。旋照四天下时。

尔所四千天下世界。有千日月。

有千须弥山王。有四千天下。

四千大海水。四千大龙宫。

四千大金翅鸟。四千恶道。

四千大恶道。七千种种大树。

八千种种大山。万种种大泥梨。

是名为一小千世界。如一千小世界。

尔所小千千世界。是名为中千世界。

如一中千世界。尔所中千千世界。

是名为三千世界。悉烧成败。

是为一佛刹。佛言。

比丘。是地深六百八十万由旬。

其边无限。其地立水上。

其水深四百六十万由旬。其边际无有限碍。

大风持水。其风深二百三十万由旬。

其边际无限。比丘其大海深八百四十万由旬。

其边际无崖底。比丘须弥山王入大海水。

深八万四千由旬。高亦八万四千由旬。

下狭上稍稍广。上正平。

种种合四类在上止。悉满无空缺处。

诸大尊神亦在上止。诸尊复尊大神。

悉在上居止。忉利天宫。

在须弥山上。过忉利天。

上有焰天。过炎天。

有兜率天。上过兜率天。

有尼摩罗天。过尼摩罗天。

上有波罗尼蜜和耶越致天。过是上有梵迦夷天。

过是天上有魔天。其宫广长二十四万里。

宫壁七重。栏楯七重。

刀分七重。行树七重。

周匝皆以七宝。画妙好。

金银水精琉璃马瑙赤真珠车磲。金壁银门。

银壁金门。琉璃壁水精门。

水精壁琉璃门。赤真珠壁马瑙门。

马瑙壁赤真珠门。车磲壁一切众宝门。

采画妙好。皆以七宝作之。

金栏楯金柱栿银桄。银栏楯银柱栿金桄。

琉璃栏楯琉璃柱栿。水精栏楯水精柱栿琉璃桄。

赤真珠栏楯赤真珠柱栿马瑙桄。马瑙栏楯马瑙柱栿赤真珠桄。

车磲栏楯车磲柱栿一切妙宝作之。金刀分者银垂。

银刀分者金垂。琉璃刀分者水精垂。

水精刀分者琉璃垂。赤真珠刀分者马瑙垂。

马瑙刀分者赤真珠垂。车磲刀分者一切宝垂。

金树金根金茎。银枝叶花实。

银树银根银茎。金枝叶华实。

琉璃树琉璃根茎。水精枝叶华实。

水精树水精根茎。琉璃枝叶华实。

赤真珠树赤真珠根。马瑙茎枝叶华实。

玛瑙树马瑙根茎。赤真珠枝叶华实。

车磲树车磲根茎。一切宝枝叶华实。

彩画殊好。皆以七宝。

金银琉璃水精赤真珠车磲马瑙。其门上有曲箱盖。

栏楯上有交露。楼观下有园观舍宅。

浴地生华种种树种种叶种种华种种实。出种种香。

种种飞鸟。各各悲鸣。

过魔天。上有梵迦夷天。

过梵迦夷天。上有阿卫货天。

过是上有首皮斤天。过是有比呼破天。

过是已有无人想天。过是已有阿和天。

过是已有答和天。过是已有名须达称天。

过是已有须陀尸天。过是已有阿迦尼吒天。

过是已有天。名阿竭禅天。

过是已有天。名识知。

过是已有天。名阿因。

过是已有天。名无有思想亦不无想。

乃至其上有人。生老病死。

往还不复过其上数。佛言。

比丘。须弥山王以四宝作城。

琉璃水精金银。须弥山王北有天下。

名郁单曰。广长各四十万里。

正方。须弥山王东有天下。

名弗于逮。广长各三十六万里。

周匝正圆。须弥山王西有天下。

名俱耶尼。广长各三十二万里。

如半月形。须弥山王南有天下。

名阎浮利。广长各二十八万里。

北广南狭。须弥山王北胁天金照北方天下。

须弥山王东胁天银照东方天下。须弥山王西胁天水精照西方天下。

须弥山王南胁天琉璃照南方天下。北方天下有树名银茎。

围二百八十里高四千里。枝叶分布二千里。

东方天下有大树名条茎。围二百八十里高四千里。

枝叶分布二千里。俱耶尼天下有树名斤茎。

围二百八十里高四千里。枝叶分布二千里。

其树上有石牛。高四十里。

阎浮利天下。有大树名阎。

高四千里。茎围二百八十里。

枝叶分布二千里。金翅鸟王及龙有树名驹利睒。

高四千里。茎围二百八十里。

枝叶分布二千里。阿须伦有大树名善昼过度。

高四千里茎围二百八十里。枝叶分布二千里。

忉利天有树名度昼。高四千里茎围二百八十里。

枝叶分布二千里。大海北有大树名阎。

高四千里茎围二百八十里。枝叶分布二千里。

北方地空中有丛树名庵。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阎破。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多。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那多。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男。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女。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小儿。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柏。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栴檀。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佉钵。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般奈。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比罗。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大利。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奈。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安石榴。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抄罗。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陂。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名陂隆。广长各二千里。

复有丛树。

5.有关佛教学的知识

1 实践出真知!学佛,学习佛教知识,最好莫过于直接读佛陀的教诲。

一个人花几十小时,看再多的影评,都不如花2小时去亲自看看《哈利波特》2 吃过梨子,才能了解什么滋味。如果没吃过梨子,面对“梨子的味道实际上与香蕉没有差异”这样的意见或谣言,只能无所适从,百般求证和分析也无法真正确定。

最后可能还因为“发表意见者是个胖子,想必吃过很多东西,而且带眼镜,说明很有学问”,觉得意见非常具有权威性,最终判断“梨子与香蕉味道一样”的可信程度是非常高的。3 读过《四十二章经》《佛说法灭尽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就会了解相当多的佛教知识了。

4 有了初步了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经典,比如汉传佛教的常见经典。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5 刚开始学佛,对于论述般若的经典(如《般若心经》《金刚经》),可能理解困难,此时不必“强为言是”,可以先学习自己的水平所能读懂的经典,如《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说阿弥陀经》,积累善根和智慧,善根成熟之时自然开悟,有如水到渠成。5 中国是个佛教大国,但是附佛外道也非常多,学佛或学习佛教知识,要研究真正的佛经入手。

否则就容易被打着佛教幌子的张三李四所哄骗了。君不闻XX功弟子言必称佛教,但却从来不读佛经,而且排斥读佛经,专以其“师父著作”为经。

自称修行多年,却无多少佛教常识。6 依据佛陀的开示,当今已经是佛教的末法,“魔作沙门,坏乱吾道”“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因此劝君珍惜正典。

6.各位居士,我想学习佛教知识,如何入门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师兄的正心正念!师兄若是想皈依,许多寺院都可以为师兄授皈依,受皈依并不分男众女众,只要依一颗诚挚恭敬心,愿意皈依佛、法、僧三宝,即可!皈依并非出家,所以男众女众皆可一起皈依!师兄可以先了解一下,附近哪里有正法寺院,找一位戒行清净的师父,为授皈依。

许多寺院,皈依仪式有各自特定的日子,可以提前去了解一下,再做决定!师兄说得有道理,我们皈依之前,是需要对佛法有一些了解的!对佛法深入了解之后,再行皈依,心也更诚敬,更坚定明确!师兄,学习佛法,首先要知道佛所讲的基本和核心是什么。不论修行任何法门,这些都是基础!其中包括: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是非常实用的修行方法,果能依次第如理观照,深悟其理,则看破一切虚妄颠倒,必定解脱六道!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佛留与我们末世众生验证佛法与否的标准和依据。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是佛为我们总结的修行顺序和次第。此八正道依次生起。

我们要学习佛法,必须先有正见,有了正见,才可能有正的思维。有了正的思维才能产生正语、正业及正命。

有了正命才是真正的正精进,否则,没有正的方向,就算是再精进,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必不能导至正念,不能得以正定!四依止:依智不依识,识义不依言,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此四依止,如果我们能深刻体悟,如实依止,能保证我们不入邪途,不堕险坑!可以百度视频搜索:普愿讲堂里面有《佛陀的三法印》、《心经讲解》、《如何逐渐步入佛法解脱》等系列可供师兄观看。

深入浅出,比较容易懂。

7.佛法的基本内容

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

当时印度许多教派都是有最后解脱的理想的。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Samudaya-sacca),说苦的消灭(灭谛Nirodha-sacca)和灭苦的方法(道谛Magga-sacca)。

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这四圣谛(Cattqri-ariya-saccqni,谛的意义就是真理),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Pawiccasamuppqda)。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

佛学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