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常识

2022-05-02 综合 86阅读 投稿:陌生人

1.扬州十八怪分别是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

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

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边寿民、闵贞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 “扬州八怪”究竟“怪”在哪里,说法也不一。

有人认为他们为人怪,从实际看,并不如此。八怪本身,经历坎坷,他们有着不平之气,有无限激愤,对贫民阶层深表同情。

他们凭着知识分子的敏锐洞察力和善良的同情心,对丑恶的事物和人,加以抨击,或著于诗文,或表诸书画。这类事在中国历史上虽不少见,但也不是多见,人们以“怪”来看待,也就很自然的了。

但他们的日常行为,都没有超出当时礼教的范围,并没有晋代文人那样放纵--装痴作怪、哭笑无常。他们和官员名士交流,参加诗文酒会,表现都是一些正常人的人。

所以,从他们生活行为中来认定他们的“怪”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只有到他们的作品中,来加以研究。

“八怪”不愿走别人已开创的道路,而是要另辟蹊径。他们要创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来自立门户,就是要不同于古人,不追随时俗,风格独创。

他们的作品有违人们欣赏习惯,人们觉得新奇,也就感到有些“怪”了。正如郑燮自己所说:“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

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笑我板桥怪。”当时人们对他们褒贬不一,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偏离了“正宗”,这就说明了它所以被称之为“怪”的主要原由。

扬州八怪画家突破了“正宗”的束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在自己创造与发挥,穷其一生,为创造新的画风而努力。 “扬州八怪”知识广博,长于诗文。

在生活上大都历经坎坷,最后走上了以卖画为生的道路。他们虽然卖画,却是以画寄情,在书画艺术上有更高的追求,不愿流入一般画工的行列。

他们的学识、经历、艺术修养、深厚功力和立意创新的艺术追求,已不同于一般画工,达到了立意新、构图新、技法新的境界,开创了一代新画风,为中国绘画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业。 参考资料: /view/2326.htm。

2.扬州人特点是啥

特点之一、大气 小地方人,说自己大气,有些人可能要不服气,其实,扬州如此出名,并非一向很小。

解放前的上海,叫做“十里洋场”,一个城市,有十里长街,似乎是超大的了,然而,要知道,扬州早在唐代就有“春风十里扬州路”了。太平天国之前,扬州之于中国,好比今天的上海。

扬州的发达,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农业生态条件,同时,也得益于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扬州是个天然的宝地,标准的鱼米之乡,境内基本都是平原,水网交错。

在这里,神州最大的天堑长江,与中国最长的人工河流大运河,两条大动脉,把华夏大地贯通东西,连接南北,漫长的中国历史里,扬州一直担当着水路交通枢纽的角色。扬州的衰败,始于战乱,似乎是必然的,中国历史上的外来侵略军,往往是从北方大举入侵,然后向南推进的。

爱国的将士,为了能保住南方的半壁江山,在扬州这最后一个桥头堡,顽强地做着殊死的抵抗。扬州在明将史可法抗清失败后,遭受了重创,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血雨腥风,传说,当时的多尔衮血洗扬州,把扬州城里的百姓,杀戮净尽,一个也不留,小时候听老辈人说故事,说是女人的小脚,被剁下来堆成山,不知道是否指的这一次屠城。

以后的扬州人,都是随后从外地迁徙而来的。过去没有火车汽车,能四通八达的,主要还是水路,尽管清兵对扬州实施了屠城,然而,从经济角度来看,扬州作为要埠,不能死去,于是,随着清朝的鼎盛,扬州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繁华,乾隆帝下江南,扬州是他必来盘桓的地方。

天平天国以后,几经暴动,加之海上运输渐渐兴起,偏安一隅的新埠头上海,逐渐接替了扬州的经济地位。扬州由此渐渐衰败,成为中小城市。

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人,习惯了本地的历史,过得平静淡然,那些感叹扬州沧海桑田的,往往不是扬州人,而是慕名而来的旅游人士:也许是现实与想象的落差太大了吧,人们有感慨的,有失望的,当然,也有安之若素的。对我来说,没有一点历史知识,没有一点文学功底,你最好不要来扬州,这个地方,会令你失望的——对我这句话,你不要有太多的想法,我是个实在人,村姑的出身,就会说直白的大实话,呵呵。

扬州长,扬州短,我说了不少,其实,从根源上来说,我并不是扬州人:我的祖籍,是在不远处的苏州,祖祖辈辈,经商做官,小的时候,曾听说过一些“传胪”的事情,似懂非懂,现在则基本忘光了;我的祖父,原本在上海谋生,自然不是庄户的出身;解放初期实行土改的时候,被田地所诱惑,一番激动之后,便离开了上海,下放到了扬州的一个小镇,然而,祖父也不过有一个名义上的农村户口而已,他这辈子,从未下过田,家里会种田的,是我的叔叔,因文革动乱,读到初中后,就半工半农地为生计操劳了。我的户口,在我大学毕业后,回到了上海,对我的家庭来说,这一通折腾,可谓沧海桑田了——尽管如此,在身份认定上,我还是认为自己是不折不扣的扬州人,一个地地道道的苏北村姑,我并因此而骄傲。

扬州不大,自从三泰(泰州、泰兴、泰县)被分割出去以后,扬州愈发地小了,但是扬州人的心态,却比上海人大气得多。这里的人,书卷气重,地方自豪感虽然强,却没有地域歧视,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这里,生活得都很自在。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感觉,离开扬州多年,不知道有没有变。特点之二、文气 扬州城是个历史文化名城,古诗词里,有关扬州的诗句,随手一拈,就是一把。

扬州,单独看这两个字,似乎并不起眼,然而,一旦嵌入诗句中,就别有韵味——不信,你把唐诗宋词中的扬州,改一个地名试试看,改过之后,全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随便说几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1)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2)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3)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4)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在扬州 5)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6)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7)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高中时,扬州广播电台举办了一场征文比赛,事先不知道题目,限时完成,有点儿象高考,我有幸获奖,得到的奖品,是一本古色古香的书名叫做“唐诗咏扬州”的诗集,里面写满了与扬州有关的佳句,记得开篇第一首,是扬州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在唐诗中极具份量,有“孤篇盖全唐”的美誉。

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熏陶,能诗会文的人,自然就比较多。在我生长的小镇里,许多街坊邻居都会舞文弄墨,放下锄头就能操弄琴棋书画的,大有人在。

我曾在当地的文化站看过书法展览,我要说,他们的水平,相当地不俗。去他们家串门,触目所见,也大都拾掇得相当整洁,不少人家的院子里,还种植有花草竹子。

我记得,自家对门的五爹爹一家,教育出来的儿子,在浙江大学做数学教授,老俩口在家,种植的是石榴、香椿、凤仙花、山药蛋、以及很多种说不上名字的药草。我的爷爷,则培养出我的父亲,也是个文革前的大学生——可惜命薄,毕业后不久就死了。

我家种植的,是月季、榆树、楝树、泡桐、银杏、喇叭花、凤仙花、丝瓜,此外,我的奶奶还长年养着一群下蛋的鸡。我在这里,要说一句,不要。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文学常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首联抒情: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典故)一是“闻笛赋”,一是“烂柯人”通过对受害战友的悼念,以及自己回到故乡竟然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

颈联承颔联比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偶)。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谁能告诉我关于“扬州瘦西湖”的资料

瘦西湖

瘦西湖公园位于古城扬州的西北部,总面积103.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 49.9公顷。瘦西湖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时,因其绕长春岭(即小金山),又称长春湖。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

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所谓“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瘦西湖风景区是蜀冈-瘦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

瘦西湖清瘦狭长,水面长约4km, 宽不及100m。原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历次经营沟通,运用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瘦西湖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再向北至蜀岗平山堂、观音山止。湖长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是国内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5.扬州八怪分别是

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鳝、汪士慎:

“扬州八怪”究竟指哪些画家,说法不尽一致。有人说是八个,有人说不止八个;有人说这八个,有人说另外八个。据各种著述记载,计有十五人之多。因李玉芬《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是记载“八怪”较早而又最全的,所以一般人还是以清末李玉芬所提出的八人为准。即: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至于有人提到的其它画家,如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因画风接近,也可并入。因“八”字可看作形容词,也可看做约数。 “扬州八怪”知识广博,长于诗文。在生活上大都历经坎坷,最后走上了以卖画为生的道路。他们虽然卖画,却是以画寄情,在书画艺术上有更高的追求,不愿流入一般画工的行列。他们的学识、经历、艺术修养、深厚功力和立意创新的艺术追求,已不同于一般画工,达到了立意新、构图新、技法新的境界,开创了一代新画风,为中国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业。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文人画自唐宋兴盛起来,逐步丰富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留下大量的作品,这是中国绘画的骄傲。明清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众多的画派,各具特色,争雄于画坛。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四王”为首的虞山、娄东画派,而在扬州,则形成了以金农、郑燮为首的“扬州八怪”画风。这些画家都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绘画传统,但他们对于继承传统和创作方法有着不同的见解。虞山、娄东等画派,讲求临摹学习古人,以遵守古法为原则,以力振古法为己任,并以“正宗”自命。他们的创作方法,如“正宗”画家王珲所说,作画要“以元人笔直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们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作品多为仿古代名家之作( 当然在仿古中也有创造),形成一种僵化的局面,束缚了画家的手脚。“扬州八怪”诸家也尊重传统,但他们与“正宗”不同。他们继承了石涛、徐渭、朱耷等人的创作方法,“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不死守临摹古法。如郑板桥推崇石涛,他向石涛学习,也“撇一半,学一半,未尝全学”。 石涛对“扬州八怪”艺术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他提出“师造化”、“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要求画家到大自然中去吸收创作素材,强调作品要有强烈的个性。他认为“古人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人肺腑,不能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的绘画思想,为“扬州八怪”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扬州八怪”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扬州八怪”从大自然中去发掘灵感,从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下笔自成一家,不愿与人相同,在当时是使人耳目一新的。人们常常把自己少见的东西,视为怪异,因而对“八怪”那种抒发自己心灵、纵横驰骋的作品,感到新奇,称之为怪。也有一些习惯于传统的画家,认为“八怪”的画超出了法度,就对八怪加以贬抑,说他们是偏师,属于旁门左道,说他们“示崭新于一时,只盛行于百里”。赞赏者则夸他们的作品用笔奔放,挥洒自如,不受成法和古法的束缚,打破当时僵化局面,给中国绘画带来新的生机,影响和哺孕了后来像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艺术大师。 二、“扬州八怪”怪在哪里? “扬州八怪”究竟“怪”在哪里,说法也不一。有人认为他们为人怪,从实际看,并不如此。八怪本身,经历坎坷,他们有着不平之气,有无限激愤,对贫民阶层深表同情。他们凭着知识分子的敏锐洞察力和善良的同情心,对丑恶的事物和人,加以抨击,或著于诗文,或表诸书画。这类事在中国历史上虽不少见,但也不是多见,人们以“怪”来看待,也就很自然的了。但他们的日常行为,都没有超出当时礼教的范围,并没有晋代文人那样放纵--装痴作怪、哭笑无常。他们和官员名士交流,参加诗文酒会,表现都是一些正常人的人。所以,从他们生活行为中来认定他们的“怪”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只有到他们的作品中,来加以研究。 “八怪”不愿走别人已开创的道路,而是要另辟蹊径。他们要创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来自立门户,就是要不同于古人,不追随时俗,风格独创。他们的作品有违人们欣赏习惯,人们觉得新奇,也就感到有些“怪”了。正如郑燮自己所说:“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笑我板桥怪。”当时人们对他们褒贬不一,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偏离了“正宗”,这就说明了它所以被称之为“怪”的主要原由。扬州八怪画家突破了“正宗”的束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在自己创造与发挥,穷其一生,为创造新的画风而努力。

6.扬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出过哪些历史名人

瘦西湖风景区、个园、何园、扬派盆景博物馆、大明寺、古运河水上游览、汪氏小苑、吴道台、茱萸湾公园、凤凰岛、汉陵苑、高冥寺、京华城中城、扬州八怪纪念馆和汉墓.

其中四个地方一定要去:瘦西湖、大明寺、何园、个园。

“扬州八怪”知识广博,长于诗文。在生活上大都历经坎坷,最后走上了以卖画为生的道路。他们虽然卖画,却是以画寄情,在书画艺术上有更高的追求,不愿流入一般画工的行列。他们的学识、经历、艺术修养、深厚功力和立意创新的艺术追求,已不同于一般画工,达到了立意新、构图新、技法新的境界,开创了一代新画风,为中国绘画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业。

“扬州八怪”诸家也尊重传统,但他们与“正宗”不同。他们继承了石涛、徐渭、朱耷等人的创作方法,“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不死守临摹古法。如郑板桥推崇石涛,他向石涛学习,也“撇一半,学一半未尝全学”。 石涛对“扬州八怪”艺术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他提出“师造化”、“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要求画家到大自然中去吸收创作素材,强调作品要有强烈的个性。他认为“古人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人肺腑,不能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的绘画思想,为“扬州八怪”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扬州八怪”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扬州八怪”从大自然中去发掘灵感,从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下笔自成一家,不愿与人相同,在当时是使人耳目一新的。人们常常把自己少见的东西,视为怪异,因而对“八怪”那种抒发自己心灵、纵横驰骋的作品,感到新奇,称之为怪。也有一些习惯于传统的画家,认为“八怪”的画超出了法度,就对八怪加以贬抑,说他们是偏师,属于旁门左道,说他们“示崭新于一时,只盛行于百里”。赞赏者则夸他们的作品用笔奔放,挥洒自如,不受成法和古法的束缚,打破当时僵化局面,给中国绘画带来新的生机,影响和哺孕了后来像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艺术大师。

不过扬州八怪有的是泰州人

7.用地理知识帮我分析一下扬州衰落的原因

扬州兴起靠水运,特别是京杭大运河,扬州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所以慢慢扬州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但是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增多和提速,例如京沪铁路的建成,使得上海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并且可以发挥其海洋运输的对外贸易优势,使得扬州逐渐衰退;最致命的原因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使得京杭大运河逐渐走出了历史的舞台,人工河流的载泊量太小,不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运速也太低,所以成本偏高;河流淤塞严重却没有及时治理,环境恶化。

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扬州不得不衰退。当然还有一点,扬州在面临危机时没有及时进行产业调整,没有引进先进的产业模式,故内因加外因促成了它的衰落。

8.请问扬州有那八鬼

纠正你的错误是八怪,而不是八鬼。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边寿民、闵贞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扬州八怪是一群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层,对官场的腐败,富商的巧取豪夺,均有所了解。面对现实生活,结合自身的遭际,产生了对社会的强烈不满。

扬州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