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名词解释

2022-10-09 综合 86阅读 投稿:追梦魂

1.党建常识及名词解释

1、党的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实现共产主义2、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3、“三会一课”: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支部党员大会、党课4、“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5、基层党建“5+1”工程:农牧区实施“领头雁”工程、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学校实施“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国有企业围绕实施“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工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实施“双覆盖”工程、离退休党支部开展“退休不褪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6、农牧民“三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7、“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8、双培双带: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9、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双覆盖工程”: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10、共产党员“五带头”:要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11、农牧区党员“五带头三培养”:农牧区党员带头跟党走、带头发展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和谐稳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把优秀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12、“三级联述联评联考”:“三级联述”,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分别向上一级党委进行专项述职,“三级联评”,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评议。“三级联考”,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工)委和部门党组(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13、村级活动场所“八有”:有牌子、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有领袖像、有国旗14、三亮三比三评: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作风、比业绩、比技能;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15、党员远程教育“三薄一册”:登记簿、讨论记录簿、信息反馈簿,党员干部点名册16、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目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17、村(居)干部“一定三有”: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保障18、文建明工作法(即:乡镇党委“3+2”工作法)内容:三制(即: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三定(即:定岗、定员、定酬),三教育(即:党员党性教育、干部受教育、群众“十好”教育八两下),两集中(即:集中服务、集中理财)19、“三级联创”:创建“五个好”农村党支部,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20、国有企业“四强四忧”活动:推动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凝聚人心能力强,促进和谐能力强。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议优21、非公有制党建“双强,六好”:党建强、发展强、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反映好。

22、基层党员“双育”计划:基层党员增强党性和能力提高23、“五评”法:党员自评、支部互评、领导点评、县委点评、群众测评24、“十星模范村”:爱党爱国星、民族团结星、勤劳致富星、特色经济星、管理民主星、重教尚文星、环境美化星、遵纪守法星、平安和谐星、先锋模范星25、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人要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26、创先争优:创建先进基层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27、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28、“失联”党员:流出后不知去向,连续六个月以上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与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29、“口袋”党员:组织关系长期放在“口袋”中,人在一处、组织关系在另一处,不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的党员30、“流动”党员: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的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31、“两代表一委员”:(中央)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2、基层党组织任期:2—3年,3—5年33、脱贫攻坚“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34、“十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结对帮扶脱贫一批、金融惠农脱贫一批、培训转移脱贫一批、就业援助脱贫一批、城乡带动脱贫一批35、“十个到位”:政策保障到位、资金投入到位、产业带动到位、项目安排到位、民生服务到位、社会帮扶到位、援藏支持到位、群众参与到位、收入分配到位、机制创新到位36、“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37、“五。

2.语文文化常识

一、名词解释:(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其它: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7. 花中四 君子:梅、兰、竹、菊8.岁寒三友:松、竹、梅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

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雅、颂”三大类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五更3点—5点。

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27.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3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

“三宝”,拂教名词,指拂、法、僧。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

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32.溢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

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ù)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五)古代别称: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

3.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四家《诗》:

指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和古文“毛诗”。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就是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

尚书:儒家经典。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散文之中,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乐府:,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赋比兴:指《诗经》创作的三种艺术手法。赋就是直陈,比就是运用比喻。兴就是借物起兴。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

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

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

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

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老庄:老子和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因此常常二者并称。他们二者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人应该顺应自然,少求私欲等等

风雅颂: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考研吗?具体的还是看报考学校指定书比较好,网上的参考下而已

《常识》名词解释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