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生必备文学常识有那些
1、历史。
不用太深究,我们必须知道夏商周春秋战国。(知道有这么些国家更替就行了)2、文学。
比如一些诗人。也不需要知道现代的像阿斐、芦哲峰、董非、风轻扬、舒子原、郁颜什么的,古代那些李白、杜甫等八大家总该知道下。
还有一些比较近的,像:徐志摩、闻一多、林徽因、戴望舒、艾青、卞之琳、纪弦、郑愁予、江河、舒婷、顾城这几个有名的要知道。值得一提的是海子,这几年在中学生里特别出名。
写作文啊什么的十有八九都可以穿插一些海子的诗,有一句你可能也听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另外有一些古典的,像孔孟什么的。(比如屈原、韩非、刘邦、项羽、亚父那句和有名的”竖子不足于谋“等等)再有就是名著了。
这个高考也有考,福建的以前是选择题加问答题。我不知道你是哪里的,但现在名著有很多是浓缩版的,不同版本的翻译也会不一样。
你不喜欢看这些的话,为了考试,建议看浓缩的。要说常识的话,你得知道四大名著和他们的作者,还有就是国外的莎士比亚、大小仲马这些人。
我就提一些大纲,你愿意深入的话可以留言。看在我打字这么辛苦的份上,请采纳吧。
非常感谢。
2.高二文学常识整理
还有第四册的,一时没找到,找到再发给你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文学常识整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作品305篇。按音乐及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诸侯国(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共160篇。“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又分“大雅”和“小雅”。
“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篇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通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其优秀篇章,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音节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诗经》对中国二千多年的文学发展有深广的影响,并且是珍贵的古代史料。
前人有“六义”的说法,即: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诗经》在秦以前只称为“诗”。
汉以后被儒家尊奉为经典,始有“诗经”之说。《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三首》2、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尊崇。
屈原曾在政治上协助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并在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后因上官大夫等人向顷襄王诽谤,而被流放到江南地区。
大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
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各1篇。《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离骚》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因此叫“楚辞”。
这种诗歌的形式被称为“楚辞体”或“骚体”。《楚辞》由西汉末年的刘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
《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的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离骚(节选)》3、《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选自南朝徐陵编的古诗总集《玉台新咏》。和北朝长篇叙事乐府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演变为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指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民歌。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以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但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孔雀东南飞(并序)》4、《古诗十九首》出自梁代萧统编的《文选》。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五言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历代文人奉为典范。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称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迢迢牵牛星》5、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
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
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曹操集子里现存《短歌行》两首,其中第一首,一千七百多年来脍炙人口,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建安时期诗歌风格的作品之一。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诗人的核心,他们的作品也成为建安文学巨大成就的标志。
《短歌行》6、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李白一直是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心目中的。
他的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
广为流传的有《将进酒》《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秋浦歌》《赠汪伦》等等。《梦游天姥吟留别》7、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原籍太原(今属。
3.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高中文学常识 答:高中语文第一册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
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 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2.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14.《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5.《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
《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7.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认为“人性本善”。(见第五册) 18.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
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合称“老庄”。 20.贾谊:西汉洛阳人,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
著作有《新书》、《吊屈原赋》等。 2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关于《史记》见第六册) 22.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现在山东省临沂)人。
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
因他作过右军将军,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高中语文第二册 23.《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 24.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
4.求高中阶段重要的文学常识整理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文学 1. 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 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 (《乐》)。
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 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 ⑥荀子, 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 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 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 2.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A.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 禹(yǔ)应扬(yáng)刘桢。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③“竹林七贤”指嵇康、阮籍、向秀等七位作者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 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B.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小说的发展期)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四).唐代文学 1. 唐诗 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王维字摩诘,一位大诗人,著名“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③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⑤“小李杜”:李商隐,杜牧,著有《樊川文集》。 ⑥“诗中三李” 为李白,李商隐,李贺。
2. 唐代散文 ① 韩愈。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 ②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
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3.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 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5.高中文学常识,人教版的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文学 1、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 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 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 2、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A、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yǔ)应扬(yáng)刘桢。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③“竹林七贤”指嵇康、阮籍、向秀等七位作者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B、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小说的发展期)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四)、唐代文学 1、唐诗 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王维字摩诘,一位大诗人,著名“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③“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⑤“小李杜”:李商隐,杜牧,著有《樊川文集》。 ⑥“诗中三李”为李白,李商隐,李贺。
2、唐代散文 ①韩愈。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 ②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
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3、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 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
6.高一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三题
我国古代的论说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的书都可以看成是论文集。
《战国策》等书中保存的纵横家的说辞,有很多也是论文。在现存的文献中,单篇的论文以贾谊的《过秦论》为最早:全书系统地阐述了贾谊的思想和主张,《过秦论》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因此还不是纯粹的单篇论文。
论说文的写作特点,和今天的论说文差不多,做到说理深刻、逻辑严密、条理清楚才是好文章。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把心、理、辞看成是写论说文所必需的三个条件:心里想得正确清楚,才能说得明白深刻、没有漏洞破绽;而遣词造句精审严密,又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条件。
我们欣赏分析论说文时,就应该从这三方面着眼。一、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论说文,风格不同。
自汉代以至南北朝,或有意铺排,或着意对偶,而其论述的展开往往是层层推理,沿着一条线索直贯而下,层次比较简单。唐代自韩、柳起,就很讲究文章的波澜起伏、回转曲折,其变化奇诡多端,使人莫测;而作者的结论,就在这中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到了宋代,以苏轼为代表,除了继承前代遗风之外,又有了通畅明快、气势浩然的特色。试以贾谊《过秦论》和韩愈《杂说一》作一简单比较,看一看这种区别。
《过秦论》一般被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依次叙述:秦从孝公起日益强大;其他诸侯网罗人材、合纵缔交以攻秦,反为秦所败;延至始皇帝,灭山东六国统一天下;此后秦行愚民弱民政策,想传业万世;但陈涉揭竿而起,很快就推翻了秦;结论:秦之速亡,是由于在靠暴力取得天下后却不能施仁义以守业。
中篇承上篇继续论述秦不能安民的过失:首言处于战国动乱之后人民思安;次言秦始皇帝“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再言秦二世更为暴虐,以致国事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得出结论:“故先王见终始(事情的开头与结尾)之变,知存亡之机(关键),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可以说:上篇以述代论,从事实中引出作者所要论述的命题;中篇才做了系统的推论,历史事实的叙述是作为论据出现的。
其论述如千丈瀑布一泻而下,较少纡徐曲折。再看《杂说一》。
这是一篇不过一百一十几字的短论: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灵于龙:比龙还“灵”。
茫洋:即汪洋,浩瀚无际的样子。玄:玄冥,指广大空间。
薄:迫,接近。伏:等于说遮蔽。
景:同“影”。震:指雷。
神:动词,指其变化很神奇。水:动词,流水,降水)文章的主题是论云、龙关系,借以喻指君、臣应该互相依赖和帮助。
文章虽短,却富于变化。先说云“弗灵于龙”;“然龙乘是气”句一转,得出“云亦灵怪”的结论;说到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处又是一个波折;“然龙弗得”句却又把意思扭转回去。
然后发出“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的感叹,最末从《周易》引出“云从之矣”以作结,言已尽而意未穷。全文如沿路盘山,时进时退,而每次的退也都是在进,步步深入,循环上升,极尽奇宕变幻之能事。
在韩愈的那些长篇论文如《原道》、《原毁》等篇中,这种手法的运用更为典型。三、以《师说》为例,从内容上赏析论说文章的角度要注意找出论说文中对事物和事件做判断的语句,互相联系起来,对文章主旨进行把握。
《师说》旨在透过一系列的论据证明「古之学者必有师」、「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三方面的道理。当时世俗人不知古之学者必有师,只以为年纪不是大于自己的话,他的贤能一定不及自己,韩愈看到此点,借李蟠拜自己为师、跟从自己学习,发表议论,韩愈的构想是以十七岁那么年轻的学子从自己学习,而自己年纪比他大很多,但也不敢以年长自居贤位,而说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说话,足见师的重要及师其道而非师其年长的道理。
而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之提法非常新颖,将师之角色具体定义,使当时老师作为「授其书而习其句读」的普通层次提升到授儒家之业、解儒家之惑之新高点,立意高远。好的论说文一定有强大的说服力,要学会发掘作者的论述思路。
在文章中,他先是提出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认为师的角色是传承儒家道统、讲授儒家经典、解决学生面对的学问及人生困感,师的作用的确如此重要,令人难于辩驳。韩愈进而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之道理,人学习的是道理,最先能领略道理的人就可以为师,这与年纪、贵贱都无关系,能力优胜者自可在某一范畴为师,这更是难于质疑的提法。
接着,韩愈举出古之圣人亦有师、今之愚人竟谓可以无师,今之士大夫择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