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老师

2022-04-03 综合 86阅读 投稿:温暖心

1.省考的常识判断部分怎么复习

从2005年开始,常识判断的考点呈现出两种变化趋势。第一,考查的知识逐渐脱离“常识”的范畴,开始考一些比较偏、怪的知识点;第二,法律常识题目的比重逐渐加大,打破了以往各种知识均有考查的均衡情况。在这两点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常识判断的题目难度开始增大。2007、2008两年可以说是常识判断“走火入魔”的年份,全部25题都是法律常识,这给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公平。有些题目即便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点也过于冷僻,难以把握。在这一阶段,常识判断的题目开始向专业的法律考试靠拢,不仅频频出现司法考试、法律硕士联考的原题,也加大了案例型题目的考查力度。

正当绝大多数人都对法律常识感到头疼甚而深恶痛绝时,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题目终于回归了理性,不再考单一的法律常识,而是包含了法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自然、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法律题目仅仅占7道,依然主要集中在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这四大部门法当中。时事热点成为新的考点,奥运会、汶川地震、神舟七号飞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金融危机……国际国内发生过的重要大事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今年的考试大纲中,常识判断又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不再单独强调以法律常识为主,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在2009年考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公平性。同时也在备考上,指明了应有的方向:

一、重在积累。除了法律常识以外,其他内容很难系统复习,因此考生需要的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工作,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盲目的大量练习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还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分清轻重。法律题目所占的比重在去年的考试中已经严重缩水,今年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因此考生已经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背诵法条或是记忆很专业的法律知识,对四大部门法有简单了解即可,同时颁布时间比较近的一些热门法律需要格外加以注意。

三、把握时事。国际上和国内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时事,是考生应该关注的对象,尤其是2008年11月以来的时事,比如医疗卫生改革、日本政权变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等最近一年内发生的重要大事。

四、真题为纲。考过的题目有可能重复,考过的考点有可能不变,即所谓“考题就是考过的题,考点就是考过的点”。最佳的复习材料仍然是往年考过的真题,也就是我们一向所提倡的“从真题中来,到真题中去”,通过真题的训练把握命题者的出题脉路和常见考法。

综上所述,对于常识判断,考生最应该具备的就是一颗平常心态,既不贪功近利,也要未雨绸缪,注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能出题的小细节,积累为主,真题为辅,不断扩充知识面才能从应对常识判断。

华图网校提供相关配套网络名师课程,全部名师讲解,帮你迅速掌握解题技巧,你可以点击下面的图标进入华图网校首页了解,谢谢。

2.教师公招考试要考哪些科目

1. 《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教师礼仪等。

2.《教师公招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等。

拓展资料

教师公招是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统一组织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的考试。各个省市以及区县的公招考试时间不统一的。

教师公招是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统一组织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的考试,各个省市以及区县的公招考试时间都是不统一的。在当今就业难,失业率高的现实条件下,教师这个行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也越来越得到青睐。

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也是一个奉献的职业,同时更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还是一个节假日最多的行业。随着教师的收入越来越高,享受着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待遇,以及有的退休工资更是高过大学老师,所以只要参加公招考试过关,面试合格之后就成为了受编制的国家正式教师,可以说是当今社会为数不多的铁饭碗之一。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教师公招

3.2019内蒙古教师招聘都有哪些方式

教师招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特岗教师考试以及事业单位D类教师岗考试。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属于职业竞争性考试,根据职位需求确定试卷的测评内容,主要考察应聘者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基于此,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公共科目笔试分为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小学教师类(D类)和医疗卫生类(E类)五个类别。招聘岗位对应的考试类别,原则上在招聘公告中予以确定并标明,报考人员需依据考试类别参加公共科目笔试。其中,中小学教师类(D类)主要适用于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

考试科目及内容

该类考试公共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时长为90分钟,满分为150分/100分;《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时长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100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

针对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部分。共100个单项选择题。

(1)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主要涉及教育、文化、历史、政治、自然、经济、法律等方面。(其中教育常识题量一般不超过8个题)

(2)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内涵、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主题、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内容原意是否一致;根据阅读内容合理推断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题型有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数量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题型有数学运算、资料分析等。

(5)策略选择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面对教育教学情境感知理解、分析判别、权衡选择恰当策略的能力。这部分题目的题面一般是陈述一个教育情景,主要考查应试人员面对该种情境、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包括根据情景采取恰当措施进行管理组织的能力、根据情景采取合适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等。

《综合应用能力(D类)》

针对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师德与职业认知、教育教学核心能力和教师自主发展能力。试卷由主观性试题构成,主要题型包括辨析题、案例分析题、教育方案设计题等。

4.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的复习误区,经验总结

常识判断是公考行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头疼”的模块。

【华图教研中心】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冯国亮老师最近一直在讲授公考常识判断模块。在授课过程中,冯国亮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陷入了复习的误区,有必要加以适当引导。

特撰写此文,希望对大家复习备考常识判断有所帮助。误区一:知识点太散,无从下手很多同学一看到常识判断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庞杂,就产生了听天由命的感觉,准备完全靠自己以前的积累去准备公考,而放弃集中复习。

这种想法是不适当的。根据对常识判断2000-2009年的十年真题比较分析,我们知道,它虽然涉及到了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七大知识领域,但是题目主要集中在法律、人文(历史+自然,又偏重于历史,历史中又偏重于中国古代史)、政治和科技上。

而2010年国考行测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常识判断测查的内容……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在精力的分配上当然以这四门为主,其中因为法律类的考试更为成熟(如司法考试、法律硕士联考、法律自考等),所以加强对法律常识的复习是稳健地获得常识判断分数的重要途径之一。

事实上,对法律、历史和政治的复习貌似复杂,但都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和特点。以中国古代史的复习为例,出题者通常比较青睐秦汉、隋唐、明清这几个时期的历史,因为强盛而统一,其封建文明是中国封建史上最有代表性的。

另外,先秦和宋朝的历史也不可忽视。因为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

而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因此亦为出题者所青睐。在掌握中国所经历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为三大阶段后,以其内在相继更替的王朝为“经”度,以每个王朝相对应的思想、政治、宗教、经济、文化、艺术、民族、外交和杰出人物等为“纬”度,就能划出历史复习的重点。

当同学们像填表一样,把学到的历史知识点填进每个对应的空格,历史常识的掌握就会相当的系统、全面和准确了。政治方面,主要体现出了和当年的时事热点问题相结合的特点。

因此在复习的时候只要牢牢把握住这个特点,全取政治常识的分数并非难事。误区二:涵盖面太广,花时间不值很多非法律专业的同学认为,法律常识题目细小,涉及面很广,于是产生了浪费时间在法律上不值的感觉。

通过对真题的分析,我们看到,在经历了2007、2008年常识判断全考法律常识之后,2009年国考常识判断回归了多元化的模式,法律常识仅有7道题目的数量,不到1/3。与2009年大纲要求相比,题目数量与其所说的“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相距甚远。

对今年常识判断的题目,我们认为,命题人在坚持多元化的基础上,将适当提高法律常识的数量。因此适当增加法律常识复习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

对法律常识的复习还能运用于申论中。以2009年申论真题为例,材料1和9涉及到了土地法律制度;材料2中涉及到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的问题;材料5和6中对此亦有涉及。

因此,适当运用法律的观点回答题目不仅角度新颖,而且符合公务员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不仅要用政治和经济的视角观察社会问题,更要运用法律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另外,通过对常识判断十年真题的比较,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结论:法律常识最集中的考点一直分布在行政法、宪法、民(商)法和刑法(依照题目数量降序排列)。

因此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上述几大部门法中去。误区三:法律常识太难,耗精力太多一些同学看到我们给大家提供的常识判断材料比较厚,内容比较多,专业性比较强,就产生了畏惧心理。

尤其是非法律专业的同学,看到材料中以法律知识为主时,更是产生了巨大的疑虑——我从来没学习过法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能复习得了这么多的法律内容吗?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虑和畏惧,关键是应试者忽略了这部分考试题目的特点。它考查的只是最基本的常识。

所谓常识,就是普通的知识,一般的知识,能够为普通大众所掌握的知识。公考应试者自身的学历和素质相对较高,因此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比普通常识的难度只是略高一点而已,完全不可能达到专业级层次。

以2009年常识判断为例,从第19题到25题,题目涉及的范围覆盖了法理、宪法(含选举法和立法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几大部门法,但其难度不仅不能和司法考试同日而语,甚至同法律自考、法律硕士联考题目相比,其难度也相距甚远。2007、2008、2009三年的法律常识题目同以往相比,难度略有提升,但难度空间增长有限。

所以非法律专业的同学应当树立坚定信念,坚信只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系统自学,特别是在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辅导下,梳理出法律常识的脉络,寻找到迅速掌握法律常识的捷径,肯定能够达到应试要求。

常识判断老师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