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常识

2023-01-22 综合 86阅读 投稿:独角戏

1.求一些民族风俗知识

民族知识竞赛题.cn/newspaper/cswb/b4/200406/t20040618_193138.htm满族见面礼平时上街见面,各自都应分清长幼请安问好。

男人皆施问安礼(即请不安)或施打千礼(即请大安),待长辈回话,方能动身。女人则施蹲安礼(即侧身半躬身,双手抉膝微微下蹲)。

满族人以前施问安礼一般每隔三五天都要向本族长辈问安,无论多少户居住一地均不能遗落此礼。后来,施此礼稍弛,但晚辈离家较久、归来时,一般都要向本族中长者问安,都要施三拜六叩的磕头礼,在第二拜时要后退半步。

岁礼,一般为满族礼仪中较大的举动。在除夕这一天,吃过晚饭,阖家老少大小,均得到户外走一走,首先到供祖先的家里的祖宗牌位前三拜九叩,然后逐家叩拜,行二拜六叩礼。

这种礼不分门户、贫富之别,也不论平日亲疏,一般要求拜至午夜间(即民俗中的放鞭炮煮饺子接财神时)为止。拜年礼,在正月初一早饭后开始。

行拜礼与辞岁礼不同,一般要求有选择地到本家长辈家施叩拜大礼。时至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满族的礼仪也渐渐废弛了一些,但是敬祖先、孝父母、礼宾客之礼犹存,满族的风俗民情特点仍然很明显。

汉族藏族 献哈达都必须鞠躬,不得用手接送。客人来访主人要在门外迎接,对尊、长者要脱帽弯腰45度,见平辈稍微低下就可;敬献奶茶、酥油茶或青稞酒有敬三杯的习俗,客人不可拒绝,喝三杯之间还有许多细微的讲究;送客要让客人走在前,为客人牵马备鞍。

主要禁忌有:不可触摸佛像、佛供、经书、钟鼓、活佛身躯和佛徒佩带的佛珠,因为都是圣物;男坐左边,女坐右边,不可混坐;家有病人或产妇,不得进入。苗族 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维吾尔族 饮食禁忌与伊斯兰教相同。

他们忌用单手接送礼物;忌穿短裤、短小衣物外出;睡觉时禁头动脚西,禁四肢平伸仰卧。做客时洗手不可将湿手乱甩;不能在长者就座之前入坐;吃抓饭不要用手乱抓或抓了再放回去;吃剩残物不要乱扔;用餐时不要从餐布或主人面前跨过;不要当着主客的面吐痰、擤鼻涕等。

朝鲜族 有热情待客、尊老爱幼的传统。客人进门前,要先干咳一声,或以“在家吗?”向主人示问;脱鞋进门,进门上炕;对长者起立让坐,为长者让路;让客人吃饱吃好;客人吃饱,汤匙应放在桌上,或放在汤碗内;请可、客吃饭,主人要奉陪到底,不在客人之前离席;对稀客、贵客要以酒相待;节日饮食要与邻居分享。

朝鲜族家庭礼节严格,讲究父慈子孝,晚辈敬重长辈。一般老少不同席,老人单独设席;晚辈要待长者用餐后方可举筷,不得在老人面前喝酒抽烟,如无法回避也要转身而饮;对六十岁的老人,全家要举行庆花甲仪式,跪拜敬酒祝寿。

黎族 海南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您如果想去屋内参观或想体验当地民俗而住进船形屋,记住一定要尊重黎族风俗。

在船形屋内有禁忌:不得戴草笠进屋,不得在屋内吹口哨,不得在屋内扛锄头……若是人多生病,家畜不旺,据说是屋场“多阴”“鬼神占地”,便要搬家等等。回族 回族男女都喜欢戴白色的帽子,穿黑色的马甲。

回族妇女还喜欢戴盖头、金银耳环、戒指、手镯等。 回族特别讲究卫生,室内外清洁整齐,灶具洁净。

平时洗脸洗手用汤瓶,沐浴用吊罐。 回族吃牛、羊等反刍类的偶蹄目食草动物肉,也吃鸡、鸭、鹅、鱼肉,禁食猪肉,不食动物血液和自死的禽畜。

虔诚的教徒食用的禽畜,还必须由阿訇代宰。回族群众一般不抽烟,不喝酒,男女老幼都爱喝由糖、茶叶、核桃、桂圆、红枣、果脯等营养丰富的佐料配制的八宝茶。

有尊贵客人,会以丰富的"全羊席"和各种"回民小吃"热情款待。满族 满族人以小米为主食,吃黄米干饭、黄米饽饽(豆包)以及“饭包”,喜欢吃粘食。

满族独特的风味食品是白片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过节是吃饺子,阴历除夕晚饭必吃手扒肉。

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的莫过于八大碗的“满洲席”。此外,满族还有种类繁多的风味小吃和点心,“萨其玛”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种。

壮族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传统民居有楼居、半楼居和地居建筑三种类型。

楼居是干栏式木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面圈牲畜。房屋的前厅用来举行庆典货物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为卧室,后市为生活区,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彝族 彝族的传统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土掌房”。传统服饰古朴、独特、别具一格。

凉山彝族成年男子左耳佩红、黄大耳珠,在头正中蓄一小撮长发,。

2.中国民俗知识问答

1. 什么是民族A.狭义概念:指人们在一事实上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如汉族。

B、广义概念: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2、中华民族; 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

3、什么是民俗?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传达室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4、民俗的四大特性;A、社会性和集体性B、类型性和模式性C、稳定性和变异性D、传承性和播布性这四者之间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5、民俗的范围;包括: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6、导游员、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应持的正确态度:应持尊重其“保护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态度,入乡问俗、入乡问禁、入乡随俗。

7、识记中国民族的名称:汉族其他55个民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僳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8、中国民族的人口结构及少数民族的含义: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汇总资料,截至1990年7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人口为1***68万余人,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

因为他们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小,所以称为少数民族。人数最多,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壮族、珞巴族。

9、中国大陆人口超过千万和不足一万的民族:人中超过千万的民族:汉族、壮族;人口在一万以下的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等7个民族。10、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特点: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

汉族多聚居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234303733在人口稠密的东南部,少数民族多住在人口稀疏的边疆地区,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界线。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都有一定数量原汉族居民,从而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分布地区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这种居住格局决定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领带的密切关系。

11、中国民族的语言:除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大语系。12、中国民族的文字: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外,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使用的文字。

A、非拼间文字:1、汉字;2、音节文字(彝文)B、拼音文字:1、印度字母变体体系(如藏文、傣文)2、阿拉伯字母体系(如老维文、老哈萨克文)3、回鹘字母体系(蒙古文、满文、锡伯文)4、朝鲜文字字母体系;5、拉丁文字字母体系;6、斯拉夫字母体系(俄文)13、汉族的族源: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是吸收了周围的部分苗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14、汉族简史:其先民经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时已形成为以“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体,以与周边各族相区别。汉代以后,周边的各族即以“汉人”称呼中原人。

汉族逐渐地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百世不易的族称。汉族是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形成的统一的、稳定的民族,又经秦汉以来2000余年的繁衍生息,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血统与文化,发展成为摇篮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众多人口的民族15、汉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语言系属: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

汉族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语言简称汉族,属汉藏语系。

16、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A、春节:于阴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其主要节日活动有:操办年货、伏、做新衣、掸尘、祭灶、祭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等;节日期间人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饺子、吃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B、清明节:于阴历三月间,即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主要节日活动有:主要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C、端午节:于阴历五月初五;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袋、饮雄黄酒、插菖蒲、采药等活动;D、中秋节:于阴历八月十五;主要有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及舞龙灯等活动;17、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和主要经济生活方式:A、满族: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B、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主要。

3.传统文化知识和习俗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求雨、禳灾、用占卜来预测气候和年成,以及围绕农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俗。《左传》记载:“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1] 《汉书·郊祀志》也记载:“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2]可见, 对土地神和谷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确知的上古时代就很流行了。其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一年中除十一、十二月外,十个月都有“祈谷”、“命民社”、“祈来年”等固定的祭祀农业诸神的活动,实际上,许多农事节日就是由此形成的。此类农事信仰习俗在后世堪称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也远没有绝迹。就猎、牧、渔、林、交通、运输、贸易等行业及各项手工业而言,举行某些巫术性仪式,祭祀有关的神灵,恪守

一定的禁忌等,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4 ]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 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

中国的传统服饰,按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信仰活动相适应,故有所谓的“祭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许多多用以避邪的衣服和饰品,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饰、玉佩、护身符等。饮食生活中,船家食鱼忌翻身,不称“箸”而称“筷”;河南人做饭忌说“少”、“没”、“光”、“烂”、“完了”、“不够”等词语;东北人包饺子忌不捏褶,因为捏光边象“和尚头”,不吉利,而且包成的饺子忌摆成圈,必须摆得横竖成行,才能财路通达,这些禁忌习俗都是我们常闻常见的。事实上,饮食中的原始信仰很早就盛行了,如汉代便有“俗说:雷鸣不得作酱,雷已发声作酱,令人腹内雷鸣。”“俗说:腊正旦食得菟髌者,名之日幸,赏以寒酒。幸者,善样,令人吉利也。”之类的记载[5]。又据《山海经》的记载:“招摇之山……有木焉, 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①gǔ,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②@②(猩猩),食之善走。”“扭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③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④,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6]这种食用、佩戴某种东西

就可以取得某种实际效用的观念正是模拟巫术的观念,而后世盛行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如以“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形容别人胆大妄为,显然与之一脉相承。至于喝了中药,将药渣倒在大路上的习俗,很明显与接触巫术有关。

4.关于中国民俗的小知识

春节

春节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几十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英文为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又称端阳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贴符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传统文化知识和习俗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

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

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求雨、禳灾、用占卜来预测气候和年成,以及围绕农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俗。

《左传》记载:“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1] 《汉书·郊祀志》也记载:“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

[2]可见, 对土地神和谷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确知的上古时代就很流行了。其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一年中除十一、十二月外,十个月都有“祈谷”、“命民社”、“祈来年”等固定的祭祀农业诸神的活动,实际上,许多农事节日就是由此形成的。

此类农事信仰习俗在后世堪称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也远没有绝迹。就猎、牧、渔、林、交通、运输、贸易等行业及各项手工业而言,举行某些巫术性仪式,祭祀有关的神灵,恪守 一定的禁忌等,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

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

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4 ]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 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

中国的传统服饰,按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信仰活动相适应,故有所谓的“祭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许多多用以避邪的衣服和饰品,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饰、玉佩、护身符等。

饮食生活中,船家食鱼忌翻身,不称“箸”而称“筷”;河南人做饭忌说“少”、“没”、“光”、“烂”、“完了”、“不够”等词语;东北人包饺子忌不捏褶,因为捏光边象“和尚头”,不吉利,而且包成的饺子忌摆成圈,必须摆得横竖成行,才能财路通达,这些禁忌习俗都是我们常闻常见的。事实上,饮食中的原始信仰很早就盛行了,如汉代便有“俗说:雷鸣不得作酱,雷已发声作酱,令人腹内雷鸣。”

“俗说:腊正旦食得菟髌者,名之日幸,赏以寒酒。幸者,善样,令人吉利也。”

之类的记载[5]。又据《山海经》的记载:“招摇之山……有木焉, 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①gǔ,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②@②(猩猩),食之善走。”“扭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③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④,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6]这种食用、佩戴某种东西 就可以取得某种实际效用的观念正是模拟巫术的观念,而后世盛行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如以“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形容别人胆大妄为,显然与之一脉相承。

至于喝了中药,将药渣倒在大路上的习俗,很明显与接触巫术有关。

6.关于风俗人情方面的知识

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指出,中秋节与春节、端午一样是属于我国全民性的大节。汉族又把中秋作为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俗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中秋拜月都由妇女主持,把秋季丰收的鲜果和象征圆月的月饼作为主要供品。同时兼有祭神祭祖及祝福全家团圆幸福的内容。汉族过中秋,是分散到户的节日活动,追求和谐安详的家庭氛围。

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则将中秋过成了群体性的大聚会活动。在苗族的古老传说中,月亮是个勤劳勇敢的憨厚小伙。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拒绝了来自九十九个州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她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所以,如今每到中秋之夜,苗家山寨的男男女女都要载歌载舞"跳月",青年男女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

仡佬族将中秋称作"八月节",节前全寨要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侗族将中秋称为"赶坪节",青年男女要参加芦笙表演和对歌比赛。壮族少女在中秋这天要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萧,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最有趣的中秋民俗当属湖南侗乡的"偷月亮菜"。相传古时候,月宫里的仙女在中秋之夜降临人间,把甘露洒向丰收的瓜果蔬菜。美好故事世代流传,如今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所爱的后生的园圃,故意高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拿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小伙子也可以到心爱的姑娘家去"偷月亮菜",双方借此表达爱意。

参考资料:

7.中国传统礼仪知识有那些

1、行走礼: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

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2、见面礼: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

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

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

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

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3、入坐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规矩,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

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

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4、饮食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

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

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

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5、拜贺庆吊礼:中国自古是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

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

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

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婴儿满月时,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衣物。

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成年礼在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冠笄之礼。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

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现代成年礼的年龄在18周岁,学校举行集体的成年宣誓仪式,强调青年人的成年意识。

婚嫁是人生的大事,传统社会十分看重。传统婚礼有六道程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

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婚礼的高潮在亲迎,新郎要到女家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行结发礼与合卺礼。

大婚之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宴宾客。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以后开始举行。

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

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

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

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气象。

总之,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

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 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

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认真辨析,去伪存真,择善而从之。

8.中国春节民俗知识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

9.新年民俗小知识

[祭灶] [扫尘] [吃灶糖]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洗 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小除夕] [过赶年]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

[放爆竹][祭祖][给压岁钱]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拜年][开门炮仗]

[占岁][贴画鸡][聚财]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祭财神][财神的传说]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祭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娘在这日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这日还有不行刑的风俗。

[谷日][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石头生日][贺老鼠嫁女][新年十日歌]

旧时民间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元宵节][送孩儿灯][迎紫姑]

[走百病][偷菜节][巴乌节]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东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10.礼节习俗是什么

基本礼节习俗知识 一、语言问候礼节常识 1.什么是语言问候礼节 语言问候礼节是指接待客人时所用的亲切、热情而又有分寸的关切、恭候、致意的问候语。

例如,初次见到客人,你热情迎上去亲切地问一声:“您好,见到您很高兴。”主动打招呼问候,就是向客人示意:我乐意为您服务或者我们欢迎您的到来,在这一瞬间,你与客人之间就建立了感情联系。

若客人远道而来,初次见面还可以说:“欢迎您到我们酒店来,先生(夫人)”;对于曾在酒店下榻过或在酒店用过餐的客人则可以说:“欢迎您回来,先生(夫人)”,“重新见到您十分愉快。” 当客人到你工作处时要问:“早晨好!”,“晚上好”,然后问:“您有什么事需要我办吗?” 分别时说:“再见”、“祝您一路顺风”、“欢迎您再来”、“谢谢您来我们这里住,请您以后再来”等等。

2.不同情况的问候语 问候语除了要注意用语得体之外,还要根据客人的不同情况来使用相应的问候礼节。如运动员参加比赛可以说:“祝你们比赛取得胜利。”

对演员可以说:“祝你们演出成功。”如果是节日可问候:“祝您圣诞节快乐”、“祝您新年快乐”。

如知道客人住宿本酒店,也可说:“祝您在这儿过得愉快,”当客人因长途旅行而显得疲劳可说声:“祝您睡好”等等。 如果酒店员工根据客人的不同情况而致以亲切的问候,客人就会感到十分愉快。

3.不同国籍的问候语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惯问候语。 例如,欢迎问候语,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一般见到客人后的问候语是:“您路上辛苦了”之类的话;若对外宾用这种欢迎用语,外国人就不习惯,他觉得我一路的旅行都非常愉快,没有一点儿的辛苦,到底为什么事你这样说呢?会觉得奇怪难以理解,所以我们应该这样说:“你一路很愉快吧?欢迎您到广州来。”

又例如,当我们看见朋友面色苍白时,就会关心地问:“你是否病了?”而西方人则往往会说:“你脸色有些苍白,你挺好吗?”由此可见,我们是从担心朋友健康的角度表示关心,而西方人则从祝愿朋友健康的角度表示关心,言殊意同。如果对方表明身体不太舒服或感冒,我们就会关心地说:“多喝些开水,穿暖和点,不要再着凉”等,但若你对西方人士这样说,他们会认为你带着父母腔讲话或以监护人高高在上的语气教训人。

这对于有强烈独立意识的西方人士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可以说:“听到你病了我很难过。

我真诚希望你很快会好起来。”如果对方否认自己身体有任何不适,就不宜继续谈这个话题,免得使对方不愉快。

4.问候语要切合情境 切合情境是指问候语运用要与所处的语言环境和空间相切合、相适应,还需作文化背景的思考,要注意不同文化所带来的语言运用、理解方面的明显差异性。 在远古时代,人们使用的工具极其粗糙简单,无法抵御毒蛇猛兽的侵袭和吞噬,因此人们相遇的问候语是“无它乎?”古时候“蛇”与“它”相通,“它”象征毒蛇猛兽,这在当时是最大的关心,“无它”则对彼此都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具更新,已相对能抵御毒蛇和猛兽了,“恙”即疾病对人类的威胁又上升到主要地位,人们的问候语遂以“无恙乎”取代“无它乎”,直到解放前在民间仍流传着这样的俗语,“穷人无病就是福”。又过了若干年,医学医药发展了,人们对疾病的防治能力大大加强了,温饱又成了主要的问题,于是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又变成了“吃过饭了吗?” 现在,在我们的同事、朋友或邻居间问“一早到哪儿呀?”、“饭吃过了吗?”我们习以为常地认为这是问候打招呼,会使人感觉到亲切友好,甚至能起到联络感情的作用。

但如果你见到一些外国友人,你也问他们:“一早到哪儿呀?”、“饭吃过了吗?”外国友人听起来却会引起误解和不快。问他(她)吃过饭没有?会认为你要请他们做客吃饭,可是我国仅作问候,并无下文,问他一早上哪里去,他会认为你干预他的私事。

另外,我们中国人送客的时候,主人说“慢走”,客人说请主人“留步”,这些话你如果直翻过去,也会使外国人感到困惑,心想,我就要走了,怎么还叫我慢走,是不是叫我不要走呀?这样就会感到有疑问。 同样,英国人、美国人习惯说“so Long”(到此为止),也就是再见的意思,如果我们想so long就这么长?也会感到困惑,所以我们在跟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最好是用国际上习惯的打招呼用语,与世界潮流“接轨”,否则就难以适应世界各国的交流。

5.国际上习惯用的见面招呼用语 早上:Good morning!(早上好) 中午以后:Good afternoon!(下午好) 晚上:Good evening!(晚上好) 晚上分别的时候:Good night/Goodbye!(晚安/再见) 6.各国习惯用的招呼用语 (1)阿富汗。阿富汗人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僻的乡村,亲友、熟人相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愿真主保佑你!” (2)日本。

日本人平时见面以“您早”、“您好”、“请多多关照”、“拜托您了”、“失陪了”等短语互相招呼,但不能问“您吃饭了吗?” (3)蒙古。蒙古人主客相见是互相询问:“牲畜好吧?”同辈相遇说声“您好”。

(4)老挝。老挝人。

风俗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